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膽的課程嘗試─人文經典、敘事培力、地方傳播──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團隊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團隊

緣起

        本文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本院)執行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再造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計畫」之初步成果分享。該計劃執行期程為105年2月1日至106年1月31日。本文主要呈現本院院基礎課程「人文學經典導讀」和「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以東臺灣為實踐場域計畫」的初步成果。

    人文領域日趨衰落之勢為近二十年學界同感身受;然而近年來文史領域日正興起「敘事復興」和「活化經典」之風。說故事,且能說出感人生動的故事,本應是文史學科的強項。社會大眾對於文學傳奇與歷史故事的興趣始終不減,電視、電影、紀錄片、數位遊戲以及媒體傳播,莫不充滿著文學素材與歷史圖像,然而文史相關科系的學子似乎未能在相關就業市場中發揮專業知能之優勢。此其時正是我們反思人文學科的課程規劃如何培養學生可以朝向公共知識的構築與傳遞,從課程實務中活化學科知識之內涵,積極參與並提昇社會整體人文素養之契機。此外,在「學」與「用」之間,我們相信在急遽變代的時代中,人文經典仍是人文知識的源水活頭,因此首開先例規劃了本院院基礎「人文經典導讀」課程。這門課程要求同學們必須手寫筆記,速寫筆記也是提昇敘事培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希望大一和大二的同學藉由「人文經典導讀」課程接觸到本院不同系所的老師,甚或校外相關領域的老師,在探索本科系專業領域的同時,也能涵養更開闊的知識視野。

    本計劃研究成果將於105年12月29日(四)中午12點整,於本校圖書館一樓楊牧書房開幕,並展開為期一週 (12月29日至106年1月6日)的學生作品展示,12月30日(五)下午二時到四時進行課程分享(地點:人社一館文A207室),歡迎全校師生蒞臨指導。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研究團隊謹誌

計畫總主持人:趙涵㨗校長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王鴻濬(公共行政系教授)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曾珍珍(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吳翎君(歷史學系教授)
李正芬(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君琦(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彭衍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鄧福鈞(專案助理)
兼任助理:
洪敘銘(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生)
高穆凡(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生)
林玉惠(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生)

圖一:「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期末成果展示海報

一、迎向新時代的人文學科

        近十餘年來對於人文學科的一個巨大衝擊是資訊時代的來臨。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置使得文字音像、維基百科和各種數位化資料容易擷取,上網即可輕易取得各種文字和音像資訊,人文課程中的「教」與「學」在這波數據化時代中正面臨知識建構論和教學方法論上的嚴峻挑戰。此一情勢又因全球資本化浪潮襲捲,講求快速、實用與效率,從而加深以厚積薄發之人文學科特質難以趕上快速變動的資本化和資訊化社會。在日本許多大學的人文學部有可能面臨被裁撤或兼併的情況,或為此一趨勢下的消極因應。然而,在歐美的大學人文學科則紛紛從本身學科的知識論和方法論來反思人文學科所面臨的存在危機;人文學科如何呼應資訊時代的來臨,活化學科知識以傳播公眾知識的社會責任和傳遞人文核心價值,在這波人文學科的全球危機中更受到高度的重視。

        面臨當今資訊化時代人文學科當如何扮演積極角色,如何重建個人通往社會、國家和世界關係的一把鑰匙?亦即人文學科的知識內涵和形式,在當代社會面對種種危機的衝擊中,可以協助參與解決問題、向社會發聲以及增進公共知識之必要性。事實上,社會大眾對於文學傳奇與歷史故事的興趣始終不減,電視、電影、紀錄片、數位遊戲以及媒體傳播,莫不充滿著文學素材與歷史圖像,然而文史相關科系的學子似乎未能在相關就業市場中發揮專業知能之優勢。在台灣目前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90年代的學子是伴隨著日本動漫、益智遊戲和各式電玩成長的世代,他們即使未經太多的技術訓練,也能輕易駕馭各種音像資料的擷取與運用,目前年輕世代創辦人文音像的工作坊趨勢正在逐步興起中。此其時正是我們反思人文學科的課程規劃如何培養部份學生可以朝向公共知識的構築與傳遞,從課程實務中活化學科知識之內涵,參與並促進社會整體的人文素養之契機。

