十七、十八世紀法國旅遊札記描繪中國人物肖像傳統

─從中國叢刊〈Mémoires con cernant les Chinois,1776-1791〉插圖談起

李招瑩(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本文旨在以十八世紀下半期《中國叢刊》的八幅歷史人物肖像圖以中國的版畫風格呈現,將此系列的肖像置放於十七、十八世紀相同主題的圖像傳統,嘗試建構出兩種不同的圖像傳統:一為耶穌會,另一個則為非耶穌會,兩者對中國產生不同的詮釋。嘗試藉由史料及圖像比較,理解中國叢刊的圖像風格及主題,是斷裂還是延續?其背後的意涵為何?為何耶穌會不把中國風景畫介紹到西方,而採取人物畫?因中西皆有人物畫的傳統。肖像是紀念特別的人物,為何耶穌會採用中國的風格?選了哪些歷史人物?有哪些類型?肖像與中國歷史起源論的關係?

《中國叢刊》出版的時代背景

        『中國文化歷史及風情叢刊』(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les sciences, les arts, les moeurs, les usages, etc. des Chinois)(1776-1791 ,1814)編輯橫跨中法兩地,由法國在北京的傳教士蒐集資料或翻譯,寄至法國,再由法方東方語言專家編輯審訂。

        叢刊的第一集出版於1776年,正值1773年教宗克肋孟十四(Clement XIV, 1705-1774)解散耶穌會。耶穌會的組織雖在歐洲解散,但耶穌會士在中國的研究工作仍受西方智識界的注意。大體而言,佈教的工作已轉成學術性及因應法國政策外交的工作,耶穌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由法國王室支付。叢書的主要策劃推動的靈魂人物貝爾丹(Henri-Leonard- Jean-Baptiste Bertin,1719-1792),乃為路易十五的親信大臣,掌管法國東印度公司事務,同時為法蘭西文學院與科學院院士。他繼承自路易十四年代對中國的學術文化交流的外交政策,並擴大交流的內容。期待這份叢書能匡正過去及當時的歐洲旅遊札記中對於中國過褒或過貶的偏頗印象,呈現中國真實的面貌。

十七、十八世紀旅遊札記中的中國人物肖像

        《中國叢刊》的人物肖像主題可分為三類:歷史神話人物、哲學家的肖像─孔子、宮廷人物。圖像的主題與風格是源自十七、十八世紀耶穌會旅遊札記的圖像傳統。在歐洲的傳統,人物像的主題佔重要的位置。這些插圖融合中國圖像傳統以及歐洲肖像的風格,我們可以探究這些版刻家如何把中國的元素融入歐洲來介紹中國的主題。這一類的作品,將會帶來何種美學的問題?

        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經由耶穌會的介紹,中國被描繪成一個美好的典範,這樣的見解來自利瑪竇,在他的日記裡,呈現中國是一個理想王朝的典範:皇帝成為最高主權機構的執行者,中國有英明的君王以及手下優秀的文官。

        肖像畫著重描繪特殊的人物,可以分成三類:首先是朝臣,然後是哲學家的肖像:例如孔子,最後是基督徒的肖像,特別是中國基督徒與西方傳教士。耶穌會接觸上流人物,常與朝廷人物接觸,當他們將中國介紹給歐洲,主要也是介紹宮廷人物,並以中國人物風格呈現。

宮廷人物、皇帝、士大夫,宮妃以及宮廷婦女

1.    忠於中國風格
        十七世紀是宮廷人物的肖像:皇帝、士大夫、宮妃,從〈穿著朝服的中國皇帝〉(圖1)這幅圖像是來自基爾發(Pierre Giffart, 1643-1723)的《中國人物肖像》,由白晉神父(Philippe Couplet, 1623-1693)所出版。作者在前言描繪法國應該要模仿如此有智慧及精緻的民族穿著。人物的穿著,披肩寬闊,四分之三的面向,杏仁眼,服飾繡上錦龍的裝飾,代表尊貴的象徵。筆畫精緻,姿態與線條以及構圖成功的模仿中國的樣式,圖畫下方的地磚及地平線顯露出歐洲繪畫的特質,以透視的方式來呈現並且畫上了陰影。士大夫的夫人們(圖2),也在圖集裡面,這位尊貴的夫人頭上戴了鳳冠,以花及鳥的羽毛作為裝飾,這位優雅的女子,玫瑰般的嘴唇,有一個優雅的身軀。

