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進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榮譽教授 一 《山水與古典》這本典籍,三民書局此次推出,雖說是「三版」,但若略加詳究此書在臺灣出版界發行的版次,應該是第六次印行。 最早是民國六十五年,由林海音純文學出版社首次出刊。事隔二十年,三民書局於民國 ...
我的師大歲月:王心玲教授訪談錄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言 王心玲教授出生於天津,幼時與父母親和弟弟隨軍隊自青島乘船到基隆,後調到海南島一年,因共軍進逼,再赴臺灣,甫登陸高雄父親便離開軍隊,後任職於學校。一家隨父遷徙,由南而中而北。王教授小學念了三所,初中也念 ...
一名堅定而溫柔的文化行動者─吳晟老師
楊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非常榮幸可以在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這樣一個隆重盛會中,受邀擔任吳晟老師的引言人,非常感謝。當然,更要感謝的是,台灣能有吳晟老師。 在當代台灣作家當中,吳晟老師幾乎是一種典範性的存在,獲得行政院文 ...
貝克傳略
撰稿者:林黑皮 編按:數月前,我們邀請一位教職員撰寫其人生經歷。以下手稿於本期截稿日前不久收到,未經修改即行刊登,敬請讀者自行斟酌讀取其內容。 據聞東華大學某單位曾請求我的養父撰寫一篇關於其人生歷程的文章。由於他一向避談自身經歷,遂請我代筆。 ...
「在我們幽暗的夢境中,妳就是那束光」──孟夏譯詩八首致亡友
李德材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為記憶而寫? 不是為了讓我記得 而是為了對抗遺忘──因為它是絕對──的撕裂, 對抗──不久──「不留任何痕跡」, 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 「紀念碑」之必要。──(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劉俐譯《哀悼之書 ...
知識種籽的耕耘者——致敬劉秀美老師
林祁漢 華文系98級學生/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年初聽聞大學好友傳來秀美老師退休的消息時,忽然驚覺,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我從華文系畢業竟已超過十年了!回首大學的慘綠年華,因應當時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合併下辦理系所的整併,我大二自臺灣語文學系(後與鄉土文 ...
我的師大歲月:李壬癸院士訪談錄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言 圖一:李壬癸院士近照(受訪者提供) 李壬癸院士1936年出生於宜蘭農家,自幼協助農事,勤奮好學,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遴選入英語教學中心,接受密集訓練,在林瑜鏗主任與外籍教師嚴格調教下,不僅在英文 ...
我的師父在花蓮
徐國峰 運動作家、講師、教練 Ben 的福斯 T4 讓我懷念,每當 Ben 的 T4 在台十一線上往東華大學的方向奔馳時,湛藍的太平洋便從道路旁無限延伸下去,與天空相交成一線。我總會感到一種被療癒的安心感。 Benjamin Rush,我都叫他 Ben,我加入鐵人隊的那幾年, ...
奇萊論學憶趣
王文進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榮譽教授 一、桃園三結義乎?魏蜀吳三國風雲乎? 2013年孟夏之際,東華、台大、成大三校聯盟的學術會議,決定在花東縱谷舉辦第一屆的開幕賽。我心中興奮不已,這其實是我1996年至東華任教以來最開心的時刻。 東華中文開系 ...
用「心」對待,由「新」出發:我所認識的道緝老師
劉芳瑜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圖 1:道緝老師(第二排右四)偕同第三屆同學(導生班)前往合歡山班遊 道緝老師、我與東華大學歷史系的因緣源自21世紀的第一年。那時道緝老師剛離開銘傳大學通識中心,前往東華大學的歷史系任教;我則通過推薦甄試成為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