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é!來自加州納帕(Napa)酒莊──Joyce

Joyce(自由撰稿人)

大家好,我叫Joyce,目前我住在美國加州納帕(Napa),在酒莊工作。

        這是一篇審視的文字,把我幾年間的經歷,分享給文學院的同學們。並沒有激勵人心的意圖,倘若能有一些些參考價值,就很足夠了。

圖一:Rutherford產區葡萄園(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迷落在文學院殿堂的一顆心

        還深刻地記得,大學三年級的冬天,我在歷史研究所甄試的自傳上引用太宰治,寫下「人是為了革命和戀愛而生」的語句,一無反顧的,篤定自己終究會在學院裡找到安身立命的角落。大學畢業時的我和同學們無法避免對於未來的徬徨,現實猙獰殘酷,選項只有兩個——留下抑或離開,不是待在學校就是進入社會,延畢、研究所、出國或就業,再加上當兵。

       我們滿腔熱情,可是多少人能有絕對的覺悟。或許是年輕,白紙般的無知,單純的想理解人與存在的世界,其實我沒有想太多,僅是追尋著那以為陽光燦爛的明天。一切都順理成章,大學接續研究所,預想的道路和現實逐漸產生了分岔。往後的幾年,我在學術的世界中迷失,整日焦頭爛額這邊那邊總想如何跟上進度,卻一直一直覺得比不上我的同儕們。雖然天天上課,但我的內心卻持續一點一點的崩壞,信心碎落一地。無時無刻,我都覺得矮人一截,頭掛研究生名義,領助理薪水,住在家裡,簡直啃老米蟲,眼見供過於求的就職窘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忘記初心,失去動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陷入迷惘,被名為社會的巨大黑洞所擠壓,無從紓解。時間從未停止推進,我滯留原地空轉,沒有辦法提筆,沒有辦法表達,沒有辦法正視自己。嘗試各種方法,我閱讀,我學習,反而越來越不快樂。徹夜坐在書桌前,面對電腦螢幕鍵盤,一段像樣的文字也寫不出來。疲乏,我常想蜷曲在床上睡覺,甚至連準時出門上課這樣普通不過的日常,也逐漸變得極其困難,連穿衣出門都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除了當時交往的對象,沒有人真的知道我的實際情況,我並沒有和任何人包括教授討論過我的學業,不願意旁人投注的目光,害怕暴露真實,自卑的很。我真的不應該如此侷限,回憶起來,的確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時期,聽人說那時的我蒼白消瘦,彷彿被一股化不開的愁霧環繞。

        後來,索性自暴自棄,不太逼迫自己用功,一昧放縱只唸想唸的書,參加各種活動,從研討會到街頭抗議,看了很多影集和電影, 不再依賴課堂,循著好奇心鑽研微不足道的雜學,和各色各樣的人交流。身心狀況變得好一點,論文進度持續膠,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曾經艱澀難讀的文學評論竟能融會理解,終於能夠和作者在同一層次上交流,同時英文能力似乎躍進許多,猛然回頭,不知不覺我給自己放了一段長假。

走進葡萄酒的世界

        說回葡萄酒,開始進入葡萄酒的世界,是在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之後。任職於科技業,遠離曾經矢志不渝熱愛的一切。我的工作技能近乎自學,公司是半導體業的龍頭,總部位於南部,身為北部辦公室唯一的行政人員,工程師以外的事全是我的工作範圍,從研究生本能的訂便當到審閱合約,跨部門跨時區,都得一手掌握。每天進辦公室便是排山倒海的大小瑣事,時間緊扣效率,我必須衡量優先順序一一解決,如果遇到困難,除了自行摸索,唯一的援救之道是抓起電話請教南部的前輩,害羞與膽怯都在硬著頭皮強行破關中灰飛煙滅。兩年內,慌張無措的菜鳥逐步晉升為總經理秘書。經過職場洗禮我最深刻的體悟是「邏輯」,這世界上所有道理都是相同的,如果經過一番前思後想,合乎道理的事就是正確的決策,追根究底,這些都是文學院所給予我的訓練,只不過換了場域實習罷了。

        辦公室忙碌整日,對於下班後的閒暇,內心其實存著恐懼,昔日的同窗正在學校努力,而我卻是怯戰的逃兵,哪怕站在便利商店門前的激辯都令人懷念。打發無聊,也可能是害怕空白,不願意鬆懈,上班族的我反而不間斷的接觸各種新事物。先後開始了法文和日文,語言的學習基本上是研究所衍生的興趣,刺激視角,拆解文化的隔閡對我有無比的吸引了。想要挑戰,我開始了潛水,慢慢的在水底找回專注和平靜的勇氣,水下的探險使我重新由衷擁抱這個所身處的世界。因為工作需要,我在大學推廣班修習法律,後來經主管推薦,進一步去上了政府與大學合作的智慧財產與專利法課程。由於嗜吃,無意間在網路論壇看到品酒課,無心插柳,於是開啟了我的葡萄酒生涯。回顧我的成長,飲食絕對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我的家人們無一不愛吃喝,聚在一起滿桌的飯菜是我們最重要的羈絆之一。有那麼幾個想徹底放棄的低潮,往往是一道料理或一杯葡萄酒,讓我油然生在這個世界真好的撫慰。

        再次整備自我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交到了一群酒友,朋友當中來自各行各業,有好多人和我一樣,無意間的某個契機為起點,沉醉享受葡萄酒的過程。葡萄酒世界上最複雜的飲料,背後的是從風土(Terroir)、種植、釀造、品飲的各種大自然與人類還有時間的互動行為,牽涉地球科學,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醫學、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甚至文學——各種有機物質組織而成的哲學,又或者人們說葡萄酒是——人生。

