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史學與「大眾史學導論」課程設計暨學生作品引介

潘宗億 歷史學系副教授

  本期《人社東華》與下期很可能收錄的共有五篇文稿乃有關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110-1「大眾史學導論」課程實作與創作之企劃與成果分享,因此,主編蔡侑霖老師邀請本人撰文以為導言,從中介紹「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之意涵、歷史學系「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課程架構與「大眾史學導論」課程設計,並歸納五篇文稿所述大眾歷史書寫與轉譯企劃的意義。

  「大眾史學導論」課程為歷史學系「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之一環,亦是人社院「文化創意產業學程」課程之一,在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三創課程計畫經費補助之下,基於 TBL(team-based learning)、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與 SBL(solution-based learning)創新教學模式,在討論現代歐美與臺灣大眾史學學術史發展、學理,以及口述歷史、歷史小說、歷史戲劇、歷史遊戲、歷史漫畫、影片攝製、Podcast 製播、博物館歷史學等大眾歷史書寫表述形式之基礎上,由授課教師與數位人文、歷史小說和歷史紀錄片等領域專家或業師,利用課堂討論、講座、作品賞析等多元教學形式,引導修課學生以歷史小說或劇本之創作或專題研究、歷史遊戲之設計、紀錄片之攝製、Podcast 節目之製作等實作與創作企劃,將臺灣史、世界史、戰爭記憶、國家暴力等相關主題之專業知識與研究成果,「轉譯」為社會大眾容易感知與接受之大眾歷史書寫表述形式,並從中表達個人觀點,最後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於期末舉辦之成果發表會。本期《人社東華》刊載之〈當歷史走向大眾:娛樂化的鹿窟事件〉、〈《舉起人民的麥克風》──藉由桌遊回味台灣大眾的音樂史〉與〈海然〉等文,即「大眾史學導論」課程中 Podcast 節目製作、歷史遊戲設計與歷史小說創作企劃與成品之分享,而其他兩組 Podcast 節目〈烙印勇士特輯〉與〈聽說這裡有故事:來去豐田一百零八年〉則很可能收錄於下一期《人社東華》內容之中。

  本文以下即將在簡述「大眾史學」學理與學術史脈絡、歷史學系「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課程架構,以及「大眾史學導論」課程設計理念與實施成果之基礎上,進一步歸納五篇文稿所述大眾史學實作與創作的意義。

  大眾史學人才之訓練,除了具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上的重要意義之外,更能積極推動專業歷史多元表述形式之轉譯,以利歷史知識與素養之大眾普及。以戰後臺灣史為例,緣於白色恐怖相關主題電玩《返校》及其改編電影之先後上市,臺灣社會也逐次出現關注相關歷史主題的興趣與熱潮,可見以大眾文化形式進行歷史表述與轉譯,在歷史知識之傳播與大眾歷史意識之擾動,均深具影響力。然而,雖此一關於白色恐怖歷史的大眾文化轉譯能量,實根植於臺灣 1990 年代以來相對豐碩的白色恐怖口述訪談紀錄、受難者回憶錄和傳記,以及歷史研究論著等成果,但何以《返校》之前的白色恐怖歷史未能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注意與興趣。由此可見,除了有關臺灣戰後歷史研究、歷史教學等途徑之外,以一般民眾可輕易接觸與感知的大眾歷史表述形式之專業轉譯,實臺灣社會進一步擴大並深化認識臺灣、東亞與世界史,以推動大眾相互尊重多元歷史經驗與記憶之關鍵。

  是故,大眾歷史書寫多元表述形式及相關素養之訓練,不論就歷史學科之教研發展、創意史學人才之培養,在此強調跨領域實踐與多媒體呈現的當代,尤為重要。

  自 1973 年 Robert Kelley 在美國加州大學 Santa Barbara 分校成立大眾史學系,並於 1978 年成立大眾史學專業期刊《大眾史家》(The Public Historian),爾後大眾史學在歐美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史學領域與高等教育學門,並有相當豐碩成果。(註一)臺灣大眾史學的發展,則在 1998 年吳密察推動「大家來寫村史」的發展過程中,於 21 世紀初由臺灣「影視史學」推手周樑楷引進並研發「大眾史學」相關學理概念,並逐漸以大眾史學課程、論著、研習會與大眾歷史書寫等相關實踐,促進臺灣大眾史學之落地生根與發展。尤其,近年來臺灣師範、東華、成功、輔仁、東海、東吳、佛光、文化、嘉義與中央等大學歷史學系所,不僅積極在課程架構與課程設計上融入大眾歷史書寫之諸般轉譯形式,甚而成立大眾史學或應用歷史等學程、學系與研究中心,尤自 2019 年以來,各大學歷史學系更多次密集舉辦與參與「大眾史學工作坊」,進行各校於大眾史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之分享與交流。

