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與認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獲獎作品中都市原住民的身分認同演變

朱冠宇 華文文學系 學士生

  「原住民文學」有其特殊的時代脈絡及文化意義,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身份認同與書寫之間存有互動關係」。本研究試圖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做為觀察原住民族身分認同轉化及變化的切入點,探究都市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同演變。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在多年努力下來為「原住民文學」所建立的深厚文學傳統與基底,本文將文學獎之中獲獎的都市原住民作家為基準,劃分出「三個世代」的原住民作家當成主要的研究對象。藉由文本分析佐以質性訪談,來觀察各世代在都市中面臨著何種處境,並且如何影響著原住民們的身分認同建構,導致他們創造出新型態的原住民文學作品,演化出不同於以往的書寫策略。

〈山地人三部曲〉

山上 躍進

下山 滾進

山下 伏進

  這是排灣族作家 Lavulas 於 1990 年所寫下的詩作,以簡單的十二個字清楚描繪了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遷移脈絡。其中,山下/伏進,四字更寫出了原住民族在離開原鄉部落進入到都市後,不得不的卑微姿態。亦是當代「都市原住民」的最佳寫照,也是我的家族歷史——mumu在二十歲左右就嫁給了於陸軍服役的外省外公,年紀輕輕便移居至臺北直到現在。在那個只能認同中華文化與中國人的年代裡,「山地人」的身分呈現了厚重的「污名感」 ,並且在遠離部落的都市環境之中,使得文化更為容易脫節與斷鏈。也因此我的母親輩的親人對於族群文化的了解皆是所知甚少,筆者自己則是在進入東華華文系及原民院的環境以後,才有機會得以對於自身卑南族的文化,乃至於整個台灣近代原住民族的狀況與窘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藉由前人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原住民文學的創作起始點有兩個主要的核心面向。首先是向內探詢,對於自身內部的身分認同之建立和維繫,以及更進一步的往外做推展,對外部進行「議題性」、「政治性」的溝通與訴求。當代的原住民文學正是因為這兩個核心面向建立而起的。因此,對內的「身分認同」與對外的「議題性訴求」,將是我們看待原住民文學作家與其作品的兩個重要面向。

  同一時間,我們可以透過以往的作品中看到「我是誰」這一命題,不分年代的成為了原住民族的創作內涵。其根本的原因,筆者認為是在於原住民族文學與其他文學類別如自然文學、魔幻寫實文學等等,以書寫題材或寫作手法作為定義的文學不同。原住民文學是一個「身分的」文學 ,無論原住民書所何種題材類型的文學作品,「原住民」這一個身分乃是建立起原住民文學的主軸。但這個身分從早年被政府及主流文化的全盤否定與污名化,到了當代因為都市化發展、人口遷徙及跨族裔通婚等因素,不斷的被加以挑戰、崩解、重構與重新定義,也因此原住民文學的作者以書寫探詢、建立進而強化自身的身分認同乃是一種「必然」與「必須」。同時間,作者的身分認同也會影響了原住民作家的書寫內容與書寫策略,是一雙向的互動關係,是原住民文學的創作基礎點之中,歷久不衰的核心面向,亦是我們觀看與評論原住民文學時的重要切入點。

  而作為一位文學系所的學生,理所當然的會試圖藉由閱讀來去認識和自身有相同處境的都市原住民及他們的書寫作品,然而筆者發現在當今的文獻之中,卻鮮少看到相關的研究。

  人們在探討原住民文學時,往往只關注到了原運世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們,藉由過去的諸多的學術研究、文學作品、歷史紀錄等。我們已經可以很明確知道這個世代的作家們,由於在都市求學、工作的期間,意識到了過往的外來族群跟歷代政府加諸在原住民族身上的眾多不公與歧視,因而在身份意識上形成了反撲。從原有背負著濃厚的污名感,到對於原住民族和各自部族的身分認同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進一步造成了他們創造出議題性、訴求性、工具性極為濃厚的文學創作。但第二代、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卻非常少被提及進而討論,甚至可以說是被整個文學圈所忽視,也因此讓筆者有了創作動機,希望去理解和解析第二代、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的身分認同有何演變?他們是怎麼去面對自己的族群身分?而身份認同與書寫策略之間又是如何的互相影響,並且反映在了他們的文學作品之上?

