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編輯室手記──吳翎君

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轉瞬之間,《人社東華》自去年(2014)3月18日創刊,迄今剛滿一週歲。我們所要傳播的學術自由理念和社會責任是什麼?在學術與通俗之間應該找尋怎樣的座標以及怎樣的表達方式?這是我們創刊以來不斷努力思索的問題。非常感謝校內外的作者和讀者給予我們熱切的鞭策與鼓勵,使得本刊在創刊週年之際已超過一萬人次的瀏覽。本期編輯委員會擴大陣容,除了延攬人社院的李維倫、張郁齡老師之外,數位來自本校其他學院的老師慨然跨刀到人社院的刊務,他們是廉兮、戴興盛、李宜澤、陳怡方等諸位老師,並延聘蔣竹山老師擔任副主編職務,希望藉由活絡新血輪,益加發揮本刊的影響力。

        2014年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鄭清茂獲日本政府頒贈的旭日中綬章,此一獎項為表揚鄭清茂先生在日本文學及日中比較文學領域具有傑出的研究成果,並肯定其在促進台灣與日本學術和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貢獻。鄭清茂教授為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校,於2003年於東華大學退休。鄭教授擅長日本漢文文學、日中比較文學,並翻譯了包括「平家物語」與「奥之細道」等諸多日本文學作品。本刊特別邀請本校客座教授(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的黎湘萍撰述〈雅潔文章,佛陀境界──讀鄭清茂新譯《平家物語》有感〉一文,並由本校華文文學系的須文蔚教授對鄭清茂教授在學術研究、翻譯日本文學及其東華大學的因緣寫下精彩導言。

        2015年伊始,令人感到震驚遺憾的是「東台灣研究會」的創始人夏黎明教授突然病逝。夏教授畢業自建國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他於1985年取得碩士學位後,懷著如同先民墾拓後山的精神,來到省立臺東師範專科學校服務(今台東大學);此後積極推動東臺灣研究,創立「東臺灣研究會」,並出版《東臺灣研究》。在夏黎明的熱情號召下,一批批中壯輩的各方學者相繼投入東台灣研究的荒土,經二十餘年的努力,使得東台灣研究不再是學術邊地 。夏黎明於2010年退休後,由學術研究走向在地實踐,積極投入地方公共事務,自「花東發展條例」立法之後,他倡議以公民提案方式促進花東地區的永續發展,率先成立「2022花東公民論壇」,最後為此一志業鞠躬盡瘁。本刊特以紀念專刊向夏黎明教授致敬,其學術志業的兩位盟友戴興盛教授與黃宣衛教授分別撰文,並選錄夏教授未刊文章「凌頂之姿與封刀之作──四年五班同學的學術生涯路〉,緬懷其壯志行誼。

        「藝文空間」由本校英美文學系的曾珍珍教授回憶她於2013年訪談林泠的心境和感動。論起1950年代以後台灣詩壇的重要詩人,絕對不能忽略這位被視為詩壇傳奇的女詩人。林泠在多年停筆之後,是什麼動力讓她再重新創作,而每一次的重新出擊,都能讓人驚喜。本文細膩探查女詩人婉約且深邃的詩藝國度,分析林泠在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文末並有這次訪談後林泠的手擬回應,女詩人對自我的期許和師友淵源自況,訪談文與回應文似如珠玉連綴,相當精彩難得。

         2015年伊始,世界局勢動盪不已,伊斯蘭恐怖組織的斬首行動令全世界為之不安,在全球趨向一體化的時代,國際政治反而更加牽一髮而動千鈞。此時愈加令人反思冷戰以來各種關於文明裂隙的衝突理論,而全球共同體的主張則愈為受到重視。全球共同體是以文化為基礎的一種世界主義,各種不同文化社群的相互尊重將可強化全球的互賴感;一旦能夠超越國家框架,便可超越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在權力、經濟與文化等多元因素共構的國際關係中,我們相信在可預見的將來,文化社群和非政府力量勢將扮演更重要的調合角色。基於此一宏大的世界關懷,本期「全球視野」專欄邀請專長國際政治的石忠山教授從巴黎恐怖攻擊事件闡釋文明諒解的重要性。歷史系的貝克定(Timothy D. Baker, Jr.)教授則從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析「誰是查理?何以如此?」(Who is Charlie Hebdo? And why? ),原文為英文撰述,感謝貝克定老師在匆忙之間請人譯為中文,為使讀者更加理解貝克老師的想法,我們於文末也保留了英文原著。此外,本校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歐盟研究中心主任朱景鵬,詳述歐洲統合的由來、歐盟的公民參與和公民倡議,希望有助於理解歐洲統合運動中歐洲公民與歐盟的關係,本文為我們了解當前歐盟各國的現狀提供重要的政治與歷史背景。

       「文化沙龍」,邀請曾擔任本校駐校作家的藍博洲先生撰述〈尋找失落的台灣理想主義〉一文。藍博洲早在1980年代後期於《人間》雜誌即開始展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和寫作,其關於白色恐怖記憶的書寫,如《沉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等書都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娓娓道來作者半生從事報導文學的心路歷程,讀者當可一探歷史長巷中的迷霧及作者矢志堅持的理想,誠如其所言「就是為了尋找失落的台灣的理想主義的認知吧,讓我能夠在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的寂寞道路,一路孤單地走下來。」歷史系的陳鴻圖老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對台灣水利發展的貢獻。陳鴻圖除了在台灣水利史和臺灣史領域學有專精,更是本校首位榮獲終身教學傑出獎的老師。林耀盛教授精扼闡釋人性的深度謎面──精神疾病的問題,提及儘管目前「精神分裂症」已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藉此為患者去汙名化。但若我們基本理解不足,「他們更名後依然是居住於『非地方』、『無名鎮』,彷彿是福柯意義下『愚人船』載運的對象。誠哉斯言!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民國100年6公布施行以來,引起學界及各方人士的關注。本期「在地實踐」專欄由王鴻濬、洪嘉瑜兩位老師共同執筆〈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發展探討與構想〉。王教授學術專長於環境經濟與政策分析、自然資源及環境管理及教育、非營利組織、永續發展專題等議題,洪教授專長總體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兩位教授目前亦為本校執行的科技部計劃「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之核心成員,該計畫主軸名稱為「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感謝兩位老師不吝於本刊「在地實踐」專欄分享其研究成果。本期特別邀請長期投入花蓮縣棲地保育學會,青陽農園負責人葉美青老師撰述〈「蝶」入花蓮〉一文,青陽農園的創辦係以成立環境教育和生命學習的基地為出發點,其間歷經兩次遷園和各式難關,目前為一座有蝴蝶、甲蟲等多樣生物棲息的快樂農園。此外,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俊鴻及其指導之研究生徐乃崙淺談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

        「書評書評」本期特選美國布朗大學Jo Guldi與哈佛大學David Armitage兩位歷史學教授於2014年合著的《歷史學宣言》(The History Manifesto)一書,該書回應歷史學者不停的自我反思,對於我們所生存處處驚厄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歷史究竟有何用處?」,本刊特邀請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陳偉智撰述本文。「東華風景」專欄由排灣族作家,同是目前就讀於本校華文文學系碩士班的排灣族作家利格拉樂.阿烏以其浪漫的情思細緻描繪「東華二三事」。本校台灣文化學系的郭俊麟老師則分享其協助本校推動校園綠能交通的願景與實踐。「關鍵詞」專欄邀請本校財經法律研究所張郁齡老師淺談與我們知識文化發展息息相關的智慧財產權概念。

(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