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河川治理網絡的建構:以屏東市萬年溪為例——林育諄

林育諄(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一、河川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過去河川在都市發展文明的歷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從原本農業生產時期所具備的交通運輸、水源供給與灌溉功能,到了都市化及工業化帶動的發展過程中,一來都市人口遽增,導致原有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無法因應快速成長所帶來之需求,再者河川兩岸原有的農業土地隨著工業化帶動下逐漸轉為工廠用地,河川成為都市污水與工業廢水排放之處,導致環境品質降低,河川到處是廢棄物與垃圾的現象。

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後,河川與都市發展的關係又重新受到重視,歐美先進國家在1960年代開始新一波的水岸再發展熱潮,將水岸原有運輸、製造、倉儲等功能轉變為文化藝術、休閒娛樂等使用,進而與都市內的公園綠地系統連結成完整的水與綠都市開放空間系統,甚至賦予其文化及歷史意義的價值。是以,河川流域的空間規劃發展思維也成為是近年來受到重視的主要議題。

當前「都市河川」(Urban River)一詞通常都伴隨著生態復育的目標,許多環境學者呼籲應透過污染減量、公園綠地開發與藍帶建構將河川重新整合至都市生活中。因此,在河川整治的過程中,除了廢污水處理、生態復育工程及相關硬體建設外,應更進一步思考河川、人與都市環境之間如何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尋求一種河岸空間與生活結合的空間生產模式,也成為是河川整治後,帶動城市空間轉型的新契機。

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都市河川?

河川是都市環境構成的一個重要關鍵,近來隨著台灣環境意識的覺醒,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重點,特別是河川水患、水源開闢、河川溼地生態保育與水源污染議題等,更使河川成為台灣政治經濟與環境的重要議題。

每一個都市的形成與發展都與其所在地的水系緊密相關,這些水系除了具有防禦、運輸、防洪與清潔的都市功能外,同時也是多種在地生物棲息地與空間活動的通道與媒介,更是都市景觀美學與歷史文化的載體。因此,當今的都市河川扮演著五個重要的功能角色:

  1. 生態廊道:是水與各種營養物質的流動通道,也是各種在地物種的棲息地,在現代景觀生態學意義上,河流廊道具有維護大地景觀系統連續性與完整性的重要意義。
  2. 文化資產廊道:都市的歷史與文化常常與都市河流密不可分,故事與歷史遺跡往往沿河道發生與保存。
  3. 綠色休閒廊道:成為都市居民步行與自行車動線的最佳通道,也是未來觀光的最佳場所。
  4. 都市景觀介面:是人與自然、人與人、都市與自然交流的場所,從視覺與景觀認知的意義上,是一條不可或缺的邊界。
  5. 都市生活的介面:沿著都市河川而展現市民生動的日常生活。

因此,河川是都市整體環境發展與文化構成上,不可割離的一部分。從過去的歷史脈絡來看,從聚落社會與河川結合的農業生產模式,到支配河川的工業生產模式,進而轉變至後工業生產模式時,如何進行河川與都市社會關係的重建,這些生產模式的演進,是資本主義歷史進程的一部分,也在不斷的社會衝突中,界定著都市河川的功能與意義。而河川在既有的地理區隔功能上,常使得都市河川兩岸間的互動隔離,形成截然不同的發展樣態,在都市不斷的擴張發展下,如何接合河川兩岸的空間發展,並重構與河川的生態秩序關係也成為是都市治理的重要課題。

三、邁向河川都市主義的架構性思考

河流如何成為城市的靈魂意象?就如同塞納河之於巴黎、泰晤士河之於倫敦,一座城市能有一條河流通過,就如同其臍帶與嬰兒的血脈連結,帶給人們一個兼具生態景觀、文化涵養與藝術美感的生活環境。

