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與觀看:淺談「黑暗觀光」──林潤華

林潤華(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一、楔子

        在已發展國家中,當各地逐漸將工業轉移到發展中或第三世界,以謀取更高的利潤,進入去工業化年代,被暱稱為「無煙囪產業」的觀光工業,逐漸在已發展國家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區域或國家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選項。因此,投入大量建設,以打造追求歡愉休閒經驗的休憩空間,或營造有異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空間或氛圍,如異國情調或南洋風情的創造等,成為各地在形塑觀光空間與創造觀光經驗,重要的策略之一。

         然而,近年來的觀光型態除了追求愉悅或異國經驗的觀光經驗,另一類型的觀光行為正逐漸興起;有異於其他觀光追求休閒與快樂的經驗,這類型的觀光多半無法帶給觀光客愉悅的經驗,並且觀光的途徑與內容大量地與當地死亡或痛苦之集體記憶非常有關,稱為「黑暗觀光/幽暗觀光 (Dark Tourism)」。這類型的觀光在近幾年大量出現在世界各地,包含歐洲大陸、亞洲、或美洲等地,並且參與的觀光人數快速增加。以黑暗觀光的經典案例,波蘭奧茲維辛 (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 集中營的觀光人數為例,2001年共492,500人到集中營觀光,然而2011年則有1,405,000人前往觀光,短短十年間,觀光客人數成長人口將近百萬(註一),該地亦吸引眾多教育者投入導覽的行列,以提供多語的導覽內容,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案例,足以顯示黑暗觀光所發生的地方,不再只是觀光客避而不去的場所,相反地,這種觀光型態逐漸成為在觀光產業上的一匹黑馬。

         然而,當這類型觀光逐漸興盛時,吾人不禁想問,為何我們想前往充滿死亡的地方觀光?為何充斥著痛苦、哀傷記憶的地點,對觀光客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本篇文章將對該類文化地景、文化遺產與非典型之觀光類型,進行深入的介紹與探討,最後,並探討黑暗觀光在臺灣的發展與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二、黑暗觀光與負面遺產 (Difficult heritage)

        能夠產生黑暗觀光型態的空間相當多元,包含各類傷亡紀念碑/館、鬼屋、集中營、戰場、墓園等,這類型空間多與該地方曾發生死亡、災難、傷痛事件相關,有別於一般文化遺產所強調的族群發展、光榮歷史與歷史連續性,因此被統稱為「負面文化遺產(Difficult heritage)」(Macdonald, 2009;Reeves & Logan, 2009)。雖然負面文化遺產與過去歷史相干,且常被視為一對當代頗具意義的文化遺產,然而由於該類文化遺產多挑戰自我肯認與和解為主的當代認同,甚至強化特定族群尷尬/痛苦/哀傷的歷史,因此常被視為挑戰儼然已在一般文化資產中所強化的正面集體記憶與認同的另類地方,並常成為該傷痛事件中,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爭奪歷史詮釋權的所在。如,散布在德國或波蘭境內的各類集中營,強化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種族屠殺的歷史,而大屠殺的傷痛歷史更成為凝聚當代猶太人族群、乃至於國家意識的重要空間。事實上,歷史事件發生後,這類型之負面文化遺產通常會存在於該國家與社會中。有些的確已經長期被作為觀光或吟詠的場域 (Sharpley, 2009),有些則常因社會、政治或宗教等禁忌而與世隔絕,逐漸成為與區域脈絡斷裂的「飛地 (Enclave)」;或,扮演著以國家為主體的紀念空間或神聖空間的功能,作為國家透過不同儀式建立 (或創造) 集體認同的實踐場所,如每年八月於日本廣島原爆和平紀念館所舉辦的儀式,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中的傷亡 (圖1)。但,這些痛楚與紀念的空間,如何搖身作為近年來觀光的熱門場域?大家凝視痛楚時,看的究竟是甚麼?為什麼去觀看痛楚空間?

