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乎?「十四年抗戰」乎?— 陳進金

陳進金(歷史學系副教授)

一、前言

                 2017年1月初,中國媒體《新京報》的一則報導指出:中國教育部基礎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該文件中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要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同時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盤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註一) 中國教育部基礎二司官員向《新京報》記者確認此事時表示: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是貫徹中央相關精神,2016年10月中國國務院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 (註二)

                根據上述,中國教育部要求在各級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說」,似乎是依照去(2016)年10月國務院的指示。事實上,早在2015年7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已經強調七七事變之前的六年抗戰歷史,他曾就這六年歷史的重要性做出這樣的評價云:「我們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八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十四年抗戰的歷史,十四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註三) 2015年9月3日,北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今天,是一個值得世界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註四)因此,中國教育部於2017年1月發函各級學校各類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說」,其脈絡應該是依循習近平2015年的談話而來。

              台灣的民國史學者與一般大眾,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普遍共識是「八年抗戰」,其與中國教育部新近規定的「十四年抗戰」是有所歧異的。基於此,本文想要探討以下三個議題:一、抗日戰爭應該是八年還是十四年呢?二、台灣學生對抗日戰爭的認識為何?三、此次中國教育部將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台灣各界的反應為何?

二、八年抗戰V.S.十四年抗戰

                 1949年,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從中國大陸潰敗,來到臺灣重新高舉中華民國的大旗,而毛澤東也在北京正式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此台灣海峽兩岸形成分裂分治的局面,並且延續至今。1950年代的台灣海峽兩岸,在「反共抗俄」與「解放臺灣」的政策下,雙方彼此敵視,甚至武力相向,因此毫無任何相互交流的機會。之後,中國一再宣稱將「和平解放臺灣」,希望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以達成統一中國的最終目的;而臺灣政府則堅持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三不政策」,致力於推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海峽兩岸對峙的態勢依然。直到1980年代中葉以後,臺灣政府宣布:臺灣人員在國際學術、科技、體育、文化等方面可以和中共人員接觸;不久,臺灣即正式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終於開啟臺海兩岸文化交流的大門。

                由於臺海兩岸的長期隔閡,以及意識型態的影響等因素,使得雙方對於歷史研究與解釋有所差異,尤其在民國史或國共關係史方面更為顯著。1982年4月,在美國芝加哥「辛亥革命與民國創建」學術研討會上,臺海兩岸的民國史學者,就曾針對「辛亥革命」的屬性是階級革命或全民革命,展開面對面的激烈爭辯,其中以張玉法和章開沅的爭論最為激烈。(註五) 又如有關孫中山晚年是否曾有「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兩岸史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註六)1924年中國國民黨改組時,到底是「聯俄容共」抑「第一次國共合作」?兩岸學者也有不同的解釋與觀點。(註七) 

                至於民國史上的對日抗戰,到底是「八年抗戰」或是「十四年抗戰」呢?認為是「八年抗戰」者,其起訖年代的計算是由1937年的「七七事變」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所謂「十四年抗戰」,則是將1937年「七七事變」開啓的全面抗戰,提前至1931年日本炸毀東北南滿鐵路的「九一八事變」。換言之,「八年抗戰」與「十四年抗戰」兩說的差異僅在於中國的抗日戰爭始於何時的爭論。

                堅持「八年抗戰」說者,認為「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政府採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邊進行國家建設」的方案,直到了發生「七七事變」後,因為日本侵略了中國關內的領土,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隨後發表抗戰宣言,表示已到最後關頭,「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註八) 因此,「七七事變」才是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再者,1945年8月15日國民政府發表的〈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中也提到:

「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纔得到了實現。……我全國同胞們自抗戰以來,八年間所受的痛苦與犧牲雖是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抗戰必勝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的增強。」

(註九)

