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傑華(社會學系教授) 當使用「天龍人」嘲諷北部政商權貴不知中南部民間疾苦時,身處不同地方的人們對其他地區、偏遠城鎮的景況是否也有誤解的認知或是霸權的心態呢?《人社東 ...
花園女孩今天不偷懶:通霄歸農紀事 ─楊翠
【專題】島嶼邊緣: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楊翠(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楔子 2016年8月上旬,我們搬到西部濱海一座被遺忘的小鎮,通霄。或許,只有如我這般年歲的世代能很快想起,當年這 ...
桃花源 ── 輝
輝(筆名) 今天早上有地震。我不禁幻想,如果震到天搖地晃,精神病院怎麼辦?又想起前些日子連續大雨彷彿末日的時候,那裡是怎麼度過的?那已是精神病患的諾亞方舟,但上帝祝福這 ...
禮物 ── 謝瑜真
第18屆奇萊文學獎散文組推薦獎謝瑜真 聖誕節隔天,前男友Y寄來了一個沉重的包裹。 聽說他要寄還給我之前欠我的三千元(對,是用寄的,不是用匯的),所以我才去管理員室查看掛號 ...
落地臨礦的野鳥視線 ── 鄭育慧
第18屆奇萊文學獎散文組首獎 鄭育慧 那天和L約好一起煮早餐,七點半起床,經過十五分鐘的車程,穿越藏滿許多鷦鶯的農田,我抵達L的宿舍,他已大致清空了書桌,不久後,桌面擺上兩盤 ...
《紫色香蕉花》補遺 ── 李依倩
李依倩(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2016年底我出版了一本小說《紫色香蕉花》。2017年5月在東華大學楊牧書房就此書舉辦了一場分享會。事後回顧,我在那場分享會上表現得很糟糕。我收到了一些 ...
新書介紹:《朝向高齡友善城市:國際視野與在地經驗》── 陳素梅
陳素梅(社會學系副教授) 《朝向高齡友善城市:國際視野與在地經驗》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全世界的戰後嬰兒潮(民國35年出生),從民國100年開始,邁入了65歲,台灣也不例外。由於 ...
他?它?牠?我們以外的那些生命: 《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作者專訪 ── 黃保強
黃保強(藝創四) 每每打開臉書總是能看見很多人——還是你也是?經常上傳和寵物一同玩樂的自拍照,親暱地將其稱作「毛小孩」,像是自己的親生小孩。也經常看見動保團體聯署抗議。 ...
由荒野到社區:石虎保育的在地實踐 ── 陳美汀
【專題】島嶼邊緣: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 陳美汀 從事野生動物研究或保育的人或多或少都覺得和野生動物相處比和人相處容易。嗯,我就是這樣想,才一頭栽進石虎的世界,原本以為會在 ...
流浪教師這麼多,為什麼是我?南和國中國文課經驗談 ── 戴成恩
【專題】島嶼邊緣: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 戴成恩(自由工作者) 2015年9月,我受邀至苗栗縣立南和國中教授八年級的國文課,擔任兼任教師,薪資以鐘點計。在此之前,我沒有任何體制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