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翎君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2014年3月18日晚上,我和助理鄧福鈞小心翼翼將所有文稿上傳到雲端後,走到停車場手機傳來:「學生衝進立法院」了。這一天是《人社東華》電子報創刊的日子,也是太陽花學運發生的當日。因為兩個事件的偶合,讓《人社東華》電子報的創刊日令人印象深刻。到2024年,剛好是「十年有成」,值得慶賀的日子。我上網查了一下,最新累積刊出文章已達598篇,而版型設計更具有現代時尚感的清新優雅。
《人社東華》是在黃宣衛院長上任之初創立的電子報,而編務工作則由我實際操刀。創辦這份電子報,並非在倉促之下完成,前後大概經過近一年的籌劃,從刊務名稱、性質與定位,乃至於電子季刊設計和技術上的問題,都經過數次的討論。首任編委名單有:黃宣衛、田畠真弓、石忠山、林美珠、林潤華、洪嘉瑜、曾珍珍、楊翠、蔣竹山、彭衍綸、吳明益、郭強生、張鑫隆、須文蔚。讀者從這份名單可以看到這幾位編委分別來自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合作,當時大家共同的願望是想在校園中辦一份有影響力的電子報。黃院長則以簡潔的幾個字「深耕東台灣 、放眼全宇宙」為刊務定調,並寫了發刊詞。在籌備委員會的討論中,中文系彭衍綸老師是第一個想到電子報取命名為「人社東華」,李秀華老師慨然為「人社東華」網頁四字揮毫題字。在籌備會議中,大家集思廣益設計了「人物訪談/側寫」、「文化沙龍」、「全球視野」、「在地實踐」、「關鍵詞」、「書評書介」、「藝文空間」、「東華風景」等專欄,由幾位熱心的老師分責。像關注國際情勢的石忠山老師負責「全球視野」專欄。書評書介由讀書廣博的蔣竹山老師負責選書。曾珍珍老師則熱絡在英美文學和楊牧文學獎間穿針引線,在我任主編任內她自告奮勇地承擔了好幾篇文章的撰寫和邀稿。由於電子報的性質,讀者目前已無法看到創刊號的版型,當時的試播版面如下圖,呈現十年前的傳統網頁風格。
圖二:2014年4月10日人社東華首屆編委會餐敘合影,前排左起石忠山、張鑫隆、林美珠、黃宣衛。後排左起田畠真弓、曾珍珍、楊翠、吳翎君、蔣竹山、鄧福鈞(首任助理)
《人社東華》所要傳播的學術自由理念和社會責任是什麼?在學術與通俗之間應該找尋怎樣的座標以及怎樣的表達方式?這是我們創刊以來不斷努力思索的問題。而我在首期的編輯室手記寫下這句話:
我們深知在目前凡事講求輕薄短小,資訊泛濫的時代,文字資訊很快地被淹沒在各式的網路媒介中,但也是因為體認到文字做為載體的重要意義,我們不希望成為迅速被資訊浪潮所淹沒的電子報,刊登於本刊的文章非一時一地,它可能在彼時彼地,當讀者重新閱讀本刊時,仍能為我們理性的論辯、澎湃的文字與深刻的見解而感動。
十年過去了。做為史學工作者的我,可以肯定地說它不僅是東華大學校史的一部分,也屬於東台灣文化刊務的一個活水生命。一般大學的電子報多為傳達校園人事訊息或校內外學術參訪活動,《人社東華》電子報在台灣所有大學中迄今仍可說是獨樹一幟,品味獨具。
為打出創刊號的品牌,英美系的曾珍珍老師主動將其大作〈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賜給《人社東華》,東華人社院的創院院長著名詩人和學術大家楊牧適於2013年回到東華客座。英美系的郭強生老師時以《惑鄉之人》獲得第37屆金鼎獎的殊榮,也為創刊號助火添薪,有了作者的現身說法來了解得獎作品的生命史脈絡。我邀請了在維也納大學經濟系的朱嘉明博士談〈比特幣(Bitcoin)魔法:未來主要貨幣?〉。國科會駐德國辦公室的胡昌智博士,加上歷史系潘宗億老師分別談德國二戰後的去納粹化、自我批判與德國國族認同之建構。負責書評的蔣竹山老師在創刊號貢獻了一篇書評。深耕東台灣的土地與人的關懷,是《人社東華》創建的立足精神。黃宣衛院長當時正在執行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計畫,與校內二十多位不同學科背景的老師合作,以東臺灣的秀姑巒溪流域為主要場域,目標是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從理論走向在地社區經濟生活的經驗,此後這一計劃的研究成果和團隊成員,很熱情分享了他們的心得。創刊號還邀請了台大陳東昇教授撰寫〈台灣人文及社會創新工作的可能方向〉,當時陳老師正在推動一些具有創意的社參計劃。「在地實踐」專欄,除了呈現計劃團隊的研究成果之外,同時也希望介紹一些默默在地方上耕耘與付出的有心人士,從他們過去在社區總體營造所積累出的經驗和成果,和學界有所對話,這一部份的構想主要來自黃院長的高度眼光。
