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這一期人社東華夏季刊,比蟬聲晚到,收集了十四篇這一季苦痛與美好的記憶,0403「地震」是這一期人社東華的專題。

  0403上午07:58成了斷裂的一刻,變成了台灣人記憶裡的大地胎動。花蓮從美麗的後山變成了震災區、東華理工學院一火燒進世界的視野,東華成了震央大學。餘震不斷,度過驚恐的時時刻刻,持續數週媒體關注地震傾倒現場的救援恢復,甚至數月後蘇花路廊地質脆弱的交通,低迷的景氣與觀光業。矗立在中正中山路口的大看板「花蓮加油!」這三個月來,花蓮是如何在地動山搖之後,互助打氣挺過刼難。人社東華,在始震一週,即邀集進入現場的專家學者、文史工作者,一起記錄這場「巨震」時的應變努力,思考面對轉變重生的契機。

  在震災時啟動的監測與救援行動:郭俊麟老師〈從災害中學習:0403花蓮地震應變經驗與震災故事地圖〉記錄東華大學參與花蓮防災協力團隊,第一時間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和資訊共享。通過GIS技術和故事地圖平台,在震災即時更新災情圖資,提供有效視覺化情資的救援資訊,有助於提高救援效率和協同救災能力,讓民眾隨時掌握最新訊息。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張文彥老師〈從921地震到0403地震,淺談台灣地震防災科技的發展〉說明這次地震成因,中研院在花蓮斷層研究,以及東部地震中心的監測分析工作。並介紹防災科技的進步,已能從模擬建物抗震測試、地震預測預警系統、自動控制系統達到防震減災的成效。花蓮文史工作者黃家榮〈老照片探花蓮大地震〉從一組四十年前留下的地震照片,比對兩次震傷的地景與受傷角落。

  地震之後最難安慰的是人心,人們不再相信腳下的土地是安全的。東華中文系系學會會長林育葆〈學生公僕視角下的巨震紀實〉以學生自治團體的視角,記錄東華人投入救災恢復校園秩序的行動。黎士鳴老師〈綠色療癒—自然心連結〉記錄在震災當下在東華校園啟動綠色療癒工作,安頓外籍生與住宿生的身心。並進入受災社區部落,藉由植物的綠色療癒,重建人們的連結與環境自然信任關係。

  地震之後,自然、生活變化,重建問題迎面而來。受到地震重創的太魯閣,太魯閣會消失嗎?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王文誠老師〈地震餘波中的太魯閣地景:災難之後與重生〉為受傷的國家公園把脈診斷:造山運動是臺灣土地地形的回春作用,歇息養生是恢復美麗太魯閣的方法。社區工作者楊富民 〈0403後──花蓮的觀光發展困境與未來〉全面體檢花蓮觀光產業問題,認為太魯閣封閉雖是花蓮觀光產業重大衝擊,此時應提升地方主體的深度社區文化體驗,強化安全的旅宿交通環境。黃盈豪老師〈災難社會工作在花蓮:一位社工老師的觀察〉提出思考建議:「災後如何重建」的救援,是否應如同日本強調「自助、共助、公助」在個人、社區、政府與民間社團之間分担的責任比例,並應催生災難的中間支援組織平台,營造成公私協力、培植社區復原的人才與動能。

  本期人社東華【在地實踐】專欄,收錄梁志遠、楊鍚聰老師〈餘震陰影下豐盛多姿的服務學習—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記事〉這是地震之後,第一批進入豐田社區的國外大學,服務課程學習團體的心得報告。【藝文空間】專欄,翻譯美國奈及利亞小說家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小說《半輪黃日》的譯者葉佳怡〈阿迪契作品中語碼轉換(code-switch)語碼混用(code-mixing)現象的翻譯初探〉深入比較不同譯者在翻譯非洲裔作家移居之後,用英語寫作時,在句中呈現英文與奈及利亞人說話習慣的伊博文用語,語碼轉換的翻譯策略。【那時的先生】專欄,郭澤寬老師〈馬森老師之於我〉,細數自己與馬森老師多年師生情誼,近距離的敘寫,讓讀者親炙馬森老師的風釆與親和力,是極為難得一代學人的生平晚年生活側寫。

  本期人社東華介紹愛書人、尋書人如何經營書店、充實圖書館館藏。劉漢初老師〈東華訪書雜記〉解密幸福的東華人,擁有著豐富質量的圖書館藏,是在師長們有眼力、有遠見之下建築的書巢寶庫。在花蓮黑潮基金會等團體工作多年的賴威任、江珮瑾〈與孩子同行的孩好書屋〉敘說迎接孩子壯壯到來,陪伴孩子的願力之下,經營花蓮在地特色的兒童書店。校友林潔珊,以其從事出版編輯工作多年,經營現流冊店,在〈我們盤算著如何開一家書店〉津津樂道,書店如何在夢想下步步走來,成為愛書人、出版與文化人喜愛的書店。

  這一期人社東華,感謝所有作者在震災忙碌工作之餘辛勤寫稿,感謝所有為營造美好夢想的造夢者!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