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羿如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東臺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
陳怡方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醫院,一個在高度專業分工下的機構,是發展中或已開發國家中的多數人民,打從出生、老化、生病到死亡皆會到的場所。在醫院裡有著各種醫療設施,這些醫療設施幫助人們處理跟身體有關的各項事務,在全球在地化的時代巨輪下,醫療科技技術以功能取勝的優勢,逐步成為專業分科導向的治療疾病體系,疾病和醫療給付制度成為需求與供給的兩端,而在需求這端裡的是各種病症,在供給端裡的則是提供醫療相關服務的人員,醫院成為是一個疾病和醫療給付的交易所,當代醫療已是熱門的交易產業之一。也因為如此,醫院給人的印象就一個混雜著欲將病痛換成健康希望,忙於應付各種疾病狀況的處所,強調以專業醫療或照護技術為核心,一般人進醫院就只希望得到治療方法,醫院以專業性和醫療必要性為主,空間設計強調如何方便治療疾病的功能性,而非空間營造的感受性。因此除了醫院中的工作人員、病人、陪病者之外,多數人是絕不願意多留一時半刻,這也是何以醫院會給人的感受是冰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花蓮醫院至今已經有106年的歷史,創立於民國前三年(西元1909年),最早期稱為臺灣總督府花蓮港醫院,爾後隨著國家憲政體制以及醫療制度的改變,歷經多次更名,現在則為衛福部花蓮醫院。這家百年醫院見證了臺灣現代化醫療史的變遷,也仍持續活在現代醫療史之中,近年來臺灣老化人口的成長趨勢,在花東地區更為顯著,與老人相關的各種課題與社會服務行動方案,不論公家或民間皆努力尋求因應之道,花蓮醫院也不例外。擁有專業醫療人員和設備的花醫,於今年完成了日間照護中心的改造設置,預計於十二月中旬正式營運。
我們在今年暑假接觸到花蓮醫院的社服主任和日托主任,主任們描述著日照中心應該像是一個托老所,就像是托兒所一般,平日家屬上班前將長輩帶來此處,下班後長輩亦回到家中,來到日照中心的長輩們能有像待在家裡一樣的舒適感,讓人對於醫院中的日照中心有了不同的感受。隨著與主任們的實地場勘,我們得知日照中心旁有一處約 150坪的中庭戶外空間,這個戶外空間原本放置了醫院汰舊後的廢棄大型冷氣,除了牆面原本留有一幅病友的彩繪圖案之外,對於此一中庭戶外空間院方並無特別的規劃。於是,我們和主任們討論進行地面集體創作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希望日照中心除了內部空間的新設備之外,也能善用戶外的空間,讓中庭戶外空間成為一處醫院同仁和日托老人,乃至來此的病友或家屬有一處舒適的戶外休憩場所。
如何開始戶外150坪的地面創作,要創作的題材為何,希望營造何種感受,都是藝術社會實踐在花醫的開始。於是,我們展開了一趟藝術進入醫院的集體創作實踐嘗試。首先,我們與院方的主管們上至院長、主任們下至醫院裡的志工,有幾次的拜訪和交流討論,收集院方對於此一空間營造的心中想像。其次回到課程設計與課堂討論的過程,首先在課程設計上,從場域的需求出發,花蓮醫院日托中心預定在近期正式開幕,因而課程設定在第六週到花蓮醫院實作並完成藝術行動。因此,從開學的第一堂課到第五週的時間,必須在課堂上完成的事情包含:向學生說明花蓮的歷史與文化發展、花蓮醫院在地方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意義以及機構近日的轉型發展需求、最後如何在藝術行動的圖案設計上納入花蓮醫院的核心精神(全人照顧、家的概念)以及花蓮的歷史與多元族群文化的內涵。為求時效,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即已分組完成,讓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圖案設計。在過程中,由於創作具有相當程度的個人性,但是集體創作卻僅能讓一組完成一個圖案,因此如何讓集體創作的分組討論,能夠逐漸聚焦而產生具有方向的共識,是進行花蓮醫院戶外空間的藝術社會實踐中最具挑戰的環節之一,許多具有旺盛創造力的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如同面臨一個競圖的過程,雖然偶有失敗(圖案設計未被取用)卻也因此激發他們更多創作的熱情與相互學習的精神。
在歷經三週和學生們來來回回的說明和討論之後,有了基本紙上構圖。接著則是如何將紙上構圖等比例放大到地面的實地操作。由於,環繞著圓形構圖的曼陀羅,不似一般彩繪構圖可以依照畫作草圖,大致描繪至牆面或地面即可,而是需要能夠計算出等比例的放大後,才能使得曼陀羅圖得以不失真的呈現在地面。因此,進行等比例的放大地面描圖,就是第一道實作門檻。接著,對於一群完全沒有集體創作經驗的師生而言,如何在現場標誌出彩繪的範疇、參與者對於使用工具的選擇、油漆與一般彩繪顏色的差異性,重新進行顏色調配的討論,以及彩繪大幅曼陀羅圖的體力、鄰近社區志工的參與以及院方志工投入等人力分配等課題,都是現場共同學習的開始。
回觀花蓮醫院的戶外曼陀羅空間營造的彩繪實作,其核心價值並不僅止於象徵花蓮醫院人文歷史的圖案樣式呈現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多方的集體參與討論,共同關心如何營造具有相互關心及更好的互相對待的空間感,讓來到這個空間的人,不論是在醫院裡日照中心的老人、醫院裡工作的醫護和工作人員,病友和家屬,乃至鄰近社區的居民,能夠感受到共同參與的藝術集體創造所營造出的人文感受,這是一種關心社會現況的新嘗試,希望能帶動人們關心所處的周遭生活環境中的人事物,是藝術的社會實踐,也是集體創作的學習,更是創新實作的開始。
作者介紹
蘇羿如,科技部人文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東臺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計畫前期主軸為秀姑巒溪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後期則以更大範疇的安居東臺灣為實作和議題研究場域。其中花蓮醫院的藝術介入,主要是中心成員和參與計畫的核心教師共同以課程導入的方式,協力場域進行空間營造的社會實踐嘗試,目的是希望能帶動大學進入地方的社會參與行動。
陳怡方,專業上受到歷史學與社會人類學的訓練。長期關注的是台灣的地方工藝、無形文化遺產、博物館以及原住民物質文化的發展。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同時參與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及擔任文化部「輔導藝文產業創新育成補助計畫」協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