以上是關於「八年抗戰」說的緣由。

                主張「十四年抗戰」說者,則認為「十四年抗戰」的說法,才能讓當時在東北抵抗日軍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作用不被忽視。據報導中國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洪袁舒在去年(2016年)已經建議將「中國人民抗戰十四年」統一規範地納入到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建議在中、小學歷史、政治類教科書中將「九一八事變」明確為抗日戰爭爆發的起始點,時長強調表達為十四年,以消除原有提法的謬誤。其次,在小學升初中考試中加入關於抗日戰爭內容的簡單試題;在中考試卷裡加入抗戰歷史內容的試題。(註十) 《中國評論新網》特別提到改八年抗戰為十四年抗戰是一種改變的信號,「改『八年抗戰』為『十四年抗戰』,也是正本清源的開始。對於長久以來『八年抗戰』的觀念的改變、讓『十四年抗戰』觀念走進教科書,是對功績的承認,是對於長期以來在東北、華北地區堅持鬥爭的先烈們的致敬,是整個中國抗日戰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對學生們一次最好的歷史教育。」(註十一) 從上述言論中,可以看出主張「十四年抗戰」說者,幾乎都是強調要把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這6年期間東北的抗日連結,才能「還原歷史真相」,「讓東北的抗戰英雄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這也就是習近平所說的「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十四年抗戰的歷史,十四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

                事實上,中國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教科書改「八年抗戰」為「十四年抗戰」,其背後更重要的意涵應該是在抗戰歷史問題上爭取話語(詮釋)權。《中國抗日戰爭史》主編支紹增認為:「台灣的教材大部分還是持『八年抗戰』觀點,在未來兩岸交流融合中,會形成十四年抗戰共識。」(註十二) 支紹增的「兩岸十四年抗戰共識說」似乎過於一廂情願,在台灣各大學歷史學系的「中國現代史」課程參考用書中,主要以郭廷以《近代中國史》(註十三) 和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註十四) 兩書影響最鉅,郭書第18章章名為「八年抗日戰爭」(1937至1945)、張書第8章章名為「八年抗戰」,郭、張二書對於抗日戰爭均認為是「八年抗戰」,這也幾乎是台灣學界普遍的共識,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劉維開教授也認為:臺灣學界研究應該會延續「八年抗戰」的說法。(註十五) 再以筆者為例,目前筆者任教於臺灣的東華大學歷史學系,負責講授「二十世紀中國」(大學部)、「民國政治史專題」(碩士班)等課程,對於中國教育部之「十四年抗戰說」也無法接受。因此,未來臺海兩岸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個抗戰,各自表述」的情況。

三、臺灣學生對中日戰爭的認識:以高中生為例

                臺灣自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2015年反黑箱課綱運動後,青年學生的自覺性與自主性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反黑箱課綱運動中,臺灣的高中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有限的知識內容,而強調要以學習者〈高中生〉為主體的歷史教育。(註十六)因此,進一步理解目前臺灣高中生對於中日戰爭的認識,有助於分析此次中國教育部改「八年抗戰」為「十四年抗戰」在臺灣的反應。

                對臺灣而言,不同族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驗並不相同,甚至是處於對立的陣營之中。目前生活在臺灣的族群,因其不同的歷史遭遇,而有不同的歷史記憶、經驗與詮釋是必然的現象,生活在臺灣的居民有著大空襲災難的經歷,戰後來自中國的族群則有其壯烈的抗戰經驗,臺灣原住民甚至有著「誰的光復?誰的土地?誰的國家?」的質疑。(註十七) 因此,「中日戰爭」,在臺灣是一個具有歧異認知的議題。而臺灣高中生對此一議題認識為何呢?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員管美蓉教授以抗日戰爭為主題透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598位臺灣高中生,管美蓉設計了8道問題,並由學生的回答內容進行質與量的分析。(註十八) 在管美蓉論文中所呈現的量的統計和學生的質性意見值得學界重視。例如其第2題的題目如下: 

