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期 主編囈語

林潤華(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在新冠/武漢肺炎的疫情再度襲捲全球的這個時刻,各位讀者們還好嗎?在本次的疫情中,我們足以體認到日常生活以及人類社會的運作之變化是非常迅速,甚麼叫作「好的生活習慣」或「適合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都迅速地被重置。尤其交通設施及其空間,更成為這次疫情中,日常生活的文化與行為被重置得最重要的場域之一。

  在人類的生活中,人的移動一直是重要的課題,舉凡汽車的發明與發展、捷運的設施、高速鐵路的開發等,都高度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聚落型態、社會與文化的發展,而本期多數的文章均圍繞著交通設施來討論。首先,人社東華編輯團隊在六月參與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的導覽,為這精彩的旅程分成「列車保存的反思」、「鐵道職工文化的展演」與「鐵道與國族記憶」三部分側寫,希望透過側寫的方式讓讀者一窺鐵道博物館如何保留有關於在地鐵道文化、以及與鐵道相關的日常生活歷史。緊接著,臺灣系陳穎禎老師、碩士班學生龐弘遠則分別就日本東京與臺灣花蓮縣的車站,進行探討。在穎禎老師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過去日本東京交通設施的發展反映著東京地形的變化,但是高密度且逐漸發展的運輸科技,讓地形不再主宰著影響交通設施的變化,反而讓硬體開發為導向的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成為影響當地發展的要素。而近年來,更從TOD演變為注重地域特色以品牌性經營的TODM(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經營管理),使得交通設施不只是被動提供機能與服務,而更主動地改變都市的景觀、創造不同的地域性格與多樣的生活樣貌。弘遠則以花東沿線座落在花蓮縣上的車站作為探查重點;車站常是一個地方進出的要道,而近幾年〈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的改善,花東沿線諸多車站作為地方的門面,其設計不只需要滿足鐵路作為重要的運輸工具的功能,其站體的設計也成為承載在地特質與意象的載體。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的林禎家老師,則以交通設施所引起的縉紳化作為探討的議題。這是一極為有趣但同時也非常嚴肅的議題。捷運設施的施行確實成為臺灣不同城市串連都市空間的系統,隨著捷運服務所到之處,也重新定義生活圈的空間與邊界。但是捷運所帶來的地價變動也成為都市縉紳化的引爆點;禎家老師的研究發現,臺北捷運發展20餘年,恐怕已確實發生社會經濟弱勢者被排除於捷運廊道之外的社會排除,而這個現象在高鐵設施,在中國高鐵的案例上,車站附近也確實發生了產業縉紳化的狀態,進一步影響當地居民的就業。緊接在現代交通工具的影響,臺灣系葉爾建老師則帶著我們回到過去,觀察日本殖民時代曾經一度被視為現代化的「輕便車」。由於資本額不高、且興建起來快速簡易,故輕便鐵路曾一度成為鐵路與鄰近地區的延伸、讓市街相互產生連結,直到客運汽車的興起競逐使得輕便車逐漸沒落,成為歷史中曾經是現代化的驚鴻一瞥。以上諸多文章,都以交通設施作為探討的對象,試圖引領我們思考不同的交通設施不只影響人們在空間中移動的方式,也在不同時代中引起地景變遷,更進一步影響當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經驗。

  除了交通的專題外,本期也有本校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李宜澤老師的精彩文章。宜澤老師在文中探討「回鄉作農」成為原住民凝聚社會產業與情感共同體的方式,並且透過回鄉者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對產業創新的認同,讓回鄉作農不只是人口的回流,更是當代原鄉農產業創新的新血與契機,並且透過傳統文化與社會運作,讓創新的在地農務方式成為彼此認同的新動力。銜繫著被視為傳統的農業以及地方發展,臺灣系碩士班學生郭怡君透過《菸語憶像》一書的介紹,使我們看到在臺灣興起又凋零的菸草業,在面臨全球化競爭下,菸業落寞後產業如何重思轉型;然,在牽扯著對於菸草「不健康」的社會觀感與刻板印象,菸業的轉型與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並非順利,因此菸業的產業本身以及地景的轉型如何回應當代社會對於菸草的評價?又有關於菸業的文化景觀又該如何被重新看待、甚至再利用?都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綜觀本刊已經發展了26期各篇文章,本期的文章依然精采可期,希望在炙夏中能讓各位讀者們在閱讀中帶來一絲涼意與思考。也祝福各位在全球疾病的肆虐下,仍然健康與平安。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