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單一性別環境對於性傾向流動性之研究— 蔡憶婷、簡梅瑩

蔡憶婷(教育行政管理學系畢業生)、簡梅瑩(教育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壹、緒論

研究者在高中之前,對於性傾向的分法總是認為非異即同,同性相愛發生的可能性少之又少,異性戀居於多數。但在高中就讀了女校之後,對於性傾向的想法大大改變,並非以前的二分法,而是性傾向有多種可能。研究者思考了許多因素試著要釐清想法上的轉變,也許是因為閱讀量的增加又或者是因為環境,同樣都是因為女生,所以對於性傾向這種較為隱私的話題比較能坦白來談,聽了許多同學的故事之後,而有了想法上的改變。既然性傾向不是非異即同,研究者便開始思考,那麼關於研究者本身的性傾向又是何種取向呢?回顧過往研究者的察覺歷程,發現也許研究者的性傾向似乎不是固定在非同即異的二分法上,而是有流動的現象,而開始好奇單一性別環境對於研究者性傾向的影響。

研究者曾修習一門課程為性別教育,這門課讓研究者學習到性傾向是流動的,是多元化的光譜,並非固定於同一向度。Diamond也指出性傾向流動性指的是性反應的彈性,就是說性傾向可能會隨環境背景而改變(引自鄭穎澤,2016,頁50)。鄭穎澤(2016)在婦研縱橫中發表一篇名為性傾向流動性之文獻回顧的研究整理,內容談到許多性傾向流動性的研究,發現性傾向流動性因人而異,甚至也許因為環境不同或是年齡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情形。林詩琪(2007)曾發表一篇論文為單一性別環境對國中女生對數學成就的影響;蔣志峰(2004)曾在現代教育論叢中發表一篇題為單一性別教育研究及其對課程教學的啟示的研究;上述兩篇研究探討面向雖未納入學生之性傾向,但也點出了單一性別環境的存在;此不禁令人好奇,究竟什麼是單一性別環境?是否每個人對於單一性別環境的定義不同呢?彭懷真(1983)教授曾劃分出金賽博士所定義的四種同性戀,其中一項為「情境式的同性戀」,即身處於特殊環境下,性傾向也許會轉變。對於處於單一性別環境中的學生,是否可能因為所處的環境而影響他們的性傾向呢?學校的性別環境是由師生共同組成,教師對於學生的教導是否也無形傳達出性別觀念而塑造了性別環境?而性別環境的改變是否可能影響學生的性傾向?這些都是研究者想要探討的問題。基此,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個案所屬單一性別環境;二、了解單一性別環境對個案學生性傾向流動性之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性別相關概念與性傾向之定義與內涵

(一)性別環境與單一性別環境

一般而言,性別環境是指有多種不同性別而組成的環境,在這環境中可能包含生理男性、生理女性或是跨性別者,是相當多元的。若要談單一性別環境,我們可以從單性別教育談起。單性別教育,即班級、校舍或學校只接收教育男性或女性學生。在教育部統計處的教育統計簡訊(2016)也指出單性別教育的概念:單一性別學校之校內的學生皆是同一性別。現今台灣以單一性別為招生對象的學校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仍以單一性別為主要招生對象,以特殊才能班能招收另一性別的學生為輔。在教育部單一性別學校(2016)的分類中也分為兩類:一般生招收單一性別學生/全校學生為單一性別學生。由單性別教育來看,因為只招收男性或是女性,因而形塑了單一性別環境。本研究所指單一性別環境為:一般生招收單一性別學生而形塑成之環境。

(二)性別、性別意識

性別的概念於現代已經非常廣泛,不單單只是指男或女,性別認同已不是非異即同,而是一個流動的性別光譜,光譜呈現的是性別多樣化(卓耕宇、瑪達拉.達努巴克,2012)。廣義的性別有分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心理性別。生理性別是由天生生理構造來界定;社會性別則指整個社會對於男性或女性應該要有的特質而形塑的性別,也就是性別角色,由帶有特定規範的社會情境下,賦予男性與女性一種普遍的模式,包含了態度、興趣與行為等價值觀,並被大眾所認可與奉行(楊竣堯,2008);心理性別則是指個人對於自身性別的認定,也就是說認為自己是男生或是女生。曾承涵(2014)指出,「性別意識是個人對於性別的覺察,為自發性之認知,或以性別的角度去觀察社會,甚至透過社會文化價值的傳遞而進行與性別相關之分析或活動,可包含性別、性別角色、性傾向、性別認同…等(頁11)。

