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與愛傳響人間:悼念曾珍珍老師—吳冠宏

吳冠宏(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曾珍珍老師喜歡中國文學,就讀臺大外文系時便常到中文系旁聽,廿年前我來到東華任教,有此因緣,我們遂能一起懷思古典詩文的老師們而有道不完的話題,特別是透過曾老師感性的抒懷,大學時傾聽文學前輩吟風弄月的青春記憶,都因而煥發出誘人的光華。這般少女情懷總是詩的風采,始終未曾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在她身上褪色,尤其是她孕育於浩瀚詩海而來的想像與溫情,總能讓世俗的漫漫長徑,點綴得香花瀰漫,而令人流連酣暢。

                十六年前因緣巧合,我們各兼英美系與中文系的行政重任,遙記當時在馳往天祥參與擴大行政會議顛簸的路上,她分享如何幫助遠道而來之學子們的經驗,並努力使英美語系的師生們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那有如慈母般的呵護備至,使初任行政工作的我,不再惶恐於山路的崎嶇,因為在她一路相伴下,知道自己只要根源於愛,就能無怨無悔地駛向美善的境地。

                九年前東華與花教大面臨整併的挑戰,對於英美系與中文系的衝擊最大,我和曾老師又再度臨危授命,扛起兩系艱辛的系務,我們並肩作戰,仍不免以淚相伴,知道縱使校園仍綠草如茵,但深恐花卉繽放的歲月不再。暫時安頓局面後,我選擇回到自己專業的探索,低調過日子,而心軟的曾老師,依舊在別人的懇求下,持續在不同的行政崗位上盡心竭力,難以暫得安歇。她在擔任語言中心主任時,推動「亭午風起,有詩東華」的活動,讓語言的學習也可以展開詩的翅膀,而不囿於實用功能的層次。尤其是兩年前開始肩負人社院副院長一職,持續扮演楊牧文學獎座基金會執行長與領航員的角色,最能適時為東華校園及臺灣詩壇發揮效力。其實在此高教危危欲傾之際,周圍的人早已繳械棄守了,卻總見她奮不顧身地排除萬難,獨自堅守前哨,積極為人文的師生發聲,爭取資源,以營造最好的教研環境,如此癡絕之人,試問人間幾回聞?

                去年她辛苦規劃的楊牧書房,幾經波折,終於圓滿落成,沒想到開幕的前一天,她親臨現場勘查,卻不幸跌倒致使頭部受創而送醫急救,我見她躺在門諾醫院的病床上,臉上包紮傷痕的白布仍留有血跡,在進入後續的檢查前,她依舊透過虛弱的聲音傳達掛念明天開幕的事宜,雖然因此突發狀況,使開幕時她無法現身說法,為我們道盡這一座書房裡外的神奇與奧祕,但一年下來,楊牧書房不僅以典雅亮麗的身影成為東華詩書交響的一景,在她前瞻性的規劃及費心的張羅下,這以詩的風格營造人文薈萃的場域,已揚聲海內外。

                去年等待二十年的東華安居計劃,終於可以築夢踏實,總以為她作為一位深情的移居者,除了在此勤植文學沃土之外,豈不也曾為這塊山海大地而魂牽夢繫?但隻身在此的曾老師仍不禁向我探問:「家人在美國,親戚在高雄,在花蓮留著一間安居的房子做什麼?」我還懇切地答道:「您退休之後,依然要以榮譽教授的身份,留下來繼續做我們楊牧文學獎座基金會的執行長啊!」她不禁苦笑,並順便責難地說:「你們青壯輩要挑起責任啊!」這個暑假,終於見她稟持楊牧書房的優雅風格,在安居打造一座可以與師生親友共享的幸福家園,門裡門外,窗景樹影,每一處都有她浪漫的巧思,對品味及格調的講究,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她辛苦打點一切準備就緒之際,卻於自家宅中不慎跌落,接受上帝的親吻,與我們就此永別了。

                她曾說年輕時,也有過以學術為志業的弘願,但歩調從容的她,始終不願自陷於目前專業的泥沼,她早已將學術轉換成與多感的生活共舞,與豐沛的知識同行的風景,故隨時可以思接千載,帶我們在夢想的詩園中漫步、遨翔。她曾說創作之路雖艱辛寂寞,卻值得終生守候,靜等花開,她曾說翻譯何等的重要,她要承擔起傳佈文學的橋樑,但一路走來,她沒有孜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的實現,總是在燃燒自己,成全別人,魯迅說:「創作總根源於愛」,見她繼續在幽黯冷漠的世情中踽踽秉燭,為我們導讀楊牧詩文、翻譯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的佳篇,以發揚前輩的文學成就為使命,並不時召喚熱情,提攜後起之秀在文學、翻譯與創作之路上前行,有如神派遣到人間的天使般,總是以文學的真善美在膚慰人心。對於她的不告而別,不免質問上蒼,何忍在人間開了這麼大的玩笑,留給我們有收拾不完的悲傷與遺憾,卻覺得她以奉獻的行步至此,在寒冬裡依然溫暖花開,大家已經沒有理由不讓她在另一個國度歇息、微笑。

                當我張望詩書盎然的楊牧書房,多少人來此盡興賞讀,默默與文學締結更深的因緣,曾老師曾註記的深願想必已在此紮根而永不停歇地蔓延。我流連在她安居新宅如詩的佈景,知道這裡依舊敞開,不會寂寞無人見,走訪這一片風華靈光所在,有如聆聽她吟詠一首好詩,一段娓娓道來的傳奇。有人說,風行草偃的那種動人時代早就過去了,但相信曾老師在東華璀璨歲月裡所帶來的風起雲湧,所散發給人的柔情纏綿,將不會只是歷史的記憶,而能不斷喚醒人的勇氣、悲憫及愛,並繼續在她心愛的天堂與縱谷間,傳響迴盪。


作者介紹

吳冠宏,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畢業後任教於東華大學中文系迄今,目前為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東華漢學主編,台灣中文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專業為儒道思想、魏晉文化,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學人、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人,著有《顏子形象與魏晉人物品鑒》、《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少年孟子》、《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等專著及數十篇期刊論文,主持過國科會(後改為科技部)中文學門十餘件計畫案。

土生土長的花蓮人,曾撰寫花蓮文化政策白皮書,主持過文建會花蓮文化生活圈規畫案,協助花蓮文化局籌備承辦第三屆、第六屆花蓮文學研討會及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花蓮學研討會,曾主編《紮根有聲─東華中文系十週年系史》、《斯土與斯文》、《後山人文》、《在地與遷移─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屆花蓮學研討會論文集》諸書,協助編輯花蓮宿儒陳贊昕《菁華書屋詩文集》。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