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帶我走」:讀《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林潤華

作者:林美容、李家愷書名:《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出版社:臺北:五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2一版

林潤華(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184_4ffa4816.jpg
(圖一、林美容、李家愷 (2014)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今年七月初,一位老婦人在花蓮林田山遊玩,在無故失蹤五日後,又毫髮無傷地被發現的新聞,成為臺灣迎接2014盛夏最隆重的開幕序。一瞬間,新聞燃起一片報導「魔神仔現象」的熱潮;各地曾經失蹤、卻又毫髮無傷出現的個案,尤其諸多上年紀的老人,被許多解構神秘事件的談話性節目探員採訪,紛紛以「魔神仔」作為新聞專題進行討論,表現社會上對「魔神仔會帶我走」的恐懼以及訕笑的兩面情節。截至撰寫這篇稿件的同時,熱潮仍舊持續,也道盡了臺灣社會在傳統與現代的轉型過程中,「魔神仔」仍在我們認知的現代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種類似《神隱少女》電影情節般的現象,在強調「我們已是現代社會了」的臺灣,經常被視為傳統觀念中對山林的禁忌或敬畏,在談論時甚至多少帶點迷信色彩。然而,層出不窮迷蹤者口中,帶著她/他們遠離回家道路的紅衣小女孩,或供她/他們在迷途中飲食與休憩的老人,卻又栩栩如生地真實存在。究竟「魔神仔」是甚麼?在現實世界中存在嗎?或只是出自於人類對大自然的一種景仰與恐懼?林美榮與李家愷在2014年出版的《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或許可以為我們揭開面紗,逐一解構並且了解「魔神仔」現象。

何謂魔神仔?

        若要深究諸多超自然現象,如「鬼魅」,對人類的社會與文化層面的影響,則不可忽視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1919) 關於「詭異 (uncanny)」的討論,以及其弟子榮格 (Carl Jung) 以潛意識的觀點對於神秘現象的解釋。在榮格心理學中的討論中,對與神秘現象極其認同,以「人類能感知到鬼魂,所以鬼魂存在」的概念,昭示並承認當前科學無法解釋的「鬼魂」或神秘現象,在人類的歷史確實存在並造成影響。在其1916年所發表的著名著作《對死者的七次佈道詞 (Seven Sermons to the Dead)》中現身的死者亡魂,榮格認定其為「潛意識」所創造出來的具體產物,可以驅動現實世界裡的東西,例如造成物體自行移動的神秘現象,產生物理上的作用。榮格認為,事實上人類內心都有一延續且共通的「集體無意識」,積累在人類的歷史中,而鬼魂即為集體無意識的具象,使鬼魂的現身不只存在於個人經歷,並存於整個群體的集體經驗中,用以表達人類內心的渴望或潛意識 (長尾剛, 2008)。

        本書作者便立基於榮格心理學中的「集體無意識」的論點,用以解釋魔神仔的現象,透過文獻回顧與訪談的田野資料,無論是親身故事或口耳相傳的傳說,建構起了解魔神仔的拼圖。事實上,對於何為魔神仔,並無一定的定論;本書中所呈現的資料中,有些受訪者直指似矮人的有形生物,有些人則認為如無形的鬼魂,可說眾說紛紜。本書自第一章到第三章,作者從「何謂魔神仔?何為魔神仔」作為起點,透過經驗訪談內容、新聞與中國神話或古典文學紀錄的交叉映證,將魔神仔分為廣義與狹義的魔神仔,並詳細描述魔神仔外在與獨特性格。狹義的魔神仔指的是「矮矮小小,會幻化,會作弄人的一種存在,其本質是身經水怪之屬」(p. 14);廣義的魔神仔則更加多元,甚至泛指一般的鬼類,只是不像「好兄弟」作為群體的想像,而多指單一出現的鬼類。透過眾多訪談內容的整理,使讀者可以在心中繪製著魔神仔的樣貌:她/他們可能都矮矮小小、臉色黯黑或泛綠、行動飄忽、可以幻化自己或物品 (如把牛糞幻化成食物迷惑活人)、且身上有多處特徵與「紅色」此一特定色彩相關。

