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雩安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紀湘綸 華文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一切要從這裡說起——創作源起
試想身在花蓮這個地景、人文皆與西半部截然不同的城市,有哪些是學生能透過期末作業呈現的呢?在花蓮生活的這幾年,漸漸與學校以外的社區有了些互動,並在這些地方體驗到更為豐沛、具生命力的生活樣貌。經過幾番思索與討論,最終我們選定日治時期——甚至更久之前——就存在的移民村——豐田作為本次 Podcast 的主題。相對於西部的高度開發,豐田移民村保存得相當完整,發展至今亦為人口聚集之處,且多數居民對自己身處「曾經的移民村內」有一定的自覺,在文化、建築保存上也較有可談之處。 關於豐田從建設到現在的變化,我們將自己置於觀察者的角度,嘗試在客觀呈現史實發展的同時,也摻雜由現代視角直視過去的反思,希望更貼近地呈現村子如何在機構與居民合作下,被推進公眾視野中的發展進程。
而對於我們來說,移民、眷村、日治時期是相當有趣的議題,在過往學習中也接觸過許多相關知識,於課堂中接觸了大眾與歷史互動相關理論後,更好奇這些歷史如何透過在地居民、文史工作者等人有意或無意地將其保存、延續。
我們希望聽眾聆聽完 Podcast 後,首先能對豐田的輪廓有初步認識,並產生想更近一步熟悉地方的慾望;接著透過 Podcast 中的對談,多面向地呈現有關豐田的各項歷史發展,包含建物、人流、時間等等,藉此建築較立體的豐田全貌;最後是利用更私人、有趣的角度出發,觀看這段已經被許多學者研究、討論過的歷史,並加上自身的經驗,呈現有別於教科書的論點與看法。
被殖民的曾經——豐田歷史(註一)
豐田是日本來台官辦的移民村之一。在移民村階段,豐田的三大部分分別有不同名稱,現在的豐山村在當時叫「山下」;豐裡村當時分成「森本」與「中里」,豐坪村則為「大平」。資料中提到,日本之所以選擇東部作為官營移民村的據點,是因為相較於西部,東半部更適合建立集體移居的「日式農村」,且較無被台灣人同化的可能性。(註二)於是在 1913 年,豐田移民村正式開始營運。日本人將街道安排成棋盤式(註三),看起來相當整齊,這也是移民村的一大特色之一。
1918 年基於多次天災、傳染病、灌溉耕作等困擾(註四),日本正式結束官營移民村,改為民營,至此較大量不同族群的居民移居此地耕作生活,開啟豐田組成多元的時代。根據統計,豐田佔最多數的是客家人,他們在 1919 到 1945 年間大量移入,並住在大平部落附近,被稱為「新庄仔」,同時期閩粵移民也因西部生存不易來到東部。第二波大量移入是在國民政府來台後,許多外省兵、原住民、閩南人等,基於政策、族群等因素來到豐田。(註五)
時間發展至現代,豐田依然混雜多種族群與不同的意識形態,且由於地方上有致力於保存文化的團體,因此相較於其他地區的移民村,豐田算是資料相當完整的選擇。在準備、錄製 Podcast 的過程中,我們在在發現實在有太多有趣、值得深入探討的故事,故 Podcast 中也呈現了部分令人莞爾一笑、感到驚奇的事件。
我們決定這麼說故事——創作計畫
關於如何訴說豐田的故事,其實我們一直在思考該以什麼樣的角度去觀看豐田,儘管不屬於這個村落,只能以旁觀者的身分了解豐田的過去,但同時也因為不同的原因,我們兩人都和現在的豐田產生了一些交集,在敘述與理解那些發生在豐田的故事時,多少會夾雜一些自己對這空間的感受與想法,也可以說在講述豐田的故事時,我們希望能呈現除了歷史紀錄之外更多元的視角,因此在撰寫 Podcast 的企劃時,將觀看的角度設定為「觀察者」,預計以旁觀的視角呈現史實的發展,同時利用相關的口述、小說、訪談等資料,增加故事的可讀性,並加入一些由現代直視過去的反思。
至於創作主題的設定,是以「豐田移民村」——豐田地區最初的開墾聚落——做為最主要的敘述主題,講述這個空間自設置移民村開始,是如何透過機構與居民的推進或合作,一步步發展,轉變為現今公眾視野中的樣貌。我們最初的企劃是將 Podcast 的內容分為「移民村的形成與當地的歷史發展」、「現階段的豐田及其未來的發展」與「在地人物訪談」這三個主題,透過彼此對話的方式分享豐田的故事與自己的想法,且預計在第三集的部分邀請現在豐田的社區地方組織——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註六)(後以「牛犁協會」簡稱)——的社造組組長楊富民學長和我們對話,以相關人士的視角,談談協會在豐田耕耘這幾年的成果、未來的目標與他個人對協會於在地的想法等等內容。而因為自身原因與對 Podcast 呈現的考量(這個部分本文後續有進一步說明),在製作過程中我們修改了節目的走向,將成品縮減為上、下集,上集的內容主要為「豐田移民村與日後的人口流動」,下集則保留與楊富民學長的談話,內容關乎「牛犁協會於豐田社區的成立與互動」。