圖一:基爾發Giffard根據白晉的繪畫雕刻,《中國人物畫的型態》,1697,第一幅,〈穿著朝服的中國皇帝〉,版畫加色彩,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圖二: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中國士大夫夫人〉,《中國人物畫的型態》,1697,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另外〈穿著滿服的武官〉(圖3),顯示出中國的風格原型。

圖三:基爾發Giffard根據白晉的繪畫雕刻,《中國人物畫的型態》,1697,第一幅,〈穿著滿服的武官〉,版畫加色彩,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2.    混合風格─中國人物原型,空間西方詮釋
        十七世紀基爾柯( A. Ki r c h e r )的《中國圖像》( La Ch i n e  i l l u s t r é e , 1 6 7 0 )對中國的圖像影響深遠。在基爾柯《中國圖說》,韃靼皇帝(圖4)呈現出中國的皇帝,穿著寬的披風。頭上是以一種尖帽做為裝飾,這是韃靼貴族的穿著。皇帝有一張橢圓的臉,身體支撐在一根龍杖上,除了他的服飾之外(與圖3做比較),這張肖像屬於歐洲的典型,以歐洲的構圖方式來呈現,左邊是隔簾,右邊的深處可以看見朝臣上早朝的景象,除了衣服的紋飾帶有中國風,其他部分則是經由旅遊札記引發的想像,屬於歐洲的構圖,前景有一條狗,地磚以透視的方式呈現,前景的垂廉以及後景眾臣朝見的景象,這種構圖直接聯想到威尼斯提香的繪畫〈烏比諾的維納斯〉。〈手上持著鳥的夫人們〉(圖5),人物為中國原型,手上拿著一隻鳥,衣服的皺褶以平行的方式呈現。這是由Belevitch-Stankevitch所提出的:中國的婦女,手上拿著一隻小鳥,人物充滿嫵媚,稍微傾斜,這些年輕的中國女子保持優雅的姿態。服飾的皺褶保持著中國繪畫裡面一種很特殊的對角式平行線,這些素描原稿直接來自於中國。至於室內的景物則充滿了創造性,「窕」這個字代表了美麗,但是書法的框是洛可可式的歐洲框,一張展開的中國卷軸,可以看到一部分歐洲式的風景,引申出一種具有高度素養的文化氣息,但是放置卷軸的方式,讓所有的中國專家感到錯愕。這樣的圖像組成了一種帶有中國人物原型的圖像,結合歐洲的背景,組合成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圖四:基爾柯,《中國圖說》,阿姆斯特丹,1670,頁152,〈韃靼皇帝〉,鐫版,典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版畫室。
圖五:基爾柯,《中國圖說》,阿姆斯特丹,1670,頁154-155,〈手上握著鳥的夫人〉,版畫,典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版畫室。

        我們可以比較這些版畫和當代的版畫,諾蘭(Nolin)重新複製《中國圖說》,比如說手上拿著小鳥的仕女(圖6),背景的裝飾已經完全的消失,地平線仍然有陰影,在圖像的底下有一段銘文:「中國的仕女,總是關在房子裡,做些家事或是彈琴。她們會跟不同的鳥玩耍,特別是跟鸚鵡。她們有非常小的小腳,因為在她們小時候就被纏足,避免其生長。」

