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李俊鴻中心主任、陳筱華組長、李莉莉
領導力企業顧問管理有限公司—王聖源總經理
Our Common Future def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本文緣起於 2024 年 6 月臺東 ESG 永續共識營,可東華永續小舟卻自 2020 年前,甚至是不可考的更早前即已啟航。請問正在閱讀本文的您,已登上這艘在發展之海航行,前往位在邊際的永續碼頭小舟上了嗎?無論這小舟被命名為「東華號」、「 USR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號」、「國家永續發展號」、「高教深耕計畫號」,或是「 TCSA 號」。
東華永續小舟上發生的大小故事很多,此文敘事僅限於近三、四年間的部分記事、不在 ESG 永續共識營新聞稿內容裡的秘密花絮,與我們共同的未來。 2022 年,為由上而下推動永續發展,形塑校園永續氛圍,前校長趙涵㨗博士責成永續發展組( 2024 年 8 月起為永續發展中心)辦理 ESG & SDGs共識營。彼時行程以減塑、盡量減碳規劃,地點擇定於宜蘭。費盡千辛萬苦,外加幸運女神加持,克服 COVID-19 疫情變數,讓我們在一間備小巧會議室、 Go Green ,不提供拋棄性備品和瓶裝礦泉水的旅館舉辦,更找到一間蔬食餐廳,希望能為未來校區內推動一日或一餐蔬食減碳鋪墊。
課程內容則以 ESG 報告書認知、認識 GRI 準則與 SDGs 東華永續表現設計,邀請東華永續報告書之合作夥伴–領導力企業顧問管理有限公司(後稱領導力企管)擔任外聘講師,為參與的行政團隊打下永續發展理念與編製永續報告書的基底,期待持續精進每年定期發布的永續報告書內容。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一半的課程內容轉成對 THE Impact Rankings 排名資訊填報相關,此起彼落的熱烈討論。
無可諱言,東華推動永續發展之始是為填報排名數據,而凝聚永續共識之機是為編製每年的永續報告書。排名位序高低之於一所大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見仁見智,答案因人而異。然而扣除排名位序優劣、公信力、商業利益操作等,排名評比之於大學的校務發展或辦學,是否仍有其他意涵,可否有機會成為教學、研究、合作等表現,或發展特色的自我檢視工具之一,甚至作為有限資源下合理且有效運用的參考,以維繫大學內例行性的教學與研究創新、設備維護與投資、人才延攬與實踐社會責任。
ESG & SDGs 共識營後,我們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牽起友誼之手,亦讓與會鈞長更瞭解排名填報數據與自身業務的關聯性,以及增進跨處室間任務的理解,爰再接隔年賡續辦理指示,惟考量行政團隊之更迭異動,順利成行是在一年半後,亦即 2024 年,這一次 ESG 永續共識營面臨的變數是 0403 地震。
這次地震不若往昔的無礙,永續小舟只能暫時停棲震後回復碼頭,以蓄積永續量能、編製 2023 年永續報告書為主要工作。東華發布永續報告書已行之有年,自 2020 年起開始盤點、匯集校內學院、處室之永續實績,2021 年後更遵循 GRI 準則架構彙編,我們一直懷著對單位 SDGs 窗口或承辦費心提供內容的謝意與敬意,且為不使內容成為一本每年微調數據的報告,能持續精進,卻也讓我們在廣闊又深沉的永續發展之海裡被動潛游、載浮載沉,因而思及能否以主動、積極,再搭建跨越理想與現實的橋樑,讓 ESG 永續共識營的與會者願意登上東華永續小舟。
衡酌後,將 ESG 永續共識營延至 2024 年 6 月於臺東舉辦,邀請領導力企管王聖源總經理為主要講師,規劃半結構式主題內容,由下而上聽取單位永續長、工作小組委員的發言,瞭解各學院、處室對東華未來的想像,或形塑東華未來的永續亮點。與王總經理共同設計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問卷,讓與會鈞長更清楚東華永續發展現況,並藉著移地共識營裡集中與密集的互動相處,讓小舟有機會換成大船,承載更多人的夢想乘坐出海。
然而,ESG 永續共識營最大的議題:ESG 與 SDGs 定義與其衍伸相關概念(如TCFD、SBTi等),至課程最末才被王總經理解鎖和延伸討論,無法確知倒敘破題是否令與會師長更理解 ESG 或 SDGs ,卻意外於小組討論時段,是大夥話匣子打開,自行一一分享所任職處室或學院裡的永續亮點和業務,讓事先安排的幾位暗樁,英雄無用武之地。多數分享內容綱要已蒐羅於東華歷年發布的 4 本永續報告書中,或預計於 2024 年 10 月發布的 2023 年永續報告書內。那麼議題來了,我們共同的未來是?我們想要的東華未來是什麼?是否曾經夢想過東華的未來?想要決定東華的未來?與是否準備好要承擔東華的未來?
我們理解任何永續議題的討論,都很難迅速建立共識,必須經過長期溝通和協調。感動參與本次共識營這群於東華服務年資 20 多年、 10 多年或以下的師長,願意搭上永續小舟,延續、重塑與傳嬗東華的未來。但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期待宏觀視野,與為降低陷入一種「薛西弗斯式」的狀態(指永無盡頭又徒勞的任務),以那些策略、行動方案達成東華 2030 永續發展八大願景藍圖 – 健康福祉、能力建構、資源效益、氣候行動、科技創新、全球布局、行動實踐與領導示範,將成為我們共同的未來。
前挪威總理 Gro Harlem Brundtland 於 1987 年擔任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時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內對「永續發展」定義: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並呼籲共同努力,透過更廣泛的教育、思辨與公眾參與,制訂新的行為準則。因此,為讓 ESG 永續共識營裡燃起的光不熄滅,我們將以學院為起點,誠摯邀請大夥登上東華永續小舟,一同航向永續發展之海。
更多國立東華大學永續訊息,請閱網頁專區
國立東華大學永續報告書,請詳閱 https://sdgs.ndhu.edu.tw/sustainability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