(三)性傾向

美國心理學會(APA,2008)對性傾向的定義是:「性傾向是指一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喜愛、愛情或性吸引的現象。性傾向也指一種身份意識,一種基於這些吸引力、相關行為、及身為這些相關社群一員而形成的身份意識。(頁1)」目前許多對於性傾向研究都將性傾向分成三個向度──性行為、性傾向認定、性/情緒吸引(鄭穎澤,2016,頁50)。性/情緒吸引意指個人對於何種性別的人產生愛戀或是性的慾望,性行為指個人是否會與該性別的人從事愛戀與性的行為,性傾向認定則是個人認定自己是屬於何種性別之認同(張德勝,上課講義,2015)。

一般常見的性傾向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性傾向不只有這三種,更有泛性戀、全性戀…等。有關性傾向常見的量表為美國性學專家Kinsey之金賽量表,此量表將性傾向分為六個向度(0-6)(性向無限計畫,2016)。

性傾向是人在性行為、性身分認定、性/情緒吸引上的一種穩定特色,因此,性傾向基本上是種廣義的人格特質。Bem提出性傾向發展過程「Exotic Becomes Erotic」理論,認為同輩在性傾向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角色(引自鄭穎澤,2016,頁50);基此,同輩也是性別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元素。

二、性傾向流動性

(一)性傾向流動性之定義

Diamond指出性傾向流動性是性反應的彈性,亦即性傾向是具情境依賴性(context dependent),也就是說性傾向並非固定,可能會因為所遇之情境或所待之環境不同而有變化,因此個人的自我性傾向認定就可能產生改變(引自鄭穎澤,2016,頁50)。

(二)性傾向流動性之差異

目前許多研究發現性傾向流動性因人而異,但就性傾向流動性之成因卻未有定論。鄭穎澤(2016,頁52-60)歸納出性傾向流動性會因性別、性傾向、性傾向向度、性關係形式而有差異,以下將分述之。

1.性別:女性的性傾向經常比男性更為雙性導向。

2.性傾向:發現非極化性傾向者之性傾向流動性較高,變化的情形亦多。

3.性關係形式:性吸引的轉變最常發生在開放式關係的女性中。此外,比起單一式關係者,開放式關係者與不同性別交往的人數比例更高。

4.性傾向向度:研究發現性傾向的三向度中,以性吸引的流動性最高。

5.年齡:Dickson等人研究發現,男性的性吸引改變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女性也是類似的結果。除了性吸引的改變率,研究中也發現性伴侶性別的改變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

參、研究方法

一、 研究策略與資料收集方法

(一)研究策略:在確定研究問題之後,以研究問題為出發點而擬定訪談內容,徵詢三至五位於中學階段就讀單一性別學校的學生進行訪談,將所得資料整理後進行分析,獲得結論,提出建議。

(二)資料收集方法: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蒐集相關資料。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

二、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中學階段就讀單一性別學校之在校生或應屆畢業生,此次徵詢五位於高中階段就讀單一性別學校的學生,共包含三位女性;二位男性。研究參與者的資料以化名的方式呈現。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整理:研究資料以研究者化名和訪談日期進行編碼,例如:「訪路易莎1060703」。

(二)資料分析:本研究將採取以下步驟進行資料分析:1.將訪談資料撰寫成逐字稿,並與研究參與者確認資料內容;2.將逐字稿依研究問題編碼與分類;3.根據分類後的資料,利用三角檢定法檢驗分析並提出結果。

四、信效度

  本研究採取以下兩種方法以提高結果之信效度:

(一)三角驗證法:本研究藉由納入多位研究參與者、及與指導教授討論,期以多方角度來交叉審核所得資料,藉此提升研究結果之真實性。

(二)研究參與者共同檢核法:首先訪談資料整理成逐字稿後,與研究參與者相比對其內容是否有記錄錯誤之處而進行修正。待資料分析結束之後,將分析後的結果再度與研究參與者共同檢核,確認資料分析符合研究參與者之本意,並尋求研究參與者的評定及回饋。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個案所屬單一性別環境

本研究依據訪談內容整理出研究參與者所屬之單一性別環境的模型,相較與性別環境,在單一性別環境中所遇之人事物較為單一,但在單一的環境之下並沒有帶給他們更為單一的生活,反而讓他們在與人處事上展現更多自我,更加認識自己。

(一)只緣身在此山中

環境是一個開放性的空間,有許多不同的元素組成。環境對於生活是相當平凡的,若不特意去探討,很難去定義環境這個詞所帶給自己的影響。綜合研究參與者的想法,性別環境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人、事、時、地和物。人是性別,是男性、女性或是其他,不過也有研究參與者認為性別只有分男性與女性沒有其他的可能。事、時、地指同一空間或時間所進行的事情,一同上課或工作。物則是指設施,像是廁所。也有研究參與者提出更具體化的說法,她認為目前性別環境對她來說就是學校。

性別環境,我覺得就是學校吧!。

訪曦玥106/06/23

與單一性別環境不同的是,單一性別環境只有一種性別存在,遇到的人的性別從多樣變為單一。

就是在一個環境當中,只有同一個性別存在。

訪阿藤106/07/07

(二)成為單一性別環境中的一環

對於中學生來說,成績是左右自身命運的關鍵。選擇學校的主因幾乎擺脫不了成績,多數研究參與者其實都不是因為單一性別環境而選擇自己目前所就讀的學校。比較特別的是露易莎與阿藤都是因為師長推薦而進入單一性別學校就讀。

一個學校裡面不是沒有男生或女生就不能做。所以就是你會發現一個學校裡面,女生可以做很多事情。

訪露易莎106/07/03

至於他們對於單一性別環境的看法,結果頗為一致,雖然缺少了與異性相處的部分,但也認為單一性別環境比起有其他性別的環境來說,更讓人感到自在,也許是因為性別相同的緣故,做起事來更容易溝通;在相處上也更為融洽簡單,行事方面多了很多空間,更能表現自己。

想法可以比較統一,合作起來某些方面比較沒有束縛。像是嘉年華這種活動就可以做比較多肢體接觸,不用考慮到性別的問題,因為都單一性別。

訪阿藤106/07/07

(三)遠近高低各不同

詢問到單一性別環境是否有讓自己突破一些限制時,回答出現一些性別上的差異,對女性研究參與者來說,單一性別環境讓她們突破以前性別刻板印象對於她們的限制,以前刻板印象會限制住她們的舉動。到了單一性別環境之後,她們開始去認識自己,在相處上更無負擔外放。

上了高中,遇到了更多的同性,認識了更多的同性,讓我的生活不只侷限在二分法。

訪露易莎106/07/03

對男性研究參與者來說受到刻板印象的限制較少,不過因為同性別的因素產生競爭行為,從競爭當中激發出自己不同的潛能,希望能比同學更為出色,而在學習上除了競爭以外,也更為互助。

來到男校這個環境之後,有問題就直接丟就對了,因為每個人的專長不太一樣,變得會比較互助。

訪阿藤106/07/07

在單一性別學校裡因為招生對象的關係,所接觸到的同儕通常是同一性別,因此相較於男女合校的性別環境;在單一性別學校就讀的學生所處的性別環境較為單一。從研究結果中發現,身處在單一性別環境下的學生會透過與老師、同儕的互動過程中,培養自我的性別意識,找尋自我的意義與價值並且積極探索自我內在所組成,並且透過自我探索而了解自我存在的意義。從研究結果中得知,教師也透過課程教學對學生傳達相關性別知識,亦有助於學生視野的擴展,因此對學生產生影響,與文獻中的研究發現相呼應。

此外,目前社會發展已漸漸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但仍尚未完全擺脫。從女性研究參與者的回答中,得到單一性別環境對於女性研究參與者有較大的鼓勵作用,此環境會使女性研究參與者想跳脫出社會原本賦予的性別角色的束縛;但對男性研究參與者來說較少有此方面的經驗。