以下是與八年抗戰有關的事件或語彙,請選出一個你(妳)最想進一步了解的事件或語彙,並說明選擇此一事件或語彙的理由。(單選) □(A)盧溝橋事件 □(B)淞滬會戰 □(C)南京大屠殺 □(D)珍珠港事件 □(E)投擲原子彈 □(F)重慶精神 □(G)以德報怨 □(H)廢除不平等條約 □(I)臺灣地位未定論 □(J)八百壯士 □(K)七三一部隊 □(L)其他

                統計結果以「南京大屠殺」的比例最高(30%),其次是「臺灣地位未定論」(13%),有;再其次是「珍珠港事件」(10%)及「七三一部隊」(10%)。(註十九) 選擇「南京大屠殺」的人數最多,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學生從國中到高中教科書乃至大眾媒體,都不難接觸到相關訊息。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學生想了解「臺灣地位未定論」,選擇此一語彙的學生表示:

「從以前到現在, 臺灣的地位一直是個爭議,感覺是與我們最相關也是最貼近的議題。」、「在統獨雙方立場上,有全然相反的想法。」、「若能從歷史角度為出發點,可以當作省思的一部分」、「唯有鑑往才能穩健地走歷史的下一步。我希望了解此論點來了解臺灣古今之況,再帶她走最理想的下一步。」

(註二十)

可見臺灣學生已經試圖從此一歷史事件中來思考目前臺灣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第4題的題目如下: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領導對日作戰;汪兆銘(精衛)則在淪陷 區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日合作。你(妳)認為汪兆銘是 漢奸嗎?為什麼?請用 20 字左右說明你(妳)的看法?(單 選)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D)沒意見

                  統計結果出乎以料之外,全體受訪學生認為汪兆銘是漢奸的比例有26%,認為不是漢奸的則有30%,還有27%表示不知道,16%表示沒意見,1%未答。(註二十一) 認為汪兆銘為不是漢奸的學生,其質性意見則有,

「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赴死的精神,不用浪費平民老百姓的生命。」、「他保護了當時偽政權境內 的中國人民。後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指責他們『苟活』、『沒有氣節』,但若換成當時情景,誰又有資格要求大家都要『拋頭顱、灑熱血』呢?」 、「汪政府並沒有表示將中國主權交付日本,追求和平不應被視為漢奸。」、「想要與日本達成和平的協議,避免戰爭,而非存心出賣或背叛中國。」、「只是歷史總是主觀,蔣政權得勢下,人們 對汪『漢奸』的印象無法輕易移除。」、「汪兆銘其實也知道可能背上漢奸之名且日非真心,然為人民仍犧牲了小我以全大我。」、「汪精衛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想採取『對 日和平』的方式,如果蔣的方式成功了,日對中的侵略便是失敗,反之則仍還有汪對日的條約約束,其實也是為中國人著想吧!」「歷史都有角度,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漢奸』亦 是由這種不理性的歷史傷痕衍生出的詞彙。」、「國共對汪向來有嚴重的偏見,但汪在淪陷區建立政權,對保護當地中國人應有一定功效,至少免於日軍的直接屠戮。」

(註二十二)

                從上述質性意見中,可以理解臺灣學生逐漸跳脫「民族大義」的大纛,而由人性的角度思考歷史人物,乃至云云大眾在戰爭烽火下的無奈。

第5題的題目如下:

你(妳)認為對身在臺灣的我們而言,八年抗戰有怎麼樣的歷 史意義?(可以從八年抗戰的結果、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對戰 爭的反省、對世人的啟示等方面來說明。)

(註二十三)