208_7de362a5.jpg
圖一、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館前紀念罹難儀式的花束 (作者拍攝)

        觀看負面文化遺產的概念,在二十世紀產生巨大的質變;負面文化遺產不再只是被隔離或斷裂的歷史空間,並成為以文化作為主體的觀光行動之來源:「黑暗觀光 (Dark Tourism)」。尤其 (但不限於),自二十世紀後發生的各項傷亡歷史的文化遺產,快速地被收編,成為觀光產業的一環。雖然「黑暗觀光」此一觀光型態方興未艾,但學者們對於為何1990年代末期黑暗觀光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仍眾說紛紜:獵奇、體認未知的議題 (如死亡)、學習歷史或朝聖心態,都是學者們統整出來之結論。論「黑暗觀光」此一觀光類型的探討,不可不談英國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學者John Lennon 以及Malcolm Foley在觀光消費研究上的貢獻。在1990年代末期,Lennon與 Foley兩位學者強調在眾多的觀光類型中,有一類觀光類型不追求在地的光榮歷史、亦不強調愉悅的觀光經驗;並且,套用英國社會學者John Urry (2002) 對於觀光客凝視的概念,強調以「痛苦」作為觀光產業前臺展演的主軸,所有相關的人、物、地、景觀與資訊等,如何都作為再現歷史的場景與社會現象,交織成觀光客凝視與消費的主要對象。以Lennon 以及Foley兩位學者的概念為基礎,位於英格蘭蘭開夏郡之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甚至成立以黑暗觀光為主體的研究機構,The Institute for Dark Tourism Research (iDTR)(註二),使得「黑暗觀光」之議題不再只是一兩位學者的興趣,並且可以成為觀光研究的重要子題。不啻增加黑暗觀光議題的多元,以及探討的面向深具貢獻,也使英國長久以來在民間盛行、被視為怪力亂神或不入流的鬼魅或黑暗文化經濟產業,如「鬼怪漫步 (Ghost Walk)」、「謀殺漫步 (Murder Walk)」、「開膛手傑克 (Jack the Ripper )文化」等,正式收編為觀光學術研究議題。

209_9f142f05.jpg
圖二、英國學者Philip Stone提出的黑暗觀光光譜,改繪自Sharpley (2009: 21)

        學者們驚異於這種非典型觀光型態的興起,並對逐漸蓬勃發展的黑暗觀光按其「教育目的或娛樂目的」、「影響時間的長短」、「觀光基礎建設的投注」與「真實性」等因素,將其分為七大類 (Stone, 2006);筆者則進一步以Stone之分類做為基礎,主張黑暗觀光的種類不應直接切割為七大部分,其發展與類型應如光譜一般,可以隨著目的、與死亡之間的關聯以及真實性 (authenticity) 等關鍵,在光譜上任意定位,以強調黑暗觀光種類的多元 (請詳見圖2)。Stone認為,當觀光內容愈以歷史為本位,愈強調真實的歷史物件以及歷史事件的詮釋、愈強調該空間在歷史脈絡上的「真實性」,觀光目的愈接近教育或歷史意識形態的政治目標為本位時,這類型的黑暗觀光則趨於嚴肅與重度的黑暗觀光型態。這類型的負面文化遺產多強調歷史真實,因此在文化遺產營運策略上,多以「保存」或「紀念」為導向。

210_ee252652.jpg
圖三、奧茲維辛集中營焚化屍體的焚化爐(作者拍攝)
211_f3346930.jpg
圖四、集中營中壓迫空間的真實展現:看守塔與通電刺網 (作者拍攝)

        波蘭奧茲維辛集中營 (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 是一相當典型的例子,策展當局強調該紀念空間展演內容之「歷史真實」(詳見圖3與圖4),如確切發生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屠殺的刑場、在二次大戰中曾經使數以萬計猶太人死亡的毒氣室,焚化屍體的焚化爐,成堆的人類頭髮或行李箱,甚至集中營附近的自然景觀,都成為建構種族屠殺歷史論述 (discourses) 的具體景觀。筆者在觀光奧茲維辛集中營時,導覽員不斷強調猶太人被燃燒後的骨灰,由於數量過於龐大,因此如何被灑在集中營附近的河川與樹林,或被埋於附近荒野的空地上。因此,就算已經超越集中營通電欄柵的範疇,附近的自然地景仍成為建構歷史論述空間之一部分。

         反之,若該「黑暗觀光」場域並不是歷史事件發生的確切地點,而觀光內容以娛樂為取向,強調如何在娛樂空間再現或創造歷史事件,使觀光客娛樂過程中仍察覺或學習過去的黑暗歷史,則被視為較輕微的黑暗觀光。例如倫敦著名的娛樂鬼屋「The London Dungeon (倫敦地窖)」,是一結合鬼屋與冒險經驗的娛樂設施,營運單位除了設置自由落體與快速飛船兩個冒險設施外,並將倫敦近千年的黑暗歷史或傳說,如黑死病、血腥瑪莉皇后、倫敦大火、開膛手傑克與白教堂謀殺案等歷史事件,濃縮為十三個具體的娛樂秀 (圖5)融入觀光旅程中,使觀光客在享受娛樂過程中,亦能認識改變倫敦歷史的重大死亡事件。觀光客在娛樂與行走過程中,消費的不是歷史真實性,而是以恐懼或鬼魅 (詭異) 包裝、被選擇的歷史片段。

