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濬(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為鹿野寫一本具有質感的旅行書,分享鹿野的人文自然之美,藉由一本書的內容與深度旅遊而發現,一直是我非常想完成的一件美事。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前往鹿野,為了鹿野永安社區的「玉龍泉」生態步道與生態池的輔導,大約同時,也因為擔任台東縣政府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委員,進行了「鹿鳴溫泉酒店」的興建案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從此之後,有機會繼續協助鹿野鄉龍田、永安村的社區營造推動,以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設置的輔導工作,我造訪鹿野的次數愈來愈多,也更加深入認識鹿野自然風光,以及迷人的文化底蘊,促成了寫這本書的動機。希望本書有「拋磚引玉」的功用,讓喜愛深度文化旅遊的旅人,可以在探訪鹿野之際,產生內心悸動的共鳴。
本書能夠完成,首先要感謝潘永豐先生的支持。潘先生的家族在日治時期,就由臺灣西部移居至鹿野高台,是開拓地方的士紳。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因為照顧高台地區原住民、以及當官時期守正不阿,深獲地方的愛戴。潘永豐先生在父親身教的薰陶下,律己甚嚴但寬以待人,在長達31年的鹿野地區農會總幹事職務上,不但建樹頗豐,也為農業產業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潘先生鼓勵追求真理,以慈悲與愛宣揚善念,因此,他不但是基督長老會鹿野教會長老,也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榮譽董事。他曾說:「佛教講慈悲,與耶穌說:『我就是道,一生講仁愛,捨命救贖世人的真理』是一樣的道理。」
本書以鹿野地區發展史為軸線,貫穿超過一百年的時光隧道。因此,這本書的章節內容大致分為:草莽、鹿嗷、原民馳、日治時期墾殖與移民、鹿野移民村生活與設施、證嚴鹿野修行、八七水災與紅烏龍,以及熱氣球觀光等。「草莽草莽、鹿嗷、原民馳」是本書的序曲,追溯清政府「經營」後山,在台東卑南設置「卑南廳」或稱「南路廳」的開始。然而,大規模移民開墾,始於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鹿野設置了全台第一個「私營移民村」。這段期間,許多新瀉縣的內地人(日本人)的農業移民移居於此,開始築堤興圳、開荒墾地、種植甘蔗,提供台東製糖株式會社製糖原料。鹿野,逐漸成為內地(日本)與島內移民的熱點。
現在龍田村的規模與設施,大致上於私營移民村時期便已臻完備。村內有煤油燈路燈、青年會館、台東製糖株式會社事務所、鹿野庄役所、鹿野高等尋常小學校、鹿野高等尋常小學校附設「托兒所」、神社、神田全次醫師診療所、公共澡堂(風呂)、牛水飲溜池(牛隻飲水池)、火見の櫓(防火瞭望台)等設置一應俱全,為當時台東廳內規劃最完善的社區之一。如今再度造訪,沿著光榮路而行,兩側的木構建築仍然依稀可見;或整修待復,或傾頹於荒草之間,但已非當日熙嚷往來的市街景況了。
我覺得龍田村那種生活空間本身就是一個很舒服的地方,所以我們常說龍田有七百公頃,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道路的規劃在日治時期就有規劃完整,中間的主要道路為「光榮路」,北邊有北一、北二、北三;南邊有南一、南二、南三。除了光榮路,東西向的道路還有榮一、榮二、榮三、榮四、榮五。被道路所圍起的棋盤式方格,每個方格有5公頃大,除了光榮路兩側的區域外,其它皆為居民的耕作地。耕作地與居住地的融合;機能、舒適兼具,一直到現在為止,整體的空間發展潛力還是相當大(註一)
居民住宅區的規劃亦別具特色,每戶住宅用地約1.4分(大約420坪),住宅建築用地約為20坪,房屋四周作為種植蔬果、飼養家畜之用。家屋為日本農村傳統之四垂式木構建築,屋頂覆蓋茅草,內為高架寢室,有榻榻米房兩間,以及未有鋪面的「土間」,為日常生活、烹煮食物,以及推放雜物的地方。(註二)
日治時期的鹿野地區流傳最廣的故事,最有名望的人物莫過於「神田全次」醫師,以及他的事蹟。神田全次醫生接受臺東製糖株式會社之聘,於大正12年(1923)初抵台東鹿野移民村醫務室,擔任囑託醫師。那一個年代的臺灣東部,衛生條件與設施不佳,遠遠落後於已開發的臺灣西部。夏日一陣暴雨後,草叢低窪地積水非常容易滋生瘧蚊,發冷發熱的瘧疾流行,成為內地移民最大的殺手。除此之外,孩童感染寄生虫導致營養不良、草莽野地恙虫肆虐,大人們因墾殖流落異鄉,酗酒導致傷害、心情無法提振,都對鹿野移民村村民心理與健康的莫大的威脅。
