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鄉愁是人性;故鄉的名、鄉關何處,是政治。」

     離散(diaspora)人群的鄉愁與國家歸屬及認同,在 2020 年初疫情剛起波瀾的島嶼上引起一番爭論,當國界的大門封閉時,部分懷抱鄉愁,返回彼岸探親的中國籍配偶以及「小明」們,暫時返回不了此岸的家。家與鄉,可能不會只有一個,然而政治劃下的國家之界,卻往往要求著忠誠。

     〈離岸的鄉愁〉是本期《人社東華》的首篇文章,任教於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社會學系,長期關注海外華人、國族主義及殖民主義等研究領域的郭慧英老師,以殖民帝國時期寰宇行旅、追求被殖民民族意識的幾位華人之經歷,指出其鄉愁與國家認同的複雜性。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對於離開殖民地而行旅寰球的改革者或理想主義者而言,如果不是 20 世紀上半至中葉全球政治經濟局勢下的國家劃界,「在這頭和那頭之間遊走」的狀態才是常態,一條介於他鄉/國與本土/國之間涇渭分明之線可能不存在,並非是在此岸或彼岸選擇其一,而是在尋找理想的過程裡對曾是此生心安之處的記憶,然而這不僅不見容殖民母國,亦往往受到所謂同胞的本土國族主義者之攻擊。

     引人入勝的人社科學研究往往植根於深刻的問題意識,而這又常來自作者的身世之謎,但在學術作品上的自我揭露總是不多。或許從這篇文章,我們有機會讀到郭老師學術旅程的初衷,看到學術工作總離不開生命經驗的一面(或許就有幾分緩解學術異化的療效)。

     本期第二篇文章是梁莉芳老師與顏晶潔、謝德星及尤慧晴同學共同撰寫的「移工與她的老人」VIP 課程心得與側記,作為《人社東華》未來幾期預計推動的人文社會學院特色課程單元的第一篇作品。VIP 課程(Vertical and Integrated Program,垂直整合課程) 是近年來本校教學卓越中心積極推動與補助的課程,旨在以教師專業研究領域為基礎,在多年期與跨年級學生共學,以及跨域教學的設計下,同時促進研究、教學與實踐的可能性。

     立基於梁老師扎實的移工研究積累,這門課程帶領同學們接觸移工與她們所照顧的長者,不僅磨練同學們的田野研究能力,亦嘗試社會實踐。從同學們的側記中,可以看出其對於熟悉移工議題、田野研究操作,及敞開心胸和陌生人與異文化接觸交流方面,均有成長。

     有如此教學成果,教師必然需付出相當大的心力與時間,然而目前校方只願授與教師每學期一個學分,儘管誠如梁老師所言,課程的滋養以及與學生共學、看到學生成長的喜悅「遠超過數字的一學分」,然而一個學分的確難以反應教師的付出。與其始終以「教學熱誠」要求教師的獻身,如何在制度上進行調整且落實執行,恐怕才是使這樣的課程可長可久的王道。

     張寶云老師的〈現代詩心法——兼評廖偉棠、吳俞萱、翁文嫻創作書〉,除了是一篇書介之外,亦有意識地為有志於文學創作的學子提供心法指引,特別是對於創作需與研究砥礪互動的提醒,值得學子們參考!

     第四篇文章是就讀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的周香君同學所撰寫的〈春秋時代齊國大戰略〉,討論春秋時代齊國名相管仲的戰略思維與施政,並有延伸至當代政局之意,認為「台灣在中美關係微妙之間,何去何從,也須從全面大戰略規劃,須深謀遠慮,絕不可因選舉而只考慮任期內能完成的事,大戰略是為今日的台灣,更是為未來台灣長治久安的根基」。以古喻今,固然可以看出作者的關切,然而恐怕需要思考的是,類似觀點的書寫是否存在將政策歸於個別官員意志的色彩,就如同島嶼上總存在把台灣經濟成長與工業化歸於李國鼎等技術官僚之功,而忽略造就某些政策的歷史、社會結構(例如郭慧英老師文章中提到的造成政權轉型的全球局勢變革)?又是否傾向將當代民主與代議制度視為治理上的威脅,而非長治久安的基礎呢?

     依序過往的傳統,本期《人社東華》照例刊載「奇萊文學獎」得獎作品,分別是散文〈標本〉、短篇小說〈海參爬行的夜晚〉、現代詩〈乳酪麵包〉、古典新創組〈山鬼〉、全國高中文學獎現代詩〈我們奔跑起來〉以及兒童文學作品〈糟糕,爸爸的燈被摔壞了!〉。郭澤寬老師慷慨地為讀者提供深入淺出的引介,但願大家展讀愉快,有所收穫!

     最後,本期《人社東華》編輯期間,適逢刊物前後任主編與編輯助理的交接。身為新任主編,筆者感謝前任主編林潤華老師的辛勞開拓與經營,以及編輯助理應尚樺同學的辛勤協助。但願繼往開來,也希望本期的初試啼聲,讀者們會喜歡。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