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三)

賈沐蓉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這堂課的主旨是在探討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為此我們和林潤華教授進行很多次的討論。討論的內容包括「經濟動物」、「流浪動物」、「同伴動物」等相關議題。而為了讓我們試著跳脫「人類觀點」的侷限,我們並在課程中執行「物的議會」,其實就是讓參與者扮演地球上各個角色,以它們的立場發言並思考的「角色扮演」議會,藉由活動幫助我們站在非人的角度思考。當時會議主題關注在「格子雞」的動物福利,我便是扮演住在小籠子裡的蛋雞。雖然剛開始發言會有點尷尬(也有可能因為我必須第一個說話),但隨著議會的推進大家越來越融入角色。雖然,事後扮演蛋農的教授表示會議比她想像中的還要和平,但這項活動的確讓我更能站在動物的角度思考我們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的事情。

  而在課堂中,討論最多的議題還是流浪動物。而討論很快就出現兩個大方向:一是「與流浪動物共存」、二是關於「流浪動物的收容」。在臺灣,流浪動物是個長期存在的現象,而隨著社會大眾的動保意識提升,不少人試著調和流浪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將雙方對彼此的影響降低,甚至是轉變為互利關係。

與流浪動物共存

  在這個「互利共生」的觀點下,在台灣最知名的例子便是「貓村」猴硐。猴硐聚落的起點與興盛,乃得利於早期產業煤礦開採為主,「貓」只是礦工飼養以捕鼠等害蟲的動物。但煤礦枯竭後聚落也隨之沒落,而一位名為「貓夫人」的攝影師在拍攝村內的流浪貓、並將其上傳網路之後,猴硐以「賞貓」景點意外爆紅,許多遊客特地造訪山城只為一睹貓咪們的風采,猴硐也因此有了貓村的稱號。而我們也實際來到貓村進行移地踏查,觀察當地貓咪與居民或遊客間的互動狀況。

  在事前資料的收集過程中,我們從新聞報導中得知猴硐貓村更多面向的問題。例如,流浪貓生病受傷無人照顧、遊客隨意餵食、有人故意棄養貓咪等。我大約3年前曾造訪猴硐,當時貓咪所處環境確實不佳,不但有丟在地上的飼料、還有遊客拿人類的食物餵貓;貓本身的狀況也普遍不佳,眼睛感染或外傷隨時可見。但 2022 年 12 月實察中,可發現如今猴硐流浪貓的物理環境條件已大幅改善,許多設計也更以「動物」作為主軸。例如貓天橋、廣場上能看到比以前更多「不要打擾貓」的相關警示;角落也設計給貓躲避與休息的貓屋;廣場上餵食的遊客也收拾好垃圾,當地居民餵食貓咪時也都事先裝在碗裡,當貓吃飽後就會收走。在車站「迎接」觀光客的貓咪看來也相當乾淨且沒有外傷,不過也可能因為貓的天性,弱勢、狀況不好或生病的貓並不會將自己暴露在空曠的地方,而是躲避起來。

  為了管理貓咪,地方政府也特別在猴硐設立收容以及防疫機構「猴硐貓公所」,但這類型行政業務的進展其實要歸功於當地團體起始的照顧;搜尋相關資料時發現,當地流浪動物照顧團體不只一個,其中規模較大、且有實質在照顧貓的社團為「猴硐貓友社」。根據猴硐貓公所負責人的說法,他們和貓友社一直是「公私協力」的合作關係,共同監管猴硐的流浪貓:貓友社作為第一線流浪貓的照顧者,若發現陌生的外來貓、或是在籍管理的貓受傷,就會通報貓公所,由貓公所接手處理,如協助送養或提供醫療資源等。

流浪動物的收容與收容空間

  我們第二個討論主題便是動物的收容空間。廣義來說,只要有執行「收容動物」這個行為的空間,便可被視為動物收容空間。但這種定義實在太過廣泛,於是我們將觀察與研究範圍限制在「收容對象為流浪動物的動物收容空間」。其中最典型的當然是政府所設立的動物收容所,上述所提的貓公所便是一例,而較為特別的還有民間的私人狗園、以及幫助流浪動物找家為經營主旨的中途咖啡廳、中途貓旅館等空間。

  但動物收容空間到底有什麼功能?最主要當然是收容與送養流浪動物,其次則是教育與醫療。若由公部門所經營,通常收容的空間與數量會相對龐大,並須兼具行政功能與較為完善的醫療照顧。但它的規模大小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公部門所經營的收容所收容總量大,在訓練動物行為或全面的照護上,就顯得較為不足;而私人經營的收容空間與收容數量規模雖小,相較下功能也不這麼齊全,但在訓練動物行為與照顧上得以花費較多心力。而在這次的實察中,我們也參觀了這三種不同類型動物收容空間:分別是猴硐的「貓公所」、身為中途咖啡廳的「浪浪別哭」、以及本質為貓旅館但同時也兼營貓中途的「樓上遇見貓」。

