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娟 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本書原著書名是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作者巴博德(Burton Pasternak),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榮譽教授。這本書於 1972 年,由史丹佛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巴博德可以說是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先驅之一,本書是針對台灣南部閩客兩村進行比較研究,這兩個研究區,其之一是臺南縣六甲鄉的閩南聚落:中社村,另一個是屏東縣新埤鄉的客家聚落:打鐵村。作者透過兩個村落在經濟、社會組織等層面的比較,探討宗族組織在漢人地方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
《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訪談及田野地現況》為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出版的第一本外文翻譯專書,本書主要內容是由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黃宣衛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根據該書翻譯而成。雖主要為翻譯作品,但編輯團隊為使中譯本內容更為豐富,再增補兩個部分,其一,為了瞭解巴博德教授的一生經歷,以及了解當時巴博德為什麼到臺灣,又如何選擇這兩個村落進行研究,而增加原著作者的訪談;其二,基於人類學研究的旨趣,也希望瞭解這兩個村落的現況發展,乃委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資典藏組副研究員邱秀英博士及新營社區大學講師,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蔡佩如,分別進行打鐵村與中社村的現況調查分析報告。讓這本書不但重現 50 年前臺灣鄉村聚落的研究成果,也藉由聚落現況重新調查,更為深化對台灣聚落變遷的掌握。
以下針對這三部分分別說明:
一、原著訪談
1979 前,由於中國大陸處於文革黑暗期,不方便外國研究者進行地區調查,因此當時的漢學研究者轉而以台灣為研究區,認為台灣的漢人社會就是中國漢人社會的縮影。本書作者是 Burton Pasternak,中文名為巴博德,1960 年代受當代人類學訓練的巴博德來到臺灣,並選擇在臺灣南部進行實地的漢人社會的文化人類學調查。巴博德與研究高雄美濃著稱的孔邁隆(Myron Cohen)博士一樣,來臺前都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1960 年代先後到臺灣南部做研究後,也分別獲得該校的博士學位,之後,巴博德長期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退休後也成為該校的榮譽教授。
為使中譯本內容更為豐富,本書的一項重要特色是進行原著作者訪談,原本規畫赴美國面對面訪問巴博德教授,但囿於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出國不易,而改以委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謝力登博士(Dr. Derek Sheridan)透過視訊方式以英語訪問巴教授,再根據英文逐字稿翻譯成中文。
根據巴博德的口述,雖然距離當時親臨調查時間已事隔 50 餘年,但田野印象卻極為深刻,訪問內容扣緊田野選擇、田野挑戰與經驗,藉由作者的回憶,讓我們可以親臨 50 年前臺灣南部鄉村的田野現場。巴博德因為在美國海軍服役時,駐紮在日本,得以時常接觸來自中國的廣播,使他對中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研究興趣。但當年的中國大陸鐵幕深鎖,所以他跟許多當時的外國學者,如:葛伯納(Bernard Gallin)、孔邁隆(Myron Cohen)、武雅士(Arthur Wolf)、盧蕙馨(Margery Wolf.)、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傅來德(Morton Fried)一樣,選擇到臺灣做調查。儘管如此,由於當時很少人將這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出版,因此,當巴博德帶著妻兒到臺灣駐地研究調查時,很多事都得都得靠自己摸索。除了語言之外,文化適應也是一項難題,而且當時台灣的經濟水平不高,再加上仍處於戒嚴時期,生活上的不方便可想而知。文化人類學家駐地研究的精神,確實值得研究者學習,巴博德在台灣兩個村落的生活經驗、文化衝突與適應,相當清晰的呈現在訪問內容中,是一個相當精彩的口述歷史文本。
