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傑華(社會學系教授)
城市的貧民窟雜亂無章、破爛不堪,空氣污濁,通風、排水、衛生狀況惡劣。許多人住的是陰暗潮濕的房屋,不是下面冒水的地下室,就是上面漏雨的閣樓。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現況》
這種情境不是一百多年前英國曼徹斯特勞工階級生活的景況。雲林縣麥寮鄉在「工業化」後,當地民眾看似有了工作、就業的機會,但在資本家剝削剩餘價值後,他們的生活卻像是恩格斯描寫的工人階級生活:親子關係疏離、生活喪失動能、無暇打理生活環境的樣貌,更遑論有機會在閒暇時前往家中鄰近海岸享受布爾喬亞式(bourgeois)的遊憩旅遊。連續幾年在麥寮辦理環境教育營隊的許冠澤透過「沒有海的麥寮人」一文道出麥寮人不是進入六輕,或是離開麥寮的宿命;也透過他的長期觀察,介紹麥寮在六輕開發後,民眾生活所面臨的各種社會現象。
每一次面對產業與環境議題時,地方人對地方事的需求究竟是甚麼?在經濟發展與環境抗爭之間只能進行排他選擇嗎?這也常出現外來者與在地者對抗的爭議衝突,尤其媒體往往從負面去形塑地方的負面意象。
在麥寮成長的東海社會系教授許甘霖老師透過田野調查、訪談與文獻分析,闡述超大型工業機構透過「擬似社福體制」,取代地方政府部分的重要職能,加上民眾對政府、六輕和專家就健康風險評估的不信任,當民眾處於缺乏可行替代方案的結構性困境,只能無奈地採取一種「共榮共存,個人化避險」的策略,也成為麥寮人與污染共存的日常。
也在麥寮長大的林鴻揚,北上求學後才驚訝:引發社會大眾關心的六輕環境、健康議題,在故鄉居然受到漠視與質疑,他透過實地田野調查,發現在地的能動性遭遇科學論述、居民生活需要、政府失能等機制的挑戰,進而重新思考社區與產業、地土之間的連動性,而這種連動性產生一種獨特的能動性,使得返鄉的青年願意去翻轉現況、願意去發掘地方的根源、願意去推動文化創新,這使得麥寮這個傳統的鹽分地帶有了生機,也就是除了六輕,仍可以擁有自己。
本期除了「島嶼邊陲: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專題關懷雲林縣西北端的邊陲鄉鎮麥寮之外,也有兩篇專文圍繞在「地方」議題。
郭俊麟教授分享他與20位非原住民青年圖客夥伴,前往台東縣成功鎮重安部落進行田野調查,一起學習阿美族部落的土地觀念,再透過線上免費的「開放街圖」(OpenStreetMap)軟體,嘗試繪製出更細緻、符合部落領域調查的維基式線上地圖的歷程,他介紹透過文化理解的過程,使原漢青年共同運用新科技,能將部落地圖轉化成為部落傳統領域、族語教育的教材。
洪敘銘博士生長期從社區營造,成立「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出版《西日誌》,他不斷反思在地者、返鄉者、外來者、空間、經驗與地方之間持續互動的生命關係,深深感觸這種日常經驗的積累才可能跳脫浮光掠影式觀光者對空間的漠視,而透過實地場域的體驗、與鄰里產生互動、關聯與認同,才能夠逐漸滋養出理解地方後場的動能。
台灣雖然個自許是開發、進步的自由國家,對於多元性別也希冀提供更友善的環境與立法,但相對而言,仍有許多觀點對於性別教育、多元成家抱持難以轉圜的立場,甚至加以汙名、批評、攻擊。四位從事教育行政管研究的研究者分別從兩種角度探究他們對性別研究的觀察,其中蔡憶婷同學、簡梅瑩教授從環境的觀點探究中學階段的學生如果處於單一性別環境中,究竟會對學生性傾向的發展造成甚麼影響?他們發現,單一性別環境能提供學生不同視野之多樣化學習場域,而且單一性別環境對學生性傾向認知具有影響性。此外,陳伯倫同學、蘇鈺楠教授訪談三位同志大學生,傾聽他們自身的經驗,進而理解他們對於多元成家法案以及同志婚姻觀點,他們發現,即使婚姻平權法通過,但對於同志的傳統價值才是他們必須持續面對的壓力,而且支持同運的人對於多元成家各種草案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他們也期盼在經歷理性思辯後,能透過混亂紛雜的意見,取得最大公約數的共識,是社會未來繼續努力的目標。
當台灣逐步邁入第四波社會,在進步繁華的背後,各類社會議題逐漸浮現,例如高齡化、生活壓力、勞動權益等問題。當日本高齡化社會衍生出《下流老人》、《老後破產》等問題之後,人們除了要具備《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手足之間的關係也逐漸浮上檯面,平山亮、古川雅子(2016)撰寫的《手足風險:當我們慢慢變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還是負債?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一書,引起日本社會的深切討論,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是否也將邁入後塵呢?在醫院從事社工服務的蔡旻家發現台灣社會也正逐漸遭遇這種家庭崩解的現象,連帶形成醫療、社會服務的困境,他針對社工實務提出他的見解與建言。
此外,輝持續關切精神病友的日常,他正從事「精神科病房的真實面貌」企劃專訪,因此,〈這世界絕對有地方讓你躲起來〉這篇訪談揭開更多精神病友、病房、照護者的故事,希望更多朋友能關心我們身旁需要幫助與支持的朋友。
陳品而是位具有潛力的年輕創作者,他以小說的形式道出基層勞動者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各種超時、過勞、低薪的剝削情境,提醒我們應持續關切勞工的權益與福利。
文學創作的底蘊在於如何透視社會底層的聲音,這一期我們刊載楊牧詩獎(廖啟余老師的〈冬暮讀資本論〉、〈輯〉、〈電車回高雄〉)、奇萊文學獎(陳延禎的〈南迴〉、李冠廷的〈石頭記〉)、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佑霖的〈像我這樣的待業男子〉)的多篇新詩得獎作品,這些詩作也都展現創作者的生命歷程與關心的社會議題。
「島嶼邊陲: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專題在介紹苗栗通霄、雲林麥寮之後,下一期將走向南台灣的屏東,期待讀者踴躍參與專題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