212_bee7383a.jpg
圖五、遊樂設施The London Dungeon宣傳單 (作者收集提供)

三、對於「黑暗觀光」的爭議與批判:權力、道德與觀光

        雖然,「黑暗觀光」的確為負面文化遺產的所在地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並且,在娛樂或教育層次上頗具意義。然「黑暗觀光」此一觀看的形態,正受到諸多檢驗與反省;尤其,當中有關「權力」的考量,更引發關於不同歷史行動者位置的影響、黑暗觀光此一行為的道德性、負面文化遺產的地方論述、或歷史事件詮釋權等議題之反思。

        「誰的記憶」通常是文化遺產課題中最常被反思的議題;關於負面文化遺產與黑暗觀光的討論,「誰的記憶」或「被誰決定」,更成為主要被批判性之面向 (Sharpley, 2009; Stone, 2009)。作為負面文化遺產或一個負面的集體記憶所承載的所在地,「成為景點」的過程中,通常被不同類型的權力所穿透。充滿傷痛的地點是否要被觀光化,成為被觀看、被消費的一環?誰的記憶成為被觀看的景點?誰有權力決定與挑選被觀看的記憶?哪些共同或個人記憶的元素被呈現?要以哪種方式呈現?在地居民是否歡迎黑暗觀光景點存在於日常生活空間?事實上,其過程都不啻是個文化過程或決定產業方向的經濟過程,更是充滿「選擇性」的政治與權力鬥爭,長久地決定觀光客對於特定負面文化遺產與傷痛記憶的觀看方式,亦建構地區或群體對於自身集體記憶的認知。

         以美國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中被摧毀的雙子星大廈之重建為例,可觀察一個都市中痛楚發生的所在,在「是否重建」、「如何重建」、「紀念空間如何被設計」、「如何被營運」等議題,被不同的專業與權力所穿透。這個不同權力穿透與鬥爭的經過,普立茲獎得主Paul Goldberger (2004) 並忠實地記錄書寫其過程,成為探討毀滅性地景再開發的重要經典<<Up From Zero>>。由於雙子星大廈身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的象徵地景,其毀滅不啻標誌著眾多人命與財產的傷害,並牽扯美國此一世界霸權在全球地緣政治上權力的被挑戰,因此,該毀滅遺跡在國家政治與房地產利益的壓力下,必須要被重建;並且,該重建計畫不只是一個城市中建物的重構而已,更是攸關整個國家認同與權力再凝聚的重要計畫。然而在此同時,罹難者家屬面對即將要被國家權力、建築專業與房地產投資滲透的傷心處,卻有著不同的想法。由於諸多罹難者隨著雙子星大廈毀崩垮時同時毀滅,遺體成為地基的一部分,因此諸多罹難者家屬原屬意原地保留,若要開發,也強調需要以「私人性紀念空間」為導向,反對「我的痛苦」變成「你的利益/你的觀光景點」的房地產再開發與被觀光化形態。經多年不同意見與權力的攻防與協調後,重建計畫終於在2014年11月完工,建設為一紀念性地景 (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與商用地景 (One World Trade Center) 併行的複合型開發,一方面容納著公共或私人的紀念/哀悼情緒,一方面仍可維持該地區在都市地租上的優勢與房地產利益上的積累。在此一案例中,得以窺見一個「黑暗觀光」所在的決定、形式、營運方式等,無一不被不同權力與行動者的位置所決定。歷史或道德、教育或利益、常民生活空間或罹難者紀念場域,這些站在異迥位置上所產生的地方論述,在歷史背景或地方脈絡下彼此鬥爭著,決定地方被觀看與被了解的方式。