        此外,對於年輕世代而言,社群媒體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與媒介平台。社群體的特質讓可以使用者從傳統的訊息接收者成為內容的創造者與參與者,當故事可以從傳統媒體生產工具擁有者和通路者手中解放時,甚麼樣的故事可以被訴說、可以被聽到不再經過篩選,可以被傳頌的故事不必然再需要服膺主流社會的價值,故事的主角也不一定是過去社會大眾習慣關注的對象。新型態的傳播科技工具打破了由上而下、中心主義的慣性,讓由下而上、邊緣發聲的創造有了更大的可能,而除了生產和傳播方式的不同之外,內容本身也出現了變化,包括文字使用的形式上傾向短小、以單篇為單位之外,影(圖)像也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是跳脫過去附屬於文字的次級位階而獨立成為敘事元件。也因此,在當代,因為生產工具與傳播管道的民主化,兼含影(圖)像與文字的敘事力成為每個人都需要俱備的能力,而且必須要能因應新型態傳播科技而調整,將參與性、互動性、連結性納入文本生產的思維之中,這些都意味著,文本不再如過去僅是完成於創作者自認爲完成、發表的那一刻,而是以一種可以無限延伸、變形的機動狀態而存在,這也使得當代敘事力除了涉及創作能力外,亦具有相當的社會向度。換言之,當代敘事力的培養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強調人文與社會的跨界與整合:人文創作必須俱備社會性思維和視野,社會改造需要借重人文的創意與美學。

        敘事能力為人文學科的共同基礎能力(含蒐集圖像資料,並以之做為載體的敘事能力)。本計劃主題「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之研究目的希望結合文學、歷史與傳媒,從課程實踐(在地訪談、田野調查、培力工作室、地方媒體實習與協作…)以培育當前資訊化時代所需求之未來人才(課程再造、人才培育、媒體傳播、地方深化)。

二、KNOW HOW?

        寫作課(essay writing)是美國頂尖大學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基礎課程,是大學部學生在深入專業領域學習之前必備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表達訓練。「博雅教育」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思想者和世界公民,提倡學生博覽各類學科知識,瞭解多種思路和方法,發揮自由不拘的思想和批判能力。而Liberal一詞本身也代表了學生以文字闡述自己思想的能力。如同耶魯大學專門教寫作課的一位女老師所言:「讀寫能力是所有教育的基礎,也是最難的一種抽象的批判性思維。」它不僅與博雅教育的哲學內涵相呼應,從現實角度來看,學術寫作也的確是眾多課程的主要考核形式,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頂尖高校基本都會要求學生在剛入大學時就選修一些與寫作相關的課程」。(耶魯大學寫作課專訪,相關報導詳見2016年7月12日,ttps://read01.com/JmLJxK.html)

        敘事能力是訓練學生結合「學術寫作」和一般寫作(essay writing)之間。一方面強調本科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則將學科的專業通過一般寫作的形式傳達出去。學術寫作強調一手研究、文本細讀、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思考,進行有說服力的論證,並和學術社群對話,學術寫作是非常嚴謹的學術交流和產出過程;一般寫作固然也需要創造力思考和批判性原則,但它最後對話的對象是更多的社會大眾,而非專業的學術社群。本計劃在規劃目標時即強調結合通俗與專業,以敘事方式做為一種表現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影像敘事。但最核心目標仍是寫作和敘事能力(好的紀錄片也需要好的腳本)。因此,本計劃非常強調寫作能力。課程該如何教,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要點和訓練方式,應是人文社會科學院老師可以再深致反省教學的重要課題。

        本計劃於105-1(2016年9月起)以四門課程做為本校人社院院基礎之試行課程與青年培力場域。(一)語言學概論。(二)中國傳說故事。(三)社群媒體研究與實作。(四) 歷史敘事專題寫作。