圖六:諾蘭Nolin版畫家,<中國夫人>,版畫,17世紀後半期,法國國家圖書館版畫室。

3.     中國風的形成─完全西方圖像,中國紋飾
        卓蘭Jollain從這些版畫取得靈感,但是也顯現出另外一種意圖:就是以歌劇般的誇張來顯現,〈中國韃靼的偉大君王〉(圖7),穿上了一件在胸前裝飾有龍的龍袍,但在官服上則畫成不知名的怪獸。皇帝靠在一根龍杖上,右邊可以看到有名的南京瓷塔:掛著一些鈴鐺,就像旅遊札記裡面所描述的,假如我們比較《中國圖說》的插圖(圖4),所有的元素都極為相似,如地點、服飾、姿態、早朝。但是在《中國圖說》中沒有南京瓷塔。與《中國圖說》比較,人物的筆畫比較剛硬,皇帝留有一個很長的鬍鬚,如同波斯國王。

圖七:F.卓蘭 Jollain,〈中國偉大的韃靼國王〉,版畫,17世紀末,法國國家圖書館版畫室。

《中國叢刊》的歷史人物肖像沿襲耶穌會的傳統

        《中國叢刊》的歷史宮廷人物,來自十七、十八世紀耶穌會的一脈傳統。第三冊包含52幅中國名人肖像,其餘的肖像刊於第四及第五冊,並搭配不同的主題。這一系列的肖像來自北京,皆伴隨著人物畫像及根據中國原圖的彩繪。

        於文字相較之下,圖像非常的少。第三冊六幅,第五冊兩幅。這系列的肖像與之前歐洲關於中國旅遊札記中的人物肖像有何分別?與其他同時代的作品有何相異?

        在十五冊的叢刊內容包括:中國人的起源、應用藝術、自然科學:如蜜蜂、竹子、花種、奇石等,在這些主題中,以〈中國歷史名人肖像圖〉為最重要的部份:皇帝、文官武將、哲學家、詩人。法籍傳教士錢德明(Joseph-MarieAmiot,1718-1793)為此著作的作者,錢德明為耶穌會教士,翻譯孔子生平圖圖說及整本論語,寄至法國,直接從中國著作翻譯,並補充中國通史及稗史,以便讓歐洲人明白。

        《中國叢刊》沒有沿襲過去的形式,純粹以中國風格呈現。〈中國歷史名人肖像圖〉主要是回應當時法蘭西學院對於中國起源論的學術辯論: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學者以中國文字及社會宗教習俗與埃及古文化雷同,推論中國文化起源自埃及;另一派則主張中國為獨立的文化,不受影響。法籍的北京傳教士寄回中國文字起源及上古歷史(語言、天文、哲學、歷史人物、神話等),證明中國起源文化獨立不受埃及的影響。

1.    神話人物
         《中國叢刊》的第一幅介紹伏羲(圖8),是以中國風格呈現。伏羲為創造王朝者,他統治了一百一十五年。木頭是他的象徵,在中國文獻中提及,伏羲人頭蛇身,然而錢德明將其畫為山形。他的重要性在於發明漁網、教導熟食、制定八卦、設立婚禮禮儀、音樂。當他畫下八卦時,天上出現龍、鳳、飛馬等動物。圖中的伏羲頭上有兩角,身軀如山,手畫八卦。此圖忠實中國風格,解釋了易經的書寫起源,主要強調中國上古的歷史起源並非來自埃及,而是獨自形成一個文化系統。

圖八:匿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國的素描,《伏羲》,在《中國叢刊》第3集,巴黎,1778,鐫版,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2.    哲學家─孔子
        孔子,名丘。父親為叔梁紇,母親為顏氏。他周遊列國,門下學生三千,共有七十二位學生相當著名。著六經。孔子為耶穌會進入中國傳教最喜愛的題材,傳教士利瑪竇身著儒服,並將孔子的經書成為耶穌會必讀經典。

        《中國叢刊》共刊出兩張孔子肖像,不再複製與抄襲過去歐洲所描繪的孔子圖像,第一幅是刊於第三冊〈中國歷史名人肖像圖〉〈Les vies des hommes illustres chinois〉(圖9);另外則是第12冊〈孔子生平傳〉〈La vie de Confucius〉的第一幅(圖10),這些圖像不再模仿過去流行的標準圖像,例如杜赫德《中國圖誌》的孔子圖(圖11),並與其形成一種斷層,直接取材中國原型。第三冊的孔子肖像(圖9),人物肖像四分之三、穿儒服、半身像、滿臉鬍鬚,食指指甲纖長,利於彈琴。