  何謂大眾史學?周樑楷在〈人人都是史家〉一文中初步將「大眾史學」定義為:「每個人隨著認知能力的成長都有基本的歷史意識。在不同社會中,人人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和觀點表述私領域與公領域的歷史。大眾史學一方面以同情了解的心態,肯定每個人的歷史表述,另方面也鼓勵人人『書寫』歷史,並且『書寫』大眾的歷史供給社會大眾閱聽。大眾史學當然也應發展專屬的學術及文化批評的知識體系。」(註二)據此,人人具歷史意識,也都是史家。周樑楷進一步將「大眾史學」轉化定義為大眾的歷史(history of the public)、寫給大眾閱聽的(history for the public)的歷史、由大眾來書寫(history by the public)的歷史,並強調大眾史學表述的多元形式,包括文字、影像、語音、文物、數位化與多媒體等。(註三)本發課程所涉歷史小說、歷史遊戲設計與 Podcast 節目製作等多元歷史轉譯企劃,均屬「大眾」的歷史與「給大眾閱聽」的歷史,若歷史學系與華文學系等人社院學生亦被定義為非完全專業史家之大眾,則亦屬於「大眾書寫」的歷史。(註四)

  但是,大眾歷史表述仍牽涉「虛」與「實」等爭議性問題,本課程也嘗試進行相關學理探討。就認識論和方法論而言,在重建過去所發生之人、事、物等真實面貌的歷史學研究,以及發揮想像力與創意以「虛構」人物、情節與遊戲劇本「重演」過去歷史並融入個人觀點的歷史小說、歷史遊戲與 Podcast 節目等實作與創作之間,存在著「虛」與「實」之間的衝突與緊張關係。是故,「大眾史學導論」課程雖為實作與創作課程,仍嘗試在課堂援引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歷史記憶領域學者所提議的理論與概念,作為大眾多元歷史表述與轉譯,以「虛構」文本創作傳達「真實」歷史情境、時代精神之學理基礎。

  首先,周樑楷在有關「影視史學」(Historiphoty)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探討中,嘗試以「虛」與「實」為分析概念肯定虛構性影視與文學文本的「傳真」意義。(註五)他首先以「影視電影」出發,將「影視史學」定義為一種「以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傳達人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註六)並將「歷史」重新定義為人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和傳達的成果,且其形式包括口語的口述傳統、書寫的歷史劇與歷史小說與圖像的影視電影。以影視歷史文化為例,其指涉以任何影像、視覺符號所呈現過去的事實,如岩畫等靜態歷史圖像,以及電影、電視和數位化多媒體等動態歷史圖像,其中有「虛」有「實」,且在「虛」與「實」的光譜之間隱含歷史解釋與歷史意識之呈現。他以紀錄片與歷史劇情片為例,指出紀錄片屬於靠近「純粹記實」光譜之一端,但視程度仍有「含濃厚主觀論述」之成分,而歷史劇情片雖近「含濃厚主觀論述」光譜之一端,但未必無法紀實。(註七)據此,周樑楷進一步指出「人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和傳達的成果」此一歷史之定義中,認知的層次屬於求真,而傳達的層次指的是傳真,並提出介於「虛中實」與「實中實」兩端的光譜分析架構。(註八)其中,「實中實」歷史文本如專業史家著作,以求真為目的,其著作內容都需符合事實,且能夠「掌握歷史人物的思想和生命、時代歷史中的情境、歷史變遷中的普遍趨勢或法則」,而虛構性創作文本,如歷史影片、歷史小說與歷史戲劇,在虛構的人物與情節中仍能夠反映生命、情境與趨勢,此即所謂「虛中實」之歷史文本。(註九)

  根據周樑楷提議的歷史文本「虛」與「實」的學理與分析架構,歷史小說、歷史影片(包括紀錄片)、歷史遊戲與 Podcast 節目等大眾歷史表述與轉譯形式,都能藉由「虛」與「實」交織而成的故事,傳達某種歷史面向的真實。