「他的醫術醫德經由口耳相傳,求診的人數愈來愈多,影響所及,鹿野火車站附近一片繁榮景象;旅社、食館,生意興隆,還有人專門在車站、鹿野村醫務室之間接送病患,賺取車資。」「當時民間流傳一句話:上到崁仔頂(註三),病就好一半。」神田醫師的醫術與醫德很快的獲得大家的肯定,「鹿野慈父」之名從此傳揚開來。
神田全次服務的鹿野村醫務室位於宮前區,也在當時臺東製糖株式會社事務所的正對面。物換星移,日治時期的「青年會館」已成為現在的天主堂,而醫務室則大約位於天主堂的旁邊、偏後方位置,但原先的木構建築已全然坍塌,不見蹤影。曾經車水馬龍的就醫景象已不復可見,但對神田醫師的景仰與感念,卻長存於鹿野地區民眾的心目之中。
臺灣光復後,仍然有許多西部移民選擇墾殖移居於鹿野。主要原因是西部可耕地都已經開發,不斷成長的人口,需要尋找更多的「安身立命」之處,來維持家計生活。尤其在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之後,帶來大量的西部移民,他們在鹿野地區胼手胝足,為建設新家園而努力。查閱民國45年(1956)以及55(1966)年的鹿野鄉移民的本籍地資料,發現鹿野鄉的二次移民大都來自西部的彰化縣、雲林縣兩縣,次之為苗栗縣、台南縣與屏東縣。尤其民國48年(1959)的87水災後,大量彰化縣、雲林縣移民移入。當時建立鹿野茶區的初期發展基礎,來自新竹、苗栗、桃園的客家移民居功甚偉。
整個臺灣茶葉的開發史雖然來自福建安溪,但後來真正在臺灣從事生產者,最有貢獻的應該就是客家人。先有桃、竹、苗以及花東地區客家人移入,以及民國48年(1959)的87水災後的移民,開始讓東部的茶葉產業發展起來(註四)
在眾多西部移民者之中,最受矚目便是來自台中的證嚴法師。她堅定地選擇向佛之路,前來臺灣東部修行的第一個落腳掛單之處,便是鹿野龍田村的崑慈堂。她在鹿野時間不長,但留下了「慈濟樹」─歡喜做,甘願受,以及證嚴為尋找證道,一段巒山冒險故事的「智慧之路」步道。
如今,鹿野高台的熱氣球活動,已經成為暑假期間全國的熱門活動,加上鹿野茶區產製的「紅烏龍」的盛名,產業發展帶來了觀光人潮,地方經濟也跟著活絡起來。此時的鹿野正吸引了新的一批移民前來定居,然而「新」與「舊」之間,也正激盪著鹿野「社區復興」的新文化。我相信如同一世紀以前,一批滿懷著希望的移民,遠渡重洋,移居於此,撰寫著他們自己的歷史,編織那一個時代的故事。鹿野人,在任何可發展的機會上,永遠不會停下腳步,下一階段,正等待他們的摸索前進,創造歷史。
本書正在修改與編輯中,全書大約3萬8千字,引用日治時期報導、檔案文稿、叢書內容,並深度訪談了4位鹿野在地達人,描述當地人物故事,以增加閱讀本書的趣味。在未出版前,先擷取書中部分,分享給「人社東華」的讀友們。本書預計於今年六月中出版。
註釋
註一:廖中勳先生口述,訪談者王鴻濬,民國107年4月23日於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仙人掌工作室。
註二:趙川明等,《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臺東:台東生活美學館,2011),頁287。
註三:從鹿野火車站步行到鹿野移民村需要經過一段陡坡,坡上方稱之為「崁子頂」。就醫求診神田醫師的病患,能夠上了崁子頂,前往神田醫師的醫務室,就可以樂觀的指望病可痊癒。
註四:吳聲舜先生口述,訪談者王鴻濬,民國107年9月17日於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農委會茶葉改良場台東分場。
作者介紹
王鴻濬,出生於臺灣台南麻豆鎮。美國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政策博士。現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東亞環境史學會副會長(Association of East Asia Environmental History, AEAEH)。曾任東華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耶魯大學訪問教授、日本岡山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學者。學術專長領域:環境經濟與政策、永續發展、環境影響評估、非營利組織、環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