                學生針對此一問題的意見較為分散,包括

「它間接促成中共的再起,也使日本人、列強開始重視中國,使中國得以脫離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也讓中國的民族意識更盛。」、「共產黨的發展,臺灣的定位,造成現在兩岸的情勢迥異,而國內爭吵兩岸的問題,都是從抗戰後延伸的問題。」、「戰爭是殘忍的,不僅造成許多無辜人民死傷,或許還會造成日後的民族仇恨,所以我們應以此為警惕,放下仇恨,以更好的方式解決衝突。」、「八年抗戰時臺灣為日本殖民地,究竟要忠孝國家,為日本賣力?還是要認同祖先的祖國與同種族的漢人?這樣的選擇深具意義,也間接導致之後的二二八事件。」、「從甲午戰爭後割臺到二戰後還臺,臺灣像是一顆皮球一樣尋不到根,因此從歷史中重建臺灣人共同的根。」、「要學習身為臺灣人的認同感,和相信自己,團結的精神,而戰爭是因為野心,和仇恨及沒同理心所 造成的,我們要避免並深思。」

(註二十四)

從上述質性意見,反映了臺灣學生逐漸擺脫政黨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操弄,反而較為關注戰爭對人民所造成的傷痛,在警惕戰爭無情外,也感嘆身為臺灣人的無奈。
第6題的題目如下:

中國大陸教科書寫到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你(妳)同意這 種說法嗎?為什麼?(單選)□(A)同意 □(B)不同意 □(C)無法判斷 □(D)沒意見

(註二十五) 

                統計結果學生有61%不同意;有20%表示無法判斷;有12%沒意見;只有8%同 意上述的說法。不同意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學生,其質性意見有:

「是(中共)為自己打廣告吧!?記得臺灣課本都寫中共當時趁機擴大實力。」、「中國以黨領政舉世聞名,其作為具有權力的書寫者意圖於教科書中,暗渡意識形態亦很明顯;臺灣的教育則仍以國民黨政府為抗日主流有其道理,畢竟國民政府應為當時軍隊、領導階層的掌控者。」、「不過是為政治服務、粉飾掩蓋、出賣歷史良知的『偽歷史』。論述本身相當空泛,『中流砥柱』 這種含糊、空洞的形容詞無法明確表達『貢獻在哪?』我認為共黨在戰時實力微薄,是戰後接受東北日本人留下的軍備才壯大,因此何來的影響力呢?」

(註二十六)

                此外,學生選擇「無法判斷」,其理由主要是不知誰說的才是真的?因為「基本上臺灣歷史教育上,對共產黨必有所抹黑,反之亦然。知道對岸教科書的正確性,以普通高中生來說並無判斷能力。」至於有12%表示沒意見學生,其意見則有「反正歷史的事實本來就會有各自的歷史解釋,中國的教科書怎麼描述我們就給予尊重。」甚至有學生指出歷史教科書只是國族建構的工具,

「各國各政權對於歷史事件的看法,及意義本有分歧與主觀解釋,直書之外,包含著對當局的曲筆幾乎是必然的手法, 再者,每件事的背後皆有各種原因,也不無可能。」

(註二十七)

                綜合上述意見中,無論是否同意「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甚至沒意見的學生,均對兩岸的歷史教科書提出懷疑與批判,顯示臺灣高中生已經開始反思歷史教科書內容所述的真偽,甚至是挑戰政黨(國家)欲利用歷史教科書來作為形塑國家意識工具的政策,這在2015年臺灣高中生的反黑箱課綱運動中展露無遺。

四、臺灣各界對於「十四年抗戰說」的回應

                2017年1月10日,中國教育部決定自2017年春季開始,中小學教材由「八年抗戰」全面改年「十四年抗戰」消息被證實時。臺灣第一時間的回應的官方單位是專門負責對中國大陸工作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灣的陸委會於11日晚間表示:中國大陸方面應客觀看待、正確面對抗戰的完整史實,不要刻意扭曲或抹煞。還原戰爭真相的本意在於凸顯和平的可貴,中國大陸理當認知兩岸和平穩定得來不易,希望兩岸能夠共同努力,維護雙方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善環境。(註二十八)臺灣方面不是由修纂民國史的國史館或是負責歷史教育的教育部正面回應,反而是由陸委會發表一則充滿外交辭命且毫無實質內涵的聲明,某種程度正反映出臺灣政府對中國教育部的「十四年抗戰說」是無感的、不在意的。因為臺灣政府的無感,使得這一則新聞在臺灣大約只有一天的討論熱度,1月12日後臺灣各媒體幾乎都無後續的報導。