圖二:歷史系邀請「台灣吧」蕭宇辰主講海報

(一)    語言學概論
        (授課老師:本校中國語文學系李正芬教授)   
        本課程從語言的性質開始,逐步介紹語言的各項社會功能,深入了解語言與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人類安居於熟悉的語言之中,並以語言表達對族群的認同、對所有現象的思考與立場。本課程以採訪人物的互動方式,以影像紀錄為媒介,深化敘事表達能力,達到將語言學專業知能融入敘事能力的課程目標。語言現象與社會族群的關係,由具體的語言現象,詮釋潛藏其中的社會意識,包括階層、性別、偏見、族群、社會情境。在詮釋並傳遞上述社會意識的專業知識時,需具備完善的敘事表達能力,藉由跨領域的科際整合,在文字書寫的基礎上,以媒體操作的方式,將專業知能實踐於社會語言現象的詮釋與表達。

        以語言學當中社會與語言關係為課程主軸,奠定學生專業能力的認知後,將規劃田野調查作業,以專題報導方式採訪人物,以影像紀錄為敘事方法,藉由蒐集資料、設計問題、記錄內容、提出觀點、闡述意涵的階段性過程,深化專業思考與表達。

        語言學課程田野調查作業,多以社會科學之數據及圖表呈現,文字亦多用於解說而非表達,本課程田野調查作業之設計以敘事表達為方向,紀錄影像之後,調查者再透過深層思維,以文字書寫詮釋,此規劃以跨領域結合影像製作與文字書寫,為課程創新特殊之處。

(二)中國傳說故事
        (授課老師:本校中國語文學系彭衍綸副教授)
        本課程在於帶領同學認識瞭解中國傳說故事,進而對於該領域產生研究興趣。傳說故事屬民間文學,民間文學為一口傳文學,是歷經一段時間,經口耳相傳,集結眾人的集體記憶和想像而形成的一種常民文化。它的確切創始時間難以追溯,亦沒有終結之時,換句話說,傳說故事沒有定本,它貫通古今,生命無窮,存在於全民生活之中。

        對於傳說故事的獲得,除了經由文獻檢索之外,最有效的途徑即是透過田野調查進行采錄工作。田野調查的進行,需事先經過縝密的規劃、安排行程;行程中掌握進度,與講述人保持良好互動,以期獲得預期成果;返回後積極整理采錄稿。所以整個田野調查采錄工作的進行,即需擁有統合學科知能、充分表達溝通的能力。本課程在於帶領同學對於中國傳說故事的認識瞭解,進而對於該領域產生研究興趣。並希望同學能夠實際走入民間,回歸民間,進行傳說故事的采集。

        在采集過程中之主要接觸者為本地鄉里耆老,依以往經驗,耆老除了講述傳說故事外,更樂意分享其生命史,所以此工作的執行也等於具有陪伴老者,利他的精神。同時,將課堂所學運用於田野工作,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亦是一種社會實踐的表現。

        此外,由於田野作業需具備多項能力,包括籌備規劃、表達溝通、臨場反應、媒體操作、文字整理,所以本課程的進行將有助於以上種種能力的訓練獲得。而當具備此些能力之後,即能擁有統合學科知能、充分表達溝通的能力。為了使同學可以進行田野調查實地作業,在實作方面,將藉由臺灣花蓮地區傳說故事的采集,以訓練培養同學具備執行該作業的能力。

        再者,對於采集獲得的傳說故事,由於部分依附當地重要風物而形成,不僅可製作花蓮傳說故事地圖,並且可配合觀光景點設置相關傳說導覽牌,增進觀光旅遊的深度,甚至腦力激盪,創意開發相關的文創商品,宣傳當地的民間文化。

(二)    媒體美學與敘事分析
        (授課老師:本校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王君琦)
        此課程規劃主軸架構將以「社群媒體敘事」展開對當代數位科技語境下的敘事分析,思考故事經濟(story economy)與社群媒體媒材特殊性之間的關係,以建立能形塑兼顧社群媒體特性的敘事形態,學生除了可以奠定對社群媒體如何型塑當代文化提出批判思考的能力外,也將以實作的方式以社群媒體為傳播平台,以期能進一步檢驗社群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之間的差異。在內容產出的部分,我們將會從大學與社區的互動關係來切入,希望透過此次課程達到讓學生認識社區、將社區介紹給公眾、建立社區與大學互動等的目的。