         其次,部分以娛樂為主體的黑暗觀光景點在形塑的過程中,逐漸與當地日常生活或歷史脈絡脫節的發展,也使得在地居民與黑暗觀光的投資者或熱衷者,彼此產生抵抗或矛盾。以羅馬尼亞的吸血鬼觀光為例,在愛爾蘭作家Bram Stoker著名小說的影響下,遠在東歐的羅馬尼亞被形塑為吸血鬼的故鄉,並以當地抵抗奧圖曼帝國而成名的民族英雄弗拉德三世 (Vlad III, Prince of Wallachia) 作為原型,創造頗具性魅力的吸血鬼伯爵Dracula。對於在地英雄形象被妖魔化的過程,以及面對國家被賦予妖魔想像或被神秘化的經歷,羅馬尼亞政府當局乃至於在地居民對於吸血鬼觀光的盛行,在早期是相當不以為然,認為此舉無異以西歐為中心的歐洲中心主義者對於東歐的東方化、他者化甚至妖魔化的想像(Light, 2007)。然而,在以娛樂為主體的吸血鬼觀光逐漸吸引大量觀光人潮,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羅馬尼亞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逐步向經濟利益妥協,開始主打吸血鬼或弗拉德三世為主軸的主題觀光,強化羅馬尼亞作為吸血鬼之鄉的形象。一方面,在地的確因扭曲歷史而獲得觀光利益,但另一方面,羅馬尼亞居民與公部門卻又同時糾結於國家形象與民族英雄形象被扭曲的情緒,進一步面臨歷史真實與經濟利益間的矛盾。

         因此,雖然「黑暗觀光」的盛行,的確開展觀光類型的光譜,使庶民的痛楚與哀傷、甚至死亡也得以被正視,並成為被觀光消費之一環,同時並肯定黑暗觀光行為中,賦予強化地方認同、回望庶民歷史、重視負面歷史的教育等功能。然而,涉及此特殊觀光型態中的各種權力,以及道德議題,也使得「『黑暗觀光』是否該成為觀光主力」,成為許多地方爭議多年的焦點。 

四、結語:臺灣的黑暗觀光?

        臺灣是否有黑暗觀光的存在?事實上,臺灣在此議題的討論中未曾缺席;而諸多學位或學術論文也已經針對臺灣各地的負面文化遺產及其可能產生的觀光行為進行探討。其牽扯的歷史範疇相當廣泛:從日本殖民時代花蓮縣秀林鄉部分防空洞地景與戰爭時期慰安婦歷史的探討,強調地方廢棄空間與特定族群女性哀傷歷史的關係,以及在觀光化與否的過程中,「防空洞」此一特殊景觀如何成為各方權力角力或展現辯證的地方 (place) (Chou, 2009);或金門或馬祖等戰爭遺產保存價值的爭論,以及發生在其中觀光行為(黃惠謙,2011);或,強調因嚴重天災所造成的地景變動,如921地震教育園區或小林村紀念公園,如何透過空間的觀光化,將災難地方成為環境教育或災難體驗的一環 (周念潔,2008;李卉,2012;傅貽瑞,2012),都成為近年來臺灣各地推動黑暗觀光與相關研究的具體案例。

         然而,在臺灣的文化與歷史脈絡下,反對黑暗觀光的人,恐怕將比贊成黑暗觀光的人多;或在道德的考量下,有限度地接受以「紀念」與「教育」為主軸的重度黑暗觀光行為。筆者在2014年初夏,將嘉義作為探討「黑暗觀光」議題的場域,帶領敝系學生進行「鬼魅地理學」課程實察。在此三天兩夜的行程中,我們探究嘉義監獄博物館、二二八紀念公園與紀念館、民雄鬼屋等地方,探索嘉義在發展與民主與白色恐怖相關的黑暗觀光之可能性。實察過程中,大家雖然對於各地所包裹的黑暗歷史暢所欲言、並頗具興趣,但在檢討會中,卻有多位學生提及「其實臺灣已經有許多好的點、好的觀光類型,不需要特別強調或發展黑暗觀光」的結論。原因莫過於,黑暗觀光的景點其實頗具負面歷史,大多數人不見得喜於接受,或強調「這比較像是小眾觀光」,而忽視我們在參觀嘉義監獄時,大批觀光客預約與絡繹不絕的情境。

         更近一點的爭論,則產生於2014年7月31日深夜所高雄氣爆現場。是日深夜,高雄前鎮區與苓雅區多起的石化氣爆事件,造成32人死亡以及300餘人受傷的慘劇;都市地景亦在連續爆炸中被重創,都市空間中的諸多日常生活功能也因此中斷。就歷史的發展來看,此一事件在未來高雄地區公共安全的集體記憶中,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重建都市地景的同時,部分議員亦提出發展黑暗觀光的概念,仿照921地震教育園區,將災難歷史融入地景重建計畫中,「使歷史不被遺忘,讓錯誤不再重演」(註三)。然而,這個立意在經濟與都市功能導向的考量下,從「再深入研究」,到後來的不被討論,反而將災難地景從地平線上抹平,錯失了在重建景觀過程中,重看災難歷史與轉化災難地景的機會。

