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翎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書名:《共築蓬萊新樂園:一群池上人的故事》
作者:黃宣衛
出版社:台北:唐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頁數:173
去年(2018)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滿十年,音樂家、舞蹈家、文化人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聚集在美麗的池上平原舞台,在藍天綠地的一片稻景中,欣賞表演者以天地為舞台的精彩演出。就在此時,一本不以追逐熱鬧一時的文化活動,不趕政治時髦;一本結合人類學方法和在地行動考察,冷眼心熱,紀錄一群池上素人協力共創在地家園的生命敘事書,也約同時悄然問世。
現在提到台東池上鄉,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伯朗大道」(金城武大道),認證的「池上米」、大坡池生態景觀、林懷民「雲門舞集」(〈稻禾〉、〈松煙〉)和池上一年一度知名的文化藝術節等等。「池上鄉」已成為一個結合農村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的品牌。為什麼池上會這麼有名?池上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從人類學家對社會實踐的深刻關懷,在《共築蓬萊新樂園》一書中,黃宣衛更想釐清的是思考台灣地方社會時,池上經驗有什麼意義?在地方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既是社會生活裡的主角,更在社會變遷中位居樞杻地位,固然地理條件、國家政策,甚至全球或國際關係等因素,在地方發展中都發揮關鍵作用,但「人」和「人群」(團體)的結構因素如何造就池上的發展,這本書儘可能不叼用一些深奧的學術語言和理論,針對小人物和社群進行口訪,加上作者多年來走訪池上平原的觀察,一步步看著池上鄉猶如不起眼的一株小苗,結實成現在的纍纍金穗。那麼下一步的池上或是台灣農村的未來可能會是怎樣呢?已是東部觀光資源特色的池上,會不會因著過度強調觀光價值,而失卻了農村與土地結合的那份最原始的自然純真和歷史文化的厚度? 2015年「池上萬安老田區文化景觀」向台東政府文化處登錄之後,迄今為止對於該地的文化資產論述似乎仍是不足的,過去的研究多集中在水圳及稻田,對多元族群、移墾歷史、勞動習性、生產交換、農業技術等在地知識的文獻資料,尚有不少空白,這是作者憂心忡忡的。
在台灣我們看到的普遍現象是當一個地方被冠上「文化景觀」,往往是它的觀光人潮和廣告效應所造成的結果,由外部商業組織或政治利益所形塑的地方形象,而依靠這片土地為生的農民、或其仰賴為生的農務日常生活、或成就其觀光資源的傳統慣習,究竟又該如何賡續?對於文化景觀保存的核心理念中,尚有不少需要和地方溝通,以及深化文化景觀的內涵,這些都是本書試圖引領讀者思考台灣農村的未來和理念價值的選擇。通過本書各式人物的池上經驗,在地發展與個人生命的交融,不同階段的池上都面臨了不同的發展瓶頸,而有當前的金色品牌。或許下一個世代可能在這些故事中不停重演類似的場景,而在地的村民他/她們終究是天地舞台上最真實的演員和舞者,究竟池上或台灣農村的未來會是什麼呢?這是作者不停叩問的事。
《共築蓬萊新樂園》一書的作者,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的黃宣衛,出生於花蓮玉里,長期以來在東台灣做研究。因為童年時期就有接觸原住民族的機會,使他的人類學研究從阿美族的田野調查開始;阿美族的文化祭禮、命名和宗教活動,深深吸引年輕時期的黃宣衛。為什麼台灣原住民族很早就接納基督宗教,這一問題是他最早的學術研究起步。近十餘年來,黃宣衛的研究更擴及東台灣的撒奇萊雅族與漢人,甚至雲南的苗族,從更宏觀的文化認知對各區域的原住民族進行比較研究。做為人類學家黃宣衛常常在台灣東部和中國西南兩個不同場域從事田野調查,加上對歷史學時間脈絡的掌握,使得黃宣衛的研究不僅具有在地視野,而且跨過地方史的局限,更多從人類活動的跨區域/跨文化的對話路徑,提出他多年來實地考查的觀察。
2013年黃宣衛借調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擔任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兼執行長,在東華大學與二十多位不同學科背景的老師合作,以東臺灣的秀姑巒溪流域為主要場域,目標是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2016年借調期滿,回到中研院民族所後,又成立「區域研究與區域治理」研究群。希望以人類學為基礎,希望透過區域研究掌握台灣社會當代處境,一方面提供不同學科對話的機會,另一方面讓學術研究可以跟社會實踐結合。就後者而言,如何讓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外,讓學術研究可以回饋到地方發展,對在地社會的現貌和永續經營有不同的貢獻。這本新出版的《共築蓬萊新樂園──一群池上人的故事》便是這樣的一個理念。
歷史不外乎是人、事和物。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區域都有它的發展生命史,這本池上人的故事,雖出自人類學家之手,相當程度上是很具有歷史學特質的書。時間軸從1987年台灣解嚴後切入,粉墨登場的是推動池上改變的關鍵人物和事件,像長期參與池上鄉團委的曾純瑩、參與救國團與社教站的王敏祥等人、推動大坡池生態景觀維護的簡淑瑩、推動池上米身分認證的梁正賢、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對有機農業和生態旅遊的規劃成形、台灣好基金等各個夥伴協力關係……等等。書中有一章節對池上鄉鄉長張堯城做深度訪談與側寫,這位畢業自建中,就讀輔大社會系期間考上公職,旋即放棄學業遠赴池上擔任書記工作的異邦客。他在深耕池上二十年後以「人在公門好修行」自許,投入鄉長選舉,當選後努力推動池上成為米鄉度假村的「CEO」。張堯城鄉長從「候鳥變留鳥」,以及長期參與在地與外來的協力經驗,令人更加期待池上的未來新意象。
對於觀光客而言,在驚歎沒有一根電線杆的美麗稻景之餘,在這本書中,黃宣衛讓我們看到的是這座天地舞台的正面和帷幕掀開後的場景以及後製作,還有默默成就這片稻禾舞台的純樸農民。在台灣加入WTO後,新一波經濟全球化更襲捲台灣農村,作者瞻望未來,期盼從池上鄉的地方治理、土地利用,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找到一條永續而平穩的道路。本書中所記錄的小故事,莫不是見證和引領池上成為現在樣貌的親歷人物。在肯定這些人物辛苦付出的同時,黃宣衛對台灣的地方治理也提出他的憂慮。學者不做祗報喜事的喜鵲兒,直指現象的淵源和事件可能導致的隱憂,魔鬼總是藏在細節中,如果我們不時時提醒在農村自然景觀的資產保存中可能面臨的困境,那麼我們很可能消耗的是我們俯仰之間、賴以為生的天地舞台,最後不知如何往下一步行去!
作者簡介
吳翎君,現任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專業為十九世紀到冷戰時代的中美關係史。曾任臺灣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者于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著有:《美國與中國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為中心的探討》、《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1870-1933)》、《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晚清中國朝野對美國的認識》、《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等學術專書及相關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最新著作《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企業、技術與關係網》, 預計將於201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