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潤華(主編、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去年花蓮經過了大地震的傷痛後,過了一年涵養,花東這塊土地又慢慢地恢復生機。然而,在萬事逐漸恢復生機之時,一月卻傳來本校社會系范麗娟教授在一月七日因病去世的噩耗。范教授先後任教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社會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以及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現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與社會學系,在學術專業上長期關注老人、青少年、與原住民議題。透過娓娓道來的文字,呂傑華教授與萬育維教授分享記憶中的斯人,無論作為相互協助的朋友、或相互針砭的夥伴,從文字中讓我們認識這位具備學術堅持與社會關懷,在講桌下卻充滿溫暖、鼓舞學生與同仁的學者。風範不遠,文字中的學者形象,猶然可念。
建立在前輩們對於在地關懷的堅持,本期《人社東華》持續經營「島嶼邊陲」系列,將目光轉回我們立身之所在:花蓮。近年來,花東許多第三部門/非營利部門蓬勃運作,試圖在新自由主義的邏輯下突圍,衝出適合在地脈絡的新道路。我們有幸邀請黃盈豪教授、張瓊文教授、裴浩哲碩士,以地理學與社會學的眼光,與我們分享一向被視為邊陲的花蓮,「合作」如何在不同面相上各自發展,成為成就在地主體性的新契機。
黃盈豪教授以原住民部落發展作為反省的起點,分析「社會企業」與「團結經濟」的概念,討論面對新自由主義下萬物商品化的窘境,「團結經濟」如何成為原住民部落尋找自我發展的新途徑。無獨有偶,同樣是面對新自由主義的挑戰,張瓊文教授則以加納納的有機農業作為案例,敘述部落在發展「有機農業」、試圖與外部市場銜接或做出區隔時,「回到部落」如何成為新路徑;無論是選擇與部落記憶相連的物種 (咖啡),或重拾部落原有的換工、或利用社會網絡與生態修復成就的有機認證,都彰顯著「回到/肯認自我」作為銜接外部資源與凝聚主體力量的選項。不只是原住民議題,本期專欄並針對花東 (甚至是全球尺度) 的青年主體所面臨「貧窮」的困境進行討論。青年貧窮,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然而過去許多社會評論多將青年貧窮縮限於個人尺度的議題,歸咎於青年個人的「奮鬥」與否,任由「草莓族」等名稱污名化新世代,卻忽略青年貧窮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裴浩哲在東華就讀碩士期間,成立全台第一個以大專生為主體的儲蓄合作社:「東華校園儲蓄互助社」。透過成立儲蓄合作社,浩哲反省「青年貧窮」的議題,並尋求解決「青貧」的培力方式與解套,並探討新世代的合作社運動在面對老舊組織文化與法規所面臨的挑戰。
同樣書寫花東,王鴻濬教授正在攥寫、即將出版的論著則提供不同的視野以親近花東。透過不同的檔案、歷史照片、以及在地達人的深度訪談,王鴻濬教授以鹿野地區的發展歷史做為軸線,詳述不同時期鹿野在空間上與族群上的變化。王教授說,即將出版的著作是一本旅遊筆記,這樣的開頭讓我不得不想到David Harvey書寫巴黎的《巴黎,現代性之都》一書。雖然是一本從歷史出發深論巴黎成為現代都市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脈絡,但是卻同時也是一本適合在旅行巴黎時,帶在身邊了解巴黎的另類旅遊書。或者,未來讀者在前往鹿野的車程中,有王教授著作傍身,為您的鹿野行增添些時光的厚度。
除了三篇回應花東在地「合作運動」的專文外,我們也非常榮幸邀請豐年雜誌主編康椒媛為《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一書進行導讀。康主編一方面從歷史的起源了解「合作社運動」,一方面也回望台灣行之多年的合作教育以及近期合作社運動的發展,了解在地的合作教育/合作社運動與其他國家脈絡、項目與任務的差異。相信透過此文的導讀,可以讓讀者以更宏觀的歷史觀點來看待「島嶼邊陲」三篇專文所論述的案例,以及思考三則案例在台灣合作運動歷程的重要性。
除了回望我們自身所處之地,他山之石亦可錯攻。台灣在面對青年貧窮、人才出走等困境的同時,英國倫敦大學 (UCL) 地理學系博士候選人黃佳媛則提供我們新加坡的案例作為借鏡。面對國家競爭力的憂慮,新加坡政府寄望透過移工政策以培養更具技術性與競爭力的勞動力,才能夠在全球尺度的經濟競爭下獲得突出。透過放寬外籍人才居留和工作限制等政策,新加坡確實在短期間迅速獲得大量外國人才,勞動競爭力也獲得脫胎換骨。然而,這些吸引人才的方式真的成功了嗎?佳媛對於新加坡當地人才策略制定之歷史脈絡的梳理值得一讀,使吾人在責難與苦惱台灣人才出走的同時,能多一些積極的省思。
以上精彩的文章,都讓堂堂邁入21期的《人社東華》,在2019年有個美好的開始,感謝各位讀者以及作者們的共襄盛舉,讓此一小小而溫暖的美好,繼續在東台灣燃燒。冬末春初、萬物生長之際,潤華從呂傑華教授手中接下主編一職,面對此一重責大任著實揣揣不安,將全力以赴。接下來,《人社東華》除了將持續關注台灣各地的人文與社會的關懷外,也將向下扎根,邀請年輕世代共同進入書寫的領域,期許以關懷、觀察、論著,為在地的點滴歷史與情感進行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