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承 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生 前言 中央山脈縱貫台灣島南北,高聳入雲的大山形成天然疆界,將高山之島分為東西兩地,成為台灣地理、族群、文化上的巨大分水嶺。太魯閣,一個位於中央山脈心臟地帶以東的人文與地理空間。太魯閣高山巍峨壯麗的山景背後, ...
當共和遇上中華民國:鄧育仁與楊儒賓的對話
林治國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生 序言 本文形式上雖分別為兩場學術演講活動之側記,然其間實有內在相關的主題連貫之,此即:「中國的現代性」。這個主題的脈絡可溯自堯舜、周公、孟子、陽明、清末民初及至1949年後當今的海峽兩岸,可謂源遠流長。 ...
札根、延續、重塑與傳嬗:航向永續發展之海記事
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李俊鴻中心主任、陳筱華組長、李莉莉領導力企業顧問管理有限公司—王聖源總經理 Our Common Future def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
主編的話:冬盡春來,花爛映發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人文學科主要是研究人的學問,以及人與社會關係的學問。在東華人社院創辦初期,留德哲學博士李松根教授曾在此任教,不論教學或活動,他都能展現創意的魅力;其後遷至雲林斗六,經營「摩爾花園餐廳」,也獨樹一格,成就斜槓人生 ...
《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導覽──以原民回家、客家移民為主線,編織多元族群的流動風景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東華大學自2023年開始與花蓮縣政府啟動《續修花蓮縣志》的產學合作案,除沿用舊有綱目如歷史、自然、政事、經濟、社會、文化、族群、教育八志外,另增加《觀光篇》與《人物篇》,將以四年的時間,編撰2002-2021的資料,俾利完備 ...
從「少年維特的煩惱」探討文明進程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李松根 德國佛來堡大學德國國家文學博士 德國大文豪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5月26日寫給威廉的信: 李松根博士在摩爾花園餐廳與各界人士激盪出創新的思維 你向來知道我有多喜歡安定下來,在一個私密的地方搭一個小小屋,無拘無束地待在那裡。在這裡,我 ...
語言的創新與詩人的抱負:第十一屆楊牧詩獎總評意見
須文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楊牧老師曾經說過:「傳統非繼承便能贏得;如果你想得到它,你還必須通過心智的努力始能獲取。」楊牧詩獎的選拔,就是要找出能夠承繼楊牧先生重視傳統,但力求在語言、敘事與結構上獨特與創新的精神。 四位評審確實在評選 ...
穿越黑暗.信任的勇氣~視障者攀登非洲吉利馬札羅山
張嘉珍 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體育中心助理教授 「海外攀登」是從來也沒有的念頭,只因台灣有200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我連50座百岳都尚未登頂,哪有什麼念頭想要挑戰比玉山更高的山,也完全沒有想過要嘗試或挑戰國外的高山,更何況是5000公尺以上的高山! 從來 ...
竉物經(五首)
陳克華 詩人 第一品,催眠 圖一:作者〈在東海岸與謬思相遇〉演講留影(2024.11.29,東華人社三館B106元瑾講堂) 你不在家時,你可曾懷疑 你的寵物在做什麼? 他可以兩腳直立開冰箱喝啤酒 開你的電腦 偷穿你的名牌衣服 出門逛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