        在課程安排上先透過介紹、分析國外以社區報導為主要內容的社群媒體案例,讓學生瞭解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在文字和視覺上的特性呈現社區的人、事、物,接著以東華大學所在地志學爲基地,透過實務操作的方式培養學生在訪談、報導、翻譯的中英文敘事能力,以及從平面攝影乃至更進階的動態影像敘事能力,並在實作中反思訪談及呈現方式如何該如何因應在地脈絡加以調整,而非複製的西方既有典範。同時,也會在實作過程中,隨時觀察、討論進入社區後所引發的效應,以及可以如何繼續發展、深化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既為社區開發更多的可能性,也為學生自己找到更多參與和介入的機會。此外,在社群媒體的互動機制亦是數位社群媒體的特色之一,學生也可以從實作的機會思考「互動」的效益和意義。

        本課程透過探討當代數位互動科技與文字及影(圖)像敘事之間的關係,讓學生能了解社群媒體的運作邏輯及特性、以及數位互動科技語境下社群媒體的文字及影(圖)像敘事型態,再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創造及生產相應的內容。透過此一設計,學生將俱備對當代數位互動科技尤其是社群媒體的理論性理解,同時能對不同案例就其脈絡提出分析,並藉由實作和群組教師的協同合作,著重於社群媒體語境的平面及影(圖)像敘事力創造,希望透過此敘事力訓練的實務參與,學生能得到以下能力:一、查找並取得花蓮地方文史資料的能力。二、相關實務技巧,如人物訪問、中英文報導(暨翻譯)的書寫訓練、基礎攝影、圖像製作、紀錄片拍攝等。三、取得與地方公部門及(或)非官方社團或社區合作的經驗。四、了解社區營造與參與式創作的經營與運作。

(四)歷史敘事專題寫作
        (授課老師:本校歷史學系吳翎君教授)
        目前各大學歷史系尚無「歷史敘事與寫作」的相關課程,因此本課程實為一實驗性質的課程。希望嘗試以不同於目前學術論文的冷奧專門,以兼具感性和理性的書寫方式來傳播歷史知識。藉由文本、影音、圖像引導學生從閱讀過程,認識歷史敘事的表現手法,分析、覺察敘說者所要表達的意義,最後並由同學進行實務操作和成果展示。預期目標為培養歷史系學生撰寫各種歷史敘事文本之專長,使其具備原創敘事文本的能力,未來或許可更進一步,精緻和提升歷史敘事暨音像製作之成果,結合文史藝術能力,培養歷史系學生成立歷史視覺與元素工作室;本課程亦鼓勵同學可與數位益智遊戲人才做橫向連結,進行程式設計與產學合作。

本課程訓練同學的歷史寫作能力,讓學生做一手研究的同時,也必須重新用自己的思維文字傳達出去。例如,如果對台灣人權運動感興趣,那麼需要找到某次人權活動或人物的文獻筆記,或是一份報紙上的某一篇報導,或是一幅圖片比如一張海報,需要從材料中闡述那個年代的元素,但是又必須將故事說的動聽。本課程要求同學把握「文本細讀」的精髓,從文本的原始含義出發,觀察它與更大主題的共鳴,然後利用這種共鳴去重新解讀原來的物件。這種做法同樣適用於研究歷史、藝術史或者社會科學等學科。好的書寫能力可以豐富學生對東台灣、台灣史的見解,也能豐富對對世界的理解,從而找到真實的自己。

        由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教授Jo Guldi與哈佛大學歷史學系主任David Armitage教授合著的《歷史學宣言》(The History Manifesto)一書出版後,引起學界熱列討論,大家所關注的是在這個史學家不停自我反思歷史學的定位和歷史知識論的老問題當中,歷史學者該扮演的角色,因此引發的共鳴超出想像。(Jo Guldi, David Armitage, The History Manifes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在我們所生存處處驚厄且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歷史學所擅長的時間之學,亦即透過事物、制度、現象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瞭解當下現在,此一「時間長河」積累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如何能在這個危機時代扮演何種積極參與的角色?提供只有歷史學才能提供的可能方案?本課程嘗試從歷史課堂的教學方法著手,以重現歷史情境中的敘事能力和解決問題方案的教學探索,來因應新資訊時代對歷史教學的反思。