        除獨特的外型外,田野資料中的魔神仔,也展現與鬼魂相當不同的「個性」。魔神仔對人的所作所為,多半為「衝治(捉弄人之意)」,例如部分傳說中的魔神仔便會迷惑當事者,使當事者迷路,或幻化牛糞或蚱蜢腿迷惑當事者,讓迷途的人以為自己吃的是山珍美味;部分被認為是魔神仔的精怪,甚至解救迷路的人、使活人遠離危險與死亡,不似諸多冤死的鬼魂以抓交替為目的,與人產生替換關係。因此,田野資料中的個人經驗或傳說,反而呈現魔神仔與活人間互動模式之多元。這些豐富的個人經驗,讓一向出現在民間傳說中形象平板的魔神仔,瞬間立體起來,成為一頗具個性、形象鮮明、甚至帶點人味的精怪。 

魔神仔、恐懼與自然

        魔神仔捉弄人的個性,固然使其對於活人的威脅似乎略微降低,然,作為一精怪,魔神仔仍是一個令普羅大眾感到未知與恐懼的對象。因此,除了解魔神仔如何令人害怕、為何令人恐懼外,讀者可以更進一步發問的是,究竟魔神仔象徵之「恐懼」為何?從何而來?為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從兩百多則訪談資料的梳理中,發現「自然」與「魔神仔」間可說密不可分,尤其與特定空間 (山與水)、與特定生物 (如牛或芒草) 之間的關聯。因此,「魔神仔-自然」之間的緊密關係一方面說明此一精怪的本質,另一方面,似乎亦是解密「魔神仔」所代表的恐懼意涵的關鍵。

        首先,作者以「存有」的觀念,探討「魔神仔的觀念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於存有 (being) 的想像」,「就是相信我們所住的所在,在我們來到之前,就已經有人住過那裏了」(p.186),相信在我們現存的空間中,有些過去的人事物仍以特定的方式在當下存在,並且被人所感知。此一存有的觀念,促使讀者重新審視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及其本、客體位置的流動:即「人」不再是環境的主宰或唯一主人,反而是所謂的「後來者」,隱含臺灣社會長久以來世界論的多元,對於環境中不同自然元素的尊重與認可 (acknowledge),尤其對未知山水的敬畏。

        其次,魔神仔傳說中對自然的尊重與認可,事實上也兼含不同族群對大自然的禁忌,尤其對山水的禁忌,而這個論點亦是作者開啟對魔神仔研究的興趣之始。許多傳說的場景多與「鄉下」或「荒野」此一空間場景相關,如荒野中的田地、遙遠的山路、山洞或小島海濱,而非都市;諸多受訪者均認為,都市空間/人的光鮮亮麗,使得魔神仔難以存在,確認了「魔神仔」的鄉村性與傳統性。再加上特定的時間的描述,如長輩們常以魔神仔容易在下雨天、起霧或黃昏時出現的說法,來告誡後輩注意安全、或注意歸家的時間等現象看來,老人家對於大自然的恐懼,以及對特定空間或特定時節危險性的知識,透過魔神仔的傳說傳遞給下一代,使得魔神仔不再只是一個 (些) 傳說,反而成為建構普羅大眾對特定環境之識覺,及傳遞特定空間或時間恐懼之社會機制! 

從矮人、精靈、魔神仔到人類學

        透過魔神仔與恐懼自然的研究出發,讀者更進一步試圖探索,除了對於自然的認知與恐懼外,臺灣的魔神仔現象是否對社會或文化本身具有其他意義?其他文化間是否也有相似的傳說?因此,作者除深究臺灣本地的魔神仔傳說外,更收集夏威夷、福建等地的類似傳說,加以從人類學的角度,探討魔神仔是否包含了其他文化或社會意涵,例如記錄不同族群文明發展軌跡。