                 至於臺灣學界的反應也不熱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沒有具體的回應,目前只有政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維開在接受《中央通訊社》訪問時有所論述,劉維開說:中共此舉是想在抗戰史上爭取更多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也有大陸學者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十四年抗戰」說法將無法解釋「七七事變」開啓全面對日抗戰的角色和意義。又說,台灣出版的抗戰史中,一直都有將「九一八」等全面抗日前的戰役放入,2015年新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註二十九)一書中便將「九一八」到「七七」這段時間稱為「備戰」,兩岸學界過去對「十四年抗戰」的說法有過討論,日本學界則稱之為「十五年戰爭」,但爭議在於,「七七事變」後才全面抗戰。(註三十) 因此,劉維開並不贊成「十四年抗戰」的說法。

                此外,曾經參與抗日戰爭的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也表示: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佔據東北,第二年成立滿州國,東北軍的確組成義勇軍抗日,但如馬占山等義勇軍領袖,並不是共產黨。他強調,即使把時間推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抗戰也仍然不是共產黨所領導的。至於領導軍民進行全面抗戰的,當然是中華民國、國民黨與蔣委員長(蔣介石)。  (註三十一)郝柏村又說:中共關於「九一八是抗戰開始」的說法站不住腳,是搞混了「抗戰」與「抗日活動」兩者定義的差異。(註三十二) 是以,參與過抗日戰爭的郝柏村也反對「十四年抗戰」說。

                臺灣學界針對中國「十四年抗戰說」,提出較為完整論述回應的目前只有晏山農(蔡其達)發表在《想想論壇》的一篇專文〈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晏山農於文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將「八年抗戰」延長為「十四年抗戰」,是習近平繼「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最忠實繼承者」的談話後,另一次磨刀霍霍的文化霸權爭奪戰。(註三十三) 

                事實上,國共雙方關對於誰主導抗戰一直以來都是有爭議的,早期國共都批評對方不抗日,近年來國共雙方都有肯定對方在抗日戰爭的貢獻。2005年9月3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致辭時,就曾肯定「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對抗日戰爭的貢獻,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官方場合,首度正面承認中國國民黨對抗戰的貢獻。(註三十四) 2015年9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等臺灣各界代表人士時,習近平肯定了國共合作抗戰的歷史功績。(註三十五)但是,此次中國教育部「十四年抗戰說」似乎又回到爭奪中共主導抗日戰爭的老路上,晏山農認為:

關於對日抗戰究竟由誰主導的爭議,國共雙方從來就吵嚷不休,尤其2015係「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雙方都動用龐大的文宣史料來為己撐腰。……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國共合作,固然承認蔣介石為抗戰領導中心,但也主張共產黨的側翼輔助功不可沒,祇是兩年後又反客為主,再度強調共產黨的抗日領導地位。

(註三十六)

                 晏山農〈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一文中,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論述,他說:「無論國民黨或共產黨都不能代表抗戰全部。中國的民族意識確實源於抗日,但那是超越黨派地域的歷史發展,任何的抗日行動都不能輕率地以「非國即共」來二分,若據此來爭攘歷史主導權,那和封建王朝的理念實在差異不大。更不用說,歐美對於二戰的反思導致人權/和平/自由的普世價值出爐,如此對戰爭的思想淬鍊,還沈溺於『國仇家恨』的國共兩黨,何時方能趕上呢?」(註三十七) 換言之,對於中日戰爭的論述,國共兩黨不應繼續懷抱著「國仇家恨」的情結,動輒使用口號式或教條式的教材內容,更應該去思考的是「透過這一場戰爭要教給國民的是什麼?」