登登登登!——節目簡介
Podcast 成品(網址為雲端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at-lCFfEPaUASoKE6Tcb8EH8nMHNPogY。
一、上集(時長:22 分鐘)
文案:「你知道日本人曾經在豐田生活過嗎?他們在這邊開墾、建設、最後離開,留下了許多歷史痕跡。本集從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開始,並從日本人聊到各個移居至此的族群。產業的興衰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豐田曾有哪些產業興盛一時?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從一切的開始,談到 1980 年代,將近一百年的豐田如何發展、如何存續?聽了就知道。」
(一)內容
我們從一面自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牆說起,其上遺留了有關時代與民族的過往。(註七)日本人出於解決人口過剩的問題,在豐田成立了移民村,並開始一連串的建設,雖然移民村的官營只維持了幾年,但仍然帶動了當地經濟與族群移動,客家人、閩南人等自不同時期陸續移入,並在豐田地區形成各自的聚落;後期則有外省兵、原住民等因應政策來到此地。多元的族群讓豐田活絡了起來,加之在附近發現的玉礦開採與無籽西瓜種植產業,一度使這裡極其繁榮。上集的故事大致說到這裡,從 1980—1990 年代至今,豐田是如何續存與發展,就要從下集聽起了。
二、下集(時長:34 分鐘)
文案:「這集的時間來到近代,牛犁協會於 1994 年成立後,成為豐田非常重要的在地組織,藉由訪問牛犁協會的社造組組長——也是協會第二代成員——楊富民,從他的視角來看豐田近年的變化、對過去歷史的蒐集及保留,討論涉及協會與個人,關於對豐田的記憶如何跳脫概括的敘述;關於被定義為鄉村的豐田的想像。當空間脫離原有的歷史定位,豐田還可能挖掘出什麼價值?而個人在歷史潮流中的樣貌又有可能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思考看看。」
(一)內容
首先介紹牛犁協會的起源。從讀經班發展到現今的規模,牛犁之於楊富民、之於豐田是個致力於讓地方越來越好的單位。如何在地方實踐個人想做的,而非只是當大時代下一顆必須聽話的小螺絲。接著聊到近年來豐田在地及花蓮縣舉辦的諸多活動、文化祭,在在提示了我們只要願意持續,人們勢必會有所改變與突破,連年事已高的長者也不例外。最後學長結論道:「豐田要蓬勃地方向前進,需要的是更多的溝通與協調,唯有透過接納彼此的想法,才有更多可能性。」
完成後的發現——成果討論
隨著製作進度越多,我們越加發現當初的企劃難以達成,因此節目完成後,與當初設定有許多差異,卻也呈現另一種風貌。
首先是集數。原先預計共分成三集,一集約十到 15 分鐘,用意是希望能試著用最簡短的時間,把歷史的輪廓呈現出,並讓聽眾沒什麼負擔地吸收。但實際執行之後,我們發現要將內容做較短、較明確的切分相當困難,尤其是採訪楊富民的部分,他在對談中提到的概念多是緊密扣合,思考過後我們決定將 Podcast 分成上下兩集,每集約 20 到 40 分鐘。實際完成後,也覺得這樣的配置的確相對合適,把集數變多、時長變短或許會讓聽眾更輕易地聽完一整集,但一不小心就會使資訊破碎化,且為了壓縮在時間內,也可能導致許多原先想要細講的有趣故事被迫需要省略,變得很可惜。雖然一集長達 30 多分鐘會降低聽眾聽完全部的慾望,但我們希望至少在其聆聽的時間內,聽眾能獲得可以完整運用與思考的資訊。