        當我仔細傾聽內心,為了有朝一日不會後悔,於是我申請學校、辭去工作,決定到美國加州納帕酒鄉進修葡萄酒。就這樣,我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獨自一人帶著兩大箱行李和登機箱,開學前一週飛到南加州,幾天內東市買駿馬鞍韀地,把駕照考了,買了一輛二手車和些許生活用品,遊牧式的帶著我所有家當往北加州前進。是準備出征,是奔赴沙場,未來以及更近的明天充滿了許多未知數,無法預料,只能決絕的勇敢自己。

圖二:Beringer酒莊(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圖三:學校大門一景,紅褲子是品酒大師Hugh Johnson(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葡萄酒課程與證照制度

        那是一個侍酒師大師(Master Sommelier)所主持的課程,顯示專業的態度是教授的第一準則。每天早上,必須按照規定身穿商務休閒服裝,直挺地坐在教室,面前六支Riedel標準酒杯,等待教授進門,等待被注滿各種知識。那種壓力簡直比聯考或任何求學階段還要恐怖。從頭學起,教授臉上一抹制式笑容,看似親切不過,他忽略,跳過,往下一個話題推進,便是你錯答的回應。沒關係,失敗,檢討,深呼吸再重來,在挫敗中磨練。

圖四:老師講桌與香檳(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圖五:老師講桌面對學生(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葡萄酒這個行業是有證照制度的,由各種大小機構頒予認證,官方產區以外,大體而言目前全世界最重要和最具公信力的兩個機構是侍酒師大師協會(Court of Master Sommeliers, CMS)和葡萄酒和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 WSET);前者是以理論實務為主,後者則是以知識研究主導。盲飲是所有考試難度最高的環節,透過視覺、氣味和口感,層層解構,準確的命中杯中葡萄酒的品種、產地和年份,前提是必須充分具備產區葡萄品種和釀酒相關知識,才能夠應用到盲飲上,因此學習葡萄酒是全心全意的,專注運用所有感官和記憶。「如偵探一樣偵查,如律師一樣分析」是教授的不二心法,許多時候,我更像在大師門下修行的徒弟,只為練就一身絕世武功。

圖六:教室一景(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我並不是一個幸福的孩子,一路走來,我與人生勝利組這名詞頂多沾邊的份,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卻花上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探索志向,現在的道路看似光鮮其實充滿高強度的挑戰。叨叨絮絮了許多往事,我要說的是,人生沒有任何一項經歷是虛擲白費的,涓滴都是日後的養分。即便是小日子,也請務必讓它過得有滋有味,何妨敞開心胸壯闊自己,迎接來自全世界的挑戰,與其累積負面能量,不如走出去應。

        請容我掉個書袋,讓我分享我最喜愛的作家大江健三郎,他在他的書中和訪談屢次提到,東京大學教授渡邊一夫教授曾經鼓勵大江,假若不打算成為文學教授,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必須自學,以三年或五年時間為單位,致力鑽研某項事物,一輪又一輪下來必會有所累積。

        我的過去讓我學會了堅強自己,讓我擁有了獨立思考能力,我稱不上優秀,不過是一個把私人愛好轉化為熱情,進而升級為職業的例子,絕對不是什麼成功的典範。灼心的焦慮無可避免,但現在的我終於能夠坦然面對,相信自己的強大,如果其他人能做到,我就可以做到,我容許自己不是出類拔萃的第一名,可是我一定竭力不讓自己後悔,不後悔——這是我堅不可摧堡壘般的自尊,更包括身為知識份子的期許。為了成為知識份子,為了維持那份驕傲,以道德為名的標準,當然時不時面臨動搖。遇到難於決斷的困境,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千迴百轉的提醒自己,不能辱沒身為知識份子的矜持。

        歷史學是我最深層人格的一部份,用酒標記生活的重大時刻

        大學可以是職業訓練所,卻從來不會保證幸福,如果不能讓人百分之百成功,那為什麼要進入大學呢?如果時光重來,想了很久,我無法斷定我到底會在大學中追尋到什麼,我知道我依舊會想為心中許多疑惑找出解答,命運與際遇把我帶到了葡萄酒面前。過去幾年間,我荒廢了一些東西,也得到了一些其他,以為永遠失去的,在葡萄酒當中全部回來了,碩士班肄業不會困擾我,歷史學已是我最深層人格的一部份。我用一瓶又一瓶酒標記生活的重大時刻,1995年份Joseph Phelps酒莊Insignia、1986年份Beringer酒莊Private Reserve系列Cabernet Sauvignon、2003年份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的Echezeaux,是我的編年史,記憶於永恆的剎那。

        學葡萄酒的人們有一句話,在葡萄酒的世界裡沒有停止學習。如果有任何疑問,舉起手吧,問問題,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多少不預期的驚喜,一如葡萄酒,所有滋味要到開瓶入喉後才能夠一探究竟。如果深掘,葡萄酒業的人們,匯集各式各樣背景的人們,大部分人並不是循著順理成章的路線,更多是半路出家,特別是人文科系出身,常循著那份特殊的感性,被吸引進來。為什麼不呢?

        人生如此漫長,我並不打算人云亦云。葡萄酒不是讓人賺大錢的行業,於我,每一瓶酒,每一個與我共飲的人,都是一期一會的瞬間風景,我收穫的是人生。

        致我曾經遺落、失棄的,Santé!

圖七:教室─啤酒與食物搭配(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作者介紹

Joyce,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肄業。JoyceKTN@gmail.com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