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發展探討與構想──王鴻濬、洪嘉瑜

王鴻濬(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洪嘉瑜(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一、前言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民國100年6月29日由總統公布施行。條列雖然僅有13條條文,卻給花東地區的居民帶來很高的期待,希望藉由花東地區發展條列的實施,帶動花東地區的發展,擺脫長期處於邊陲、相對落後的困境(王鴻濬,2013, pp. 38-39)。行政院為推動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及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特設花東地區發展推動小組。小組召集人由院長指派政務委員兼任,副召集人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推動小組之幕僚作業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協辦(註一)。

        國發會依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的擬定,以區域之永續發展為上位指導原則,並強調環境、經濟與社會永續的結合,提出花東地區產業空間發展藍圖,以花東地區產業6級化方案,引導花東產業適地域、適性質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能量,並透過資源整合,創造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本文內容為執行國發會「103年度花東地區產業6級化發展輔導」計畫的過程中,以本校為主的執行團隊所建構,花東地區6級化產業發展的理論論述與概念架構,試圖為花東地區產業6級化尋找一個在地實踐途徑,為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奠定典範。

二、產業六級級化的起源

        「六級產業化」源起於日本,由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今村奈良於1990年代中期的研究中所提出(李秉璋、楊玉婷,2013, pp. 19-20)。今村的研究發現,日本農業的一級產業,經過加工(二級)、販售(三級)到消費者,產品所獲得的利潤,大都為農業以外的部門所獲取。因此,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附加價值,就必須把接續的二級、三級產業納入,並提高農業的主體性。他所提出的六級產業化,主要針對農業各部門而言;以農業為基礎,建立一個可以使用農業生產為主體的六級化產業。所以,六級化產業是1乘2乘3的概念,而非1加2加3的概念,因為沒有農業生產,六級化產業無從建立。

        日本政府為了進一步落實六級產業化的概念,於2010年12月3日公布「六級產業法」(註二)。該法分為3章50條條文。第一章為立法之目的。立法目的在於鼓勵農林漁業者有效的利用所有的資源,開創新的事業,以振興農業產業,活化農、山、漁村經濟,提高糧食自給率。第二章為支援六級產業化的相關措施的制訂與輔導。包含提出綜合化事業計畫,與研發及成果利用事業計畫。第三章為促進地區農業產品的利用,制訂「地產地消」的措施,強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陳依文等,2012a)。

        產業六級化政策訴求於多重目標的達成,希望同時解決發展上的困境;包含可以活化農、山、漁村經濟、解決農村就業困難與老齡化的社會問題,以及解決日本糧食自給率提高的國安問題。當然,立法給予政策推動強有力的支持,訂定具體目標也極為重要。然而,靈活的策略應用;例如:六級化產業基金的支持體系、合作網絡,地產地消的政策指導,以及建立消費者信心的產銷履歷等,都是成功的重要關鍵(陳依文等,2012b, pp. 81-87)。

三、花東地區發展課題

        我們從文獻、統計資料上,可以知道花東地區的一些發展情勢(註三)。之前在1980年代,政府為了平衡東部的發展,提出「產業東移」的政策,提出在東部優先發展水泥、石材與寶石等工業,以強化花東地區的開發。當時石材產值約佔全國7至8成左右,然而近年來,受其他國家石材業者的低價競爭,產值由1998年的150億,逐漸下滑至2009年的59億 (註四),石材產業已成為夕陽產業。大約從199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推動東部地區的觀光,同時也進行東部地區交通路網的改善。1998年花蓮、台東兩地主要遊憩據點旅客人次為400萬人次,到了2013年達到1600萬人次,15年間成長了4倍 (註五),近年來,因為本國遊客與大陸遊客與國際遊客的增加,觀光遊憩產業成為花東兩縣施政的共同重點。在有機農業種植面積上,2004年面積約為500公頃,到了2013年達到1894公頃,有機農戶也從兩百多戶到達約近八百戶之多 (註六),花東兩地有機農業面積,在十年間成長約3.8倍,且其面積約佔全國有機農業面積30%以上,而有機農戶戶數的成長也隨面積增加而同比例成長。