其次是內容。在初期制定計劃時,我們希望呈現除了歷史發展外,其他包含居民的流動與感受、特定空間的意義轉變——簡單來說,我們希望將整個豐田地區從日治時期到現今的各方各面都在節目中呈現,並且還能包含當時台灣的整體脈動。但實際製作後,卻發現自身能力並無法涵蓋上述,我們尚未將設想的內容融會貫通,並在有限篇幅中清晰且生動地表達;且礙於 Podcast 的呈現極重視維持聽眾的注意力,因此一集的節目時長是需要控制的,若要將所有資訊都放進去,就會流於表面的概述,較無法達到深入收聽、深入討論的效果。取捨過後,我們決定將內容稍稍單純化,上集主要談移民村發展史與產業發展史,其中包含人的流動,以及時代背景下大環境發生的種種;下集則以牛犁協會為核心,請楊富民談近年豐田的規劃與活動,以及他對在地/豐田的想像。內容雖較原初設定單純了許多,但實際執行後,我們認為這不失為相對完整的呈現方法,亦能讓核心主旨更鮮明,聽眾也不會感到迷茫。
除了內容,製作過程亦相當有趣,沒有任何錄製、後 Podcast 經驗的我們,一邊製作一邊學習,從如何減少雜音,到剪輯、後製,都是一門學問。成品並不是非常完美,仍有許多聽得出來的問題,像是錄製空間不同導致的回音效果、讀稿時的口吻不夠自然、音量上無法一致等,這些都是實際執行前沒有預料到的問題。沒有經驗的我們只能一邊摸索、學習,一邊將成品用各種拙劣的方式改善。有了這些想法與體悟,錄製節目已不再單純是為了交作業,而能讓我們從中得到樂趣、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
從無到有生產出成品,著實令人從中學習到許多,包含原先就已設想到的,以及完全出乎意料的。為了能用口語的敘述對話,必須熟悉講述的歷史,因此這短短幾個月中,我們對豐田這個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地方,有了更深、更立體的認識,而其中一個組員因為曾在牛犁協會實習一個多月,這次透過製作 Podcast,使知識與實際地景產生結合,走在社區裡不再覺得如此陌生,與當地多了些親近感,也更能真切地跟其他人聊起這些故事。我想這就是課程最希望我們達到的自主學習,一方面吸收相關知識,一方面更加認知到自身的不足,兩種感受相互交替,讓我們不知不覺中成長了不少。而在與楊富民的對談過程中,更加認知到一切史料、地景等前人留下的「痕跡」,都與現在正生活著的我們息息相關,所謂的「大眾史學」,就是日常生活的累積與構築,並非遙不可及的學術研究名詞。我們一面整理過去資料,一面看著現在,最後透過兩者,思考未來的發展性,以及居民與地方互動可能迸發出的火花與新意。
後記
距離成品完成經過了數月,錄製好的 Podcast 與企劃書早就束之高閣許久。一段時間過後重新翻看,發現當初的我們既熱血又浪漫,為了完成作品,我們盡全力思索如何能更好,並在已然很忙碌的學期中,擠出時間討論、製作,並一再修改細節,胸懷大志地希望這個節目真的能讓聽眾認識豐田。
最後的最後,感謝曾在製作期間協助過我們的所有人事物,包含歷史系教授潘宗億、牛犁協會楊富民、以及眾多研究豐田等歷史的學者,沒有諸位在前的引導,光憑我們兩人絕無可能完成這次計畫,再次謝謝。
參考資料
- 註一:本段歷史資料部分參考自:楊富民(2020)。豐田百年(碩士論文),頁 3—12。
- 註二: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2011)。花蓮縣豐田日本移民村文化資產區域整合計畫成果報告書,頁 2。
- 註三: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2011)。花蓮縣豐田日本移民村文化資產區域整合計畫成果報告書,頁 5。
- 註四:楊鈞弼等(2010)。豐田地區文化資產守護教育教材,頁 2。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 註五:楊鈞弼等(2010)。豐田地區文化資產守護教育教材,頁 3—5。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 註六:可參照「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社區交流協會」網頁,https://nlica.org/aboutus/?amp(2022.9.27)。
- 註七:本段資料來源於楊富民(2019)。後山來去︰豐田村誌。臺北:大塊文化。這本書的部分內容因存在問題,書籍已被出版社收回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