當代社會學中,有關都市與都市生活的概念大多建基於芝加哥學派著作上,在Louis Wirth的「Urbanism is a way of life」一文中,對於都市做了一個比較狹義性的社會學定義,他認為都市是一個相對大的人口數量、密度與社會異質性個人所形成的永久性聚落,並從這些最低限度的必要條件來推論都市生活方式的主要脈絡。是以,都市主義是一種尋求理解在這個都市空間中發生的生活方式,其涉及文化議題、日常生活的含意、符號與模式,以及適應都市環境的過程,也涉及街道、鄰里與都市層面的政治組織形式。

因此,本文所指之河川都市主義不是指固定的空間計劃書,而是一種在行動中的實驗與嘗試。河川都市主義所強調的河川水岸空間並不只是一種表演的場所,而是生活區,以住宅為中心,融入文化、藝術及娛樂等活動,並涉入提供場地居民就地就業的機會。因此,河川都市主義可從兩個主軸來進行都市生活方式與空間設計上的理解:

  1. 河川復育(River Restoration)
    河川復育係從河川生態環境復育與清淨水質重建,到河岸空間景觀與文化傳承,藉由河岸周邊地景及社區空間的維護與轉化,再現河川的文化價值與魅力。
  2. 河川治理(River Governance)
    河川治理是一種環境治理的社會再造運動。基本上,它是關乎長期的溪畔社區空間營造與公私夥伴關係重建,以強化河岸周邊社區居民參與並厚植河岸社區社會資本,累積社區凝聚力為其目標。透過有效地動員在地文史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社區環保義工隊,以及非在地的NGO團體與學研單位,促進在地參與,藉此建構成為河川環境治理的新社會網絡。然而,此一網絡的發展,應該配合國家政策來一起推動,通過由下而上的社區參與以及由上而下的政策輔導,成為一個雙向的河川治理制度網絡。

四、萬年溪整治與空間轉型:舊記憶與新風貌的時空交疊

屏東縣政府於2009年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2億元的經費,開始進行萬年溪整治工程,以「水源補助」、「水質改善」、「河道整治」與「景觀改善」四個面向,推動生態工法施作,以恢復萬年溪自然生態。整治工程完工後,可提供三萬五千六百平方公尺的綠地面積、八點三公里的人行步道與三點七公里的自行車道,成為屏東市區水與人最親近的藍帶軸線。筆者因地利之便,有幸參與萬年溪工作團隊,也見證著萬年溪整治逐步呈顯的改善成果。

過去萬年溪由於都市開發,經濟發展帶動的快速工商業化後,使萬年溪周遭的農業用地被快速的轉化成住宅與工商業用地,萬年溪原有的休閒與灌溉功能,也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被取代。然而,萬年溪整治工程的完成,帶動了屏東市區的人文教育、環境景觀與社區聚落的各項發展。簡言之,萬年溪是屏東市區的人文記憶圖像,並結合現今溼地生態廊道與後續景觀環境的建構工程,承載著舊世紀的記憶,也正建構新世紀的風貌。然而,在都市硬體工程建設改造相繼完成下,如何透過外在景觀環境的形變而內化於都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質變,將是都市河川治理的下一步值得觀察的焦點。

五、萬年溪河川治理網絡的建構

在2012年萬年溪整治工程進入尾聲之際,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著手新造溪運動,藉由萬年溪「城市新溪望」專案計畫,喚起大眾對萬年溪的感官經驗、環境知覺與記憶印象,將萬年溪的整治經驗,進一步轉化為民眾參與的各種面向,如社區營造、生態環境、人文關懷與保育行動等。萬年溪整治的議題不僅探討工程與防洪排水功能,更進一步探討萬年溪對環境人文地景與社區資源整合,甚至於都市生活美學的關聯,並規劃為「萬年溪人文與都市記憶」、「萬年溪整治與河川都市主義」、「萬年溪保育與公民參與」三大面向,發動民間社團參與,帶動社區關注與居民參與的效應(見圖1)。

圖1 萬年溪「城市新希望」專案整體規劃概念圖
資料來源:屏北社區大學(2012)