        當然,花東地區的發展也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交通運輸限制、產品行銷通路不足、亮點資源串連不足、欠缺關鍵技術人力等為關鍵因素(行政院國發會,2014, pp. 5-7)。交通運輸限制將隨著東部鐵路電氣化、蘇花改、南迴公路計畫完成而逐步改善。產品行銷與通路不足與產業規模(規模經濟)有關,而亮點資源串連涉及空間發展均衡,與產品多樣性與垂直整合(範疇經濟)有關。人力資源的流動性高,與本地就業機會、技術人力對發展前景的期待有關。上述限制對花東地區發展是挑戰,但也並非沒有機會。例如:規劃思維的改變將引進社會創新的原動力,使用產業六級化的發展模式,可能解決花東地區經濟發展的困境,合作事業為主體的操作方法,將可提高社會經濟在花東地區實踐的可能性。

四、產業六級化的理論基礎

        產業六級化的規劃需符合花東永續發展的策略目標,使花東地區之環境、經濟與社會發展同時完成於一役。在永續經濟發展上,以促進經濟自主性之在地經濟組織為對象,宣傳合作事業的重要性。在永續社會發展上,尋求多元社會族群在發展機會上的均等,以及多元文化上的保存,強調文化創意產業在本地的意義。在永續環境上,維持花東地區高品質的生活環境,推廣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結合體驗、學習性產業在花東地區的優勢。

        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合作事業的發展理論有關於生態、文化的空間尺度概念,以及經濟體系運作的模式,分述如後:

(1)合作事業的生態、文化空間

        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的空間概念為跨越現有之行政區域界線,為總體發展或廣域行政的組織概念。而產業六級化的區域治理是在既有的地方層級,由下而上的組織發展。治理的主要目的為:因應經濟發展、自然生態維護、人文特色而形塑有特定功能的組織或機制(李長宴、詹立煒,2006, pp. 7-8)。因此,產業六級化的空間概念可以解釋為區域特色之生態空間;一個生態村(eco-town, eco-village)或人類生態體系(human ecosystem)的實體空間(生態空間),必須構築在生態環境的完整性、社群同質性與與異質性的合作基礎上。在這個空間尺度上,既可滿足生產效能,產出經濟利益,在環境發展上,可以保留人文與自然地景交錯獨立的生態體系,在生活上,可以完整呈現社會文化、休閒、價值、理想、尊嚴等生命內涵的重要體驗(王鴻濬,2013, pp. 41-42)。

        在花東實踐場域上,地方層級組織的有機連結,除了因為文化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或經濟因素,都具有同時兼顧社會公益價值的取向,以合作事業的操作方式,為達成有機鏈結的重要策略。因此,產業六級化的空間概念,一為地方實體空間的發展,另一為虛擬社會空間的創造,其發展的空間模式,將於下一節詳細介紹。

(2)合作事業體的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註七)指在給定的技術水準下,隨著規模擴大(產量增加),長期平均成本(單位產出成本)呈現遞減的現象。在一定的產量範圍內,因為固定成本變化不大,新增產量可以分攤一些固定成本,從而使平均成本下降。例如某雜誌社發行一本雜誌,若印刷100份需要8萬元的成本,然1000份可能只需要10萬元,每本雜誌的平均成本由800元降為100元。這是因為雜誌出版的主要費用在於編輯與設計,這是不論印刷多少冊數都是必須的支出,印刷份數越多這些成本就被分攤了。另外,因為機器及設備有不可分割性,大量生產方便一貫作業與採用生產效率較高的器材設備;大量購買原物料可能也有較高的折價空間;銷售量夠大也能分攤廣告行銷費用等固定支出,因此大型企業由於能夠有效分配各項生產資源,故能享有生產優勢,這也是在20世紀企業透過併購追求規模日大的主要原因。

