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潤華(主編、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去年花蓮經過了大地震的傷痛後,過了一年涵養,花東這塊土地又慢慢地恢復生機。然而,在萬事逐漸恢復生機之時,一月卻傳來本校社會系范 ...
渴望人才的新加坡—黃佳媛
黃佳媛 (英國倫敦大學UCL地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前言 近年來由於許多台灣年輕人不滿意在台灣的薪資待遇,再加上新加坡政府大量招募外國人才的親移民政策,有不少台灣年輕人 ...
實踐之中,勇於自省才能自覺──關於《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康椒媛
康椒媛 書名: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作者: 陳怡樺 出版年:2017 出版社:開學文化 踏查英國合作社營運的《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其實應該是《哇!原 ...
鹿野呦鳴:我的旅遊筆記—王鴻濬
王鴻濬(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為鹿野寫一本具有質感的旅行書,分享鹿野的人文自然之美,藉由一本書的內容與深度旅遊而發現,一直是我非常想完成的一件美 ...
青年貧窮無處逃,合作社經濟的解方與挑戰—裴浩哲
裴浩哲(台灣文化學系碩士) 每逢過節與親友聚餐時,長輩們都不約而同的詢問晚輩的學習近況,表現傑出的就會被長輩表揚,而表現不佳的就會被給予勉勵,接著,長輩們又會不約而 ...
新自由主義下原住民部落可能的出路:原住民族社會企業與團結經濟?—黃盈豪
黃盈豪(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民族社工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楔子:當資本主義無所不在地把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都商品化的時候,我們不斷地探問和尋找資本主義以外的各種可能另類經濟 ...
加納納:籃子裡的檳榔與咖啡—張瓊文
張瓊文(台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舞鶴臺地東側一個地勢凹陷的小谷地,當地阿美族人以其形勢貌似「籃子」,稱之曰「加納納」。1980年代以後,加納納與花蓮許多其他部落都面臨到青 ...
她,就是她:憶摯友 范麗娟教授—萬育維
萬育維(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如果我可以活到 80,范老師在我的生命中,佔了一半。40年的情緣難能可貴,永銘於心。今天是她的告別式,特以此文,紀念她在我心中特別的 ...
范爺,謝謝您帶給我們兩年的驚奇!—呂傑華
呂傑華(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第一次聽到范爺大名是從《質性研究》(謝臥龍主編)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章節,內容是在介紹如何執行深度訪談,他寫的文章深入淺出、用字生動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