         到底「黑暗觀光」是好或是壞?臺灣是否該觀光化歷史脈絡中不光彩、甚至帶來傷痛的一面,使這些地方不啻為一個紀念碑或紀念館等紀念性空間,更可成為被凝視的對象?閱讀至此,相信讀者在心中已各有定論。然而,無論你認同負面文化遺產被觀光化的存在,或如同筆者修課學生的看法,對於黑暗觀光不以為然,吾人都該承認,歷史的軌跡不該僅有記錄少數人光榮或發展的「他的故事(History)」;更多承載庶民歡樂甚至悲哀的歷史空間,都應被重視,甚至在「觀光」此一觀看與消費的行為中被強化。而我想,這是負面文化遺產乃至於黑暗觀光可對社會的過去、現在與過去的延續性與庶民性作出貢獻之所在。 

五、參考文獻

李 卉 (2012)。探索旅客從事黑暗觀光之體驗效益-以小林村紀念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周念潔 (2008)。以遊客動機探討黑暗觀光之市場區隔-921地震教育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黃惠謙 (2011)。戰爭遺產的保存價值:以馬祖軍事文化景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傅貽瑞(2013)。金門戰地觀光旅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Chou, Ching-Yuan. (2009). A cave in Taiwan: comfort women’s memories and the local identity. In W. Longon, & K. Reeves (Eds.), Places of Pain and Shame (pp. 114-127). London: Routledge.Goldberger, P. (2004). Up From Zero. New York: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Lennon, J., & Foley, M. (2007). Dark Tourism: 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 Padstow: Thomson Learing.Light, D. (2007). Dracula tourism in Romania: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stat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4, 3, pp. 746-765.Logan, W & Reeves, K. (2009). Introduction: remebering places of pain and shame. In W. Logan & K. Reeves (Eds.), Places of Pain and Shame (pp. 1-14). London: Routledge.Macdonald, S. (2009). Difficult Heritage: Negotiating the Nzai Past in Nuremberg and Beyond. London: Routledge.Sharpley, R., & Stone, P. (Eds.). (2009).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Sharpley, R. (2009). Shedding light on dark tourism: an introduction. In R. Sharpley& P. Stone (Eds.),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pp. 3-22).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Stone, P. (2006). A dark tourism spectrum: towards a typology of death and macabre related tourist sites, attractions and exhibitions. Tour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54, 2, pp. 145-160.Stone, P. (2009). Making absent death present: consuming dark touris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R. Sharpley& P. Stone (Eds.),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pp. 23-38).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Urry, J. (2002).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Young, K. (2009). Auschwitz-Birkenau: the challenges of heritage management following the Cold War. In William Longon, &Keir Reeves (Eds.), Places of Pain and Shame (pp. 50-67). London: Routledge. 註一:資料來源: 奧斯維辛集中營官網報導http://en.auschwitz.org/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53&Itemid=8註二:http://www.uclan.ac.uk/research/explore/groups/institute_for_dark_tourism_research.php註三:高雄發展黑暗觀光,議員倡設氣爆博物館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9%9B%84%E7%99%BC%E5%B1%95-%E9%BB%91%E6%9A%97%E8%A7%80%E5%85%89-%E8%AD%B0%E5%93%A1%E5%80%A1%E8%A8%AD%E6%B0%A3%E7%88%86%E5%8D%9A%E7%89%A9%E9%A4%A8-221141588.html


作者介紹

林潤華,目前就職於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竊以文化與社會地理學者自居,對文化地景或後殖民等文化議題充滿興趣。作為一社會建構論的信徒,「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成為她觀察世界的圭臬。雖然過去專注的議題都是非常現代的對象,例如豪宅意象與摩天大樓生產,但卻對隱身於童年中的鬼魂充滿好奇。博士班在研究摩天大樓的過程中,發現臺灣現代性中隱隱若現的鬼魂現身,並在指導教授的支持下轉身向現代性之鬼問路,試圖以空間的角度了解鬼魅的現身。據信,無論現在或未來,她仍將繼續以地理學的角度,對於現代化環境中「鬼魂歸來」的意義持續關注與好奇。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