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記憶」相互交織的白恐歷史:簡介《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台灣的政治監獄》

沙妮樺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作者:陳進金
書名:《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台灣的政治監獄》
出版社: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 年 8 月

一、作者與著書的緣起

  作者陳進金老師,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長為蔣介石與民國政治史研究、戰後臺灣史研究、白恐政治案件研究以及口述歷史。

  看老師的研究專長可以發現,研究領域由早期的蔣介石研究轉向了戰後臺灣的白恐研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上述兩種研究領域有著「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對立關係,這樣看似矛盾又令人疑惑的轉變,背後是一位歷史研究者對歷史的重新認識與反思。

  老師於書中〈自序〉提到投入政治監獄研究的契機要回到 2013 年。當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正在尋覓合作的學院機構,因地利之便,決定與東華大學歷史系簽訂學術合作協議書。時任系主任的老師負責簽約,從此結下了研究綠島政治犯監獄的良緣。

  簽約後,老師開始有許多機會前往綠島蒐集資料,並於當地實際聆聽政治受難者前輩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發現檔案之外的歷史,可以與我們如此靠近,而這些歷史也應該被書寫與紀載。「那一代台灣人的生命故事深深吸引著我,也感受到『歷史』可以這麼近、這麼令人動容,而我所知又是如此貧乏」(註一)

  根據前輩們的分享,老師開始思考綠島政治監獄的空間場域是否能有不同的書寫面相。藉由整理受難者前輩、監獄管理官兵與一般人民的訪問紀錄,將政治犯曾踏足的多處空間(東臺灣的政治監獄)以口述歷史與官方檔案相互輔助的書寫方式,建構出人與政治監獄空間互動的歷史,也重現了大家過往無法探知的歷史面貌。

  另外,老師也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增進大家對於戰後臺灣白恐歷史教育的重視。重新審視威權時代,國家機器對於人權侵害的歷史。

二、內容簡介

  書中共有五個章節,包含緒論與結論,以及中間論述部分的三個章節:政治監獄的設置與變遷、政治監獄的空間及其意義、政治監獄的故事與爭議。此書是戰後臺灣白恐研究的一部分,在緒論中老師引介了目前白恐相關研究的成果,其中有以性別、人物、案件、情治機關或涉案團體為主題的研究,隨著近年檔案的開放,口述資料的累積,研究主題也趨向多元。(註二)對於其他白恐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做更進一步的深入閱讀。但仍乏以空間記憶為主題的研究,對於東臺灣「政治監獄」的研究也較少。

  在空間、記憶與歷史的研究取徑之下,戰後東臺灣的政治監獄,這個「特殊」空間能帶給我們什麼故事與啟發呢?相對遠離都市人群與喧囂的東臺灣,在威權時代留下了一群人的記憶。此書將娓娓道來,是什麼樣的空間?有誰的記憶?又是誰的歷史?

(一)政治監獄的定義與範圍

  「政治監獄」是指國家機器以政治手段對待異議人士、甚至一般民眾,行社會隔離之實的隔絕場所。(註三)除了在東台灣,白恐時代還有其他的政治犯監獄,例如關押女性政治犯的土城生教所等。老師將研究聚焦於東臺灣,並且告訴我們那些來到東臺灣的政治犯,他們受禁錮,同時也是青春、記憶所繫之處的地方是在何處。

  此書中的空間範圍,東臺灣的政治監獄包含了白恐時期由國防部管轄的三所政治犯監獄,分別是在綠島不同時期的: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以及臺東的泰源監獄。另外老師也將有相關歷史沿革和鄰近空間位置的司法監獄納入其中一併說明。令人意外是小琉球與玉里醫院的空間也被納入了東臺灣政治監獄的範圍,前者不在東臺灣,後者並不是「監獄」。為什麼它們會出現在此書中呢?

(二)政治監獄的設置與變遷

  老師從政治監獄的設置沿革與變遷告訴我們,政治犯在刑滿前後,不同的年代與情況之下,可能會被送去哪裡?

  有人在情治單位審問甚至刑求的過程中出現精神異常;在漫長的牢獄歲月,飽受身體疲勞、思想洗腦以及禁錮的不自由,所有遭遇都可能令人瘋狂。而那些被逼入瘋狂的人,最後則會送往玉里養護所(醫院),那是他們最後的棲身之地。

  也有人刑期已滿,卻再次被送往小琉球職訓隊繼續痛苦又漫長的延訓。

  由上述兩個特例,我們可以發現,三所坐落在東臺灣的政治犯監獄延伸出了許多複雜的禁錮空間,政治犯們隨著時間與政策的流動,受到禁錮、延訓、遷移,直到解嚴後所有政治犯監獄裁撤,轉由法務部矯正署的司法監獄接管為止,政治犯的監獄關押史才在最後一位政治犯,王幸男於 1990 年走出矯正署綠島監獄後告一段落。