  也因此,本研究最根本處理的問題在於,在歷代都市原住民作家身上所發生的此一雙向互動關係——包括了書寫與認同——有何演變?而這樣子的演變如何地諭示著原住民文學的未來?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將都市原住民作家切分為三個世代,分代的依據為作者本人為其家族搬離原生部落、移居於都市或市鎮中的第幾個世代作為切分的基準點 。如Syaman Rapongan、Paelabang Danapan 等人便是家族中第一代搬移至都市之中的都市原住民,而他們的子女便是第二代的都市原住民,以此類推。筆者希望藉此斷代方式,以此看出都市對於原住民在「代」與「代」之間的影響,對於「都市」的定義與討論範疇,則主要以大臺北地區、高雄市區等都會區為主。

  由於第一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的書寫多早於原住民族文學獎的創立,且我們已然知曉他們的身分認同與書寫之間的關係,筆者將把研究基礎建立於此,將主要的研究對象聚焦於「原住民族文學獎」中第二代、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先對於個別作者與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介紹與分析,最後再總論式的探討我們所觀察到歷代都市原住民作家的身份認同演變。

  筆者在整理完原住民族文學獎歷代共18屆次的得獎作品後,於第二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中挑選了泰雅族的Wailce(陳宏志)及卑南族的Lamulu Pakawyan(林嵐欣)作為我的研究對象,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則是選擇泰雅族的林纓及其作品成為此篇研究的研究素材。

研究發現

一、第二代都市原住民作家其創作與身分認同的雙向互動關係之觀察

  筆者觀察到對於第二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們而言,身分認同的問題不再是訴說著「我是原住民」,而是在於探詢「我,是一個『怎麼樣』的原住民?」。藉由此問題來找尋自己的生命價值,認清到自己無法在都市之中功成名就,認明當今原住民族的權力就是無法再向前推進、了解當代的社會結構就是無法馬上撼動。但這些覺悟並不代表了放棄,而是真實的面對自己和所屬的族群。在現在這個當下的「無法成功」,以此來調和理想破滅的失落,並且成為了通往未來的能量,透過創作梳理自身的生命價值,從而重新建構對自身族群的認同。

  從Walice和Lamulu的文學作品和訪談的過程之中,我們了解到對他們而言,都市生活雖滿是無奈,但書寫策略從第一代的都原作家的「控訴」轉變成了「描繪自身狀態」,憤怒烈火成了炭火餘溫。雖然依舊有議題性的訴求希望向外發聲,但會為了兼顧可讀性、傳播性,又或者是作者對自己的美學要求,創造出了敘事手法多元、故事結構更為精密、文學性質向上提升的作品。他們也顯示出了都市原住民作家在身分認同和書寫的雙向互動關係上,身分問題從確立自己「是」原住民轉化成了探問自己該是一個「怎麼樣」的原住民?而文學便是他們認清自身處境,釐清自己的生命價值,好以面對未來的方法。

二、第三代都市原住民作家其創作與身分認同的雙向互動關係之觀察

(一)書寫成為族群認同追尋的主軸

  對於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筆者發現「書寫」成為他們「族群認同追尋」的主軸了。對於不少的第三、乃至於第四的都市原住民而言,部落早已然消失,他們根本連回去部落的機會都沒有,也因此書寫對於身分認同的追尋反倒越發重要,甚至有時文學反而變成了回歸原住民族群的主軸、是必要的途徑。

  文字是他們身處都市之中接觸原住民群體的橋樑,尋找族群認同的道路,同時間文學帶來的影響絕不僅止於「創作」本身。整個原住民文學在近代所建立的文學體制、文學獎的舉辦過程,還有後續的出版、受到的媒體採訪、人脈關係的建立,都是文學為第三代原住民作家提供探詢族裔認同的「環境」和可以探訪的「路徑」。在訪談時,林纓提到自從參與原住民族文學獎,逐漸進到原住民文學圈之後,的確讓她更常反思自身身分的歸屬及定位,且被原住民作家們當作「自己人」,也令平時不常和人交際的她有了從未感受過的族群歸屬感。

