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恒昌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助理教授)
位於花蓮光復鄉的吉利潭是去年底新開放的花蓮觀光遊憩景點,今年一月我也湊熱鬧去吉利潭看看,週末假日遊客眾多,大概無法再稱吉利潭為「秘境」了。
馬錫山下的吉利潭過去是阿美族旱季祈雨的地方,在日本時代作為林木砍伐後的儲木池使用。目前吉利潭的規劃設計形塑出的「觀光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大抵是拱橋、山林、水面倒影等景色,許多遊客喜歡拍攝拱橋與水中倒影成為一個圓,乍看之下還真像縮小版的台北大湖公園,也有阿美族朋友批評拱橋涼亭的造型過於「中國風」。吉利潭旁的溝渠引進清澈的流水設計成戲水道,也許夏天會是大受孩童歡迎的戲水空間,溝渠裡也發現蝌蚪的蹤跡,但溝渠旁邊的紅螃蟹裝飾不知為何卻讓我想到是煮熟的螃蟹。
吉利潭的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獲得優良農業建設工程佳作,且不管土地使用規範上是不是公園遊憩用地,目前實際使用上是作為觀光遊憩之用,如此新的設施於2017年底才完工,卻幾乎沒有考量到遊客使用的無障礙環境實在遺憾。
多數遊客從「祈雨廣場」進入吉利潭,但如圖一所顯示,此一廣場以大石頭圍繞,也許設計上是為了阻隔車輛進入,但封閉的設計卻完全阻隔了輪椅使用者進入,加上整體動線設計的關係,使得輪椅使用者不易找到適合的通道進入祈雨廣場。當天我在吉利潭聽到許多遊客說要環潭繞行一圈,然而目前的規劃設計使得輪椅使用者要繞吉利潭一圈竟幾乎是不可能。
吉利潭規劃設計了四座橋,其中最重要跨越潭面的「映月拱橋」與「三拱橋」是許多遊客到此一遊的重要取景地點,也是網路最常看到吉利潭的觀光目的地意象照片。橋本是用來連接與跨越潭的兩邊,但如圖二所顯示目前「映月拱橋」與「三拱橋」這樣階梯型的拱橋設計卻對輪椅使用者或者嬰兒車構成了嚴重的阻礙與區隔,無法登上拱橋觀景,也不能跨越潭面,輪椅只能通行南北側步道,到底後再原路折返,這樣的設計宣告了誰能或誰不能登上這些橋,換言之,吉利潭的拱橋並非中性的技術物,而是具體化休閒體驗經驗的權力差異與不平等。
吉利潭涼亭—思源亭的座位安排是常見的設計形式,以石椅完全圍繞著涼亭(如圖三),但卻是過時有誤的設計,沒有通道提供輪椅與嬰兒車進入涼亭內部休息,這樣的涼亭設計只服務特定人而排斥輪椅使用者,提供休憩的涼亭反而成了排斥空間。
南側環潭步道的裝飾性鋪面設計卻造成鋪面斷裂與不連續,這些「人造」的顛簸也體現了在規劃上沒有考量輪椅使用者。此外,目前園區提供簡易廁所,但還未設有無障礙廁所,一月初前往時也沒有見到障礙者優先車位,這些都是未來應改善的目標。
這些規劃設計的過程與產物並非是中性的,其背後不只是忽略某些使用者的需求,更隱含了有意或無意的設計歧視,再生產了旅遊休閒空間的不平等與排除(exclusion),更加明證了障礙是社會所建構的,限制了誰能使用、誰被排除。新設的觀光遊憩設施卻缺乏包容性 (inclusion ),沒有考量未來更多使用者的通用需求。二月花蓮地震之後,許多觀光客對花蓮卻步,淡季也許是個機會重新把花蓮的觀光設施與服務進行改善與提升的時候,這其中更包容與前瞻的觀光規劃設計與服務,例如無障礙旅遊環境亟需被落實與推廣。
作者介紹
遲恒昌,現為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助理教授,與兩隻貓共同生活。關心觀光的社會、文化與空間議題,長期研究食物文化那些日常又跨國的現象,最近受到誘惑展開貓與空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