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蜀蕙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人社東華秋季號43期發刊了!
秋氣澄澈明淨,正是一年好景,人與自然暫得蘇息。
2024年以來全世界飽受劇烈氣候之苦,環境災害益發嚴峻。花蓮0403地震之後,自然之力在青山留下觸目驚心的裸露山壁抓痕。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感傷之餘,更需思慮深遠。人社東華秋季號有四篇專文探討「全球變遷和永續共生」主題。
中研院文哲所李育霖研究員〈生態文學與現實環境之間的距離〉指出人們早期自然書寫存在人與自然的恆常區別,而後期待消彌這樣的距離,選擇介入自然、貼近生命的敘述位置,以文學體現自然生命的律動與神秘,契入持續變化的自然,文學展開生態倫理與美學模式的共生。戴興盛老師〈地震與颱風衝擊後的韌性思考〉提醒政府民間時興口號「韌性」不單是指社會、生態系統遇到衝擊時恢復力,另一層意涵是有調適、調整作法的思維,當系統運作不良,無法維繫時勇於轉型的決策行動力,正是台灣急需欠缺。
變局中脆弱的不僅是自然環境,與之相應而生的地景與人文社會亦然。東海大學原友蘭老師〈地景守護:永續觀光發展的基礎〉分析觀光對於地景的影響,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難的平衡點。提醒時下「地方錯置」嚴重性,各地區迎合國際觀光市場需要,忽視當地特色,陷入突兀地景重塑,城鄉新風貌再造迷思。李宜澤老師〈祖靈之路通往何處?人類世之下全球變遷與原住民知識體系的交纏關聯〉探討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原住民生活在生態與資源最脆弱敏感地區,知識與生態社會與環境習習相關。如何在變遷與遷徙中延續傳統知識與應用,從傳統中尋找祖靈指引之路。
本期【全球視野】專欄,有兩篇見證全球新趨勢參訪報導。余振民老師前往德國Lüneburg(漢薩城呂內堡)Samatz治療社區見聞〈是青春綻放了花園,還是花園療癒了青春?〉作者為將帶領諮臨系同學來年暑假的實習先暖身担任志工。Samatz治療社區上百位年約20歲年輕志工,來自世界各地,協助照顧八家兒童之家收特殊情緒障礙孩子。參與社區綠意植栽營造, Samatz治療社區實踐「年輕人守護社區,社區療育著年輕的心靈」的功能。金蕙涵老師〈亞述的獅子與AR之眼—一場夏日博物館的數位體驗與浮想〉今年暑假攜帶孩子參訪大陸博物館見證AR技術在大陸博物館熱,推波助瀾的作用。思索AI、VR、AR 重構展品的故事,AR技術讓博物館「真品」是否會被取代?
【那時的先生】專欄,在本期有兩篇文稿。師大林保淳老師〈「八仙」西遊記〉以其生動妙筆,緬懷30年前與同輩友人西行中國壯遊,以八仙打趣自許。彼時八仙下三峽時,船上所見峽江旅路自然三峽風光,與下水準備去廣州、深圳打拼的四川民工在船上相逢。留下1992兩岸學術交流初通時的身影佳話。劉芳瑜老師〈用「心」對待,由「新」出發:我所認識的道緝老師〉,以歷史系第三屆系友身份,回想剛退休李道緝老師,在東華任教時帶給同學的新思維與啟發,照顧同學們的和顏溫暖,見證歷史系大家庭的好感情。
秋季號照例登載奇萊文學獎獲獎作品,颱風地震之後總會催發植物生長開花,結實纍纍,今年奇萊文學獎作品,篇篇精釆深刻,好文當共賞。
本期刊登作者同意刊登作品,分別是短篇小說組:龔聖凱〈飛上太陽的碎片〉、蕭舜恩〈旗幟(flag)〉。散文組:林欣妤〈地鳴之間〉、吳沛璇〈數貓的腳〉、李律昇〈後來才知道的事〉。現代詩獎:韓祺疇〈童年陰影〉、林英華〈(達達)公園〉、陳宜暄〈置身山外〉、黃冠維〈回聲〉。經作者同意刊出短篇小說組二篇、散文組三篇、現代詩組四篇,在此恭喜得獎同學。
感謝所有撰稿人熱情供稿、辛勤筆耕,下一期《人社東華》冬季號,本刊持續關注「全球變遷和永續共生」主題,將探討人文領域,文化景觀、發生、創造、記憶與文化路徑主題,歡迎投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