        關於規模經濟在花東現場的應用,可以考慮的是稻米等作物、乳牛、養蜂等產銷班、或是蔬果銷售平台的成立,利用相似補充性資源的小農結盟,降低生產與銷售成本、分擔風險與擴大市場影響力,以促使農業資源整合,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目前花東小農生產多與農會或糧商簽訂契作,雖能確保穩定收入但常有低價收購的無奈。若小農集結生產銷售,能經由農業產銷班的成立,則可以推動農業產銷的規模化。例如稻米產銷班 (註八)由碾米廠、倉庫、冷藏庫等設施的建置與共同使用,享有購買種苗、肥料資材共同採購的優惠,從育苗及後續的田間管理等生產過程的互助分工,到收割、冷藏、碾製、儲存、加工、包裝出貨、配銷通路等專業流程掌控,甚而土壤重金屬、灌溉水質和多重農藥殘留等確保品質認證成本的分攤,都可因規模經濟的專業化而獲得顯著的經濟利益。

合作事業體的範疇經濟

        範疇經濟 (economies of scope) (註九)指企業通過擴大經營範圍,增加產品種類(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或勞務)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此時成本比分別由專業廠商生產的成本更為低廉的現象。一般而言,當產品、市場或製造設備具有相似性時,廠商會想由同一核心專長出發,從而延伸到生產相關程度仍高的多元化產品,因財務會計、行銷資源的分享,得以降低各項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範疇經濟因此成為企業採取多角化經營策略的理論依據。

        若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為例 (註十),此流通業集團以統一超商為首,跨足且密切整合零售與物流業上下游,旗下企業包括統一武藏野鮮食製造廠、7-ELEVEn等店舖販賣、博客來網路書店無店舖銷售、捷盟行銷與宅急便等物流、以及統一資訊各式後勤支援產業。各公司利用統一超商的資源,在人力資源、財務、採購、稽核、法務與資訊系統上共同合作,節省許多後勤成本。除了上述的成本優勢(與規模經濟類似),範疇經濟會形成競爭優勢更重要的原因是多樣性能的產品互為支援,在企業內部建立的行銷平臺上,子公司利用相同管道採用與銷售其它子公司的產品。如台灣3000多家統一超商除銷售自家統一武藏野鮮食與統一加工食品為大宗,採用自家宅急便運輸外,也是博客來網路訂購商品的取貨地點,關係企業共享品牌效益與顧客忠誠度,也進一步利用企業已經形成的品牌優勢,為新產品開拓市場。

        企業產業六級化亦是範疇經濟觀念的一種應用,花蓮壽豐鄉的立川漁場或可稱為一個典範(註十一)。立川漁場養殖黃金蜆(一級農業),因水質純淨,生產的河蜆品質優良,成為國內知名大廠蜆精原料的供應者,之後自行研發的綠川黃金蜆錠也獲得衛生署護肝健康食品的驗證(二級加工業)。其間立川漁場也轉型為休閒漁場(三級服務業),園區有黃金蜆與鮮魚風味的特色餐廳,還有讓顧客親身體驗「摸蜊仔兼洗褲」的生態池,以及河蜆相關產品的賣場,以黃金蜆為主題結合觀光、休閒、體驗活動,每年都吸引相當多的遊客。雖然立川的營業額中有八成來自於二產的蜆精事業,一產的水產養殖和六產的體驗事業只各占一成,但也因一產無毒及健康的品質堅持、與三產的黃金蜆風味餐與下水體驗,更能確保與促銷高附加價值的二級生技產業的通路。上面所述都屬於企業內部的範疇經濟,今日立川漁場更組合鄰近的契作戶,形成黃金蜆的群聚,這已是外部範疇經濟的概念。