        如同諸多文明均有洪水傳說一般,作者發現不同文化中也多有類似魔神仔的矮人或精靈傳說,彰顯魔神仔現象不只侷限於臺灣,而有其普同性。作者認為,不同文明中類似的矮人或精靈傳說,正記錄著部分人類進化的共同經驗,並分「早期叢林生活的聯想」、以及「文明進化的重大關鍵性改變」兩大部分討論,探討魔神仔傳說中所隱含的人類文化之異同。如從早期叢林生活的聯想中,諸多矮人或精靈神話均呈現後來者如何想像早期人類在大自然迷失的經驗,在自然環境中來去自如的行走,以及與大自然相依傍的生活模式,形塑另一「非我族類」的生命形態。而各種矮人或精靈傳說中,也可觀看到不同族群文明進化中共同的關鍵性改變,如飲食習慣的改變 (從生食到熟食) 或獨立個體意識的存在 (名字的存在)。在此一連串的邏輯討論中,作者直指,相較於各地矮人或精靈傳說中,各文明對山靈精怪的用語或許不盡相同,然故事或傳說結構顯然相當類似;此一相似性並不代表臺灣魔神仔或各地的精怪傳說無其特殊性,其代表的重要性在於,各個文化或社會在不同脈絡的發展下,如何驚喜地隱含了人類文明發展之相似性,甚至隱含著人類漫長發展的歷史中,可能不曾被歷史紀錄的過去與記憶。

        最後,作者在文中以近年來的西方「不只是諸神林立的時代,也是諸精靈信仰的復興時代」作為本章節的總結,我個人倒覺得,與其說這是一諸精靈信仰復興的年代,不如進一步說各地矮人傳說熱潮甚至轉向人類學研究,正說明各地逐漸正視過去被視為虛幻的口述傳說,試圖發掘傳說中的真實性,以尋找聚落/社會的延續性,從中探索「我們之前曾是誰」,並進一步塑造「我是誰」。 

待您續讀

        本書的作者透過歷史、人類學以及民俗學的角度,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一書中探索臺灣魔神仔的傳說,或說部分社會的集體經驗與記憶。作為一人文地理學者,我更願意為本文添增些空間的想像。讀者實際上不僅可從該研究中發現到「魔神仔」傳說所具備的自然性與社會性,作者所強調的「種族記憶」更呼應人文主義地理學者段義孚 (Tuan, 1979) 所強調鬼怪傳說中所隱含社會與地方的連續感 (sense of continuity)。因此,透過遙遠的魔神仔傳說的傳遞,甚至可能是家中或社區中其他人的「親身經歷」,都可使眾人與生活在其中的土地上,有著穿越時間邊界的連結。該書的內容中還有諸多多采多姿的概念,諸多傳說的經驗也簡短可人,甚至你我自小均耳熟能詳、或朗朗上口,讀來相當親切。一小篇的讀後分享實難將該書全部精神細數,只單就魔神仔的形象、其與自然的關聯以及不同地區類魔神仔傳說的閱讀,與各位分享。若對日常生活中的神祕事件有興趣的閱讀人,則千萬不可以錯過這一本學術味十足卻又與生活相關聯的有趣研究。 


參考書目

林美容、李家愷 (2014)。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臺北市:五南出版社。長尾剛 (2008)。圖解榮格心理學 (蕭雲菁,譯)。臺北市:易博士出版社。Freud, S. (1919). The Uncanny (D. McClintock, Trans.). London: Penguin Books.Tuan, Y.-F. (1979). Landscapes of Fea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作者介紹

        「外婆家那永遠不被允許登上的黑暗四樓,二舅去世後半夜卻常聽到他聲音的廁所,一直是我心中未能解的疑惑。而這些空間,隱身於安逸卻又恐怖的家中鬼魅,也成為後來我在求知生命中,一顆投往現代性鬼魅研究的種子。」

        林潤華,目前就職於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竊以文化與社會地理學者自居,對文化地景或後殖民等文化議題充滿興趣。作為一社會建構論的信徒,「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成為她觀察世界的圭臬。雖然過去專注的議題都是非常現代的對象,例如豪宅意象與摩天大樓生產,但卻對隱身於童年中的鬼魂充滿好奇。博士班在研究摩天大樓的過程中,發現臺灣現代性中隱隱若現的鬼魂現身,並在指導教授的支持下轉身向現代性之鬼問路,試圖以空間的角度了解鬼魅的現身。據信,無論現在或未來,她仍將繼續以地理學的角度,對於現代化環境中「鬼魂歸來」的意義持續關注與好奇。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