 

圖九: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國畫,〈孔子,哲學家〉,《中國叢刊》第3集,巴黎1778,41頁,鐫版,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圖十:Helman雕刻, 錢德明(Amiot)畫稿,〈孔子〉, 中國叢刊第十二冊, 巴黎, 1786年, 頁41, 版畫第一幅, 18.3×12.5cm(法蘭西學院College de France)
圖十一:Honbleau繪圖, Philippe版畫雕刻, 〈Confucius〉 , 杜赫德, 《中國圖誌》, J .B. , 1736, 343頁,( 巴黎福爾內國家圖書館 Bibiothè que Forney, 特藏書室編號1565, 圖片作者拍攝)

        即使錢德明一再強調孔子肖像的正確性,直接翻印中國稿圖,但其刻意模糊『笏』的造型,揭露耶穌會描繪孔子特徵物的傳統。因著利瑪竇到中國聯儒斥佛的傳教政策,孔子圖很早便介紹到歐洲。白晉神父Philippe Couplet(1623-1693)在1684年從中國帶來一系列的《中國名人肖像》(portrait d’hommes célèbres),由諾蘭(Nolin)出版。

3.    歷史宮廷人物
        另一個重要主題為歷史宮廷人物。《中國叢刊》第三幅為〈秦始皇帝〉(圖12)。他統一了戰國時代,過去的國王都會尊重前朝的禮俗,但他自稱皇帝,頒布「車同軌、書同文」的法令,統一度量衡,頒布立法,焚書坑儒,在歷史上為有名的暴君;畫中的人物以四分之三的方式呈現,其背景空白,如中國國畫。

圖十二: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秦始皇帝焚書〉,《中國叢刊》第三集,巴黎,1778,頁183,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第四幅為〈伏生〉(圖13),為儒生,出身貧窮,但靠己之力成為文學家。當秦始皇焚書時,他辭去官職,隱居家鄉。將經書藏於牆中,拯救了儒家書籍。當情況好轉時,在公開場合傳講中國古代歷史,並歌頌上古君王的美德。圖像顯示一老人坐在一張椅子上,手持木杖,為窮困的象徵。背景空白,頭轉向右方。

圖十三: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伏生>,《中國叢刊》第三集,巴黎,1778,頁302,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接著是〈蘇武〉(圖14)。蘇武,名蘇真清,來自儒生家庭。孝文帝第四年(西元前101年),被任命為大使,其任務主要是說服韃靼族將侵占之土地歸還,韃靼國王將其放逐北海牧羊十八年,蘇武從未歸順韃靼。當皇帝得知這個消息,派遣其歸國,並為蘇武製作肖像,置於名人錄。此版畫以四分之三呈現,人物手中持一牧羊杖。

圖十四: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蘇武〉,《中國叢刊》第三集,巴黎,1778,頁317,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班惠班〉(圖15),即班昭,世稱曹大家。來自於一個書香世家,其家庭給予良好教育。熟悉文學,婚後於娘家為一典範。其夫早逝,喪夫後投奔哥哥班固,延續司馬遷編寫漢書。並被任命為後宮佳麗的教師,享年七十歲。圖中為閱讀的女性,坐於帶有刺繡的扶手椅,手中持有攤開且未書寫的書本。

圖十五: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班惠班>,《中國叢刊》第三集,巴黎,1778,頁361,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第五冊出版兩張肖像,包括第七幅的〈唐太宗〉(圖16),及第八幅的〈武則天〉(圖17)。唐太宗是歷史上的好君王,文武兼備,深得民心,比照上古君王治理國家。在這張圖像中,表現出四分之三,圖像線條為平行弧狀刻法,暗處是黑色。他的素描不像西方的刻法,背景為空白。

