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國立海大附中音樂科教師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由臺灣籍音樂製作人陳玟臻(BaoBao Chen, 1989-)及其夫婿──來自澳洲的音樂製作人柯爾(Tim Cole)所發起,以臺灣為起點,串連起世界各地「南島語族」具地方特色、以母語演唱的歌謠,將之製作成專輯並舉辦世界巡迴演出。除了發揚地方傳統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藉由這些「世界音樂」(World Music)呼籲世人重視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問題。此外,其首張專輯《Made in太平洋 X 印度洋-小島大歌活體專輯》以環保材質製作,力行「減塑」運動,呼籲大眾以實際行動拯救我們的海洋、我們的地球。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是一個多面向的音樂計畫,涉及許多議題,值得深入探討。
一、《小島大歌音樂計畫》內容簡介
根據《小島大歌音樂計畫》官網(註一)的介紹,《小島大歌音樂計畫》試圖將全世界南島語系地區的音樂交織,巧妙結合,此音樂計畫從臺灣出發,範圍最遠到達紐西蘭、南太平洋上的復活節島、東非的馬達加斯群島,涵蓋眾多南島語系海洋島國的地方音樂。
此計畫的靈感來自於 2013 年,臺灣籍音樂製作人陳玟臻與夫婿柯爾在南太平洋上的島國萬那杜(Vanuatu)拍攝紀錄片時,有位長老閒聊時說道:「我的祖先來自臺灣!」正是這句話引發夫妻倆的無限好奇心,後來更進一步發現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眾多島嶼被「南島語族」這個語言上的概念所串連。
1980年代,澳洲考古兼人類學家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 1943-)根據考古證據,提出南島語族的「出臺灣說」(Out of Taiwan),認為臺灣是這些南島語族「語言擴散的源頭」,並於學術期刊《亞洲視角》(Asian Perspective Vol. 26, No. 1, 1984-1985)發表〈南島語族起源的假說〉(A Hypothesis for Austronesian Origins)一文。
根據貝爾伍德與語言學者李壬癸的研究,(註二)南島語發源於 5,200 年前,有共同的根源。南島語在臺灣使用了一千多年後,有群人出海航向菲律賓,將南島語帶出臺灣;另一方面,留在臺灣的族群則繼續分化出具多樣性的臺灣南島語。在世界所有語系中,南島語系的分佈面積最廣。這個龐大的語系目前共有 1,200 多種語言,而其中 20 多種語言,全都位於臺灣本島,統稱「臺灣南島語」(Formosan languages);而臺灣以外(包括蘭嶼)其餘所有南島語,被歸類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這一支。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以採集世界各地南島語族的音樂為主體,除此之外,陳玟臻夫婦受到環保意識的啟迪,特別關注「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由於全球暖化而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將導致位處低窪的海洋島國居民失去賴以為生的土地。因此,陳玟臻夫婦肩負著音樂人的使命感,毅然決然辭去工作,踏上了南島語系島國的音樂採集之旅,以所採集到的傳統歌謠製作出第一張專輯《Made in 太平洋 X 印度洋 ─ 小島大歌活體專輯》,藉由這張帶有「世界音樂」概念的專輯,引領世人認識、了解世界各地南島語族的傳統音樂文化。並且,更進一步地喚起「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意識。此專輯也響應「減塑」行動──以南投埔里廣興紙廠利用甘蔗渣及構樹皮製成的手工紙為包裝,還附贈一支由南投竹山元泰竹藝社製造的手工竹牙刷或竹吸管,呼籲大眾身體力行,減少海洋中的塑膠,共同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
此外,第二張專輯《我們的島 Our Island》於 2021 年底發行,主題是「為海洋發聲」,由來自十個國家的十多位音樂創作人進行遠端共製,期盼喚起大眾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以實際行動展現愛護土地、保育海洋的決心。
以下茲舉一首代表歌曲為例,進一步闡明其內涵與意義:
歌曲《我們的祖先》(Liswar Zanset)收錄於《我們的島 Our Island》專輯中。(註三)此曲由臺灣金曲獎第32屆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得主──「漂流出口」樂團的主唱布妲菈.碧海(Putad)及來自印度洋上非洲島國模里西斯(Republic of Mauritius)的塞卡(Sega)天后艾穆琳(Emlyn)共同創作,以雙主唱的形式呈現,歌曲尾聲還有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青年行動倡議家賽琳娜.琳(Selina Leem)的朗誦。三位來自海洋的女性分別以各自的母語吟唱,娓娓道出三個南島語系國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象徵兩大洋在文化傳承與環境議題上的交集。