第二期出版時,希望能貼近國內政治的關懷和呼應國際局勢,而要將這一刊物推廣出去,不能不廣邀校外人士參與。在黃院長大力支持下,按照學校相關規定給予外稿薄酬;但校內老師寫稿全屬義務,分文不取。當時邀請了學貫中西的清華大學講座李弘祺教授執筆〈廣場的沉思──世界史上的學生運動〉,李教授一手寫嚴謹的史學專書,一手關心公共知識文化。他既寫通識雜文,也能寫高雅而幽默的故事,去年(2023)還出了本《想像「聲辯才博」:李弘祺談史、論藝、述學集》。「人物訪談/側寫」專欄,邀請了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畫博士董建宏(後任教於中興大學), 寫他的博士導師Charles Tilly(1929 –2008)──此人被喻為「最聰敏的當代社會學學者」。書評書介邀訪輔仁大學歷史系的楊小華老師和成功大學的陳文松老師。生於花蓮的作家林宜澐及曾任本校駐校作家的鍾文音女士亦特為本刊撰稿。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前理事長林興華先生撰寫富源拔仔庄社區發展歷程。在第二期開始後,便規劃每期都能有校外稿件,但校內老師的熱情義助,讓《人社東華》很快就有閱讀流量了。「藝文空間」有華文系吳明益老師貢獻了〈伊瓜沙有自己的光〉。王文進老師討論當時正熱門的《三國演義》以及學校推動的人文經典與現代生活。環境學院戴興盛、黃斐悅共同發表了〈從美麗灣到服貿:台灣的公共政策決策過程缺了什麼?〉。王應棠老師分享〈我的社區工作和田野經驗:札記與反思〉,吳勁毅撰寫了〈眾聲喧嘩與過盡千帆的東部發展〉。關鍵詞「法律陪伴」,則由法律系張鑫隆老師執筆。
第三期出版時,適逢第一屆楊牧文學獎揭曉,曾珍珍策劃聯繫了文學研究與文學創作組的兩位得主的作品。為拉抬電子報聲勢,黃宣衛院長也撰寫了〈末代sapalengaw的話──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 1958年錄音重現〉。這一期刊出時因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整整一百年。曾珍珍和我又分別就一次大戰從歷史與文學方面撰述了專文。本期刊出前,因克里米亞半島局勢緊張,石忠山二話不說,連夜及時趕寫烏克蘭議題。第三期「人物訪談/側寫」,介紹著名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 1917-2012),由著名資深學者周樑楷教授撰述〈藍調的史家──向霍布斯邦致敬〉。在第三期,還有一特色是有三篇香港的文學、政治、社會公義和經濟發展的文章,其中須文蔚老師貢獻了〈台港共同引領現代主義文學的1950-1960年代〉。林潤華老師介紹專書〈「不要帶我走」: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駐校作家黎紫書撰寫了「校園風景」的散文。「關鍵詞」專欄,推出「正義」(justice)二詞,由原民院長期為西拉雅族人發聲的謝若蘭老師撰寫〈以修復式正義觀點談正義〉。
到了2015年12月出刊時,適逢東華大學創校二十年,花蓮教育大學創校六十七年。學校當時推出「2067」系列活動。本期文稿內容特別豐富,創下一期共有二十位作者的空前記錄,包含來自校外學者的稿件非常多元。這一期的《人社東華》邀請了二位具有代表義的重要學者,分別追憶創院過程和一些師友憶述,一是東華大學創校之初即來校開疆拓土的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和前院長顏崑陽教授執筆東華追想錄。二、合校後的首任花師教育院長吳家瑩教授。「人物訪談/側寫」邀請社會系田畠真弓老師和吳翰有博士專訪社會學家林南院士。中國語文學系吳冠宏老師的〈志學與記哈〉一文記錄了他取得台大中文博士學位後遊子歸鄉的心情寫照。原住民學院的林徐達老師評述徐冰的〈天書〉和〈背後的故事〉兩件大型工藝作品。關鍵詞,選定「發展」,由原民院的陳毅峰老師跨刀。「全球視野」專欄,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徐振國教授從美國政治社會科學的危機,對政治社會科學進行的反思。當時蔣竹山正策劃「東華讀字節」,透過全校性的共同閱讀一本書,體現校園共讀的樂趣,於是有「閱讀1493」好書共讀,四位作者執筆。「書評書介」邀請了原民院的李宜澤老師評論陳偉智(時為博士候選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此外,東海大學社會系趙彥寧教授談〈國境邊區的流氓無產愛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曾品滄介紹〈日治時代的台灣料理〉、教育學院李崗老師從尼采教師圖像的啟示探討後現代的教育危機、心理系李維倫老師深入淺出介紹現象學心理學的知識之道。「在地實踐」 專欄有台文系的林潤華老師談〈傷痛與觀看:淺談「黑暗觀光」。張瓊文老師,〈「花蓮好生活」:新合作主義的在地實踐〉。