        外部範疇經濟指一個地區集中了某項產業所需的人力、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給、銷售相關產業等環節,由單個企業專業化生產,多個企業分工協作、交流與溝通引起成本節約,從而組成地方生產系統,使該地區在繼續發展這一產業比其他地區具有更大的優勢。除了上述立川漁場形塑的黃金蜆群聚,微熱山丘鳳梨酥的「農企業」也讓台灣快要消失的土鳳梨翻身,搖身一變成為高級經濟作物。微熱山丘 (註十二)土鳳梨的契作面積也遍及鄰近的南投、彰化、高雄、台東、嘉義等地,活絡家鄉產業,也創造農村的就業機會。阿原手作肥皂(註十三)則與本土有機小農、原民藥草部落、蜂農、帆布包工藝師傅合作,希望讓台灣傳統產業自產自銷能永續經營。尤其,外部範疇經濟也涉及跨業聯盟,合作夥伴若是在資源上具有互補性,個別夥伴所提供的資源具有專屬性,不易於夥伴的模仿或替代時,則聯盟的關係就愈緊密。這類異業聯盟可能因為縱向或橫向資源的整合而降低成本,此外還可能因客源變廣,市場觸角變多。例如旅行社、客運交通業者、旅館業者、遊樂區、禮品店、休閒產業網路等上中下游業者,都可能因聯盟而客源變多,增加新的營收。

        在過去,廠商可以大量投資於某特定產品的生產、銷售、配銷通路等方式來達到規模經濟,形成阻礙其他廠商進入的一個優勢。但是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消費資訊的傳遞迅速,也因此「單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已被連續短暫的競爭優勢所取代」,使得單一產品生產的規模經濟優勢不再那麼重要,反而範疇經濟的商業經營模式日益重要。因此,在適當的政策協助之下,花東地區形塑跨業合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六級化也得以預見有光明的前景。

五、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的發展模式

(1)空間模式

        產業六級化的空間發展分為實體區域空間與虛擬社會空間兩類型。核心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鏈結藉由人力、物質、貨幣、能量,以及資訊的流動達成。資訊的流動如:訓練課程、分享工作坊、產品履歷、資訊平台建立等。能量與物質的流動指單位間一級生產、二級與三級生產的單位間的物質流動,以及低碳之能量交換與傳遞。貨幣流指單位間建立的現金流動與固定資本共享分擔,以及成立運作基金。人力指單位間技術、勞務人力的流動與支援,包含合作事業之青年創業、社會企業,以及單位間的換工制度等。

241_df364ff7.png
(圖一、花東產業六級化的空間模式)

(2)發展模式

        產業六級化之合作事業發展目標希望能夠達成事業體之經濟自主性、發展跨域性、事業合作化、產業網絡化的目標。事業體同時具有兼顧社會公益價值的取向。其發展歷程以「合作」為手段,以實現「社會經濟」企業體為理念目標,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合作與分享關係的建立。

        因此,花東產業六級化的進程,以個體具有上述理念為基礎,發展為個體單位間的契約合作,擴大為適當的規模經濟,再由契約合作進入策略合作,達到範疇經濟的效果。一個以合作為基礎的社會經濟企業體,最終需要體現六級化產業之合作事業的發展目標。其發展進程如圖2所示。

242_12caf205.png
(圖二、花東產業六級化事業體發展進程)

六、結語

        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單一廠商藉由大量投資於某特定產品的生產、銷售、配銷通路等方式來達到規模經濟,形成阻礙其他廠商進入的一個優勢。但是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消費資訊的傳遞迅速,也因此「單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已被連續短暫的競爭優勢所取代」,使得單一產品生產的規模經濟優勢不再那麼重要,反而範疇經濟的商業經營模式日益重要。因此,在建構花東產業六級化的過程中,需要有適當的政策協助,花東地區形塑跨業合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六級化也得以預見有光明的前景。

        花東產業六級化的推動,除了是花東地區經濟永續發展的一個機會,同時也是環境保護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花東人文社會重建的重要工程。我們深信合作的重要性,在新的社會規範形成過程中,養成現代公民社會的公民行為準則,藉由信任、分享、合作的緊密關係,才能由底層的社會組織或機制,去承載規劃制度的應然面。在實踐過程中,藉由共同學習、成長、規範、回饋的良性循環,開啟東部永續發展的無限潛能與支撐力量。


