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輕軌的經營不可忽視楊梅和新屋等地方仕紳的極力推動。根據昭和6年版(1931)的《臺灣株式年鑑》,楊梅軌道株式會社社長為鄭步青,專務取締役為范姜新梅,其他則有王葉斌、范姜羅、范姜開宏、范姜新裁、范姜泮等5名取締役和呂家聲、鄭運生、范姜新鰲等3名監察役。此經營團隊主要由楊梅鄭家和新屋范姜家所構成,而這也反映楊梅軌道會社的軌道興築亟欲溝通楊梅和新屋兩地。換句話說,新屋地區欲連接縱貫鐵路,將米穀銷出、將貨物運入的企圖昭然若揭。早在明治38年(1905)臺灣日日新報記者的觀察中,人力貨車(即輕便車)的鋪設便是地方共同的聲音。所謂「自舊街至停車場全無隙地,目下每日平均所糶所糴之米達貳百圓以上,出入貨物亦達參百圓左右,誠鐵道全通之由也。惟該處濱海邊之米穀雜貨,距街尚有貳町之遠,雖有牛車能行之路,又屬警察里道不能通行,不得不用人夫搬運。若能以人力貨車從警察里道路運至,既省運費,尤省時間,則大善矣。」大正元年(1912),由楊梅聯絡其西北部市街「新屋」的輕便車路終於通車,但尚未真正通向海邊。
日治初期,縱貫鐵路楊梅火車站的遷址不僅促成所在市街的繁榮,更進一步誘發了周圍輕便車路的興築。首當其衝的,即是引發楊梅與其西側地帶如新屋、大坡等地的交通連結需求。清末,劉銘傳建設基隆至新竹間鐵路,其中略呈東西走向之楊梅地塹構成的天然孔道,由東往西共設立安平鎮、頭重溪和大湖口三站。當時的頭重溪車站,是今桃園市楊梅區轄境內唯一的鐵路車站。明治32年(1899),火車站(時稱停車場)遷移至今日楊梅區大華街衛生所舊址設立。至於楊梅區西側的伯公岡站,則要等到昭和4年(1929) 11月1日始開辦客貨運業務。
輕便車路的打造
楊梅軌道主要有兩組路線,一是由楊梅火車站發展的系統,另一則是伯公岡車站延伸出的車路。楊梅至新屋線是該會社最早完成的路段,竣工於大正元年,楊梅和新屋分別是路線兩端的「臺車發著所」;16年後,由新屋往西延伸至崁頭厝的軌道工程始完工。自此,該路線併稱楊梅-崁頭厝線軌道。楊梅-崁頭厝線輕便車路有兩條支線,老飯店線和石磊子線。昭和2年(1927)完成的支線,由老飯店處分歧,先向西北、後向西北西鋪設以達新屋庄大坡地區,故稱「老飯店支線」,沿途配置可上下車的「臺車乘降所」。「石磊子線」則是由新屋經石磊子向觀音方向修築,輕便車路線長約5公里,可惜未能繼續連通至觀音市街。(表1)若比照前人對西非沿海一帶交通發展的理論,縱貫線鐵路車站可視為「分散的港口」,輕便車路則類似「侵入路線」,逐漸向廣大地區擴張。老飯店線和石磊子線的軌道,便是後期發展出的支線。伯公岡線建成後,新屋和楊梅兩市街則產生相互連結。未來由原軌道蛻變而發展的楊梅崁頭厝間自動車路線,或可視為高度優越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