「城市新溪望」專案成員的專業背景涵蓋人文、社區營造、都市計畫、水資源、影像紀錄、文資保存、觀光遊憩與媒體等多元領域,透過這樣的專案計畫,成功的整合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屏東大學、大仁科大及美和科大)、溪畔小學(民和國小、建國國小及仁愛國小)、媒體(觀昇電視台)、NGOs(屏北社大、萬年溪保育協會、屏東愛鄉協會、蕭珍記文教基金會、屏東市健康城市協會以及屏東野鳥協會)以及溪畔社區(豐榮社區)。因此專案中所產出的具體成果包含書籍、繪本、動畫、歌曲、微電影、文創商品以及行動劇等,將萬年溪的議題導向民眾參與及社區營造,也有利於萬年溪河川教育的推展。

為了深化萬年溪治理網絡,藉由溪畔小學與社區之參與來打造在地河川教育的內涵,成為整個河川治理網絡中的重點推動項目。在萬年溪的河川教育上,採集相關人文故事作為素材,並設計豐富多元的活動,運用戲劇融入教學、生態導覽與實際踏查的方式,建立學生河川教育護照,進行生態教育的推展,並採取策略聯盟、藝文團體展演以及親子活動方式,強化學校與社區之連結,有利於河川教育在社區參與之推動。

六、「小」河川「大」轉變

還記得小時候曾經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說的:一個生性慵懶邋塌、不修邊幅的人,其住所也凌亂不堪。一天,有人送他一束鮮花,他靜靜的欣賞那束美麗的花,便開始找出塵封已久的花瓶,洗擦乾淨後,將花束插起來。突然發覺桌上積滿了塵垢,擺上鮮花很不協調,於是便將桌子收拾乾淨;但環顧屋內,蛛網塵封與桌上鮮花成為強烈對比,便開始整頓室內環境;室內環境整頓好之後,看到院中亂草叢叢,於是也將院內四周清除乾淨,然後覺得心中非常舒暢,經過鏡子一瞧,發現自己蓬首垢面,衣衫齷齪,與整潔的環境、美麗的鮮花截然不配,只好再將自己梳洗修飾一番。最後,這一束花朵,使得他整個人與環境都更新了,進而從外在環境而內化自己的心靈,成為一個奮發向上的青年。

這則故事轉變到都市河川整治工程時,不也正是都市決策者與規劃者所抱持的信念與想像嗎?藉由都市河川的整治,逐步拓展出河川教育、居住環境改善,乃至於城市生活美學之建構,都市河川的多重樣態皆忠實地記錄都市發展變遷。是以,都市河川發展與都市規劃密不可分,而結合都市河川整治的水岸發展是一個都市過度成長之再生途徑,水岸發展之成敗繫於河川保育之良窳。以往圍堵河川之水泥思維,不僅切斷河川生物棲息地連結,更忽略當地河川生態紋理與民眾需求等整體考量方向。

都市文化會透過人類的活動而呈現在特殊的空間地景中,也會藉由獨特地理景觀的詮釋與塑造而展現。透過整治後萬年溪的改變,進而引發都市空間轉型與生活方式的重構,成為屏東河川都市主義所要詮釋、挪用、塑造與建構的重要標的,既是實質存在但不斷演變的地景,也是文化再現、想像與情感依附的對象。而萬年溪的水文重建運動所帶動之公民參與,也成為社區空間再造與社區意識凝聚的主要動力。

台灣雖小,但在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的歷史進程上,卻是相當龐雜而多元,本文所提的萬年溪案例並不能代表台灣所有的都市河川。其他的都市河川在地理環境、經濟生產與社會文化面向的發展極為不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作更多的案例討論與後續延伸觀察,才能豐富以河川都市主義作為河川治理網絡建構的發展思維。

「偉大的城市,必定擁抱河流。人們對待河流的態度,決定了城市的風貌,更展現了城市人群的風格與氣度」

──引自《萬年溪:母親的過去/現在/未來》電子繪本。

參考文獻

Wirth, J.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1-24.
屏北社區大學(2012)。「流向萬年 城市新溪望」。屏東縣政府計畫委託案。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