來自模里西斯的艾穆琳在歌曲裡緬懷當年祖先不甘心被視為奴隸而努力抗爭、最後終獲自由的歷史。當時的奴隸主不准模里西斯人演奏樂器,因此祖先們便就地取材,將甘蔗田的農具做為樂器,配上吟唱的低鳴聲。臺灣的布妲菈.碧海積極守護阿美族的海岸線,2019 年曾參與台東縣三仙台南側基翬珊瑚礁海岸的反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開發案,她回憶臺灣原住民族土地被占領的過往,唱道:「就算到最後我們什麼也沒剩下,我相信土地與海洋會守護著我們,我們將成為祖靈的一部分」。曲末則由馬紹爾群島的賽琳娜.琳(Selina Leem)以詩入詞,以沉重的語調朗誦:「她們的族人流離失所,她們的土地被竊,我的族人和土地正被淹沒」,深切地傳達出族人因氣候變遷及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而被迫離開生長的島嶼之困境。
二、「南島語系」的定義與相關學說
根據陳玟臻夫婦所述,《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的靈感來自太平洋西南部島國萬杜那的長老所提到的「我的祖先來自臺灣!」這句話。在此處,有必要對「南島語系」的定義、涵蓋範圍及相關學說進行說明。萬杜那長老所稱的「祖先」其實意指南島語系的擴散源頭是臺灣,便是所謂的「出臺灣說」。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Britannica Online)”Austronesian languages”(「南島語系」)辭條(註四),奧地利人類學家兼語言學家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 1868-1954)於 20 世紀初以「南島語系」(Austronesian)此一用語取代先前被稱為的「馬來─玻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至 1960 年中期之後,學者們普遍將「馬來─玻里尼西亞語」視為「南島語系」中的一大分支(subgroups),也意味著包含更多語言。至今,普遍認為南島語系使用於大部分的印尼群島及馬來西亞、菲律賓及馬達加斯加島全區、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島國(澳洲及部分新幾內亞除外),以及越南、緬甸、寮國、臺灣的零星地區,是所有語系中,分布的地理範圍最廣的語系,共包含大約 1,200 種語言,佔世界總語言的五分之一。此外,觀察不同地區南島語的某些用詞,可發現其共通性及相似性,尤其是「人稱代名詞」及「數字」。例如:在臺灣的排灣族語、菲律賓的宿霧語(Cebuano)、印尼的爪哇語(Javanese)當中,數字「五」皆為 ”lima”;數字「八」方面,排灣族語為 ”alu”,索羅門群島的東南索羅門語(Arosi)為 ”e-waru”,夏威夷語(Hawaiian)為 ”e-walu”;數字「一」方面,排灣族語為 ”ita”,馬達加斯加語(Malagasy)為 ”isa”。
現代關於南島語系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德國醫生兼語言學家奧托.登普沃爾夫(Otto Dempwolff, 1871-1938),其在 1934 到 1938 年間出版的三冊鉅作《南島語詞彙表之比較音韻學》(Comparative Phonology of Austronesian Word List/原文是Vergleichende Lautlehre des austronesischen Wortschatzes)建立更完整的南島語系音韻系統,並且進一步將世界各地區的南島語納入,不再僅限於東南亞島國語言的探討。登普沃爾夫甚至出版首部南島語系的綜合比較辭典,包含根據十一種現代的南島語──菲律賓的他加祿語 (Tagalog)、印尼的巴塔克托巴文(Toba Batak)、爪哇語(Javanese)、Ngaju Dayak語、馬來語(Malay)、馬達加斯加語(Malagasy)、索羅門群島的 Sa’a 語、斐濟語(Fijian)、東加語(Tongan)、富圖納語(Futunan)、薩摩亞語(Samoan)而重新建構的 2,200 個字彙。時至今日,儘管登普沃爾夫所建構的南島語系音韻學已歷經大幅度的修正──尤其鑒於後世學者對臺灣原住民族語的考據──他身為此一領域「奠基者」的地位仍屹立不搖。
在《南島語詞彙表之比較音韻學》第二冊中,登普沃爾夫對於南島語系的子群(subgroup)提出了具突破性的觀點──他認為玻里尼西亞(Polynesia)及大部分美拉尼西亞(Melanesia)、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語言是由「單一原始語」歷經各種演變、持續分化而來。他將此一原始語稱為”Urmelanesisch”,現今被稱為「原始大洋洲語」(”Proto-Oceanic”),其下又有許多分支。現今被普遍接受的南島語系分支如下圖所示,括弧內的數字代表語言的數量。
本圖係從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 ”Austronesian languages” 辭條的圖一(Figure 1)轉譯而來。