  陳芷凡曾在論文中引用了Evely Peters的學說,認為「都市原住民的認同,建立在跨部落、跨部落的基礎之上,不同於以往部落/家族的認同,城市—提供了一個彼此擊掌唱和的場域,從中進行城市聚落的建構與合理化。」,此論點正可以形容第三代都市原住民作家們的現況,他們在都市中寫作,書寫他們在城市中遇到的美好或哀愁,且參加在都市舉辦的文學獎,從都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族裔認同。

(二)身份認同處境及書寫策略的改變

  對於第三代的都市原住民作者而言,他們的身分認同追尋問題在於自己究竟是誰,「我是誰,我究竟是不是原住民?」。此一大哉問迴盪在他們的心中,但是和第一代的都市原住民作家清楚明瞭知道自己是 Bunun或Atayal;認同追尋過程主要是對抗優勢族群、試圖去除污名感不同,第三代作家是從「根本」的不清楚、不了解自己的族群,對他們而言部落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遙遠。但長相上、身分證明上、外人對他們的態度上,卻又時刻提醒著他們「應該」要知道自己是誰,這造成了他們在身分認同方面的困境,但也孕育出了與過往不同的書寫策略還有寫作姿態。

  其中書寫策略最大的改變,就是他們不再以弱勢族裔作為出發點,不以「被壓迫族群」自居,Sayun Yuming覺得「了解事件本身的全貌」和「受壓迫的情緒」,兩者是可以分離開來的。會覺得「被壓迫的角色」這個設定,本身就存在著二元對立的樣板化問題,她覺得我們可以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理性的分析模式來去見到事情本身的原貌。林纓的想法則更為「激進」一點,她認為原住民會覺得自己是弱勢的原因,是因為原住民把自己當成了弱勢,而非他們真的是弱勢。族群傷害或創傷的也是上一代人遭受到的,但原住民的後代卻將其承接下來,轉化成自己的傷痕。以上的想法,在部落族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她「離經叛道」,在客觀事實上也未必公允,但那卻是新一代都市原住民作家最為真實的想法,也正是因為如此構成了和以往全然不同的書寫策略。即使他們的行為舉止不那麼的「原住民」,產出的文學作品不像是「原住民的文學」,但會如此的原因,是真切發生在他和他們家族身上的歷史事實,那又何嘗不是屬於整個原住民族群體的歷史記憶與生命經驗?筆者認為這樣不同於以往的書寫策略跟文學作品,反倒蘊含著更高含量的創造性轉化之可能性,呈現了原住民族文學之於原住民族群體的「積極創造可能」。

結語

  從歷代的原住民族作家的文學作品還有訪問之中,本研究了解到他們在都市環境之中的各式轉變。都市對於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同產生了全面的影響,各個世代探問的核心議題也不盡相同,產出了不同樣貌的文學作品。而這些文字結晶映照著各自不同的書寫策略和身分認同的探詢進程,展現出原住民族作家在身分認同跟書寫之間的雙向互動關係的變化。

  綜觀此篇研究,作為都市原住民族作家之身分認同轉變的初步探討。在討論的嚴謹度、訪問取材的廣泛度、學術能力的專業度上定有其得以提升的空間。如在對都市原住民族作家在切分世代的選擇上,或許有更好的定義規則或方法,但那實為筆者在當今能力所不及之處,尚須於未來改進加強。

  筆者希望藉由這篇研究,得以稍微開啟人們對於都市原住民族的注意力跟研究量能,另外平埔族群、跨族裔原住民等較少被提及的原住民族群體,不論他們現今的樣貌為何,他們都是我們原住民族群體的一份子。在身份認同等議題面向皆仍有極大的探討空間,另外原住民族文學也在一天一天的持續成長茁壯,擁有繼續深度研究的學術價值,期待在未來持續有更廣泛多元的研究學者、更為充沛的研究能量得以注入其中。

參考資料

  • Paelabang Danapan 孫大川(主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新北市: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 Wagi Shyac(製作人)(2020)。新世代寫手進擊 書寫原住民族文學的變與異【電視節目】。部落大小聲。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陳芷凡(2015)。田雅各、巴代等人的都市書寫策略與世代關照。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4),1-19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