圖三:編委會討論稿件情形,左起助理鄧福鈞、吳翎君、蔣竹山、石忠山
到了2015年3月,人社東華滿週歲。決定擴充編輯委員會陣容,除了延攬人社院的李維倫、張郁齡老師加入之外,數位來自其他學院的老師也參與到《人社東華》編務陣容,他們是教育學院廉兮、環境學院戴興盛、原民院李宜澤、藝術學院陳怡方等諸位老師,希望藉由活絡新血輪,益加發揮刊務的影響力。在我力邀之下,由蔣竹山老師擔任副主編職務,當時打的主意是竹山擁有不少部落格和臉書讀者,可以藉此搭上網路順風車,增加閱讀量。之前傳來的好消息是東華大學榮譽教授鄭清茂獲日本政府頒贈的旭日中綬章(2014年秋),此一獎項為表揚鄭清茂先生在日本文學及日中比較文學領域具有傑出的研究成果,肯定其在促進台灣與日本學術和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貢獻,特別邀請本校客座教授黎湘萍撰述〈雅潔文章,佛陀境界──讀鄭清茂新譯《平家物語》有感〉一文,並由華文系須文蔚老師寫下精彩導言。而同時令人遺憾的是「東台灣研究會」的創始人夏黎明教授突然病逝,「人物」專欄第一次出現追悼紀念專號。此後,不料陸續有李永平老師謝世、曾珍珍老師(16期,2017年12月)的紀念追悼專號,令人思之憮然。「文化沙龍」,邀請曾擔任駐校作家的藍博洲先生撰述其從事報導文學,特別是台灣戰後白色恐怖歷史的心路歷程。歷史系的陳鴻圖老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對台灣水利發展的貢獻尋找失落的台灣理想主義〉一文。 諮臨系林耀盛老師(後轉任台大心理系)則闡釋人性的深度謎面──精神疾病的問題,深入淺出介紹「思覺失調症」。當期「在地實踐」專欄則由王鴻濬、洪嘉瑜兩位老師共同執筆〈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發展探討與構想〉。「書評書評」介紹了當時剛出版的《歷史學宣言》(The History Manifesto),該書是近年學術圈的熱門話題。
規劃第六期出版時,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人社東華》特別策劃了紀念專刊。這個專輯的作者群不僅限於歷史學者,還含括心理學、文學、藝術、電影、法學、人類學等各領域的十二位學者專家,他們從不同的學科視野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浩劫創傷、罪責與人權、文物大流散、後現代主義文學和學科沖擊等面向,以及二次大戰對當前世界的啟示意義。海外學者胡昌智教授(國科會駐德科學組)和蔡維屏教授(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歷史系)也情義相挺賜予文稿,傳達德國和英國社會的二戰紀念方式。錄之如下:
德國戰後七十年間的歷史回顧──胡昌智
英國對二戰七十周年的反思──蔡維屏
誰的敵產?──戰爭下的藝術品流轉與藝術商人──余慧君
戰爭交響曲──曾珍珍
側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心理與戰後心理治療發展──林繼偉
文明典範的樹立或叢林法則的再現?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所創造的法律遺產──徐揮彥
二十一世紀納粹與希特勒形象:談兩部希特勒傳記電影──葉吉書
台灣人的「戰爭記憶」與「記憶戰爭」:以「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的興建爭議為例──潘宗億
日治台灣文學與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沈乃慧
台灣的療傷曲,春之佐保姬─鄒族先覺者吾雍‧雅達烏猶卡那的故事──魏貽君
戰後七十年台灣人類學發展與後殖民批判──李宜澤
一場向金魚跪拜以求生的戰爭──關於我的小說裡的二戰兩三事──吳明益