在「原始大洋洲語」之下,”Formosan”(臺灣南島語)是高度多樣性語言的集合用語,意指不同地區的語言有著廣泛的類型學相似性。臺灣蘭嶼的達悟族語與菲律賓北方的伊萬特語(Ivatan)、伊巴雅特語(Itbayat)形成一個子群(subgroup);而臺灣其他14種留存下來的原住民族語則被歸入南島語系的六個分支。大英百科全書提到:
根據語言學及考古學的考證,南島語最初的擴散起點是在臺灣。大約在西元前 4,000 年,來自中國大陸新石器時代的移民渡海來到臺灣,引進穀物農業、瓷器製造、畜牧等技術及生活型態,並在其後幾個世紀內進行擴散。大約在西元前 3,500 年,菲律賓北部開始出現了和臺灣有相似文化的人口,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千年內,擴散至全印尼。語言學的證據指出,有一股穩定向南、向東的移動,西元前兩千年,南島語系的使用者從新幾內亞北海岸進入西太平洋。從新幾內亞及俾斯麥群島地區的居民呈扇形快速擴散的現象而言,他們是以高度發展的航海術及船隻穿越海洋,進行南島語系的擴散及傳播。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便是透過「南島語系」在語言上的共通點,將太平洋、印度洋海面上使用南島語的島國之地方性音樂串連起來,由臺灣出發,呼應「南島語系的擴散點在臺灣」這一概念;計畫最終又回到臺灣,則象徵「歡迎使用南島語的人們返回故鄉」。
此處要特別闡明一點,「南島語系」是語言上的概念,並不等同於地理區域。例如,臺灣南島語屬於南島語系中的一支,但在臺灣還有其他多種語言,並不只有南島語而已。
三、「世界音樂」與「民歌採集」的概念
自 1970 到 80 年代起,「世界音樂」(World Music)成為民族音樂學家用以描述世界上各民族音樂的重要概念,強調各族群特有的音樂文化。根據葛羅夫線上音樂辭典(Grove Music Online)的 ”World Music” 辭條,將「世界音樂」定義為:某個特定文化族群、社會、國家的地方性民俗音樂,通常和信仰、政治及社會風俗密切相關。(註五)
1990 年代之後,世界音樂家崛起,搶攻唱片市場,蔚為風潮;各國政府也挹注資源,鼓勵傳統文化的保存;音樂創作也有「復古」的趨勢──在創作歌曲中穿插母語演唱的傳統歌謠,重視發揚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
「民歌」泛指人們口耳相傳、一代代傳唱的傳統歌曲、歌謠,是極為寶貴的文化資產。民歌質樸簡潔,真實反映生活的點滴,別具地方特色。然而,民歌極有可能由於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凋亡,因此亟需保存。在台灣的民歌採集與保存方面,根據臺灣音樂學者許常惠(1929-2001)所著的《台灣音樂史初稿》(註六),他本身與史惟亮(1926-1977)受匈牙利音樂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及高大宜(Zoltán Kodály, 1882-1967)「民歌採集」(Folk Music Collection)之啟發,於1967年在臺灣發起了大規模的「民歌採集運動」,分成東、西兩路,深入民間,錄下原住民族、福佬、客家歌謠共兩千多筆有聲資料,以西洋記譜法及當時的錄音設備記錄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這些民歌也因為音樂學者的採集、保存、分析及研究而得以流傳至今。換言之,「民歌採集運動」兼具保存、傳承、推廣傳統文化的的使命。
近年來,臺灣音樂家更興起了一波將民歌、傳統歌謠融入新創曲的風潮,揉和古今,使作品別具一番風味。例如:卑南族歌手陳建年(1967-)在警察的職涯中,曾於蘭嶼服務十幾年,期間深入民間,採集眾多達悟族歌謠,於2021年發行的《Pongso no Tao》蘭嶼概念專輯中融入許多珍貴的達悟族歌謠。加拿大籍的臺灣女婿兼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Matthew Carl Lien, 1965-)實地進行田野採集,將泰雅族古調及《伐木之歌》、達悟族《捕飛魚之歌》、噶瑪蘭族《捕魚歌》等民歌融入其創作歌曲中,別有一番風味,藉此喚起大眾對生態保護、海洋保育的意識;另一方面,也發揚了珍貴而獨特的原住民族音樂文化。
在《小島大歌音樂計畫》中,陳玟臻夫婦一方面發揚「世界音樂」及「民歌採集」的概念,踏上「南島語系島國的世界音樂採集之旅」,以簡便的錄音設備採集各南島語系島國獨樹一幟的地方性歌謠。另一方面,更進一步地促成了這些歌謠的「活化」與「創新」,建立這些南島語系音樂家之間的「連結」與「共鳴」──陳玟臻夫婦鼓勵南島音樂家們以母語吟唱,以傳統樂器演奏,在大自然中以簡易的錄音設備錄音。在某一島國的母語歌謠錄製完成之後,帶往下一國家播放,用已錄製的音樂激發下一國度音樂家的即興發揮,表露真實的情感,述說他們自己的故事。最後,陳玟臻夫婦再將這些來自不同南島語系島國的音樂進行後製,形成一首首完整的歌曲,收錄於第一張專輯《Made in X 太平洋印度洋-小島大歌活體專輯》中。透過島國音樂家質樸而原始的歌聲引發大眾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視及對自然環境的愛護。來自世界各地的南島語系音樂家也因共通的語言、音樂形成緊密連結,相互激盪,產生共鳴。
四、呼應我國教育政策的實施與推動──海洋教育、母語教育
