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工業遺產透過保存與解說,不僅具體保存相關的物質藏品,也同時典藏因機械化、工業化而被生產的特質,透過想像與詮釋重新形塑出臺灣工業的歷史樣貌。臺北機廠,作為「全臺灣現存最古老的鐵路修理工廠」(洪致文,2016:176),保存的不僅是鐵道的發展史、生產空間,抑或以火車展現的鐵路意象;同時透過物品的保存,以詮釋與想像再現因生產而衍生的工業特質,進而重塑鐵道博物館的歷史意義,以及典藏臺灣鐵路歷史的重要空間。讓物的意義和特質,具現為「活的博物館」的重要願景。
鐵道、集體記憶與國族
正如前所述,鐵道不只承載著人流與物流,在流動的過程中,人流動的經驗與記憶,也成為鐵道所承載的精神與意義。不論離鄉背井的苦澀、或與想見之人會面的甜蜜,這些不同世代乘客的經驗,逐一累積在鐵道文化匯集的文化河渠中,成為臺灣日常生活集體記憶的所在。而這也是導覽人員在解說過程中,極為強調的部分。
對於許多當時的員工來說,臺北機廠確實作為勞動場域,但同時他也不只是工作的地方,而是許多日常生活活動集中的場所。在鍛冶工廠與板金工廠等廠房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櫃子圍成一圈,初見之時以為是尚未完成整復的現場。但一資深的導覽人員告訴我們,那些圍成一圈的櫃子是員工午間休息的棲身之所;有些員工為了在休息時保持隱私,因此把櫃子圍成一圈,自己待在櫃子後面休憩。而庭院也有許多可愛但看來樸實的裝飾物,原以為是廠區修建之初刻意擺設的園藝品,或在近年文化資產修復時,放上去的裝飾物。但經過人員特別說明,我們才知道,原來庭院中許多裝飾品,是當時員工利用廠區維修廢料自行創造的作品,妝點在園區的各角落;而整個園區的綠意盎然,也是員工在休憩之餘長期種植樹木所成。而洗淨員工一天辛勞的員工浴池更是銜接著工作與家的中介站,也成為廠區退役後,許多員工仍然經常提及的空間。這些「不只是勞動場域」的訊息充斥整個園區,讓園區成為記載員工勞動與汗水,以及日常生活記憶的場所。
不只是員工勞動的記憶,園區內所收藏的列車也累積著有關國家與族群的記憶;在廠區中保留的25C10000型代用行李車就是一個極佳的案例。在1939年所購入的列車,由於這款列車的設計,使得此車型可以同時擔任載客與載貨的功能。二次大戰後,這款列車也仍然承載重要的國族記憶;導覽人員解釋著,國民政府來台後為了宣傳「反共抗俄」的政治目的,組成戲團到各鄉鎮以戲劇進行政治宣傳。而在這個「反共抗俄」的年代中,代用行李車便是載著劇組成員與器材行遍臺灣的重要交通工具。雖然這些政治標語在全球與在地政治丕變下已不復見,但其所經過的歷史與存在於當時臺灣人腦海裡的記憶,卻從未消失,而且隨著列車的保存,將這段經驗、記憶與歷史也保存了下來。其他車種也各自包含著不同時代的記憶,例如被暱稱為藍寶寶的藍皮DR以及其著名的相親座,由於常常出現在臺灣早期電影中,成為國內外許多人對於臺灣的鐵道記憶的重要符號。可見得鐵道不只是運輸的工具,更成為累積以及形成集體記憶的重要場所。
綜觀我們側寫所著重的三個部分,探討鐵道博物館此一文化資產對於保存方式的省思、工業文化的展現與保存、以及鐵道如何成為承載員工或乘客日常生活的集體記憶,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而此一滿載具備記憶、知識、技術、職工文化等重大意義的空間與文物,固然已經扮演著述說台灣鐵道文化與歷史的重要角色。但其「作為一個活的博物館」的企圖心,又如何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見證台灣古蹟修復的里程碑,更是我們值得繼續關注這博物館發展與逐漸茁壯的重要理由。這一片由鐵道所編織的精采,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