  其次,從歷史記憶的角度言,人人亦可為史家,而其各種形式之文化生產品,也乘載著特定時空的文化記憶,可為傳達特定歷史真實的歷史文本。美國史家貝克(Carl Becker, 1873-1945)在其〈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中將歷史定義為對於說過與做過之事的記憶,而每個人都進行事實資料的探討、記憶的加工延伸和歷史圖像的構築。(註十)同樣地,德國歷史學者艾斯曼(Jan Asmann)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阿博瓦胥(Maurice Halbwachs)學理概念基礎上,發展出「文化記憶」概念,進一步將社群集體記憶區分為短時間的「溝通記憶」(communicative memory)與長時段的「文化記憶」。「溝通記憶」意指社群透過日常口語和口述傳統,傳遞有關過去之意義認知及其知識,其傳遞範圍以社群內部成員為主,若欲跨越世代或超越社群範疇長時期傳遞、維持與再創,必須經視覺化、儀式化、物質化與空間化轉化成文化媒介所承載的「文化記憶」,諸如文本論述、文藝創作、儀式實踐、紀念性建築或空間等。阿蕾達.艾斯曼(Aleida Assmann)則進一步提出「文化文本」概念,藉以分析文學性文本如何透過「經典化」成為具體化集體記憶與社群認同之「文化媒介」。(註十一)換言之,諸如歷史小說、歷史影片、歷史遊戲、Podcast 節目等形式之歷史文本或文化記憶媒介,都在某種程度上乘載著歷史與記憶。

  在大眾史學此一創新教學與研究取徑逐步進入臺灣學術與高等教育體系之趨勢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除了成立「大眾史學研究中心」從事相關教學與研究之研發與交流,於 2016 年配合學校課程精實改革,在過去「公眾與社會史學程」的基礎上,規劃「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並在諸如「影視史學」、「口述歷史」、「臺灣史蹟與文化資產保存」等創系以來即實施之課程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大眾史學導論」、「歷史與小說」、「東亞電影史」與「歷史、遊戲設計與 APP 應用」等創新課程,並嘗試於各種課程中融入歷史戲劇展演、歷史報紙等其他多元歷史表述實作與創作元素。其次,歷史學系並在課程架構改革基礎上,修改本系大學部總結性評量課程(專題報告)規定,將口述歷史、紀錄片、歷史小說、歷史戲劇、歷史遊戲增設為學位論文形式,紀錄片製作與歷史小說創作也納入碩士班學位論文形式,以鼓勵歷史系學生從事歷史專題研究論文以外之大眾歷史轉譯實作與創作,期培養符合時代需求之創意人才。

  大眾歷史書寫人才之訓練,除了具有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上的重要意之外,更能積極推動專業歷史知識之多元表述形式之轉譯,以利歷史知識與素養之大眾普及。然而,具深度的大眾歷史書寫轉譯,必須建基於紮實的歷史專業訓練,而持續累積的歷史研究成果,也必須以易於為大眾所接受與理解的形式,走出象牙塔,並走進廣大社會。是故,「大眾史學導論」課程透過課堂講述和討論、影片賞析、講座、實作等方式,涵養修課學生於相關主題之專業歷史知識,並促進其透過檔案、口述訪談紀錄、回憶錄、傳記性文獻、研究論著,以及相關歷史小說、歷史遊戲、歷史紀錄片與 Podcast 節目等創作與實作作品之考察與詮釋,啟發修課學生對於特定主題的興趣與問題意識,並邀請歷史小說、數位人文與歷史紀錄片之專家或業師,透過講座分享實作與創作經驗和方法,以引導修課學生從事各種歷史表述與轉譯形式之創作與實作,並於期末成果發表會分享歷史小說創作、歷史遊戲設計、紀錄影片製作、Podcast 節目製作等多元歷史表述創作與實作企劃。

  基於上述主題,本課程期透過課堂內外之學習、講座之創作分享、學生創作或實作企劃之規劃與執行,以及成果發表會等創新教學主題與課程活動歷程,培養學生運用課堂所習得之學理與專業歷史文化知識,以個人或團隊合作方式,運用文獻或田野實察,進行相關議題問題意識的挖掘與形成,以及實作或創作形式之規劃、企劃之草擬與執行、成品之多媒體呈現與成果發表互評。