註一:行政院花東地區發展推動小組設置要點。
註二:六級產業化法全名「農林漁業者活用地區資源開創出新的事業以及促進地區農林漁產物的利用之相關法律」。
註三:本段內容主要引自: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花東產業六級化發展方案。
註四:12年間的石材進出口趨勢變動不大,產值受到影響主因為受到內需市場衰退的影響。參考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之「石材產業發展趨勢圖、表」。
註五:參考交通部觀光局「國內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次月別統計」。921地震、開放陸客與開放陸客自由行為遊客人次成長的重要因素。
註六:參考農委會農糧署「有機農戶及面積統計」。
註七:參考陳正倉、林惠玲,2013。
註八:參考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2014.〈農信寶推動精緻農業的強力後盾:十大經典好米得主—陳燕卿夫婦〉。
註九:參考陳正倉、林惠玲,2013。
註十:參考維基百科,2015.〈統一流通次集團〉。
註十一:參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2014.〈黃金蜆的故鄉 花蓮立川漁場〉。
註十二:參考張瓊方,2012.〈微熱山丘──八卦山麓的鳳梨酥傳奇〉。
註十三:參考陳怡伶,2012.〈江榮原:中年向後轉,肥皂帶來幸福商機〉。 

參考文獻

王鴻濬,2013. 〈好山好水有哀愁─論花東地區永續發展機會〉。《台灣經濟論衡》,(2013/7):38-46. 台北:行政院國發會。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花東產業六級化發展方案》。台北:行政院國發會。李秉璋、楊玉婷,2013, 〈日韓農業六級產業化之策略分析﹥。《植物種苗生技》,(33):19-25.李長宴、詹立煒,2006. 〈中台灣區域發展之協調機制─形塑空間夥伴與區域治理之行動策略〉。《都市及區域治理》,紀俊臣編著。台北:五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2014. 〈黃金蜆的故鄉 花蓮立川漁場﹥。2014/10/31,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story/7374/540986-%E9%BB%83%E9%87%91%E8%9C%86%E7%9A%84%E6%95%85%E9%84%89%20%E8%8A%B1%E8%93%AE%E7%AB%8B%E5%B7%9D%E6%BC%81%E5%A0%B4。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2014. 〈農信寶推動精緻農業的強力後盾:十大經典好米得主—陳燕卿夫婦〉2014/12/23。 http://www.acgf.org.tw/Story_A3_1_1.aspx?row_id=39陳正倉、林惠玲,2013.《個體經濟學》。台北:雙葉書廊。陳依文、周妙芳、沈杏怡、王玉真、劉力嘉,2012a.〈日本六級產業化政策及其對我國施政之啟示(上)〉。《農政與農情》,(238). 台北:行政院農委會。陳依文、周妙芳、沈杏怡、王玉真、劉力嘉,2012b.〈日本六級產業化政策及其對我國施政之啟示(下)〉。《農政與農情》,(239):81-87. 台北:行政院農委會。陳怡伶,2012.〈江榮原:中年向後轉,肥皂帶來幸福商機〉。《Cheers雜誌》111期,2012/11/26。http://m.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036。張瓊方,2012.〈微熱山丘──八卦山麓的鳳梨酥傳奇〉。《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7月。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1270107100C.TXT&table1=0&cur_page=1&distype=text。維基百科,2015.〈統一流通次集團〉。2015/1/25版本。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5%B1%E4%B8%80%E6%B5%81%E9%80%9A%E6%AC%A1%E9%9B%86%E5%9C%98

作者介紹

王鴻濬教授,台灣台南人。中興大學農學士、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系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政策博士。曾任: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東華大學總務長、學務處諮商輔導組組長、環境政策研究所創所所長、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休假研究期間赴美國耶魯大學森林暨環境研究學院訪問講學,亦曾擔任日本岡山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客座研究員、傅爾布萊特學人、日本交流協會資深研究學者、泰國湄州大學訪問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王教授學術專長於環境經濟與政策分析、自然資源及環境管理及教育、非營利組織、永續發展專題等,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出版專書,學術成就卓越。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擔任行政院花東發展推動小組委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系所評鑑委員、環境影響評估委員、環境教育審議委員、都市計畫委員等,兼具學術與實務經驗素養。 

洪嘉瑜教授,台灣嘉義人。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士、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美國普度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