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王君琦

王君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很慶幸自己走上了這條岔路。

        一開始,只是和長期從事移民婦女工作的朋友華美閒聊到她曾辦過讓新移民姊妹可以述說自己故事的一些有趣工作坊。聊著聊著兩人開始思考這樣的工作坊是否可能有機會更長期、更有系統地進行,於是一場為時三年、結合不同資源的協作方案就在妳一言我一語的對話中產生了。我們的動機一方面是希望可以藉由不同的自我表述方式讓參與其中的新移民姊妹透過自主發聲平衡長期以來被他人再現的程度和方式,二方面我們也希望透過定期的工作坊,讓參與的新移民姊妹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熟識其他新移民姊妹形成以私人關係為基礎的支持互助系統。影像研究背景出身的我側重關於「再現政治」的思考,多年來在社工場域深耕的華美則細膩地在姊妹之間扮演建立關係的觸媒角色,而我們都有同樣的共識——摒棄過去研究先行的預設和成果發表的目標,改為留心過程中參與的新移民姊妹的需求和反應隨時進行機動調整,因為我們都希望這三年所做的事會讓參與的新移民姊妹覺得有意義、有收穫,而非僅是成就一個研究計畫,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研究計畫選擇不另闢新的場域而是與深耕多年的社區工作者合作,既然研究計畫不是終極目標,那麼研究者自然不是主導者,而是一場行動的協作者、參與者、與觀察者。

434_67461be1.jp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坦白說,在這個計畫之前,我從未真正熟識任何一位新移民女性,更沒有操作過一個不以研究成果為導向的研究,忐忑與焦慮是第一階段的生命敘事工作坊開始進行時的內心寫照,類似「我該怎麼融入?該如何擺脫外來研究者的標籤和角色」、「大家討論、分享的方向往往不按腳本走,失焦又瑣碎的內容,會不會沒有研究價值?」等問題縈繞不去,但於此同時,我卻逐漸發現參與的新移民姊妹們各個都想盡辦法排除萬難地來參加,為什麼呢?原來失焦離題的正面效應是工作坊成了姊妹們可以安心放鬆暢所欲言的出口。那些芝麻綠豆的瑣事可能是買菜時被叫「大陸妹」、「外籍」的微慍,是小孩不聽管教的挫折、是長期照顧家中重病長者的壓力、是工作上的剝削、是獨立撫養子女的艱辛、是老公送小禮物的驚喜,是與娘家聯絡時溢出的鄉愁。身為「研究者群」的我們在現場並沒有追問更多的細節,只是和其他參與者一樣聆聽、感受、和陪伴,偶爾我也會想分享自己生命中類似的情境以為呼應,但她們總是善意地提醒我反思自己從相對優勢的社會階層位置裡長出的不同生命風景。如果我有收穫,那便是我很慚愧地能夠得益於她們以自身艱難的生命所帶來的寶貴一課。而對於共同參與的新移民姊妹來說,這些心事的分享正是親密友誼關係建立的起點,她們也因為更認識彼此開始了工作與生活上的交流與照應,包括互相介紹工作、住附近的一起幫忙接送孩子上下學或課後照顧等。在日常生活裡最需要的,往往是這類人際關係所建立的互助扶持系統。

        第二年我們從口說形式的生命敘事延伸到肢體形式的戲劇表達,一來是因為華美曾辦過一日戲劇工作坊的美好經驗,二來則是透過戲劇為方法讓人產生質變的民眾劇場在台灣已為不少培力組織有效運用,因此我們請來了秦嘉嫄和吳思鋒兩位老師,打算和大家一起肢體大開發,就算質變沒有發生,至少可以練習運用肢體輔助自己表達感覺和情緒並練習觀察他人的肢體語言,同時,也利用劇場的自信訓練遊戲增加信心、透過想像力訓練以開創面對日常生活情況的更多應變可能。同樣地,原本一年的設計沒有規劃成果發表,但在過程中感覺到大家需要一個確切的目標做為繼續參與的動力,於是我們安排了兩天一夜的郊遊兼創作兼排練的營隊,一起在瑞穗的山頂上發想一場以她們的生命故事為創作基底的簡單演出,「開心好玩」是整個過程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傳統中那條知識份子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界線也我和大家一起參與肢體遊戲時的糗態與窘態模糊掉了。在第二年的戲劇工作坊當中,姊妹之間的人際關係因為不同夥伴的加入而擴展,也因為相處時間更多而深化,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姊妹在一年的戲劇工作坊之後,整個人自信了起來。過去的她與人交談時總是以微笑沈默應對,如今她可以自在地在人前說話不感彆扭,甚至在遇到歧視時可以大聲地點出對方的偏見加以反駁。在這兩年的過程中,顯然有些變化的確在她身上發生了。為何會發生、怎麼發生的或許可以用學術知識嘗試剖析,但也或許那些分析的話語終究只是在外圍打轉。即使我們能歸結出一個因果,這作用於人的化學變化終究無法被公式化或概括化。對我們來說,即使只有少數幾個人在計畫進行過程中產生質變,這個計畫也還是具有高度意義,因為這些人將像種子一般,在自己的生活圈中將能量向外輻射。

435_20b955e1.jpg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如今走到第三年,我們進入到技術和概念門檻最高的影像製作,姊妹們從一開始帶著疑惑的愁眉苦臉到如今已可用出色的構圖、穩定的運鏡、搭配細膩的剪接說出故事。同樣地,最後成品並非主要考量,更重要的是,參與的新移民姊妹能夠在過程中不停地發現、意識、肯定自己的能力,並且互相鼓勵支援。如果要說我們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應該是提供了一個場域、一些方法讓新移民姊妹被環境所壓制的能動性能慢慢出現,這些外力的刺激其作用並非培植、而是喚醒她們的能力。這個能力能夠重現的關鍵在於研究者有意識地退出計畫先行的框架、放下研究者面對所謂研究對象的姿態與預設,改以回應新移民姊妹的主體需求為出發,也因此這是一條岔路,但這卻是條充滿人味的路ë。


作者介紹

王君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在好萊塢所在地唸電影,目前致力於在花蓮教電影、放電影,喜歡與人合作的火花激盪與革命情感,感謝一起參與的新移民姊妹讓我看到生命的可能並對多元文化有更多深刻的反思。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