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黃 國立東華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96年夏末:初見東華
父母帶著我從台北坐火車來到東華大學報到,當時自強號火車的行車時間也還要三個多小時,抵達花蓮火車站時,已經有接駁專車在等候,校內大多數地方還是長得比人高的茫草,聽聞東湖的水剛放滿不久,還沒有學校大門,還沒有行政大樓,教學區內也還沒有除了理工一館、人社一館與湖畔餐廳外的一切,宿舍區則只有擷雲一莊、二莊。總共四個學系,應數、企管、中文、英文,有幾個所我到是沒有印象,但確定有應數所、國企所。我是東華大學第一屆的大學生,也是應用數學系85級的大學生,學號:48511017。幾天後,系上舉辦迎新晚會,在會中自我介紹之後,托弓長江的亂入提名,我被選為應數系班代,然後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涯。
1996.09-2000.06:大學生涯
大一因所有學生都被要求住學校宿舍,而我又恰恰擔任班代職務,加上系際盃等相關運動競技賽事,很快地,我應該認識全校所有的大學生,不過,其實也就是約180人左右,又或其實也不只我認識全校的大學生,大部分第一屆的同學們,大都彼此都認識的。擷雲二莊3舍到10舍,1、2樓住男生,3、4樓住女生,因為擷雲的規劃是針對研究生,所以每位同學都是單人間,加上每層樓都有交誼的空間,同層室友又是抽籤決定,不用多久,透過宿舍生活,大夥們就有良好互動,也很快就打成了一片。期間新生籃球賽,彼此交錯對戰,桌球、羽球、壘球、田徑各種校隊選拔,後續學生會的籌備、成立運作。在大二搬移到新宿舍仰山莊之前,個性較為外向,喜好社團活動、運動的同學們,彼此更是熟識。

大一下缷下班代後,開始在校內多方尋找工讀機會的我,選了最高時薪120元的警衞室,在當年,這可是一般單位時薪的1.5倍,當時還只有志學門,我總是喜愛一大早06:00-08:00以及週末假日的班,也因此,很快地受到警衛隊大哥們的照顧,讓我負責排定所有工讀生的班表,而只要是無人願意上的時間,就大都由我負責了,當時認識的女友,也一併受我打工賺生活費的影響,後來我們兩人可是號稱全東華最會搶著賺錢的伴侶哦!
在大一,還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就是學務處在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主辦的幹部研習營隊,當時結訓可都是由校長親自一一頒發證書,話說那時在校園內三不五時就會遇見牟校長。此外,在課業學習上,我可是少數大一上學期時,線性代數(一)跟微積分(一)同時被當的勇者之一,當時有很嚴格的擋修規定,當然後來只得放寬相關規則,要不然結果就會是高微的課幾乎沒人可修或者微積分(二)要大放水,二者都不是好事就是。而自從最重要的兩個主科需要重修之後,我也比較注重課業的學習,後來又因緣際會遇見影響我這一生工作職涯選擇的師長,從不再被當到認真找到學習的樂趣。

大二時期,突然就成為了學長,換了新角色,好像也需要承接新的責任,需要照顧新進的家族成員,就是直屬學弟妹,而恰恰我的學伴們不太顧家,反正男大生嘛!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印象中,最後我常一個人帶三家。在大二這年,除了需要重修課程以外,大多數的時間仍然花在工讀以及運動上面,重修的部分,托新進的學弟妹之福,雖然學得不怎麼樣,但相較之下就能低空飛過啦。而這一年,學生會、學生議會籌備成立,相關章程的草擬,我也有幸參與其中,只是詳細的時間軸,現在已經都非常模糊了,只記得學生會成立後,我還當了生促部(學生生活促進)的部長,抬頭聽來也是不小了。
大三,系上來了一位新老師,開設作業研究這門選修課程,人看起來有些年紀了,系上的年輕老師看來都很敬重他。不過,在上作業研究的第一節課,就嚇壞修課的同學們,張老師把講義摔在桌上,原因只是值日生沒有將黑板擦乾淨,看得出來是隨便擦擦的狀態。「連黑板都擦不好,將來是能做什麼?」張老師說。所以退選了一些人,而我則是相反地開始真正認真上作業研究的每一堂課,從大學成績單上的第一個A^+,就可以佐證這門課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可惜後來張老師還是回清華大學任教了,而這一年以後,也讓我大四就開始跟隨著系上的老師們唸書、討論問題,而後方能考取碩士、博士。謝謝您,張企老師。