  第一站是位於猴硐的猴硐貓公所。原先的計畫是要前往位於花蓮鳳林的躍動園區進行參觀,但因為疫情所以不得不放棄。後來在計畫前往猴硐時發現當地的猴硐貓公所(前身為猴硐貓咪資訊站)本身就有在收容與送養貓咪,於是決定前往進行實察,也很榮幸有機會與貓公所負責人,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組長、本身也是獸醫的盧明志組長進行訪談。

  盧組長告訴我們,現在的貓公所前身為侯硐貓咪資訊站,目前主要負責業務包含:教育倡議、動物保護通報醫療與照護、送養流浪動物等功能。原先,新北市政府早就有計畫將資訊站改建為貓公所,但因疫情延宕直到近年才正式落成,改建後因其文青新穎的建築與空間設計,導致不少遊客將貓公所誤認為新開的貓咪咖啡廳,部分在地居民也有所誤解,以為是「新來」的保護動物組織,曾造成一些小誤會。

  訪談過程中,盧組長並帶領我們參觀了貓公所內收容送養貓咪的空間,並引導我們與送養貓互動。寬敞空間中大概收容 10 隻貓,提供貓基本生活的空間以及用品;除了提供飲食與庇護空間外,也有進行醫療與照顧,中途我們便觀察到工作人員餵藥與觀察身體微恙的貓咪的情景。送養空間與外界隔有一片很大的落地玻璃窗,穿透的玻璃,使得遊客可以透過玻璃窗跟室內的貓咪互動。盧組長表示,和其他的收容所相比,猴硐算是幸運了,貓公所認養率非常高,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名人,也造成了些宣傳效果。因為選擇來到猴硐的遊客大多是愛貓貓人士,加上人流量大,貓更容易接觸到可能的認養者,自然認養率高。

猴硐貓公所待認養區的貓咪們

  盧組長也對於目前動保處對猴硐貓咪的治理方式,以及當地居民對貓咪的態度做了近一步的說明。盧組長表示,事實上動保處一直在執行 TNVR(捕捉、絕育、注射疫苗、原地放回)來控管貓隻的數量,並且,這樣的措施也擴散並串連到周圍的鄉鎮或聚落,試圖串連一個管控貓隻的網絡。因為貓是會移動的,當猴硐的貓自然減少時,由於資源仍在但競爭減少,外來的貓就很有可能移住進入,因此,控管流浪貓的數量的措施,必須擴散且串連周圍的區域,才能做有效的監控。

  至於當地居民對於貓咪的態度,盧組長表示,猴硐居民與貓的關係相對緩和;目前猴硐當地民眾多能接受貓咪的存在,畢竟貓成為帶動當地觀光發展的動力。有些猴硐居民甚至擔心持續 TNVR 下,貓咪是否有完全消失的一天?但盧組長認為短期內貓咪完全消失的狀態很難發生,畢竟如前所說,貓是會活動且移動的動物,因此,顯然貓與居民共譜山城景色的日子還會持續。但根據教授之前的採訪還是能發現有人痛恨貓,曾經有人在跟會固定餵食的愛媽抗議無果後,將貓吊死在橋下來示威,也曾有人在貓食中投毒來傷害貓咪。顯然,雖然多數居民對於與貓共存的狀態保持正面的態度,但關於人貓共存的態度,仍是一個多元意見分歧的狀態。

  第二類收容空間則是既是消費空間也是收容空間的「中途動物咖啡廳」,我們前往觀察的木地地是台灣相當知名的中途咖啡廳:「浪浪別哭」。作為相當知名的中途咖啡廳,貓和狗是該店家主要協助送養的對象,店家的經營宗旨希望藉由咖啡廳的形式,讓浪浪(流浪動物)能有更多的機會與人接觸,進而找到一個幸福的家。

  我們探訪當日店內共有 10 隻貓與 4 隻狗,牠們大多由老闆或合作的愛媽愛爸帶來安置。經過簡單行為訓練(例如室內定點如廁)後進入店內與客人互動,若有客人有意領養就會聯絡老闆,再由老闆進行面試和家訪等審核過程,如果一切順利牠就能找到新家,而新的流浪動物就有機會進來替補,進行下一個循環。

