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語憶像》書評

郭怡君 (臺灣文化學系 碩士生 )

書名:《菸語憶像》
作者:陳柏政、張凱清、蔡依璇
出版社:張凱清。
出版時間: 2019年10月01日。
頁數:152頁。

  菸草,有著「綠色黃金」之稱,在全球發展脈絡下是一項極具經濟價值的作物,並在大航海時代由海權國家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傳播到世界各地(洪馨蘭,2004,p22)。對於臺灣來說,菸草在過去的時代中也是項重要的經濟作物,對於穩定臺灣財政來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在當代臺灣已是個沒落產業。現代人沒有經歷過往,難以與現代生活連結,也無法得知、體會種菸的辛勞以及背後的歷史故事,甚至不知此項產業。然而,隨著菸業相關的地方耆老相繼凋零,菸業相關的文化資產保存必要性的議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在全球大環境的變動之下,加上臺灣人口結構的改變、國家發展轉型,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因素,使得臺灣菸業從輝煌時期漸走下坡。近幾年來,臺灣開始強調本土化、尋找各鄉鎮的在地特色,因此有著許多故事被挖掘、被保留下來。《菸語憶像》一書便是在這樣的初衷下被書寫,本書內容分為三大主軸,包含臺灣菸業之歷史回顧、人物專訪報導、菸樓走訪導覽。透過訪談不同背景的人們,如菸農、菸農後代、記者、教育家與藝術家等,從他們口中聽到各式各樣的菸業故事,運用書寫,讓讀者感受到文字的溫度與故事的深刻,試著從菸業沒落、產業轉型以及菸樓空間再利用等議題,讓讀者更認識不一樣的在地故事。

  本書第一部分為介紹菸草的名稱、功用,再針對臺灣菸業的歷史脈絡進行耙梳。藉由介紹菸草名稱,發現作者利用許多中國清朝的文獻資料來論述,梳理菸草在中國最早的名稱「淡巴菰」,源自於西班牙文Tabaco的音譯,並且強調菸草早期主要功能為除蟲並非吸食(盧照鱉,1934,p201)。此切入觀點較為特別,與大部分菸草研究的切入角度較為不同;過去較常見的歷史切入視角多從全球發展下的大航海時代說起,歐洲人因地理大發現而認識此作物,進而從美洲推廣至全世界。而本書作者從較小的區域脈絡下談起。

  自較小的空間脈絡切入,作者並以時間的角度來簡述臺灣菸業的概況。書中將臺灣的菸草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山原住民種植的「番產菸葉」,第二類為來自中國的支那種菸葉,第三類為呂宋種菸葉,並概述在荷西時代至清末的發展狀況。相較於本書,吳萬煌翻譯日人稅所重雄的《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中分為兩部分,一為對於菸草傳入臺灣的歷史考察與推敲,二為描述臺灣菸草不同品種的栽培、變遷與日治初期實施專賣制度前後臺灣菸作的狀況。書中將菸草分為兩大類:平地菸草與番產菸草,並對菸草的來源作詳盡的梳理:番產菸草應是臺灣最早出現的菸草,但目前沒有直接證據以了解來源,普遍說法為西元1560-1580年間從南洋傳來,最可能為菲律賓群島;平地菸草則是約為西元1624年,因東印度公司招墾來臺的中國漳州、泉州農民所攜帶而來。(吳萬煌,1993)相較於此,本書的分類與說明或許更為細緻,但在整個歷史脈絡的完整度《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更勝一籌。

  不只是在台落地生根的菸草種類的梳理,本書詳盡說明了從荷西時代與明清、日治時期、民國時期至沒落的菸業發展。荷西時代與明清的種菸規模不大,且品質不良,但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有系統地選種了黃色種菸草,並在刻意經營下使得美濃成為「臺灣菸城」,爾後得到「菸葉王國」的美譽。但在殖民時期以致於在民國時期所發展的菸業,終究在民國76年洋菸開放進口後,必須面對國際化的市場,對臺灣菸業、菸農都有不少的衝擊。最終,基於商業利潤的考量下,菸業種植的盛景不再,只能成為歷史洪流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從較大範圍的臺灣菸業史慢慢聚焦至小範圍區域,如高雄美濃、花蓮鳳林等,梳理了臺灣菸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並逐一聚焦於人物專訪報導,試圖由個人的生命故事來深入展現的臺灣的菸草歷史。

