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996年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公佈,引起學界和社會人士激烈爭辯「誰的歷史」,因為美國聯邦政府的教育權向來歸於各州,美國為不同移民和多族群所組成的大熔爐國家,而當時的柯林頓政府想推動一套所謂「國家課程標準」引起了一些自由進步主義者的激烈反對。在這份備受爭議的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中有句話卻是道盡了歷史學科與公民社會的關聯: 歷史知識是政治智慧的先決條件,沒有歷史,一個社會就沒有一個共享的過去,共有的中心價值,或因為過去共同的決定而造成的現在環境。沒有歷史,一個人不能對政治、社會或社會的道德問題作有意義的深究。沒有歷史知識及其支持的探索,一個人不能成為一個見聞寬廣、有分辨能力的公民,這些能力對有效的參與民主政治及推行民主理想都是重要的。(取自:郭實渝譯,《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探討美國經驗》,台北:教育部,1996。) 不同國家在面對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時都產生過或大或小的爭議,例如統一後的德國由於國家命運的曲折在歷史教育上面臨特殊艱鉅的知識工程、戰後日本歷史教科書在面對侵略東亞國家的書寫也面臨無可迴避的建構國民精神論之艱難課題。美國自1960年代民權運動興起之後,對於以開國英雄華盛頓等人一脈相承的白人主流史觀的爭議也未曾終歇。除了極權國家對歷史教科書的解釋和宰制始終嚴密過當之外,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教科書如何編寫是必須接受社會公評;專家學者、第一線教師和社會人士在歷經長時期的溝通討論,甚至經歷實驗課程的教室觀察後才得以謹慎試行,絕不可能率爾付諸國家權力來執行。
台灣在1997年「認識台灣」教科書實施前後關於台灣主體性的書寫與歷史意識之建構,在政黨、社會精英和政府層次間開始爭辯不斷,但一般民眾或學生鮮少意識到這是「誰的歷史?」的大哉問,歷史記憶、歷史意識、歷史書寫以及如何通過教科書凝聚國家民族的情感,無疑關乎我們及下一代所面對的未來。曾幾何時我們的社會如此正視究竟誰領導中國的抗日的事實?又曾幾何時太平洋戰爭時期做為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被送到太平洋島嶼的戰爭記憶和國共內戰後戰敗來台的國民黨老兵的抗戰經驗,被我們的社會同時檢視和關注著?在最近我們看到台灣新一代年輕人史無前例地關注台灣教科書的歷史課綱問題。從這角度而言,這片島嶼上不同個體生命的歷史經驗和未來共同命運的意識,正為年輕世代所深刻體認,惟有互相激盪後體認到合聲共息的相依心靈將指引我們新的方向,這未嘗不是凝聚歷史意識、國家認同和建立公民社會的一個新契機。
就在今年世界各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大張旗鼓紀念第二次大戰七十週年的同時,來自中東的一批批難民潮一路逃向匈牙利、維也納和德國邊境。9月初,三歲敘利亞小男孩趴在沙灘上已無氣息的小小身軀,這張令人不忍觀看的照片終於引起更多歐洲國家不再冷血對待中東的難民;英國首相卡麥隆跟隨德國鐵娘子梅克爾喊出英國可以接納更多難民,要求歐洲各國跟進的人道呼籲。美國CNN記者特意訪問越戰時期一張家喻戶曉的照片女主角潘金淑──越戰時僅九歲的小女孩赤身露體在戰火硝煙中逃出被轟炸的家園,一張照片道盡戰爭的殘酷悲劇,捕捉這片刻場景的攝影師也因此獲得1973年的普利茲新聞獎。成年後的潘金淑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四處宣揚和平理念;如今沙灘上的三歲男童已無法再發聲,但藝術家將他畫成有翅膀的和平天使,試圖喚起世人對殘酷戰爭的譴責。敘利亞現任總統阿蕯德持續鎮壓國內的反政府軍的同時,中(國)、俄兩國同聲譴責美國支持敘利亞極端分子反叛軍,造成內戰不斷。在敘利亞內戰中,令美國和西歐國家坐立難安的聖戰組織IS指稱美國介入敘利亞內戰的情況,實為重蹈美國前總統小布希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覆轍,更是造成今日世界混亂之禍首。美國國務卿凱瑞則警告普丁俄國深入介入敘利亞內戰的結果,將引發與反伊斯蘭聯盟加劇衝突的危險;然而,美國因九一一事件以來國內面臨恐怖攻擊之夢魘猶存,祗願對中東難民開小道門縫收留,此又引起國際間人道救援組織的撻伐。在今年二戰結束七十週年之際,美俄兩國高層針對敘利亞內戰不停放話,雙方一再升高恐怖威脅,中俄展示閱兵,美日則繼之以軍演,國際政治隱然又進入一種集團間和意識形態的對抗和敵對狀態。事實上在去年全球學者紀念一戰百年和今年學術圈有關二次大戰的學術會議中,難民問題、戰爭記憶和戰爭時期的人民心理和情感狀態,受到歷史學家的高度重視。如果我們能從全球視野來省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共同浩劫,不以戰勝者來紀念戰爭,更不以展示尖端武器卻空嘴哺舌和平,此才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浩劫所體認的文化多元主義與全球共同體交融下所標舉之和平理想。
