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記一份對楊南郡老師的感謝──潘繼道

 潘繼道(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一、我所認識的楊老師

        我跟楊老師認識,是在2000年7月28-30日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中國民族學會主辦,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承辦,於慈濟大學舉行的「族群互動與泰雅族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當時我是論文發表人,老師則是另一個發表場次的主持人。

        2001年9月,我到臺灣師大歷史系唸博士班。還記得是在2004年4月7日,我正忙著蒐集學位論文的相關日文資料時,在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今臺灣圖書館的前身)的日文資料室見到老師,他認真地翻閱著日治時期的日文專著與報紙,仔細找著圖片、做下記號,以便待會兒師母協助翻攝。老師總是態度嚴謹地查證資料,希望藉由相關文字、圖像資料的比對,以使得所譯註的書籍或是報告書,能夠正確、完整地呈現出來。

        當天傍晚,老師邀我一起到他新店的家中,親自煮麵、煎蛋請我,並聊起他在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伊能嘉矩故鄉的踏查,及在八通關古道、能高越嶺道等的調查經驗,我們還討論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墜崖的可能原因。

        在9點多我要離開時,他送了大作《臺灣百年花火》、《浸水營古道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能高越領道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給我,上頭簽了姓名,還親自送我坐上公車前往捷運站。他總是那麼的和藹可親。

圖一:楊老師的贈書簽名(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2005年6月底我論文口試,7月拿到學位證書,我寄了一本給老師,他很高興地回信祝賀,並告知他9月初將到花蓮的中信飯店參加「山海的文學世界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國際研討會」,要我前往敘舊。當天他將我介紹給孫大川老師等人,當時我還在尋覓教職,他希望將我介紹給其他人認識。老師已是國內知名的大師,卻仍不忘提攜後進,其協助至今仍讓我深深地感謝。

        2010年11月6日,因為老師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史、臺灣古道研究、臺灣登山史有極大的貢獻,本校特別頒授名譽博士給他,並舉辦「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臺灣原住民研究與臺灣登山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老師分享了古道調查的經驗。2011年更譯作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等人撰述的《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使研究臺灣原住民的人在研究上又更加的便利。

        2015年5月1日,為了紀念1915年布農族的「大分事件」一百週年,本校「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舉行了「大分事件百年與花東願景研討會」,會中邀請老師與師母前來演講,當時老師因為之前的手術治療,健康狀態不是很好,但仍舊給了一場精彩的演說,讓大家更認識布農族的重大抗日事件及日本人的統治政策,而這也是我最後一次遇見老師。

二、楊老師著作與調查對東臺灣研究的貢獻

        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史、臺灣古道研究,以前著作與資料幾乎都是日文,如果對於日文不熟悉,要進行研究將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與瓶頸。再者,資料上頭的記載與實際現場不一定能立即接軌,楊老師藉由實際踏查與揣摩、推測,因而讓不完整的資料獲得可能的連結,並且透過其流暢的文字及譯註,使讀者能很快地瞭解與吸收,甚至被其生動的敘述所吸引。

        以東臺灣研究為例,其《清代北路(蘇花古道)調查研究報告》(2000)有助於瞭解晚清後山北路的開鑿原因、過程與族群歷史;《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硏究報告》(1986)、《合歡古道西段調查報告》(1989)、《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古道西段調查與步道規劃報告》(1990)、專著《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2016)等,對於研究太魯閣族歷史與人文、太魯閣戰爭、日人統治政策變遷、理蕃道路開鑿等有其貢獻,透過其實際踏查可還原一些文字記載不清楚的地方,甚至獲得第一手資料;《能高越嶺道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2003)、《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2011)對於瞭解太魯閣族巴都蘭(巴托蘭)群歷史人文、理蕃道路、警察官吏駐在所分布等有幫助。