  本書人物專訪報導共採訪15位,採訪對象的背景各自不同,像是菸農、菸農後代、記者、教育家、藝術家等等。雖是不同背景的人們,但大家有著共同、類似的記憶,或是長期關注與菸相關的事物。訪談的議題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 菸農述說過去歷代家中種菸的經驗,分享記憶中的趣事與甘苦談。
  • 菸業沒落後農業如何轉型?產業轉型為何相較其他地區快速且成功?
  • 藝術家用作品記錄下農民辛勤之餘,有著樂觀、豁達、樸質的正向態度。
  • 菸業策展人與專家探討菸樓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空間再利用,如何達到教育效果?
  • 東、西部種菸的人文差異

  內文人物其中一位是自由記者,她表示美濃人之所以能成為菸產的代表重鎮有兩大背景,第一為美濃人的論述能力,不管是書寫歷史、文字記錄、相片,遠多於其他地區,久而久之塑造出美濃是個小有名氣的農產小鎮;第二為家庭組織,因勞力密集性高,需要有權威、紀律嚴明、分工相當清楚的家庭結構才能去完成。我認為這個論點相當有說服力,當時有許多地方都有種植菸草甚至是其他農產,但因隨著時代變遷沒落,如果沒有利用任何形式去留存,其實過去的歷史是很難引起大家的共鳴,距離也十分遙遠。

  人物專訪報導是本書最大主軸,透過訪談後的文字紀錄,使讀者在字裡行間中感受到菸業曾有的輝煌,雖最終不敵大時代環境變遷,不過透過有溫度的文字、故事,仍有一群人正在為他們認為值得的事物繼續努力。除了探討菸業之外,接續到現代產業如何轉型?除了農民爭氣外,政府應當如何輔助?此外,與以往種菸時期的單向操作不同,而農民在此挑戰下思維又需如何改變?作者強調,「農業轉型」,不只是產業需要轉型、觀念思維也必須跟著轉型。除了有著優質的農產品外(產銷履歷、產品認證),還要推廣客群、廣告行銷等等,提高附加價值。另外,菸樓的保存與否也是項具討論度的議題。我認為,作者企圖透過15位人物的專訪,聽到各式領域的多元聲音,議題涵蓋非常廣,內文實屬豐富,透過不同的角度切入關心一樣的議題。而本書最後也透過花蓮鳳林、屏東北部和美濃地區的菸樓介紹,殘存的菸樓與保存良好的菸樓形成強烈對比,也拋出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菸樓無法再利用就代表它沒用嗎?而閒置著沒有使用,就意謂著要拆除嗎?」

在原產地美洲原住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它並非只是一種休閒嗜好品而已,舉凡戰爭、狩獵、和談、祭祀等無不需要藉助菸草,尤其在宗教儀式上,菸草對美洲原住民更扮演著格外重要的角色,它被認為有助於在煙霧繚繞的天人合一中與上天溝通,探求天意。 (董曉黎,2006,p18)

  一般而言,大眾對於菸草的印象是休閒嗜好品,而非像上一段引文裡的功用,重要性相對低弱許多。而其中菸草所包含的「社會觀感」,對於推廣菸業文化資產保存來說更是阻力,因為面臨菸害防制觀念的挑戰。除此之外,在現代社會中因無法創造經濟價值、而常被討論的菸樓保存與否與空間利用,也是菸業歷史保存脆弱的原因。

  美濃、鳳林、瑞穗這幾個地方是我近期接觸的地區,共同的過往都是在日本時期有種菸的經驗。時間推進到現代,發現有著社區營造力較強的美濃與鳳林,相較於瑞穗,「種菸」、「客家」顯得更突出,更被世人所知。當然不能這麼簡略地做分類,但其中會發現各地區有著各自相似與差異的問題,等著被解決。雖然,東部的開發速度不像西部那麼快速,也因為這點使得菸樓未被大量拆除,現在走往鳳林、瑞穗還是可以看到殘破不堪的菸樓佇立著,彷彿孤獨地向世人無聲地訴說。

  本書與進行學術研究時那些冷冰冰的官方檔案紀錄非常不同,讀起來感受到背後的淚水與歡笑,雖本書整體的價值非在於對於菸業史的研究貢獻,但在田野調查中獲得的故事與議題反思,透過書寫讓讀者明白、思考,藉此引起讀者共鳴。期許我們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認真生活之餘,到處都有值得挖掘的小故事且值得被記錄,或是各種社會議題等著我們去發聲、關注。我想,這本書定能讓人獲益良多!

參考資料

  1. 盧照鱉(修)(1934)。平遠縣志(1-2冊)(201頁)。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2. 洪馨蘭(2004)。臺灣的菸葉(22頁)。臺北市:遠足。
  3. 吳萬煌(譯)(1993)。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原作者:稅所重雄)。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 董曉黎(譯)(2006)。改變世界的植物(原作者:Toby Musgrave, Will Musgrave)(18 頁)。臺北市:高談文化。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