五、結語

                2017年1月,中國教育部發函各級學校各類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此一影響國共兩黨誰主導抗日戰爭的消息,在臺灣除了部分學者外,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討論。這樣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目前臺灣關於民國史研究的困境,另一方面則反映了臺灣各界對於中國要如何銓釋「抗戰史」(中國史)漠不關心;前者是臺灣的民國史學者應再加強的,後者似乎是中國當局應該要關注的現象。

                中國教育部的「十四年抗戰」說,強調此一論述才能讓當時在東北抵抗日軍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作用不被忽視。事實上,臺灣的「八年抗戰」說也從來沒有否定「九一八」到「七七」期間東北的抗日活動,而是強調中日兩國的全面抗戰始自「七七」之後;即使中國的抗戰向前推至「九一八」,是不是就是由中共主導,考察歷史事實似乎仍有許多的疑問。

                 此外,關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事件,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麽樣的內容呢?強調抗戰是八年或十四年?強調抗戰是國民黨或共產黨所領導的?以臺灣高中生對中日戰爭的問卷調查分析中發現,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已經趨於多元,認為汪兆銘不是漢奸的比例高過認為他是漢奸;其次,臺灣學生逐漸擺脫政黨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操弄,反而較為關注戰爭對人民所造成的傷痛與戰火的無情;再者,臺灣高中生已經開始反思歷史教科書內容所述的真偽,甚至挑戰政黨(國家)欲利用歷史教科書來作為形塑國家意識工具。這些高中生的反應,值得我們去思考歷史教育的目的與核心價值為何?亦即國家(政黨)若仍然試圖透過歷史教育內容來形塑國家意識,終會有被學生拋棄或反抗的一天。

                基於上述,對於「抗日戰爭」的教材,我們不應該再有教條式或口號式的內容,或「民族大義」框架下的國仇家恨,而應該強調這場戰爭是人類反侵略戰爭的重要指標,關注戰爭的殘酷與對人民產生將難以抹滅的創傷,進而反思人類應該如何避免戰爭。如果抗日戰爭不再是「民族大義」的國仇家恨,那麼是「八年抗戰」或是「十四年抗戰」?是國民黨領導或是共產黨領導?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註釋