圖二:《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書影

        《清代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竹山-大水窟段)》(1987)、《《清代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大水窟-玉里段)》(1988)對於瞭解清代「開山撫番」背景、總兵吳光亮等的後山中路闢建有助益;《八通關古道東段調查研究報告》(1988)對於瞭解日治時期日人對於布農族統治政策的變遷、喀西帕南事件、大分事件、理蕃道路興建等非常重要,且有助於釐清日治時期古道與清代古道的差異;專著《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地區施武郡群史篇》(2007)與《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2010),則有助於認識布農族的遷移史、抗日史、日人的理蕃政策變遷、日人如何招降最後未歸順蕃,及八通關上重要的慰靈碑。

《浸水營古道  人文史蹟調查研究報告》(2003)、《崑崙坳古道暨阿郎壹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2005)等,有助於瞭解後山南路從清代至日治時期的族群互動、遷移、國家對於原住民族的衝擊等。

        專著《臺灣百年前的足跡》(1996),有助於瞭解浸水營古道、崑崙坳古道族群互動與理(撫)蕃道路開鑿的歷史;《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1996)、《臺灣踏查日記》(1997)是伊能嘉矩著作的譯註,有助於認識平埔族群的後山移民史;《探險臺灣》(1996)是鳥居龍藏著作的譯註,對於東臺灣高山族群、平埔族群的互動與食、衣、住、行等都有介紹;《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2000)則是鹿野忠雄著作的譯註,對於瞭解玉山地區的自然與人文非常有幫助。

        《生蕃行腳》(2000)是森丑之助著作的譯註,其中的〈太魯閣蕃的過去與現在〉,對於晚清到日治初期東臺灣北部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分布、互動、遷徙、漢人通事李阿隆與外太魯閣的關係、國家勢力進入後對原住民族產生的族群糾葛與歷史變遷等做了深入的探討與記錄;《臺灣百年花火》(2002)則是對晚清到日治初年在臺灣探險的一些日本官員、軍人、學者等,以其著作或者調查復命書等做了介紹,其中長野義虎、森丑之助、伊能嘉矩、石坂莊作、鳥居龍藏、野呂寧、山本新太郎、江口良三郎等的調查,對於瞭解當時東臺灣族群、考古發現、山脈狀況等有很大的幫助;《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2014)乃馬淵東一於戰後著作的譯註,對於瞭解東臺灣族群的移動、分布與分類,是重要的書籍。

        《臺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2005)一書,乃對於日治時期研究臺灣的日本人做了介紹,包括人類學、地理學、動物學等,甚至還介紹了臺灣國立公園的重要推手,其中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安倍明義的介紹,對於瞭解東臺灣的原住民族群有幫助。

三、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楊老師對於原住民及古道投入非常多的心力進行調查,並譯註非常多重要的日文著作,即使2014年老師已開始接受癌症治療,仍與師母持續著作、整理資料,其認真的態度、毅力值得我們學習,其對於學術的熱忱與付出值得欽佩。

        不可否認的,臺灣古道能夠受到重視與熱愛、臺灣原住民族能夠有更多人認識與關注,且原住民研究課題能不斷地延伸、推廣,楊老師絕對是重要的推手之一,有更多的後進是因為老師的著作而得以入門,或是進一步發展。

        我過去在從事東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研究時,也參閱楊老師的一些古道調查報告、專著、譯註,受益良多,非常感謝。感謝老師對於日文著作譯註的用心投入,對照原文時輕鬆許多,也減少了摸索的時間,同時,也感謝老師過去的關心與鼓勵,希望今後仍能在東臺灣區域與原住民族史研究上持續努力,不辜負老師的期待。

        之前老師曾說,希望有人能夠繼續對日治時期相關著作進行翻譯,以使得相關研究能夠進行,而且希望在日治時期付出心力完成調查的人能夠受到重視,這部分也期盼有更多人關心與投入,不管是原住民研究也好,古道研究也好,讓臺灣的研究能在前人鋪陳好的道路上持續發展,能夠繼續發光發熱。

圖三:楊南郡先生(右)榮獲本校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資料來源:國東華大學)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