(三)政治監獄的空間及其意義

  要認識監獄的空間,首先要把它們過往的樣子還原。老師利用許多政治受難者、監獄管理官兵或其他有關人士、附近居民的口述記憶,將綠島白恐紀念園區、臺東泰源監獄與小琉球管訓隊的空間配置拼湊出來,書中附有簡易的空間配置圖,讓讀者能更具體地理解當時的政治犯或管訓隊員、管理官兵或當地居民如何在監獄周圍、內外的空間移動,以及他們可以怎麼移動,或有哪些空間上的限制。

  有趣的是,政治監獄中除了一般能想像的押房與禁錮空間之外,屬高牆式監獄的綠洲山莊八卦樓裡也設有外役區,例如工作室、圖書室、福利社;也有管理官兵的休息寢室,全都聚集在同一棟樓之中,如同一個小型社區。隔壁綠指部的管訓隊營區也設有多功能的福利社,提供營區人員和綠島居民日常用品的採買。去福利社小吃部吃一碗麵、去營區醫務所給醫師看病,都是綠島人過去的生活記憶。另外,金門有個「八三一」,綠島也曾有個「八四六」,傳說中的軍方特約茶室,就在今日公館村辦公室的位置。

  若有機會前往綠島白恐紀念園區的讀者,可將上述第三章政治監獄的空間沿革和記憶中的政治監獄內容作為園區參觀時的附加指引手冊,對於紀念園區的空間印象應該會有更深的一層的體驗與感想。

  更特別的是,早期新生訓導處,屬集中營式監獄。在處長的開放之下,將更多的營區空間和資源與綠島居民共享。新生與綠島居民在開放的管理與空間中有許多互動的機會,造就了新生老師與綠島學生,甚至新生像家人一般融洽的相處關係。如果是喜愛聽故事的讀者,不妨先翻開第四章第一節:綠島人民眼中的「新生」。讓綠島人民以他者的角度來告訴你們,當年的「新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群人。

三、政治監獄系統的末梢:玉里養護所(醫院)

  全書對於政治受難者的記述都是在他們被判刑之後,被送往政治犯監獄的記憶與經歷。只有許席圖的故事與別人不同,因為他已經無法說出自己當年被捕到現在的所有經歷。因此老師使用了警總的筆錄、會議紀錄和判決書,從這些官方檔案上可以看出當年情治機關可能用什麼手段取得,甚至製造逮捕政治犯的情資,許多不人道的內幕也一一浮現。

  有鑑於檔案內容可能的偏頗與缺失,老師也加入了其他研究者的文章以及與許席圖同案者的的口述資料佐證,才能讓我們重新認識:當年學生自覺運動的青年領袖,如何變成一位在玉里養護所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超過三十年的時間,許席圖政治受難者的身分才再次受到證實,可能還有許多和他一樣遭遇的人,他們的經歷也慢慢在消失當中。解嚴後幾次調查顯示,玉里醫院裡確實存有政治受難者,即便無法知道明確的人數。

  許席圖與玉里醫院的故事提醒了我們:戰後臺灣的白恐研究還有一部分的未知,而「醫院」可能是政治犯的最後踏足之地。在醫院度過餘生的政治受難者,他們的故事也應該被記錄下來。

四、不義遺址的重生

  如何從「困難遺址」轉變成「人權之域」?如何讓過去的歷史傷痕與侵害人權的監獄被後代理解,並昇華成有教育意義的知識與空間?這是政府與活在民主時代的我們必須持續思考的事情。

  老師提出了幾點值得注意的事件:紀念碑建制形式的分歧、綠島紀念園區土地利用與土地徵收程序正義的檢討、小琉球職三總隊歷史的保存方式、綠島園區部分已改造的空間應如何才能更符合史實,以及最後蔣介石銅像與中正堂的威權象徵清除問題。

  前兩者凸顯了綠島人民不同於主事者的聲音,他們不希望永遠承受悲情的過去,並且呼籲政府重視當地居民曾被奪走的土地與權利。

  後三者是討論如何保存過去?才能適當地呈現過去帶給我們現在的價值與意義?人權園區內的蔣介石銅像與中正堂,它是呈現歷史的一部分應予以保留?還是應比照促轉會的重要任務:清除所有威權象徵? 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問題。

五、結語

  這是一段關於傷痕的歷史,也是一群人在東臺灣留下的記憶。這些空間是政治受難者們記憶所繫之處,如今也成為帶領我們認識歷史的物質媒介。我們該如何閱讀與理解這段歷史呢?如同老師在書中提醒我們的,東臺灣的政治監獄中並非只有「加害者」與「被害者」兩種二元對立的關係,還有其他可能的歷史與故事等著讀者們去翻閱與理解,等著史學家們去探訪與紀錄。


註解

  • 註一:陳進金(2021)。自序。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台灣的政治監獄(頁 i)。新北:稻鄉。
  • 註二:陳進金(2021)。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台灣的政治監獄(頁 6-7)。新北:稻鄉。
  • 註三:陳進金(2021)。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台灣的政治監獄(頁 8)。新北:稻鄉。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