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手記──許甄倚(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六月份的《人社東華》在炎熱的畢業季出刊,出刊前夕,接獲噩耗,英美系畢業生陳冠齊,十日隨同導演齊柏林在花蓮空拍《看見台灣II》,卻不幸墜機。四月二十七日,人社院也有一位才華洋溢的同學,英年早逝,他是華文系一年級的劉宸君,赴喜馬拉雅山區健行卻罹難,這兩位熱愛台灣土地山林、前程似錦、滿腔理想的年輕人,在青春正盛之際瞬間隕落,令學校師生萬分不捨,我們會記得這樣青春無懼、熱切追求生命意義的年輕人曾來到東華,與我們結緣,啟動師生迎向進步價值,也讓我們更有勇氣在台灣大環境不斷劣化當中,繼續逆風前行,如同諮臨系李維倫老師所說:「這樣的年輕人來到東華,我們不要辜負他們」。
三年前齊柏林導演的紀錄片讓我們看見台灣土地的美麗與創傷,反諷的是,日月光罰款判還、清境違建民宿猶在,齊導在這次拍攝續集的過程中,也拍下太魯閣傷痕累累的照片,說亞泥「挖得比過去還要深」。本期《人社東華》的在地關懷,收錄了本身是花蓮人、目前為政大廣電系三年級柯哲瑜同學對亞泥案的觀察與省思文章;爭議不斷的拓寬193縣道議題,則有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莊慕華及東華畢業生、作家黃岡的兩篇文章供我們思索。近幾年來花蓮有一些年輕人返鄉,進行文創、環保、社工、社區營造、農業、餐飲、設計等工作,讓封閉凝滯的在地氛圍產生良性的騷動與變化,帶動地方關心公共議題,我們也期盼這些年輕世代的加入可以帶給花蓮進步性的指向,持續齊導演對台灣土地呵護與關懷的未竟之業。
本期有兩篇書評,一是英美系陳淑玲老師閱讀紐時暢銷作家Mitch Albom的《六根藍色魔弦》後感,二是政大歷史系博士生王慧婷評馮筱才的《政商中國:虞洽卿與他的時代》一書。藝文賞析部份,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本身也是劇場編劇及導演的劉亮延老師,以「獨角戲所思」為題的文章談青年京劇乾旦演員劉欣然的「男旦」表演,非常有趣;筆名馬路的老文青張振倫,則從「德國歌劇電影節」談起,帶領我們漫遊德奧歷史、音樂、文化、歌劇、藝術所綿延交織綺麗世界,令人不禁悠然神往。
本期也收錄了兩篇新書序言,一是中文系吳冠宏老師《 從儒理到玄義─《論語》與《世說新語》之詮釋理路的探索》新書的自序,二是英美系教授兼人社院副院長曾珍珍老師替英美系校友王遠洋翻譯的新書《他們眼望上蒼》所寫的校譯序。
高教的反思則有三篇精彩文章,李維倫老師剖析近十年台灣高教政策如何型塑了師生的行為,造成當今「學生正在拋棄大學,大學老師正在拋棄自己」的畸型現象;諮臨系翁士恆老師談東華大學無邊界大學計畫的在地人文實踐;臺灣文化學系的林潤華老師則為我們介紹近年來新加坡的高教政策。
英美系的王君琦老師也趕在本期出刊前夕寫了一篇文章悼念陳冠齊同學。 王家衛的《葉問》中,由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有句經典台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英美系就讀期間,念念不忘社會不公不義的冠齊,因為溫柔體貼人緣好又熱血的個人特質,影響了周遭原本對社會議題不關心的同學們齊心齊力參與公民運動,他的念念不忘,在年輕的一輩中產生了迴響。作為師長的我們,也必須念念不忘這樣的學生,是他們的純粹與義無反顧喚醒了我們回頭看看過去十年異化的高教洪流中所喪失的價值,讓我們於創傷中召遣、乞靈出高教中師生與社會應有的有機關係與迴響互動,甚至從當中反思出臺灣高教救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