(圖一)本書封面
二、本書論點與內容架構
就本書的結構來看(圖二):本書分為五章,分別為:第一章導論、第二章農業、第三章親屬、第四章村落整合性及第五章差異的因素。導論主要介紹兩個個案村落的基本特性,包括:人口、環境與聚落空間配置,作為研究的基礎背景;農業與親屬則是本書核心關注的焦點,兩村的農業環境:打鐵村是基於多個柴油抽水機穿插在水圳的輪流式灌溉系統,而中社村的農田用水起初完全依靠自然的降雨,到後來才有主要從水庫抽水並透過嘉南大圳的輪流灌溉系統。親屬關係:巴博德藉由田野實證調查的方式從婚姻圈、家庭結構與婚喪儀式,檢視兩村的親屬關係,最後再以村落整合性(共通點)及差異的因素,做為調查研究結果的檢視,並與斐利民的理論對話。
斐利民(Maurice Freedman)利用世系理論(lineage),將親屬關係(kinship relation)視為是一種社會結構,用來做為社會系統運作的原則(陳緯華2004)。斐利民對中國東南宗族的研究,可以說是一個典範性的代表,斐利民以結構功能論的視野認為:大量宗族(lineage)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稻作農耕,需要團體合作以從事生產,再者容易累積剩餘利潤來設立祖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東南地處邊陲,地方需要自己的防衛武力,因此形成較強大的宗族組織(Freedman 1958, 1966)。後繼學者們在這一個基礎下,也將親屬團體視為一種地方的社會組織,並探討這些團體為什麼出現,以及如何對這些團體進行分類,而對 Freedman 的理論進行修正。
巴博德在本書中,最重要的論點就是以實際的田野資料,對於斐利民的理論提出挑戰。首先,斐利民認為:在邊陲地中一方面是由於地方防禦的需求,會形成強大的宗族。但巴博德的田野資料卻呈顯,反而基於地方防禦的需求,早期移民會形成同鄉認同,以建立地域性的聯莊防衛體系而非同宗認同基礎,而當治安穩定,聯莊防衛的需求減弱時,地域内的利益衝突,才促使宗族成為主要的認同基礎。其次,斐利民認為水利設施的建設需要人力與財力的結合,會促使大宗族的發展。但水利設施較發達的打鐵村,反而形成跨宗族的地域合作;而在水利設施不發達的中社村,宗族勢力卻更形強大。第三,斐利民認為稻作經濟可以促成財富的積累,提升公有土地的資本,從而促成祠堂的建設與宗族的形成,但在打鐵村,剩餘的資本卻反而多投入地域性的公共事業。
巴博德的研究,挑戰了斐利民有關華人社會結構的宗族理論,這也是巴博德研究在理論層面的重大貢獻(黃宣衛 2021)。此外,就研究方法來看,斐利民著重歷史文獻的解讀,而巴博德基本上是以村落的田野實證調查為依據,也因巴博德成功地挑戰了斐利民的理論,讓田野實證調查的研究方式更具意義。
(圖二)本書目次
三、田野現場再調查
本譯著另一個特色即是增列兩個村落的「田野現場再調查」的工作,這部分不但有助於對巴博德原著的瞭解,更基於人類學研究的旨趣,希望理解兩個村落目前的現況發展。
打鐵村部分主要由目前任職於屏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邱秀英博士負責調查,中社村則委由新營社區大學講師蔡佩如博士負責,她們以在地的優勢,重返田野現場,並以原書中主要關注的議題進行追蹤調查,包括:土地與農業生產關係、農事勞力來源、農業機械使用、灌溉系統的使用、相關節慶禮俗、宗族或寺廟活動等,觀察並記錄 50 年來的變化與現況發展。這一部分雖然僅限於現況調查,但卻提供了台灣鄉村聚落變遷的重要線索,包含:農業環境變遷、社會組織轉化與人口結構的更迭。這些變化所提出的問題意識,會成為學者繼續研究的重要素材。
這一本 50 年前著作的翻譯出版,透過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黃宣衛研究團隊的用心規劃,讓這本書不僅只是翻譯書,更能窺見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對客家地域的關懷與研究的重視,更是促進聚落研究的繼續延伸,值得推薦。
(圖三)黃宣衛老師於新書分享會與東華師生介紹本書
參考文獻:
- Burton Pasternak(著)、黃宣衛(編),2021。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訪談及田野地現況。臺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陳緯華,2004。人類學漢人親屬研究:回顧與批評。漢學研究通訊,23,1-12。
- Pasternak, Burtons,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and Society: Fukein and kwang Dung.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