三、學院再造想像

        教育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計畫,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希望在當前社會發展情勢底下,對人文社科教育的再思考再定位,因此我們提出了東華特有的發展的構想。本院執行計畫半年,已開展學院課程再造、人才培育、媒體傳播、地方深化的方向發展。具體的發展為「人文學經典」課程,以及院基礎課程想像─「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的實驗計畫。

圖三:曾珍珍副院長於「人文經典導讀」課程的開課解說

(一)、人文經典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院曾珍珍副院長規劃)
        課程設計緣起:
        本院不乏嫻熟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業經典、見解精闢之重量級學者;年輕的教授群對於新近崛起的研究課題,亦多能精進鑽研。惟平時授課,囿於學系分界,爰此,本院特別規劃人文社會科學經典與專題系列導讀課程,透過名師導讀各類經典文章或時論專題,俾利本院學生透過此一跨系所集體授課之課程,管窺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之思維特色與價值取向,兼而感受本院各領域教師的學問風采與治學精神。
    此外並以「翻轉教學」概念設計課程進行方式,除教師講授課程外,學生需研讀教師所提供之教材並學習記筆記之訣竅,且透過與授課教師問答之方式,更深入了解所學之經典或專題內容。又本課程採全程錄影,日後擬上網,作為本院開放課程或社區推廣教育之教材,鼓勵一般民眾接觸經典與時論專題,提升其人文與公民素養,從而促進本校與地方民眾之交流,增加本校能見度。

課程目的:

  1. 透過人文經典的導讀,幫助學生認識人文學科經典名著兼及時論專題。
  2. 訓練學生專注聽講,掌握深具學習主體思維之筆記抄寫訣竅。
  3. 利用翻轉教育模式,培育學生獨立思辨與自我表達能力。

課程內容:

        課程共計進行十八週,第一週由召集人人社院副院長曾珍珍教授進行課程介紹及人文學導論,其中10週分別邀請本院人文領域來自不同科系的5位教師集體授課,每一位老師負責2週各6小時,其餘週次除了邀請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講授有助於開發學習主體性的記筆記訣竅之外,另特邀台大外文系教授黃宗慧和輔大哲學系教授沈清楷進行演講。

    各教師依其學術專長擇一經典名著進行導讀,或擇一主題進行專題演講,並以激發批判思考為前提,引導學生發問,啟發學生尋求解答的能力;最後,期末考前一週由召集人主持座談,由5位教師共同策劃,擇定主題鼓勵學生踴躍發言,與教授群進行對談討論,並且當場繳交座談心得。

人文學經典導讀(105-1),先由人文領域專家開展。105-2將由社會學系呂傑華副教授來做規劃。目前預計開課的老師有:經濟學系梁文榮教授、財經法律研究所石世豪教授、公共行政學系石忠山副教授、社會學系莊致嘉副教授、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林繼偉副教授和社會學系呂傑華副教授。

圖四:英美系楊植喬老師於「人文經典導讀」的授課情形

(二)、院基礎課程的想像─好故事帶來好機會(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王鴻濬院長)
         實施「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計畫的第一個重點是東華大學在東部的一所綜合大學,因此我們在實踐這樣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途中,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實踐場域,其次是東部在台灣的發展歷史上也是比較特別,我們這邊有好的天然資源,也有多元的文化的社會底蘊,因此讓我們的再造計畫可以在這些先天條件上可以做充分的展現跟發揮。當然,東部也有其長期發展上的弱點,常常有人說東部是後山,我們看台灣史的發展,也可以了解到,東部在全台灣的發展上來說是較慢、較晚開發的,所以在現代化的浪潮下,在媒體及自我的主張上面,都往往脫離不了邊陲的概念。因此我們希望在此次再造計畫中,可以做一些翻轉。

        本校於民國96年起開始實施全校課程學程化,為國內較早實施學程化之國立大學。由於本院共有十個系所單位,「院基礎學程」目前分成兩大領域「人文領域」和「社會科學領域」(本院學生需在二個學程中擇一修習,始能獲得院基礎學程學分)。目前本院的院基礎課程尚有磨合、需要調整之處;亦即各系基於學科本位,開出的課程過於學術專業,對於本系、外系學生而言仍以「專業」為本,難於轉化為整合性的知識能量。

