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濬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105 年的 2 月,在吳前校長的遴選,以及趙校長的聘任下,我接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第九任院長之職。學院內有一百多位專任老師、二千六百名以上的學生,學制上有十個學系、學系碩士班、博士班,以及學院之兩個跨領域博士班、一個碩士班,為東華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任期間院務的運籌推動,幸仰賴榮譽院長曾珍珍教授,李正芬副院長、黃雯娟副院長、許甄倚副院長、各系系主任、博士班主任,以及各系、學院博士班、碩士班、學院助理們的協助合作,院務才得以如此順利圓滿達成。在此,我要表達最誠摯的感謝,感謝您們在學院與個人最需要協助時,與我共同努力,推動院務發展。六年轉眼間已屆,個人完成階段性任務,順利的交棒,期待並祝福吳冠宏教授在院長任內,再創本院新氣象。
為承續過去,開啟未來,應《人社東華》主編之邀,為這段院長的行政服務留下一些個人的心得感想,與同仁分享。
直到今天,仍然清楚的記得六年前,我在院長候選人會議上發表的核心理念:要帶領人社院的所有同仁尋回在此工作的「尊榮感」;讓老師們可以自由安心的教學與研究;助理們不只是做行政工作,要從工作中找到價值與肯定;同學們也充分的享受大學自由的、優質的學習環境。
回想起 105 年接任時,正值學院的氣氛低迷,院助理因工作繁重,正為處理多年舊案,必須加班熬夜,心理上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我很清楚學院要發展,必須把過去的牽絆做一次徹底的處理,才能夠大步向前。榮譽院長曾珍珍教授與我共同度過了最具有挑戰性的兩年。我們謙卑地來面對錯誤,從過去的教訓中學習很多,並促成了教師升等制度性上更周全;亦即以專業的委員會來決定專業的審查制度,而非由個人或少數非專業人士來決定。新的制度的產生,從我們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開始實施,也促使全校教師升等制度更加的完善。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本國學生的生員數逐漸減少,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而且情勢的發展,是由末段班的私立科技學院開始,逐漸影響到私立大學及國立大學。目前看來,教育主管單位並無預設規劃我國「最適量、最佳化」的大專校院數量,而是隨著短期趨勢調整。為保持我國高等教育品質的優勢,往「國際化」方向來發展,乃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因為本校為一所年輕的綜合大學,有不少同事們都是留學歐美日等地區的名校,取得博士學位,有很好的教學研究品質,可以與國際接軌。評估亞太地區整體高等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學費高漲,本國國立大學的學雜費因受到調控,始終維持在一個「物美價廉」的地位;此外臺灣人的熱情有禮、政治民主、社會開放,加上地理位置位於北回歸線一帶,氣候溫和,冬季不致於太冷,夏季也不太熱等種種因素,吸引大量的東南亞國家學生前來就讀。
在少子化與國際化的情勢下,教育部逐步開放「外籍生」學程、系班學位的的開設,本院也把握這個時機,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順利的成立了三個教育部核准設立的學術單位:華語文教學博士班、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以及華語文教學暨書法碩士班。華語文博士班著重於現代語文教學之趨勢,使用多媒體、國別化的華語文教學;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則著重於發揮本院特性,跨領域結合本院社會科學優勢的社會、經濟、公共政策,以及人文地理、歷史等領域,排除已有台大、政大、中山等校發展的「國際關係」、「兩岸政治」領域,避免同質性太高,而聚焦以亞太區域重要議題為研究教學的範疇,樹立本博士班辦學的特色。
在本院學生赴國際姊妹校為交換生部分,長久以來存在兩個關鍵性問題:一是與本校簽約的姊妹校雖多,但學生交換出國,若需支付本校與簽約學校兩校的學雜費,則出國誘因降低。另外則在國外選修課,回到本校,若因課程不在各學系「課規」上,無法承認學分。因此,為提高學生出國交換意願,在本人任內簽約的姊妹校一定以能提供「免學雜費」為優先,且本院學生在國外修課程皆可計入在人社院「院基礎課程」學分,以鼓勵本院學生前往國外大學交換學習,拓展國際視野。
為學生制訂良好制度,無非是鼓勵他們在求學期間,能夠擁有國外經驗,對於未來生涯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本院的「在地實踐課程」也是在相同理念下規劃執行。有了「深耕計畫」以來,本院每年都可分配到 60 至 70 萬元左右的經費挹注,對於「在地實踐課程」的推動有很大的助益。「在地實踐課程」執行至今年,不僅吸引許多院內各系學生參加選課,甚至連外院的學生也選課參與,已經成為本院執行教育部深耕計畫的一大特色。