基於上述關懷,本期《人社東華》延續上一期製作「第二次世界大結束七十週年紀念專刊」,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張隆志撰述〈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反思史學:從戰後日本的教科書論爭談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候選人徐翀剖析法國人對於二戰的省思,本校歷史系蔣竹山老師則以吳新榮日記生動呈現太平洋戰爭時期台灣人的空襲初體驗。旅居哥廷根的李貌華側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及甫落成的位於哥廷根的君特.葛拉斯檔案館。君特.葛拉斯的主要著作呈述納粹統治下的德國歷史以及德國為何走向法西斯的寫實故事,被視為德國戰後文學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毒澱粉、三聚氰胺、塑化劑,甚至到農藥殘留、基因改造作物等,讓我們以「食」為天的基本生活,受到巨大的威脅。於是大家又回過頭來關注直接來自產地食材的「農夫市集」。本刊特別邀請「花蓮好事集」經理人吳其璁先生介紹農夫市集在台灣的引進過程、花蓮好事集的成立與規範實行、所遭遇的困難,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讀者能分享吳其璁先生的這篇文章,關注農夫市集在台灣的發展,理解農夫市集的願景,並期盼建立農友與各方利益的誠實信任關係,使我們的環境、土地、農村以及與之聯繫的社會經濟網絡和生活價值,可以受到大家的重視。中央大學經濟學系邱俊榮教授〈創造青年就業與經濟成長共存共榮的新經濟模式〉一文,同樣關注我們社會經濟的問題,特別是令人憂心的年輕人失業率、實質薪資的不斷倒退與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以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標準而言,青年失業率應維持在整體失業率的兩倍以內為宜。目前台灣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4% 左右,已是整體失業率的三倍以上。對於如何創造共存共榮的新經濟模式,邱教授有其獨到之見解。當前台灣年輕世代所面臨的艱難困境,和全球快速資本化下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現象密切關聯,2010年著名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Erik Olin Wright出版的《真實烏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一書受到學界的熱烈關注,然遲至今年5月始有中文譯本,為此陳毅峰教授特撰長篇評介推薦本書;該文旁徵博引二十世紀以來各家經濟學派對資本主義發展形式的爭鋒論點,並為讀者扼要摘錄了本書的精闢見解,最後引出該書對當前台灣社會裂痕的警語。去年太陽花學運發生之際,Erik Olin Wright教授適巧在台灣進行學術訪問而親歷學運陣地,中文版的序言提及他對台灣太陽花學運和美國2011年威斯康新州占領州政府議會大樓事件的比較觀察。
「藝文空間」專欄,本刊特別邀請政治大學歷史系彭明輝(吳鳴)追述其曾為政戰特遣隊鐵漢軍官的特殊經歷。吳鳴,台灣花蓮人,1981年以預管少尉分發至金門戰地,因體格魁梧健壯而被選入政戰特遣隊。吳鳴以史家的驚人記憶力和流暢典雅的文筆,生動記錄了鮮為人知的特種部隊操練磨礪之真情故事。「文化沙龍」專欄由本校英美系曾珍珍教授記述今夏她參訪舊金山迪昂博物館(De Young Museum)舉辦的近代風景畫大師特納(J. M. W. Turner, 1775-1851)後期畫作的特展,〈神諭與戰爭再現:特納的靈視〉一文,情思激動且細膩深刻,與讀者同遊特納畫作中的神諭體驗和生命境界。陳鏡羽教授分享其浸淫多年的「幻奇文學」研究,陳教授目前兼任本校數位遊戲與敘事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為國內極少數將幻奇文學和遊戲敘事學運用於雲端遊戲產業的領軍學者。王君琦教授多年來研究台灣新移民的女性書寫,本文誠摯譜寫了花蓮新移民姊妹的生命史詩。光復鄉樂齡學習中心教育長邱于霖則為我們分享「花蓮喜事──台灣嫁娶百年文化故事」,邱老師長期關注花蓮在地文創與生活美學,對光復糖廠的文物歷史亦頗有研究。
此外,選錄楊牧文學獎第二屆得獎主宋尚緯的詩集《鎮痛》,宋尚緯目前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學生,楊牧文學獎係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熱心贊助而成。「東華風景」專欄則由本校原住民民族學院吳天泰回憶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草創時同仁間的溫潤情誼和對大學規劃的雄心壯志,期許東華再造美好願景。
(本期執行編輯:吳翎君、蔣竹山、石忠山、廉兮;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