註一:〈教材中「八年抗戰」將改為「十四年抗戰」〉(2017年1月11日),《新京報網》,網址:http://www.bjnews.com.cn/inside/2017/01/11/430225.html,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二:〈中小學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2017年1月9日),《中國數字時代》,網址: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1/%E6%96%B0%E4%BA%AC%E6%8A%A5-%E4%B8%AD%E5%B0%8F%E5%AD%A6%E6%95%99%E6%9D%90%E5%85%A8%E9%9D%A2%E8%90%BD%E5%AE%9E%E5%8D%81%E5%9B%9B%E5%B9%B4%E6%8A%97%E6%88%98%E6%A6%82%E5%BF%B5/ ,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三:〈教材改「十四年抗戰」:原因沒那麼簡單〉(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報》,轉引自《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zs/2017-01-12/doc-ifxzqnim3978958.shtml,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四:〈習近平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會上講話〉(2015年9月3日),《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2015-09-03/104332271379.shtml ,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五:陳三井,《輕舟已過萬重山-書寫兩岸史學交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頁3-21。
註六:關於孫中山晚年是否曾有「三大政策」的兩岸學者看法,可參閱蔣永敬,〈國民黨的「三大政策」問題〉,載氏著,《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2年),頁235-239;楊天石,〈關於孫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載氏著,《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頁497-516。事實上,楊天石論文中也提到孫中山在世時並沒有具體提出「三大政策」,「三大政策」這一概念形成於1925年10月至1926年末國民黨內部的鬥爭中。
註七:關於「聯俄容共」抑「第一次國共合作」兩岸學者的看法可參閱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作者自印,民國76年影印二版)。林家有、周興樑,《孫中山與國共第一次合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註八:〈對於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1937年7月7日),載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6(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年),頁585。
註九:蔣介石,〈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1945年8月15日),載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2,頁121-122。
註十:〈「八年抗戰」說法改為「十四年抗戰」!背後的緣由在此〉(2017年1月11日),《每日頭條》,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mokjbq.html ,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十一:〈教育部:改「八年抗戰」為「十四年抗戰」〉(2017年1月12日),《中國新聞評論網》,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mokjbq.html ,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十二:〈「十四年抗戰」概念進大中小學教材〉(2017年1月11日),《壹讀》,網址:https://read01.com/6Md25a.html ,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十三:蔣介石,郭廷以,《近代中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頁681-738。
註十四: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民國70年),頁585-676。
註十五:〈中國大陸改8年抗戰為14年 搶占話語權〉,(2017年1月10日),《中央通訊社》,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1100359-1.aspx,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十六: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讓「危」調課綱在每個校園被退回〉,(2015年9月25日),《反黑箱課綱專區》,網址:http://antiblackboxguideline.blogspot.tw/  ,摘取日期2017年3月8日。
註十七:陳進金,〈「光復」:臺灣的1945專輯導讀〉,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臺灣文獻》卷66期3(2015年9月),頁2。
註十八: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臺灣文獻》卷66期3(2015年9月),頁207-226。
註十九: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09。
註二十: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0。
註二十一: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4。
註二十二: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5。
註二十三: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6-217。
註二十四: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7-219。
註二十五: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19。
註二十六: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20。
註二十七:管美蓉,〈臺灣高中生眼中的抗日戰爭:高中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頁221。
註二十八:〈8年抗戰變14年 陸委會:完整歷史不要刻意扭曲〉,(2017年1月11日),《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11005641-260409 ,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二十九:台灣國史館於2015年所出版的一套關於抗日戰爭史重要著作共有「和戰抉擇」、「全民抗戰」、「軍事作戰」、「戰時社會」、「對外關係」、「戰後中國」等6大冊,參閱呂芳上,《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註三十:〈中國大陸改8年抗戰為14年 搶占話語權〉,(2017年1月10日),《中央通訊社》,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1100359-1.aspx,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一:〈中共改抗戰14年 郝柏村:說法站不住腳〉,(2017年1月12日),《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7/1/12/n8695674.htm,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二:〈大陸中小學全變「14年抗戰」〉,(2017年2月22日),《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299371,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三:晏山農,〈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2017年1月17日),《想想論壇》,網址: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983,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四:〈中共肯定國民黨抗日貢獻〉,(2005年9月4日),《蘋果日報》,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050904/2024773/,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五:〈習近平肯定國共合作功績〉(2015年9月1日),《壹讀》,網址:https://read01.com/L273mj.html,摘取日期2017年3月6日。
註三十六:晏山農,〈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2017年1月17日),《想想論壇》,網址: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983,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註三十七:晏山農,〈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2017年1月17日),《想想論壇》,網址: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983,摘取日期2017年3月11日。

作者介紹

陳進金,臺灣嘉義人,曾任國史館助修、協修,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學術專長為民國政治史、戰後台灣史、口述歷史,曾出版專書《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民國17年至26年)》、《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機變巧詐:兩湖事變前後軍系互動的分析》、《再現臺灣—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再現臺灣—戰後臺灣社會運動》,及學術論文30餘篇。近年來,主要參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人物與綠島人權園區歷史記憶相關的口述訪談計畫,包括「白色記憶:綠島人民對於政治受難者印象口述歷史訪談計畫」、「解嚴前/後政治案件受難者口述歷史訪談計畫」、「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及莊敬營區建築群口述歷史計畫」等。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