根據《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我國海洋教育願景為「奠定國民海洋基本素養,培育優質海洋專業人才」。由此可見,海洋教育可大致分為海洋「普通教育」(又稱「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大部分。前者是培育公民海洋素養的普通教育,後者是培養從事海上工作與海洋相關產業的技術與專業教育。
在《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的「海洋教育政策理念」中,提到「讓全體國民能以海島為出發點,並有能力利用、保護及保存全球海洋所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與環境」。此外,特別強調「在素養與知識方面,應該從學前教育及國中小學的學校教育開始扎根,進而教育全民獲得海洋相關基本知識,以培養國人對海洋的正確觀念,達成認識海洋、熱愛海洋、善用海洋、珍惜海洋及擁有海洋國際觀的基本海洋素養」。
我國在 12 年國教的 108 課綱中,重視「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學科領域,希望推廣「通識海洋」課程,達成「親海、愛海、知海」的海洋素養並身體力行──除了培養對海洋的認知之外,更要主動親近海洋,愛護海洋,身體力行地進行海洋保育運動。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關注海洋相關議題,以期達成海洋國家的永續發展。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正是以音樂人的自覺與責任,由南島語系擴散的源頭──四面環海的「臺灣」出發,親自飄洋過海,串連起世界眾多南島語族海洋島國的音樂,帶領大眾深入認識南島文化,除了「親近海洋」之外,發揚「海洋文化」之外,更以音樂、行動喚起世人對於「海洋資源與永續」、「海洋保育」的關注。此計畫的理念與內涵完全體現了我國海洋教育所重視「親海、愛海、知海」的素養,實為海洋教育的典範。
在「母語教育」方面,臺灣原住民族語的高度多樣性與稀有性,是極為寶貴的文化資產。隨著社會變遷、時間的經過,部分的原住民族語已嚴重流失,甚至瀕臨滅絕。因此,原住民族委員會於 2017 年公布施行《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使原住民族語言正式成為國家語言,原住民族文字法制化。此外,原住民族委員會也透過族語推廣、傳習、保存與研究等四大面向致力於推動族語復振。此外,我國《國家語言發展法》於 2018 年 12 月 25 日於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 2019 年 1 月 9 日經總統公布施行,文化部將逐步推動國家語言保存及復振等業務。此法是以「多元語言保存」及「文化永續發展」的理念進行規劃,用以保障臺灣各固有族群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之傳承、復振與發展,希望能有效提升其語言活力,逐步改善語言消逝、斷層的危機,讓臺灣不同族群的歷史文化能世代傳承,豐富這塊土地的文化內涵。其深層意義在於「落實多元、包容、尊重之國家文化價值」。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鼓勵音樂家以母語歌唱,訴說自身的故事、文化傳承,引領大眾更深入認識這些南島語系音樂家的歷史背景、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反映地方風俗。其專輯及世界巡演活動無形中也為母語的推動與保存推波助瀾。
綜合上述所論,《小島大歌音樂計畫》一方面鼓吹「世界音樂」與「民歌採集」的重要性;一方面實地推動海洋教育、發揚與保存母語並進行文化傳承。尤其,建立在兩大洋上使用「南島語系」的語言共通性,引發世界各地音樂家們的連結與共鳴,並且更進一步地「活化」、「創新」,激盪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火花,相當耐人尋味!
註解
- 註二:Bellwood, P. (1997). 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Newsletter of Chinese Ethnology, 35, 1-26.;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北:鼎文出版社。
- 註三:歌曲的影音連結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SNaxMS1PE。
- 註五:Forss, M. (2014, January 31). World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xfordmusiconline.com/grovemusic/view/10.1093/gmo/9781561592630.001.0001/omo-9781561592630-e-1002259436
- 註六:許常惠著(1991)。臺灣音樂史初稿(頁 326-327)。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