  在 110-1 學期課程執行上,除了課程講授與討論部分本課程特別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所長李宗信教授於 2021 年 11 月 10 日(三)15:00-17:00,以「應用數位人文於臺灣史研究的案例分享」為題,說明數位人文之定義,並介紹諸如 GIS、社會網絡分析、數位教材與 Podcast 等數位工具,再以各種研究成果案例,呈現如何以各種數位工具運用於歷史學研究與大眾史學書寫。其次,邀請具豐富歷史小說創作經驗,且曾於 2016 年以《獅子花》獲得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臺灣歷史小說」獎,並曾以臺灣漢原關係為主題創作、出版《福爾摩沙三族記》、《魁儡花》、《獅頭花》等小說的柯陳耀昌醫師,於 2021 年 12 月 1 日(三)15:00-17:00 前來以「小說化歷史:台灣史與我的小說之間」為主題,分享其從事歷史小說的經歷、方法與技巧。第三,本課程邀請曾製作《廢墟的力度—北溝首部曲》等紀錄片的李佳懷老師,於 2021 年 12 月 8 日(三)15:00-17:00 前來以「紀實轉譯觀點:以《廢墟的力度》北溝紀錄片為例」進行分享,除了從學理視角討論紀錄片製作所牽涉之記錄轉譯與觀點表述相關學理,並在同學已經賞析過紀錄片的基礎上,講述其拍攝《廢墟的力度》的首部曲與二部曲的經驗與反思,並邀請同學填寫學習單並進行座談討論。

  「大眾史學導論」課程經一學期之實施,除了舉辦數位人文、歷史小說與歷史紀錄片相關主題講座,總計 32 名學生共完成一組四人次桌遊設計、一組兩人次紀錄片製作、九篇九人次歷史小說創作、七組 16 人次 Podcast 節目製作,以及一篇一人次專題研究之企劃成發與作品繳交,而本期《人社東華》與下一期很可能收錄的則可見其中涉及鹿窟事件、戰後臺灣禁歌、中國文革時期下鄉知青、漫畫《烙印勇士》與豐田歷史文化等主題之 Podcast 節目製作、歷史遊戲設計與歷史小說創作,以下簡述其要旨與意義。

  〈當歷史走向大眾:娛樂化的鹿窟事件〉一文闡述辜雙羽與許旻鈴以鹿窟事件為主題,在紮實研究論著與史料文獻之詮釋基礎上製作 Podcast 節目《鹿窟鹿哭》的問題意識、創作理念、企劃過程與內容設計,也可從中得知創作者的主要挑戰在於以活潑的對話與小劇場單元設計,透過一集預告片以及五集鹿窟事件歷史正篇和一集鹿窟事件文學番外篇,嘗試引發閱聽者對於相對嚴肅而沉重之歷史主題的興趣,並逐漸透過節目主持人輕鬆而不失慎重的對談,產生對鹿窟事件來龍去脈、歷史情境與後續深遠影響的基本理解,進而「神入」事件各方人士的多方立場與觀點。本節目主題之重要性無庸置疑,但兩位創作者對於過去國家暴力與大眾苦難歷史呈現手法的嘗試與反思,或更值得當代從事大眾歷史表述轉譯者藉以思考,尤其如何讓社會群體以更容易感興趣、接觸、領受的方式接近並理解歷史,進而得以尊重不同社群的歷史經驗、詮釋、觀點與記憶。「鹿窟鹿哭」創作者初衷有其重要性,而其展現主題的手法是否成功解答了他們自己的探詢,或見仁見智,其於文獻與史料之掌握與歷史表述之創新,則值得肯定,也更希望他們的嘗試能引發進一步的思量與實踐,當中若有任何待商榷處,應為指導老師不足所致。

  〈《舉起人民的麥克風》──藉由桌遊回味台灣大眾的音樂史〉一文與讀者分享陳柏宇以戰後臺灣禁歌為主題,從事歷史桌遊《舉起人民的麥克風》設計之創作意旨、理念與具體遊戲規則。歷史學系學生以遊戲設計從事歷史表述,在課堂實作或畢業專題報告均可見豐富之成果,而《舉起人民的麥克風》的創作者,受到海島演劇《那就唱歌吧》所演繹的蔡焜霖前輩生命故事所啟發,嘗試以遊戲讓玩家透過遊戲機制瞭解戰後臺灣白恐時期的歷史,從中認識臺灣曾經被查禁的音樂作品與本土文化。此款遊戲之主題也具有重要性,由其遊戲作品之輸出品質與多媒體設計,可見創作集體之用心。

  〈海然〉本身即為錢韋綺以一個被稱為「奇死」的謀殺案展開的歷史小說創作,其透過文學再現文革時期錫林郭勒草原各色下鄉知青的熱血、瘋狂、情愛、暴力、荒謬、恐懼、疏離與失根。這篇極短篇小說只有六千餘字,再說下去恐怕要爆雷,因此邀請各位讀者自己去細品小說。