二、單一性別環境對學生性傾向流動性之影響

本研究依據訪談內容歸納出單一性別環境帶給個案學生有自我探索、自我認同的影響,單一性別環境帶給研究參與者更多的機會,使研究參與者個人去探討自身性傾向。在親身經歷過性傾向流動性的經驗後,對於自已的個人組成更為了解。

(一)相愛時的主詞差異

相愛時的主詞有她或他,不同主詞配對之後會形成許多不同的組合。用相愛時的主詞差異來形容性傾向,是再具體不過了。性傾向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每個人來說似乎非常隱密,而察覺自己的性傾向是個漫長的過程,不仔細去解析自己的性傾向也許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性傾向為何。在與研究參與者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許多不同的樣子,有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答案,亦也有是慢慢尋找後得到答案。總歸之下,使研究參與者認知到自己性傾向的原因有網路資訊、同儕相處與自身認知。

對黑糖來說,因為網路資訊而促使他去思考自己性傾向;阿藤則是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異性戀,而到了高中仍然覺得自己是異性戀,唯一不同的是他從反對同性戀到同意並支持同性戀,視野也更加開闊。

小瑄則是在國中的時候就認知到自己的性傾向,而在穿著方面也比較中性;路易莎遇到一位女孩之後才開始去思考自己的性傾向,他將自己歸類於雙性戀者,不過對於喜歡對象的性別,她其實沒有這麼在意;曦玥則是在與同儕的相處之後察覺到。

我覺得我有點遲鈍,沒有很在意自己的性向,我會覺得我喜歡他就喜歡他,也沒有去追求我喜歡同還是異。

訪露易莎1060710

(二)相愛時的主詞改變

原本形成的相愛主詞的組合,會不會在遇到那一個人之後產生改變呢?又或者會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呢?性傾向對於受訪者來說已經是很新穎的名詞,研究者接著詢問研究參與者性傾向流動性的相關問題,一開始他們對這個名詞表示困惑,而在研究者解釋之後他們提出自己對於性傾向流動性的看法,看法幾乎人人不同。

阿藤、露易莎和黑糖認為有此現象的存在。阿藤認為性傾向是會流動的,但是他覺得在單一性別學校比較容易發生。黑糖認為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有人會因為念了單一性別學校性傾向就會從異性戀流動到同性戀,而一離開這個環境之後又變回原本的異性戀

我覺得會轉變,但通常應該就發生在男校或女校。

訪阿藤1060707

路易莎認為會發生,而且有環境的影響,單一性別學校的環境有比較多的可能,限制較少,比較不會被壓抑喜歡同性的感覺。

我覺得會流動,不過可能要看當時的處境。就是你可能在單一性別環境裡面你會發現更多可能。

訪露易莎1060710

小瑄則覺得沒有,曦玥不認同改變的說法。曦玥則覺得這件是天生就會發生,並不是改變,而是需要一個機緣來讓這件事發生;小瑄則覺得你可能本來就有喜歡同性的感覺,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你可能原本就是雙性戀,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我覺得不能算是流動。

訪小瑄1060714

(三)找尋相愛主詞的歷程

在了解受訪者對性傾向流動性的認識程度之後,接著詢問受訪者是否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經驗,相較於前幾題的回答,這題對他們來說回答顯得更為困難,雖然認為自己有這樣的經驗,但難以用具體的詞語來敘述。

阿藤與黑糖毫不猶豫的回答沒有經歷過;小瑄則是有點猶豫,在仔細思考過後,認為有此經歷。

那應該算是有吧,我好像幼稚園的時候是喜歡男生的,然後就再也沒有了,後來對女生比較有感覺。

訪小瑄1060714

曦玥與露易莎都有此經歷。曦玥依然使用她的「潛能開發說」來解釋自己的狀況,比較特別的是露易莎的經歷,他認為自己的經歷是來自於意識型態,是在她認知道喜歡同性可以被允許之後而發生的。