  進入店內後發現,貓和狗活動的區域是分開的,兩區之間則是用拉門來阻隔。我們被安排至貓區的座位,兩區之間則用拉門來阻隔。貓區內的擺設除了貓跳台、貓窩、紙箱等供貓咪休息和躲藏的設施外,連天花板上都有設置給貓使用的空中走廊。為了安置新來的貓咪,減緩貓咪緊張的情緒,在貓區內部另外隔出一個禁止客人與其他貓咪進入的小區。狗區則設置狗窩、水碗、玩具等日常必需品。所有動物都能自由地與客人互動,但在入店前店員也積極告知客人當動物不想和人接觸時,請不要強迫牠們,否則店員有權力請客人離開,強調店家重視且也邀請消費者重視動物的意願。當時同在貓區的客人中,有一位年紀較小的小朋友,當他想去摸正在睡覺的貓咪,較為年長的同行親友及時阻止他,店內外野宣傳著「領養不棄養」的理念,顯示這樣的動物收容空間其實也有著教育的功能。

在貓咖啡中與公關貓的互動

動物中途咖啡廳中,消費者與待認養犬隻的互動

  除了很經典的「中途動物咖啡廳」外,也有少部分的商業空間兼顧中途的角色;我們最後一站是便是拜訪既是貓旅館、也兼進行中途的「樓上遇見貓」。老闆陳怡馨(以下以其暱稱喬茵稱呼)原先是化妝師,自己也養一隻寵物貓,但因為工作而忽略了牠的身體狀況,導致某天貓咪生病後很快就去世了,連醫生也找不出病因。當時她傷心到無心工作,一直在網路上搜尋自己貓咪可能得了什麼病,偶然中發現有貓旅館、咖啡廳這樣的動物產業,於是在跟先生商量過後便加入了這個行業。喬茵姐對於前往寵物旅館面試時印象深刻,因為當她提到已經去世的貓,竟在店長面前崩潰大哭,事後覺得多半是沒機會拿到這個工作機會了,不過沒想到最後還是順利獲得工作。

  當喬茵姐決定要自原來工作單位獨立,便在目前的店址開設了「樓上遇見貓」。「樓上遇見貓」原先是貓旅館兼營貓咪咖啡廳,但因為後來業務繁忙無法同時兼顧兩者,加上設置貓咖啡以增加客源的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於是便結束咖啡廳部分而專心經營貓旅館。旅館提供短期和長期的住宿,喬茵姐表示,有些飼主因為工作短長期在海外、或因人生規劃需要暫時安置貓咪時,貓旅館便成為得以安置貓咪的最佳去處。

  店內除了提供住宿給一般的飼主外,喬茵姐也撥出部分空間安置流浪貓,進行送養。中途的部份分有償和無償兩種;一部分的貓咪經由愛爸愛媽的通知、或收容所志工的通報,直接從收容所裡帶出來,她便自行負擔中途所有費用,而其他貓咪的安置,則透過收取少部分安置費用,提供合作的愛爸愛媽安置貓咪。目前,店裡等待認養的貓多數來自收容所,喬茵姐特別拜託收容所志工以帶出成貓為主,因為收容所中成貓領養率特別低,尤其兇且不親人的成貓,非常有可能將在收容所過完一生。因此,老闆特別強調帶來沒關係,她可以負責親訓。而在貓咪狀況穩定後,她會將貓的照片與資料放到網站上,如果有人想領養會先請對方填寫領養問卷,並希望對方來店內跟貓互動至少 2~3 次;當成功送養後,也會盡量跟領養人保持聯繫,如果之後有發生不可預期的後續狀況,例如不預期退養或飼主需要協助等,至少貓咪不會再度流落街頭。喬茵姐表示,事實上在送養和經營動物旅館中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當然人有好也有壞。例如有遇過愛媽要求在領養人家裡裝監視器,這樣才能 24 小時確認貓的狀況;也有全身都是名牌,卻只給寵物貓吃糟糕飼料的飼主。但她覺得最欣慰也最值得的還是,當看到領養人回傳照片後,看到自己經手的送養貓都過得很好,這是她最開心的事情。

小結

  經過本次實察後,除對投入「動物照顧/照護」的人更加佩服外,對現在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有更多的想法。由於我本身曾擔任校內敖屋社的送養幹部,理所當然覺得給流浪動物找到家才是最好的選擇,但顯然這是不現實的想法。全部收容到公立收容所也不可能,在零撲殺政策下許多收容所早已爆滿,思考「如何共存」也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不但能解決收容空間不足的問題,若處理得當甚至能像侯硐貓村,達到互利互惠的狀態。但這也是要在作好配套措施,例如監督買賣業者與強化飼主責任,在空間設計上如何有效隔離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的衝突等,否則,沒有配套措施後的「共存」,可能更加成為人類與社會的浩劫。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