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傑華(社會學系副教授)
二月初,花蓮大地震,許多民眾遭逢生命、財產損失,令人唏噓,東華師生也飽受驚嚇,但大家都感受來自各界的關懷與祝福,格外使人緬懷過去、珍惜現有、展望未來。
李永平老師、曾珍珍老師已經離開我們,本期《人社東華》收錄李老師的〈不忍〉、曾老師的〈共創東華十年傳奇〉兩篇文章,並請兩位老師的學生「全員到齊」一齊參與「撥穗儀式」,感念他們對老師的思念。
在準備編輯手記的同時,很難過地接到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紀駿傑教授殞落的消息,紀老師是位長期關注族群、環境議題的社會學者,他的風範使師生都可以感受他實事求是的執著態度。紀教授的學生同事李宜澤教授、學生黃雅鴻博士也分享他們與紀老師的相處的點滴,使讀者可以感受紀駿傑教授的行誼與風采。
紀念文章的目的不僅是回憶,而是能傳承使命;歷史的作用也不僅是紀錄與保存,而是透過緬懷、研究,做為未來規劃公共政策的借鑑。五位分散美國、德國與台灣花蓮的中、外學者透過歷史脈絡的分析,開展我們對醫學、中美關係、柏林社會融合、漢學研究、森林政策等議題的認識。其中,在美國東岸華盛頓近郊國家醫學圖書館服務的朱潔嵐博士,介紹醫學史研究對公共衛生、防疫政策、疾病防治研究的積極作用。在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的饒義(Denny Roy) 博士,從歷史進程介紹鄧小平改革開放至今的中美外交關係,進而分析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的軍事、外交政策,對中美關係、亞洲局勢、乃至台灣安全的影響。1961年夏天,東德政府迅雷不及掩耳地豎起155公里長的圍牆,將東西柏林加以分隔,橫亙廿八年的柏林圍牆在1989年終於被民主自由的浪潮所推翻,倒塌廿八年後的今天,賴昀辰教授以他在柏林求學的觀察與研究,介紹柏林人民為社會融合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修復弭平這段歷史傷痕。在德國海德堡的郭至汶從海外漢學系的設置與發展過程,提出他對未來中文教育的思考。環境政策學者王鴻濬教授再次完成探討花蓮林業歷史的第二本研究著作,介紹太魯閣大山森林的多元面貌以及太魯閣林區成立的始末,呈現人類、森林的微妙互動關係,其中包括二戰軍需而對太魯閣國立公園大山地區的珍貴林業進行剝奪,也介紹國民政府延續日本「民有公營」模式,採取「直營林場」進行大規模伐木的歷史。
面對森林開發與保護的爭論,經常可以在報章看到原住民成為盜伐林木「山老鼠」的新聞,人類學者鄭瑋寧深入分析這種現象是原住民朋友以生命與勞動所得成為博弈的「跑山的」盜伐林木者,其實是遭到資本家「合乎法令」的掠奪成果與獲取暴利。《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一書是由黃應貴、鄭瑋寧主編,夏傳位、吳宗昇、蔡侑霖等社會、人類學者共同創作,透過社會學者蔡侑霖教授的介紹,希望使讀者思考新自由主義下的各種看似合理、理性的金融制度對社會結構的衝擊。
地震過後,花蓮旅遊產業該何去何從?遲恒昌教授從休閒體驗的權力差異與不平等的觀點,透過親身觀察與體驗,剖析花蓮吉利潭此一花蓮新景點的規劃,提醒旅遊景點規劃應落實無障礙設施與服務。由於黑色旅遊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文化忌諱下一直頗具爭議,繼《人社東華》第四期曾介紹〈黑色觀光〉(https://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62),謝伶與呂傑華則從遊客的觀點,分析他們對於「黑色旅遊地」的感知,提供居民從地方、空間、原真性、教育或產業思考災難地景的意義。
人們對於心理疾病或精神病院,常有莫名、負面的刻板印象。就讀社會系的輝,生命中遭受諸多苦難,他以人類學的訓練,將她在精神病房住院期間的觀察書寫匯集成《未行》小書,自本期起,也將分別摘錄該書的短文,使大家對病友有更為正向、深刻的認識與支持。
東華奇萊文學獎已邁向第十八年,歷來啟發許多年輕學子對文學、寫作的熱情,也涵育出多位台灣文壇的著名作家,第十八屆「東華奇萊文學獎」已開始徵文,本期《人社東華》將刊出三篇的十七屆首獎的小說、散文與現代詩,一同欣賞這些優秀的作品。
新接下主編,實在誠惶誠恐。所幸陸續見到歷任主編翎君老師、維倫老師、甄倚老師,與我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在一月份編輯委員會中,與院長、甄倚老師、楊翠老師、慶恩同學集思廣益,《人社東華》除了持續關注花東地區的人文發展與在地實踐,也希望未來能走出東台灣,以「島嶼邊陲: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的觀點來關心台灣其他一樣需要關心的偏鄉、邊陲地區,其中第十八期將以苗栗縣通霄鎮與鐵路海線一帶城鎮的人文故事、地景、在地實踐、社會關懷為主,期許大家也能一起以文章參與這項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