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從二手物改造到布衛生棉──林潤華

林潤華(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臺灣文化系助理教授)

「無用」,是在當前功利主義社會下最令人害怕的情境.社會無不強調你應該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強調「人」的價值與定義在於對他者「有用」;而論消費,我們也被灌輸「只需要購買對我們有用的東西」的價值觀,無用之物似乎只淪於被廢棄的命運。

        然而,二手物文化與空間的興起,讓社會再次反省對於「無用」的定義,並追尋世間各種「無用之物/人」的另類出路,試圖探索「無用」之「用」;然,此一概念並不新穎,並且早在華人文化脈絡下的哲學中被討論。「無用之用」源於老莊思想,《莊子‧內篇‧人世間》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樹木以及油脂因其可以被利用,而被砍伐與燃燒;桂樹與漆樹也因為其有世俗所需的經濟價值,而遭致被砍伐與採收的命運。一般人只知道「有用」的用處,卻對於世間所認定的「無用」背後可能帶來的用處一無所悉:例如,保命。而在另一篇《莊子‧雜篇‧外物》第二十六篇,惠子與莊子的對話中亦對人的「有用」或「無用」進行討論:「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至黃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 『無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在此「有用」與「無用」相對二元的論辯中,莊子並非否定「有用」與「無用」的分野,或試圖否定「有用」的價值;反之,莊子試圖破除世俗對「用」的概念,顛覆「有用」與「無用」僵固的定義與看法,並同時承認「無用」的主體性,探詢「無用」其所包含之價值,更是本計劃的研究開端。

441_e3ea3780.pn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本計劃最初的發想,須追溯豐田五味屋大量累積的二手衣物。二手衣物一向是二手物商店處理最大宗的物質;英國文化地理學者 Nicky Gregson 甚至在慈善商店二手商品的物質文化研究中,強調「衣物」在諸多二手商品中的獨特與重要地位。然,作為最貼近身體的一種物質,尤其內衣褲 (內褲通常被列為不可被捐贈的物資),二手衣物的處理卻也同時被慈善商店內的員工視為最繁瑣與困難的工作。由於二手衣物緊貼著身體的想像所引發的個人衛生的議題,無論看起來是新是舊,集中在慈善商品的衣物通常要經過繁複的手續,以達到清潔、去除前主人的「佔有/所有權 (possession)」痕跡的目的;也就是讓衣物愈接近「新」的程度愈好。而消費者長期在消費社會下豢養的「追求時尚與流行」的慣習,「換季」造成衣物被大量拋棄或被捐贈,更讓二手衣物成為許多二手物商店又愛又苦惱的物品。

        因此,原本本計劃便試圖透過舊衣新作的舊衣物手作改造計畫,訴求以不回復原始狀態、開創不同與多樣的創造性破壞,尋求突破「修補」概念背後所呼應的「正常/不正常」二元論述的新出口。在本計劃執行第一年結束後,工作團隊已經在社區舉辦多次手作工作坊,試圖轉化廢棄衣物成為創意手作物品。在生產之過程中,團隊力求每一件物品均具有文化與社會意義,強調物品不止充滿「原使用者的回憶」,更增添改造者所投注在物質上的創新想像、社會與文化意義,在社會學者 Igor Kopytoff 強調物品的生命史的概念下,延續廢棄物的「無用」,成為新生命的來源。

但人不如天算,「峰迴路轉」一詞,蠻適合用來描述本研究的後續發展。

        2013年秋天,我與工作夥伴結識一群目前廣被稱為「新花蓮人」的島內移民,也使得方案有了重大轉向。這群新移民者約莫 30-40 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來自台灣西部各大城市,過去生命歷程與花蓮沒有絕對的關係,主要受花蓮作為臺灣的「後山」印象、「悠閒」、「好的生活品質」等論述吸引。加上近年來「半農半X」的吸引,轉向追求「更好的美好生活」、「純樸」或「自給自足」生活型態與態度,而離開西部前往花蓮尋覓新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新花蓮人」多為高知識份子或中產階級女性,並對環境與生活型態具有特定的理念,如友善環境、友善身體、強調食品安全,並且強調「家」的價值,落實在她/他們在花蓮的生產活動上。在新花蓮人群體中,我結識「小一點洋行」的主人王玉萍與布衛生棉「布布貼心」的主持人邱怡華兩位關鍵人物。我們多次從「女性」的日常生活實踐之角度切入討論,其中「生理期」的經驗成為我們共同得以對話的項目,也成為本計劃在第二年增加以女性為主體的新方向。