不過我覺得是意識型態耶,就是你可能本來就是雙性戀,可是你會被外在的事情影響,然後覺得自己就是異性戀。

訪露易莎1060710

可能就是你上女校之後,你看到覺得她帥帥的,你對那個女生有意思,你會去開發她的潛能而已,有些女生可能是因為這樣子才被開啟的。

訪曦玥1060623

(四)親身經歷之後帶來的改變

由於阿藤和黑糖沒有此方面的經歷,因此這部份就只剩下小瑄、露易莎和曦玥的回答。

小瑄認為在單一性別這個環境讓他更確立自己喜歡同性的想法,這個環境同樣也讓她去思考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也不會特別去用性傾向去標籤化。

就是真的想喜歡一個女生應該就是跟現在所屬環境比較有關係。不會特別去標籤某個人說他是同性戀或是異性戀什麼的。

訪小瑄1060714

露易莎認為環境對她有影響,雖然是個不可思議的過程,但是也帶給她許多不同的體驗,也更加認識自己,加上公民老師的介紹,使她看待事情更加彈性,凡事都應該用心體會,而不是自己的單一想法。

我覺得環境有影響耶,雖然覺得這個過程很不可思議,但是開啟了我滿多可能的。

訪露易莎1060710

曦玥則是覺得喜歡同性的人或是喜歡異性的人其實並無差異,而這樣的經歷也沒帶給她太多的震撼。

對我的影響?我覺得就是沒有特別什麼耶。

訪曦玥1060623

Bem(1996)在解釋性傾向發展過程中有一理論為「Exotic Becomes Erotic」此理論認為同輩在解釋性傾向的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角色,從研究結果中得知,研究參與者會透過與同儕之間的互動與討論之中去思考自己的性傾向相關問題,因此說明同儕在其性傾向發展過程中為一大重要影響因素,此部分與文獻中的研究發現相呼應。

鄭穎澤(2016)在其所歸納之文獻中提到性傾向流動性具有性傾向差異與性別差異。從研究結果當中發現女性研究參與者在其性傾向流動性方面的察覺、探索歷程較男性研究參與者多,因此可見性傾向流動性具有性別差異。此外,亦從研究結果中發現,認為自己非極化性傾向(非異性戀或同性戀者)的研究參與者對於自身性傾向流動性之察覺、探索歷程也較認為自己為極化性傾向(同性戀或異性戀)者多;性傾向流動性之可能也較高。上述三種研究結果皆與文獻中的研究發現相呼應。

伍、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中學階段就讀單一性別學校的三位女學生和兩位男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單一性別環境對性傾向流動性之影響;研究結論及相關建議如下:

一、結論

(一)單一性別環境能提供學生不同視野之多樣化學習場域

從研究結果中得知,在單一性別環境下所學並未單一化,而是更為廣泛且多樣化的學習場域。例如:課程、活動與同儕互動方面。以課程方面來說,納入性別相關議題的討論而加廣課程內容,透過教師的教授從性別議題擴展至人權議題;以活動方面來說,舉辦女兒日,讓學生了解女性獨特的存在,或藉由舉辦遊行嘉年華增加學生合作互動的機會;而同儕互動方面則是在同性的環境下,透過與同儕的合作與競爭中,激發自己的潛能外,也透過與同儕相處聊天的過程中,談論到相關議題時會去研讀同性議題相關資料,亦在性傾向之相關議題多有討論,以增進對其性傾向方面之了解。

綜合上述,在單一性別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從師生互動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中,探討與性別相關之議題,增廣學生視野之外,也能使學生增加思考與判斷之能力,在課程與活動分工的激盪下,提供學生不同的視野,能助其探索及發展自我,對於性別觀念不再有所侷限,塑造一個多樣化的學習環境。

(二)單一性別環境對學生性傾向認知具有影響性

從研究結果中得知,單一性別環境能增進研究參與者對於性傾向流動性方面之探索,對學生性傾向認知具有影響性,特別是在對於個人之性傾向認知方面以及個人想法方面。就個人之性傾向認知方面而言,性傾向對於個人也許是很隱密的私事,但在單一性別環境中成長的學生卻可以勇於與同儕討論此方面的相關問題,同樣的性別讓同儕相處之間更為靠近,沒有拘束,更勇於談論關於個人的事情。在與性別相關的類似議題,同儕相處上也能以公開討論的方式釐清彼此的疑問,學校老師也於課堂上教授與性別相關之知識亦有助於學生了解相關議題,在單一性別環境下,學生對於性傾向流動性與相關議題有較多的認識;若從個人想法方面而言則是原本不接受同性相愛的可能,在與同儕相處及增加資料閱讀量之後改變自己原本的觀點,從不接受轉變成接受。明白同性相愛的可能之後,開啟其他不同的可能,並且認為凡事須用心體會,而不是單一化的想法。