在第六期雖然有專輯,但各個欄位仍有新文章。「東華風景」專欄台灣文化學系郭俊麟老師介紹其帶領本校學生與日本熊本縣立大學師生進行「移地教學與異地田野:地圖空間的人文歷史演繹」的成果分享。華文文學系駐校作家張翎撰文〈故土,我的重荷,我的救贖〉。
第七期,《人社東華》再接再厲推出數篇「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紀念專刊」,增補日本、法國和台灣人的戰爭經驗,這在當時華文出版品中應是極為罕見的,這兩期的專輯,事實上相當於一本有意義的二次世界大戰的跨領域專書了。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由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借調)的張隆志(現為國立台灣歷史博館館長)撰述〈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反思史學:從戰後日本的教科書論爭談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候選人徐翀〈在抵抗運動與冷戰之間──法國的紀念與省思〉,在德國的李貌華介紹〈Günter Grass –Steidl出版社、哥廷根檔案館和最後一本書〉。蔣竹山則寫了〈戰時體制下台灣的空襲初體驗──臺南醫生吳新榮的個人史〉。「文化沙龍」專欄,曾珍珍老師執寫〈神諭與戰爭再現:特納的靈視〉。英美系陳鏡羽老師撰寫〈幻奇文學初窺〉。原民院的陳毅峰老師特撰長篇評介推薦Erik Olin Wright《真實烏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第八期,也就是我兩年主編任內的最後一期了。《人社東華》從無到有,已有近2萬5千名讀者點閱過。原民院的國際關係專家石忠山老師為此縱覽2015年全球政治秩序,一一點評恐佈主義、政權交替、歐債危機、世紀和解、難民問題、中東局勢、亞太風雲(如緬甸民主大選、台海關係)等重大事件。「藝文空間」,由吳冠宏老師娓娓道來「玲瓏望秋月:五十省懷隨筆」,並不吝分享年輕時清新儒雅之新婚照片。中文系張啟超老師撰述當時的熱潮電影「聶隱娘狂想曲」,亦分享其挑樑演出的京劇老生照。在感恩節過後不久,歷史系的陳元朋老師則為我們生動介紹了〈台灣火雞養殖的滄桑小史〉。民族語言傳播學系的董克景老師,在從事重要媒體實務工作多年後轉入學術教育工作,撰文〈媒體烏托邦的真實建構-打造花蓮在地獨立影音平台〉。「書評書評介」則選錄了人類學家黃應貴教授主編的《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一書,由台灣大學黃克先和台東大學葉淑綾兩位老師聯合撰述讀後心得。第8期「人物訪談/側寫」由二位年輕的博士班學生蔡政洋和利文祺分享他們對楊牧作品中的花蓮意象、與楊牧老師的文學情緣,以及年輕世代自許傳承楊牧文學的火炬。這二篇文章緣起於本校英美文學系曾珍珍教授一手促成的「2015年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這一期的重頭戲專輯則是規劃了「在地實踐」的專輯。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林美珠老師和台灣大學心理系林耀盛老師共同策劃,發表科技部計劃團隊成果「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跨學門整合型計畫的研究歷程。錄之如下:
走一趟歸零的研究旅程──林美珠
社區來去有感-台灣偏鄉弱勢之村落學習開創的教育實踐──顧瑜君
岔路──王君琦
南華認輔:一個相互支持的社會實踐學習方案──李維倫
我‧參與‧行動研究──張瓊文
「無用之用」:從二手物改造到布衛生棉──林潤華
花蓮的土會黏人? 移住花蓮的研究與反思──遲恒昌
藝術的社會實踐,集體創作在花醫──蘇羿如、陳怡方
花蓮好事集的社會創新實踐──蔡建福
2015年12月,我的主編任期已到任,諮臨系的李維倫老師慨允接任第二任主編,當主編最怕沒有稿件以致開天窗。為了表達對維倫老師的感謝和虧欠,我答應在第九期奉上一篇拙文。李維倫老師任滿之後,繼之有英美系的許甄倚、社會學系呂傑華、臺灣文化學系林潤華、社會學系蔡侑霖,以迄現任主編張蜀蕙老師。主編工作如同傳遞聖火般的精神,始能堅持下去,期望《人社東華》電子報還有未來無數個十年。謹以此文紀念《人社東華》草創前二年的經歷,並向這段共同奮鬥的溫厚情誼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