        因此「敘事培力與地方傳播」實驗計劃案,擬將「敘事培力」規劃為未來本院「人文領域」院基礎之核心能力主軸:融合本院五個不同教學單位(中國語文學系、華文文學系、歷史學系、英美語文學系、臺灣文化學系)等系所可培植本院學生修習之院基礎課程。包含文學、傳說、語言、歷史、數位傳播,於開設的課程中,以教師自身專長和特色為教學基調,藉由創意想像的發揮,培養敘事能力,以短講、書寫、專題報導、影像紀錄等不同的敘事形式,連結專業知能,深化敘事內容。

        本院希望透過研究團隊在課程之間的互為支援教學、學習,促進跨領域的專業知能對話,形成一正向教學團隊。通過跨領域不同學科互為支援的教學模式與「東臺灣敘事團隊」的形成,使學生於學習過程中,訓練具備不同面向,諸如閱讀、書寫、口頭報告、創意溝通等敍事想像能力,進而在專業知能的基礎上,活化知識的應用,體認人文社會學科的實踐於社會之中。以人文課程為主軸,以理論傳述、創意想像、敘事培力、傳播衍化的進路。

        目前已經有初步成果。跨領域的能力培養與訓練獲得學生選課上的支持。我們希望這個計畫可以持續下去,如果給我們一點時間,如三到六年,我們會有階段性的成果;包括:第一、讓我們的學生具有充分的能力或是敏感度,特別對於東部的創意跟想像,因為在這樣的場域,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跟多元的族群文化,是很容易讓學生學習敏感度與發揮想像的空間。第二、我們在再造計畫裡面談到關於「技能」的面向,要突破人文社科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我們的強項就是可以把故事說的很清楚,透過我們的觀察跟語言能力,可以把我們這樣特殊的優點在職場上發揮出來,所以我們說的「敘事培力」,能夠培養學生進入社區、機構裡面做訪談做紀錄,培植這方面的能力,甚至也可以用影像的能力敘事,以及學習做田野調查、語言表達的能力,都是我們在「敘事培力」計畫裡面讓學生達成的重要能力。最後一點,是計畫成果的衍化,在執行計畫中我們會逐漸讓人社院中的一些核心課程逐漸成為本校的特色課程架構,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這些創意、想像與敘事能力做一個結合,接下來就能形成一些特色的課程,這些課程讓學生學習的過程,從開始就讓學生有創意與實踐的結合的學習機會,並且有學習成果的產生,學生會感覺到自己學習到一套完整有體系的課程以及能力,這就是東華人社院希望透過這個計畫所創造出的願景,希望我們的學生可以透過本計畫課程的再造,教育的再造裡面,能夠一起達到這樣的目標。

圖五:「人文經典導讀」優良筆記選,英美系李穎的課堂筆記。
圖六:「人文經典導讀」優良筆記選,左法律系胡翊軒,右諮臨系徐晨的課堂筆記。

附錄:人社院院基礎課程:人文學經典導讀(105-1):人文領域

周次日期授課教師內容備註
0109/09曾珍珍課程介紹 
0209/23陳超明記筆記之方法與訣竅(實踐大學講座教授) 
0309/30楊翠土地的回升:台灣的農民小說 
0410/07楊翠文學與歷史:台灣女性小說中的歷史顯影 
0510/14黃宗慧科學的觀察vs.文學的欣賞?從《愛麗絲》中的人與動物關係談起(台灣大學外文系) 
0610/21李正芬台灣語言接觸 
0710/28李正芬方言層次與歷史 
0811/04曾珍珍期中筆記分享 
0911/11楊植喬莎士比亞簡介與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1011/18楊植喬羅密歐與茱麗葉 
1111/25吳翎君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212/02吳翎君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312/09郭俊麟時空敘事的數位媒材 
1412/16沈清楷從福寇《規戒與懲罰》談解構權力(輔仁大學哲學系) 
1512/23郭俊麟行動化的數位文史導覽 
1612/30全體老師期末座談 
1701/06曾珍珍期末筆記分享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