二、建議

本研究歸納單一性別環境對性傾向流動性的相關研究,希望能幫助在中學階段對自身性傾向感到困惑的學生能更加瞭解自己,也能增加性別教育的教材的多元性,並對本研究之缺失進行檢討後提出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徵詢了五位就讀於單一性別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三位女學生;二位男學生,在性別分布上未達到比例平衡,而研究對象人數略少;研究參與者有四位為高一生,僅有一位為高三應屆畢業生,對於高一生來說在單一性別學校中教育歷程不長,僅有短短兩學期,所得的訪談資料較為侷限,為本研究在徵詢研究對象上之缺失。建議之後相關研究可增加研究對象外,也應注意研究對象年級的分布狀況與性別,可依年級分組,或以長期追蹤的方式取得更為廣泛深入的資料。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來蒐集研究資料,在受訪過程中,有許多名詞是研究參與者一開始不理解的,因而花了許多時間去向研究參與者解釋名詞與問題。建議可加入量化的研究方式,以問卷的方式蒐集中學生對於性別、性傾向、性傾向流動性…等相關的先備知識,在得知學生對於性別方面的認知相關後,將訪談大綱的題目內容轉化為學生更容易理解的語言,讓學生能夠對於訪談題目有更多的認識,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以便修正研究參與者不清楚訪談題目的缺失,而研究資料將會更完善豐富。

(二)教材編制多元化與師生互動與輔導

在教材方面應撇除個人立場,放入客觀的性別知識以助學生釐清相關概念,並且多以圖表、光譜的方式來表現性別的彈性,性別教育教材不應再以二分法呈現,應更加多元化,亦可納入各國性別教育之相關教材。

當學生發出求救訊號或是疑惑時,應先了解學生問題後全力幫助學生。在教導學生相關知識時,應持中立立場,可提出正反兩面說法讓學生進行辯論,增進學生思考與批判之能力。教師亦可親自參與相關活動,例如:遊行、演講…等。並能將親身經歷後的感想分享與學生。

陸、參考文獻

王慧鈴(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認同及其行為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本蕙(2002)。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詩琪(2007)。單一性別環境對國中女生對數學成就的影響(碩士論文)。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月輝(2015)。性別教育環境、高中生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的關係探討(碩士論文)。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銘峰(2001)。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教育部(2016)。我國單一性別學校之演變概況。教育統計簡訊43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11-138。
郭生玉(2016)。教育測驗與評量(第四版)。台中:精華書局。
曾承涵(2014)。從台灣偶像劇之性別意識型態探討台南市國中生性別平等意識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心儀(2011)繪本之力-青少年性別意識自我覺察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欣慧(2009)。高職女同志學生校園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國光、楊喬羽(譯)(2016)。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第二版)(原作者:Ranjit Kumar)。台北:雙葉書廊。
卓耕宇、瑪達拉.達努巴克(2012)。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黃淑玲、游美惠主編,頁131-161)新北:巨流圖書。
楊竣堯(2008)。高中生之性知識、性別互動和性別意識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安真、劉淑慧、程小蘋(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
鄭穎澤(2015)。性別認同文獻回顧-以性別自我社會化模型來探討。婦研縱橫,102,46-55。
鄭穎澤(2016)。性傾向流動性之文獻回顧。婦研縱橫,104,49-63。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8).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from www.apa.org/topics/sorientation.pdf.
Tracey, D., & Cataldo, M. (2001, September). Sexuality: Behavior versus identity. HIV Counselor Perspectives ,10(5). Retrieved from https://ahppublications.wordpress.com/2001/09/01/sexuality-behavior-versus-identity/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