  〈烙印勇士〉一文介紹金雅慧、翁梓恩、洪方中與陳啟祐從軍事、宗教以及創作時代背景等視角切入分析與詮釋三浦建太郎(1966-2021)漫畫作品的 Podcast 節目企劃理念、過程與成品。本組企劃以 Podcast 節目形式,透過四集內容呈現小組成員對於《烙印勇士》漫畫內容的詮釋,其中尤聚焦於〈黃金時代〉與英法百年戰爭之比較、歐洲隨軍傭兵之介紹、漫畫宗教意涵及其與歐洲中世紀宗教氛圍之比較,最後檢視三浦、《烙印勇士》與日本漫畫史之關聯,涉及圖像「虛」與「實」之間的歷史分析與解釋,頗為有趣,且其口條清楚的錄製成果,清楚展現小組成員的個人詮釋觀點,也是小組成員根據文獻資料嚴謹擬稿的成果。

  〈聽說這裡有故事:來去豐田一百零八年〉顧名思義即以介紹豐田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 Podcast 節目企劃分享為主題,由華文系紀湘綸與李雩安集體企劃與執行,光萬餘字的企劃書即足見華文系學生一貫的認真風格,而節目透過小組成員對話娓娓道來豐田歷史與文化之梗概,更請來在豐田耕耘在地文史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楊富民進行對談,古今連結之內容,更增添節目之層次。

  「大眾史學導論」課程為一學期課程,本文所述 Podcast 節目製作、歷史遊戲設計與歷史小說創作等大眾歷史表述與轉譯創作者,必須在短短四個月之內完成主題之發想、企劃之草擬與執行、文史資料之搜集與整理、企劃成果之發表、企劃作品之完成,挑戰性極大,能夠完成初步作品,已相當難能可貴。類此強調實作與創作之課程,理應以一學年為期,但若能在一學期執行成果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各項實作與創作之更臻成熟則可預期。同樣地,本次「大眾史學導論」課程設計與施作,也是授課老師的第一次嘗試,未來也將在檢視與反省初次實施經驗與成果之基礎上,進行課程架構規劃與教學活動設計之調整,期配合歷史學系「大眾史學與應用學程」諸多課程,得以多方面涵養、訓練以多元表述形式從事大眾歷史書寫與轉譯之人才,而這一條路,還很漫長,不論在課程實施之專業度提升或歷史表述形式的數位化開拓等方面。


註解:

  • 註一:Kelley, R. (1978). Public History: Its Origins, Nature, and Prospects. The Public Historian, 1(1), 16-28.;Sayer, F. (2019). Public History: A Practical Guide (2nd ed.).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周樑楷(2004)。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頁26-27)。臺中:采育出版社;周樑楷(2004)。大眾史學:人人都是史家。當代,206,72-85。
  • 註二:周樑楷(2004)。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頁27-28)。
  • 註三:周樑楷(2004)。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頁29)。
  • 註四:在「大眾史學導論」課堂中也討論臺灣其他學者於 Public History 的討論,此不贅述,相關論著可參閱:張弘毅(2012年4月)。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歷史。郭大玄(主持人),大眾史學與在地文化──鯉魚潭地區客家族群現況調查。2012 台灣族群史研習會:客家在後山──大家來寫鯉魚潭村史,花蓮縣秀林鄉文蘭國民小學;張弘毅(2015)。大眾史學的在地實踐──以《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為例。佛教圖書館刊,60,121-130;張弘毅(2015)。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佛教圖書館刊,59,76-108;張隆志(2016)。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公共歷史:從當代東亞歷史教科書問題談起。國史研究通訊,10,113-122;蔣竹山(2014)。當歷史成為商品:近來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從 Consuming History 談起。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8,185-203;謝仕淵、陳涵郁(2016年12月)。博物館的公眾史學實踐:以「臺史博」為例的討論。王長華(主持人),大眾生活史。2014-2015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黃貞燕、謝仕淵(2021)。博物館歷史學。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註五: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45-470。
  • 註六: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47。
  • 註七: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50-454。
  • 註八: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55-454。
  • 註九: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58。
  • 註十:張隆志(解題)、黃煜文(譯)(2014),Carl Becker著(1931)。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歷史臺灣,8,151-166。
  • 註十一:相關論著可參閱:潘宗億(2019)。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蔣竹山(編),當代歷史學新趨勢(頁258)。臺北:聯經; Astrid Erll(主編)、呂欣(譯)(2012)。文學作為集體記憶的媒介。文化記憶理論讀本(頁227-24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陳登武(2006)。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 Atom Egoyan〈A級控訴〉為中心。興大歷史學報,17,641-676;潘宗億(2016)。再見列寧:消費東德與新德國國族認同危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6,151-170。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