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底、四月初的這個時刻,寫下這一份主編的話,格外令我感慨。因為疾病,過去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正在崩解當中,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也正在重組。 今年1月11日,中國宣布首起冠 ...
斷裂與重生-北頭洋部落西拉雅族文化復振
莊喜如 (臺灣文化學系碩士) 1990年以降,受到民主化與本土化運動的鼓舞,臺灣各大原住民族基於對過去漢人中心的國家汙名化原住民身分的反動,以及保護族群傳統生存領域的迫切需求,開 ...
追尋城市正義?文化保存運動中找尋台中的城市主體性
黃子倫 (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博士生) 本文旨要探討台中市過去十年文化保存、土地抗爭運動,如何追尋台中城市主體性。近年倡議團體將「文化」作為抗爭主軸,社會運動如何興起 ...
臺灣菸業遺產保存的觀察與回應
陳涵秀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文化事業發展學系 助理教授) 近年來臺灣的文化遺產保存持續的發展,尤其對於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多有關注,這從《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修法增加了登錄 ...
避疫良書—自用送人兩相宜的文資入門書
陳鴻圖(歷史學系 教授) 認識文化資產最好的方式無疑就是親臨現場,但一來近日COVID-19病毒(叫武漢肺炎親切些)肆虐,不敢出門;二來光看沒概念也只能湊熱鬧,找不到門道。既然如 ...
以樹為名的眾人之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參訪側記
應尚樺 臺灣文化學系 碩士生 乍暖還寒的二月底,《人社東華》的編輯團隊初到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進行移地參訪,我們希望藉由親身「走」一趟,將這座富含特殊意義的都市 ...
軍營中成長的一束藝術: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總監簡文彬專訪
林潤華、郭澤寬、應尚樺 (人社東華編輯團隊) 二月底,當全臺灣正因為疫情而預防性停課,而疫情還沒有在全球散播之際,我們非常榮幸在這個微妙的時間點,有機會拜訪衛武營國家藝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