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上林 高中國文教師退休,作家
童話曾經陪伴我們長大。
我念小學時,一、二年級托學長之福,在他家看葉宏甲的漫畫,諸葛四郎、真平、林小弟三人大戰孔雀俠、黑騎士的勇猛印象至今還很清晰;三、四年級讀的童話故事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國語日報社出版的《小賣藝人》,當時曾經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悲慘的遭遇,傷心不已。
童年時,我相信故事中的世界是真的存在的,隨著情節的發展,與主人翁齊歡齊悲,情緒也時鬆時緊。隨著《小紅帽》、《三隻小豬》、兒童版《西遊記》的故事進程,童稚的心靈緊緊相隨呼應,於是自己也融入故事裏頭,我們竟也化身成為劇中人,成為故事的主角。
時光荏苒,角色易位,輪到我們說故事給下一代的小朋友聽,如何讓他們讀得津津有味,才發覺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童話作家周曉楓說︰「只有當你真正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在整個世界面前,自己仍舊是片面的,無知的,年輕的,你才能開始你的兒童文學寫作。」換言之,童話的創作者寫作時的角度,必須由成人的世界切換至兒童的視野,唯有把自己變得好小好小,你才能騎上稚兒的小單車,不致壓垮…
究竟要如何寫好一個童話故事?坊間書籍所示或網路查索所得,真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撩亂。一個吸睛的童話故事構成要素,綜合歸納不外乎下列五項︰
一、豐富的想象力。
二、故事主題立意要清新且通俗易懂。
三、要注意人物和故事有新意。
四、故事情節必須引人入勝。
五、語言必須生動活潑。
讀過這本《林君鴻兒童文學作品集》二十一篇童話作品,讓我又再度鑽進兒童夢幻島的國度,恣意聆聽這一代的年輕說書人為小朋友講的故事,真是讓我驚艷不已!
闔上書本,腦海中仍不時迴盪精彩的片段︰
像第十三屆得獎人宋金鳴的〈女孩與鏡子〉。
森林中一個小女孩有天無意中在果叢中拾獲一面有著木把的小鏡子,藉著與鏡子的互動,她開啟了人生的尋鏡之旅,她這一輩子撿拾過各式各樣的鏡子,有泥巴鏡、濛濛鏡、鐵柄鏡、霧面鏡、曲面鏡、荊棘鏡、玉石鏡…,可到暮年時,最懷念的還是初次遇見的小木鏡。作者筆下的鏡子有喜怒哀樂,會讚美,會訓人,最後一幕是溪水波光映照著翠柳與她斑白的鬢髮。故事的上層彷彿有更深的涵義,那就是鏡子如同人心,可以鑑照萬物;人間尋尋覓覓過後,到頭來可能所獲是滿地黃花憔悴損。因此我們要時時勤拂拭,尋回初心,莫使惹塵埃。雖說是童話故事,卻也是說給大人聽的。
又如第二十屆得獎人張聞珊的〈偷夢的貓〉。
阿奇是一隻專門偷夢的貓咪,每當夜幕降臨,阿奇便會帶上一個大袋子,偷走每個人的夢境。今夜阿奇驚訝地發現有位男孩還沒睡著,正趴在窗前與他四目相對。他們倆在很久以前都失去了做夢的能力,所以只能「借用」別人的夢。
男孩勸告阿奇把偷來的夢還回去,大家一起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夢。幾經猶豫,阿奇最後下定決心,解開了綁緊的袋口。霎時袋子裡的夢,都化作一隻隻金光閃閃的鳳蝶,拍拍翅膀,輕輕飛回所有人家中。這段的敘述真是美妙無比!
他們開始踏上尋夢之旅。他們先是在爬滿藤蔓的廢棄房子尋找,可惜無所獲;接著找到一棵參天大松樹,一直爬,爬到了松樹的最頂層。他們遙望星辰頻問訊,北極星提示說:「最美好的夢,說不定就在身邊。」
說也奇怪,此時睏意席捲而來,眼皮越來越重,終於沉沉睡去,享受同一個奇妙的夢。突然,他們都飛了起來,飛到夜空的最高處,在無數銀星之間穿梭。
在夢的領域,充滿怪誕的想像;也唯有在童話的王國,才能掙脫物理世界的侷限。
客家話或廣東話中,做夢都講成「發夢」,我沉浸在《林君鴻兒童文學作品集》二十一篇童話作品的世界多日,竟然也刺激了我的睡眠神經,發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夢︰
我們參加了一個蘇門答臘島夏夢詩湖的野地生態旅行團,傍晚正準備飛回到宿營地。
這是一架可以容納九人的拼裝小飛機,乘客列坐兩旁的長凳子上,像當兵時軍車出勤載運米糧,阿兵哥坐在兩側那樣;但我們沒有載運東西,圍繞的卻是一個大窟窿,地面影像迅速滑過,冷風颼颼直灌上來;有點像是在星際探險逃難時臨時找到的星艦殘骸。
可偏偏快降落時,有隻小頑皮猴遞給了我一隻小青蛙,那隻青蛙活蹦亂跳,我一手扶著椅背,一手還要伺候這隻青蛙,騷擾到不行時,我手一鬆,牠竟跳到機艙的大窟窿中,看著牠直線下墜球般掉進樹叢裡,我想小青蛙應該沒事吧!
降落營地後,只見新蓋的招待所屋頂破了一個大洞,直徑一米的大型LED燈被撞爛,地上有個爆開的鮮綠防撞包和一副破爛的降落傘具,年輕戰士章聰榮正倚柱趺坐。
「我肚子好餓!」這是他看見我說的第一句話。
「章聰榮!你是青蛙人?你竟然沒受傷!」
章聰榮是1979年我們花東輕裝師部隊的新進步槍兵,來自花蓮縣瑞穗鄉德武阿美族部落,我曾看見他在秀姑巒溪的牛山國小前潛水抓魚。我們已經失聯四十五年,他怎麽今天突然以青蛙人的姿態出現在我眼前?
夜裡招待所前忽然車燈麕集,各家媒體記者紛紛搶著採訪青蛙人自天而降,撞破屋頂毫髮無傷的天大消息。
外頭有印尼蘇門答臘島棉蘭市野地考察公會的噹噹理事長正在舉行記者會,而我正在旅店廚房幫章聰榮請廚房阿姨裝了一碗香噴噴的雞腿飯端給青蛙人解飢。
我們的領隊小楊衝進廚房對我說:「等他吃飽,趕緊帶他出來給記者拍照……..」
忽然,夢就醒了。
清晨五點,我寫下了這個「青蛙人」的故事。
早上做的夢,趁還濕淋淋的,趕緊起床寫下來(因天亮後,夢被太陽晒乾,故事就死了)。
作者簡介:
邱上林,花蓮高工教師退休,曾獲國軍埔光文藝金像獎、花蓮縣文化藝術薪傳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出版。編著有:散文集、詩集、報導文學集、傳記、空拍攝影集、老照片集等十七種。
——轉載自《天空中的魚:林君鴻兒童文學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