440_1874775a.pn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生理期,是女性生命史中最重要的歷程與共同經驗,而「衛生棉」此一物質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日常生活地景中,「衛生棉」常常被視為不可見、不要見、不需要被看見的微地景。許多男女性皆有前往便利超商購買衛生棉時,店員「貼心」提供顧客紙袋裝衛生棉的經驗;或女性均有偷偷摸摸地將衛生棉帶往廁所的故事。我們分享著共同經驗,並在對談中驚覺「衛生棉」此一物質對於身體多麼重要,但同時卻也對環境與身體頗具破壞性。根據新聞報導3,每位女性一生平均將會使用一萬一千片拋棄式衛生棉,五十年間光臺灣地區便將生產九百億個使用過的廢棄衛生棉,至少須掩埋三百年才可分解;其中,部分材料甚至無法分解,對環境的傷害甚大。除了造成環境的負面影響,當前衛生棉的材質多使用化工材質,如高分子吸收體、背膠、香料、不織布等,若長期接觸人體,將影響人體健康甚鉅。在「二手物再利用」為基礎的道德消費概念下,團隊進一步思考新的「布衛生棉」的概念與實踐如何與本計劃原本的「二手衣物再利用」的概念聯結,擴張原本二手物文化中「道德消費」的光譜。以此概念為基礎,我們將本計劃的方向擴大,轉為思考若要以「布衛生棉」取代「拋棄式衛生棉」,可進行的策略如何?又該如何將「環境友善」的概念推動到極致,並將二手物的轉化與布衛生棉的推廣作結合。

        因此,本計劃在第二年決定將「二手衣物的改造」策略專注于「布衛生棉」的應用生產;不啻「生產」物質 (布衛生棉),本計劃更企圖逐漸召喚女性拋棄對拋棄式衛生棉使用的唯一依賴。雖然,我們理解「羅馬不是一日造成」,對於拋棄式衛生棉的依賴也不可能一夕改變,然逐漸改變女性日常生活慣習,修補臺灣教育體系與社會中對「月經」相關物質/議題/身體的闕疑,消弭恐懼與標籤化,使相關議題/對象/物質得以獲得舒緩,促使大眾思考對於女性的貶抑或汙名,以達成「友善身體」的目標,都成為我們這個計劃更高遠的目標。

在2014年秋季,這個概念正式在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創意生活與美學」(本課程在2015年正式更名為「二手物文化與空間」)中推廣,透過手作、身體觀察、月經經驗分享與團體討論等方式,讓修課的男女性參與者不止了解二手衣物當如何應用,更在創造「布衛生棉」的過程中,了解關於陰性知識。

442_cc17da15.pn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論校園作為推廣的基地的原因,無非企圖透過教育推廣的方式,使校園內衛生用品的垃圾得以減量,達成「綠色校園」的各種方案之一。東華大學全校師生近萬人,其中,校園中的女性比率將近全部人口之 50%,若全校女性成員在生理期期間均使用拋棄式衛生棉,造成之垃圾量與對環境的負擔不可不重視。故,透過規劃與布衛生棉相關的正式或非正式課程,冀透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切入,逐步培養有關布衛生棉的潛力消費者,推動環境友善以及消費布衛生棉之概念。2014年所舉行的《再見。布衛生棉》相關活動並受到公視公民新聞PeoPo花蓮記者的採訪2;我們並希望此一概念可以往下扎根于國中小性別教育中,使「不只是使用拋棄式衛生棉」的想像可以影響更年輕的族群,及早養成其對於生理期的知識與消費習慣。

        在過去一年多夥伴的努力下,關於「布衛生棉」以及「女性身體」的知識已逐漸在團隊夥伴中逐漸累積,並已進入知識系統化、組織教案、手作實踐教學甚至學術書寫的階段。我們並在手作的溫度中,發覺參與中的女性如何被培力,發現自己身體的奧秘與知識,逐漸正視以「身為女性」為中心的性別經驗,而不再視女性為毫無性欲或只是被性想像的客體,將身體的議題視為「不能說的秘密」。諸如此類之討論、知識傳承與手作實踐,使女性的身體得以成為自行培力與培力她/他者的主體。

       誰說「無用」不能有用?在對於二手物改造成布衛生棉的實踐,雖然峰迴路轉,但我們也在這一路途中,逐漸看到了所謂的「無用」,如何呈現其「有用」多元想像的風光與可能性。

443_e411bad9.jp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BuPad.舊情棉棉】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padwomencare

作者介紹

林潤華,目前就職於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竊以文化與社會地理學者自居,對文化地景或後殖民等文化議題充滿興趣。作為一社會建構論的信徒,「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她的圭臬。雖過去專注的議題都是非常現代的對象,但她卻對隱身於童年中的鬼魂充滿好奇。進行博士研究時,她在研究摩天大樓的過程中,發現臺灣現代性中隱隱若現的鬼魂現身,並在指導教授的支持下轉身向現代性之鬼問路,試圖以空間的角度了解鬼魅現身。除了鬼魅引起她的興趣外,近年來她也逐漸向「陰性知識」投石問路,站在社會與文化地理的基石上,探討「女性與物質」以及「女性與跨國主義」等議題。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