圖十六: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唐太宗皇帝,西元626〉,《中國叢刊》第5集,巴黎,1780,頁125,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圖十七:不知名的法國版刻家,根據中圖圖像,〈則天皇后,女皇帝〉,《中國叢刊》第五集,巴黎,1780,頁255,鐫刻,18*12.5公分,典藏於法蘭西學院。

        武則天(圖17),歷史上有名的壞皇帝。她是荊州武將的女兒,飽讀經書。由於皇后長孫氏過世,太宗極為悲傷,武則天趁機誘惑太宗,以取得皇后的地位,並以奸詐的手腕統治。肖像以四分之三呈現,如太宗肖像。頭戴鳳冠,其容貌較身軀立體。

        《中國名人肖像》的作者談及,名人肖像主要是保存記憶、教化後世。但在法文版《中國叢刊》,其目的主要是讓讀者看到「真正的」中國風格肖像。讀者應該要將精神轉化為中國人,去看真正的中國,及其所實踐的事物。唯有這種方法才有平等的評論,而無國家的偏見。」肖像的選擇主要是傳承及讚賞儒家傳統與上古歷史,顯示出善惡兩種典型,呼應耶穌會的儒學傳統。

以中國的觀點為主,放棄歐洲中心理論

        歷史人物肖像,文字方面共描述一百一十個人物,雖然錢德明寄了一百一十個人物插圖,但叢刊只刊印八幅:伏羲、秦始皇、伏生、孔子、蘇武、班昭、唐太宗、武則天。藉由這批歷史人物可以明白六經的儒學傳統在中國歷史的重要性。就藝術風格而言,這八幅全身或半身肖像,忠實的呈現中國風格:線條為主,黑白對比而不是西方的明暗層次的表現手法,並第一次在西方刊印的中國繪畫,完全保留中國的空間意識『空白』,而不加上西方的空間詮釋。這背後亦代表某種不以歐洲本位觀點來看中國的嘗試,儘管如此,這種風格並未受到法國作者、編輯及讀者的喜愛,因此刊出圖像的比例極少。同樣的,連作者錢德明對這批版畫的中國藝術方面亦加以批評:所有的人像都差不多,缺乏技巧的研究及獨特性。這批中國人物肖像以中國風格呈現只是策略性的表達:錢德明希望證明中國文化起源是獨立的,並非如當時學院所提出的源自於埃及的理論。

        這種忠於中國原型的形式,從十七世紀開始一直都是耶穌會的傳統,與西方非耶穌會的旅遊札記有所差別,如透視空間及明暗等。在題材上,孔子、宮廷人物亦為耶穌會呈現美好中國的形象,也是中國的想像來源;但在這部中國叢刊,以進入十八世紀下半期的新古典風格,無論是在西方的法國藝術傳統,強調回歸古典,這批圖像也試圖去除中國風,回歸一種忠於中國的古典形式。但這樣的再現,顯示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年代,完全放棄歐洲中心理論,以中國的觀點為主。

作者介紹

李招瑩,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專業為:圖像學、族群藝術、博物館理論及十八世紀中法藝術文化交流史。曾任巴黎第十大學近代藝術史研究所訪問學者,著有:《十八世紀法國對中國的意象──從中國叢刊的插圖看東西文化的交流》(Visions de l’Empire du Milieu au 18e siècle en France:Illustrations des Mémoires concernant les Chinois 1776-1791, Louvain-la-Neuve, academia L’Harmattan ,  2016)、《歐洲關於台灣旅遊札記的地理與政治特質──地圖中的原住民圖像及福爾摩沙島的視覺再現》(〈L’aspect géographique et politique dans les récits des voyages à Taïwan:les représentations visuelles de l’île de Formose et des aborigènes sur les cartes〉,  Sous la direction de Alain Milon et Shu-Ling Stéphanie Tsai, Figures de l’homme Au croisement des différences Europe-Asie, Paris :L’Harmattan, 2016, pp.79-97)等學術專書及相關學術論文十餘篇。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