大四一開學,9月21日凌晨的大地震,我想是當時在花蓮三年多所遇到的最大地震,半夜一大堆同學跑到大街上也不敢回床睡覺,也暫時停了電,稍後知道震央並不是在花蓮時,心裡就大概覺得不太妙。就這樣開始了大四生涯,這一年,找了家教的工作,也擔任大學低年級課程助教的樣子,跟著王老師Meeting,想著郭老師提供的標號問題,系上也擬好了碩士班推薦甄試的辦法,根基不是太紮實的我,跌跌撞撞還是甄試上了碩士班。運動方面,壘球聯賽進行的如火如荼,我們系隊跟企管系隊可都是賽場上的常勝軍,而同時許多球員也還同時是校隊的隊友,當然當時我們參與大專盃大都是志在參與,不過自己校內的比賽,那還是非常的刺激,畢竟彼此實力差距不大,且互有勝負。就這樣,大學生活很快地到了畢業典禮,腦海中還有著我穿著畢業學士服到處與師長、同學、學弟妹合影的畫面。
2000.09-2002.06:碩士生涯
2001年9月11日,電視上飛機撞擊美國大樓的畫面,然後就是股災與恐怖主義分子一直在新聞中重覆。我們的生活好像距離這些事情很近,但又好像絲毫沒有影響。在研究生生涯裡,修課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我碩士論文的主內容在碩二上學期就差不多底定下來,在指導教授王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在公開密碼系統的研究上有著一點點小成果,而這個成果之後也成為我人生中第一篇投稿並發表的學術論文,當然,文稿是王老師寫的。另一方面,跟郭老師的標號問題也有一些結果,這個結果後來也有投稿,只是運氣不佳,相關研究成果同時已有其他學者發表了。但這兩篇論文卻是我能考取交通大學博士班的最主要原因。
2002-2024:心在東華
博士班期間,在課業上,說認真地,心裡負擔不小,總覺得是東華應用數學系大學部代表,所以修課時戰戰競競,在研究課題上也是竭盡所能,博士班的指導教授在研究上可說是院士等級的大人物,也許是緣份使然,若我早日知道黃老師的成就,那麼我退卻的可能性一定很高。在博士班期間,結婚生子,婚紗照我們可是特地指名外拍地點要在東華校園。因此,東華校園前十年間的變化,我們可都是一一見證過的。一方面我太太是土生土長花蓮人,另一方面,當時我尚末有確定下來的工作地點,所以小朋友的成長環境,我們就選在好山好水的花蓮。而由於我太太在東華工作,自然而然每年總有許多機會回到校園內走走逛逛。我在嘉義大學任教的二年期間,回花蓮的頻率較低,之後在2009年我任教於台師大,就幾乎是每週往返花蓮了,就這樣時光消逝如箭,轉眼之眼,在台師大僑生先修部15年了,大兒子也已經成為大學生了。在2024年4月3日的大地震,可是把理工一館震毀了一半,此時我正參與著應用數學系主任職務的遴選,0403地震也稍微影響了遴選的工作,後來我來東華面試的地點,還是借用理工三館的教室,而不是熟悉的應數系教室。
2025.02:擔任母系的系所主管
很幸運地,在2025年2月,能夠回到母系任教並且從事行政服務的工作,我自己知道這是一份很有挑戰的工作,同時我相信這段期間也將會是我一生之中值得一再回憶的時光。而想要有怎麼樣的回憶?就看現在如何處理每一項工作了!對我來說,回到專業系所任教,所有的一切彷彿都是新鮮的,系上震後復原的工作也已經於上一個學期完成得差不多了,延續下來的問題,首當其衝是面臨少子化、東部地理位置與交通不便、私校學費補助等諸多因素下的招生問題,再者,當年初任東華應數的師長,經過近30年,現也大都面臨退休的狀態,然而時間是不會因此就停下的,面對著系內師資的換血潮,未來幾年系上就需要更多的溝通、互動交流,一方面延續東華應數良好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持續精進教學、學生輔導制度、課程調整,讓應數系能夠面對時代的潮流繼續前進。我自己過往的經驗告訴我,保持初心、追求真理、隨遇而安、盡力而為就會是最佳解。我在東華的身份曾經是學生,當然永遠是校友,過去的師長們部分已經退休,一部分現成為了共同面對挑戰的同事,我期許我自己能夠傳承過往,保持應用數學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的概念,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迎新送舊,讓每一段緣份都留下沒有遺憾的回憶。
後記:非常感謝《人社東華》的邀約,讓我在撰寫此文時,好好追憶過往的一段時光,而許多記憶因為時光久遠或許與事實是有所出入的,但那並不是重點,因為這不是在寫歷史,而是在寫我與東華之間的故事,我想我與東華的緣份肯定很深,而這個故事仍然在持續中。謹以此文,祝福東華校運昌隆,能在時代的淬鍊中繼續茁壯,承接著台灣東部高等教育的責任,保持「自由、民主、創造、卓越」的立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