過去四年以來,學院的「在地實踐課程」已經與玉里榮民醫院溪口園區、富里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新城天主堂、鳳林林田山林業文化協會、關山農會米國學校等地方機構、組織建立合作關係,提供學生「在地實踐課程」的戶外學習場域。上課教室移至花東縱谷的社區、部落,讓學生藉由完整的課程規劃、學分選修,在就學期間就接觸社會實況,甚至可以延伸接續至「自主學習」課程的建立;由學生主動提出自己想學習的內容,而由教授參與討論與指導的下一階段課程模組。
本院有 20 多位校務基金助理,協助系、院運作的行政工作,沒有助理們的協助,就沒有高品質的教學與研究的環境。助理們的工作不僅協助老師的教研,對於學生們的學習與校園生活輔導也肩負重要的角色,工作負擔繁重。對於助理們的日常工作,我要求助理們的工作要「合本分、盡職守」。針對非屬系、院推動工作,屬於協助老師「個人」事務的要求,要加以婉拒。本於職守業務,要能夠認真確實,絕對不可應付了事。
學院可以協助優化助理同仁們的工作有限,在任內期間常思考幫助改善工作環境的問題。由於辦公室的空間有限,學生老師們進出交談討論、影印、傳真等事務機排出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質等,如果加上空氣對流不佳,對於長時間在辦公室工作的助理同仁們的健康,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我規劃了室內空氣淨化的課程;包含認識室內空氣品質、綠色植物與室內空氣品質等實作課程,邀請助理們來上課,希望自己動手,綠化環境以促進健康的工作環境。我也常鼓勵助理同仁,雖然每天例行事務非常多,但也要有創新思維,小小的創意調整,會為單調的工作增添樂趣。因此,為了增加助理們的工作職能,曾經舉辦「活動新聞稿撰寫與新聞攝影」工作坊,讓學程、系、班舉辦的各項活動,可以在學校網頁上分享給大家。也曾經為了牆上的掛鐘,一、二個月就要換新電池的問題,百思不解鐘錶店的老闆交代助理們:只能用低效率的「鉛─鋅」電池的理由,因為,我認為輸出一樣的電流、電壓,為什麼不用高效能的電池?我們實驗的結果,掛鐘絲毫不受高效能電池的影響,但電池的更換可以延長至半年!轉變思維,往往有驚奇的發現,不必墨守成規,勇於挑戰,樂在其中。
從學習到服務如果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動循環,例行性工作不再是單調乏味,是充滿助人快樂的歷程,工作價值與肯定從此產生。一些本院畢業多年的校友,仍然與系院助理保持聯繫,維持在校期間建立的情誼,正向的循環可以更加喜歡現在的工作。我想這就是工作價值與肯定。
本院從創校開始歷經了 28 個寒暑,第一任院長王靖獻教授,以其在學術上的聲望,網羅學界碩彥來院任教,為人社院奠定了深厚的發展基礎,也發展出具有特色且亮麗表現的學科領域。中壯派作家在國內文壇上表現突出,逐漸有「東華幫」之稱謂,也說明了本院同仁努力的成果,值得驕傲與欣慰。兩校合併初期,因為學術架構與師資員額問題,本院遭遇最大的衝擊。即使到了 105 年我接任院長之前,本院社會系、法律系仍然處於不穩定狀況,當時稱為:社會系暨財經法律研究所,以及法律學士學位學程兩個單位。由於它的學術架構不明、師資嚴重不足,學生員額也為本院最少的兩個單位。
有賴於當時法律系徐揮彥教授、社會系黎德星教授、范麗娟教授契而不捨的努力、校方願意逐漸的補足教師員額,分設社會系,以及法律學士學位學程及財經法律研究所,此時已經開始有明確的學術發展方向。但法律系的成立仍然受限於當時學程學生員額太少,有賴於當時全院各系系主任,本於兄弟患難之情,轉撥給法律系學生名額,以達設系的最低標準,才能夠成立「法律學系及碩士班」,完成現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規模。我們為學院所有同仁們的無私奉獻、互助合作、同舟共濟的精神喝采!
本院為全國最完整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涵蓋重要的人文領域、社會科學系所班,且各具特色,且有整合的教學與研究交流。位於東部縱谷前端,面對太平洋的壯闊,以及西側高聳雲霄的中央山脈,能在此工作與生活是老天爺賞賜的恩典。臺灣東部的環太平洋區域,從史前時代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與物質流動廊道,成為連結亞太地區之東北亞與東南亞的重要節點。以自然地理條件來說,東部外海有一來自熱帶暖流的黑潮,聯繫著南方的太平洋區域,向北可達琉球諸島、日本、韓國。隨著史前人類的移動,各種物質的交換,文化的相互影響與傳播,都在環太平洋的亞太地區留下歷史痕跡。
珍惜此地的文學、族群、語言、文化與經濟、社會、歷史制度發展的獨特性,正是本院發展的「利基」所在,再度感謝本院全體同仁們對我的協助與支持。讓我們繼續共同耕耘,為創造本院學術發展的契機、培育臺灣未來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