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脈絡下的人與人群關係:簡介《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蔡侑霖

蔡侑霖(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生活在當代台灣社會,使用信用卡消費恐怕已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舉動,然而信用卡的出現與普及是否只是一種支付形式轉變?

台灣於2013年起強制所有上市、上櫃公司改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縮寫為IFRS)來編製財務報表,這套新會計準則的出現是否只是一套功能導向的制度性變革,在既定目標下所能達到最理性、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不具任何意識形態?

公私夥伴關係的區段徵收機制在晚近科學園區特定區的開發歷程中被使用,這套朝向BOT模式的區段徵收制度是否只是一種去政治化的技術性變革?

地方社會的人群被捲入當代金融體系後,是否只存在債權人與負債者這組關係?正式金融體系(包含跨國金融資本)是否部分地建基於地下金融與掠奪性地自然資源採集的基礎上?

以上所述分別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書中各章中可以找到答案,這本書由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黃應貴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鄭瑋寧主編,由群學出版社於2017年9月出版,為其「新世紀社會與文化叢書」之第四冊。這套叢書的關切是認為台灣在進入21世紀時,早已深受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影響,產生新的社會現象,在研究上必須積累足夠且必要的新知識,貢獻於台灣未來發展。金融經濟的擴張正是新自由主義轉型的重要內涵之一,這本書便集四位社會學者與人類學者之力,探討金融經濟相關變革如何影響當代人群認識其生活世界與自我的方式,以及人群互動的秩序。

本書第一章與第二章的作者分別是夏傳位與吳宗昇,都是國內少數的金融社會學研究者,他們的著作分別以會計制度的變遷與正式金融往消費借貸的擴張指涉當代台灣的新自由主義轉型。首先,夏傳位的論文突顯出會計制度變遷的政治性,揭露一套起於1970年代,主要由歐美執業會計師所倡議,立基於充分與透明市場資訊想像之上的「公平價值會計」(Fair Value Accounting)理念,如何在1990年代因符合美國建構新國際金融秩序的企圖、國際金融資本的利益與國際社會對於亞太金融危機的主流回應而廣為流傳與制度化,透過組織研究中新制度論(new institutionalism)文獻所討論的強制制度同型(coercive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與規範制度同型(normative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機制取代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典範。制度化過程的政治性還展現於在地社會在引進IFRS時,各政府部分之間、會計學界與專業團體,以及企業經營者之間的折衝,使得在地化過程充滿各種轉化、挪用或抗阻的複雜協商。

再者,在會計實作層次上,IFRS並非如其宣稱的是一套即時反應市場資訊(市價)的技術,更多時候必須依賴估價值來調整可觀察的市場價值,因而具備人為調控的空間。同時,IFRS並非只是客觀地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而是影響企業的經營策略,例如本業商品銷售與服務的實質經營不再那麼重要,而是以資產出售、減資、售後租回等金融操作魔術般地創造出暴增的現金流量。夏傳位認為,一套充滿政治性的會計制度與實作卻披著價值中立、純粹理性的專業性外衣,其後果恐怕是進一步排除公部門金融監管與公眾監督的可能性,使商業利益更能在專業的掩護下進行。

如果說會計制度與一般常民大眾的經濟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在吳宗昇論文中登場的信用卡早已普及於我們日常消費行為中,刷卡消費即是一種信貸行為,或許我們可以說這篇論文所涉及的關懷是:欠債還錢似乎天經地義,然而在什麼情況下必須有欠債不還的機制?因為成為債務人這件事不只是個人歸因,且只以債權人為保護對象會造成可怕的社會傷害。

在台灣,信用卡普及化的政治經濟脈絡是1990年代以降在全球金融自由化政策思維下,不斷擴大銀行規模並刻意加速競爭,使正式金融體系朝向消費金融擴張,這不單純是一種支付形式的轉變,而是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貨幣支付捲入以銀行為中心的資本流動體系中,龐大「卡債族」的浮現是其後果,而大量「卡債族」成為「避債族」的現象更是有別於美國、日本等消費金融普及國家的特殊台灣經驗。不少被捲入消費信貸的人群其實是中產階級,成為債務人的原因也不僅是個人性的過度消費慾望與理財態度,而是多重起因,並透過便利的消費信貸或債務整合擴張貸款,從而陷入卡債之中,接著在高額利息,以及銀行擁有強制執行與協商等絕對優勢的法律工具下,造成大量債務人只能毀諾及逃債,即使在社會運動團體推動「消費者債務清償條例」立法後使法院成為仲裁工具,依然因法律仍以債權人為主要保護對象、法官心證所依據的道德價值仍未與時俱進,加上法律程序和文件要求構成常民生活難以理解的「障礙」,使債務人還是只能選擇避債,避債的後果是貧窮化、社會網絡斷裂、個人精神失序與經濟地下化等社會傷害,並且,先成為「窮人」似乎已成為債務人通過更生或清算免責的基本條件。

根據吳宗昇的看法,台灣當然難以回到前信用卡時代,刷卡金額不斷上升,然而時至今日,因1990年代正式金融擴張造成的大量「卡債族」與「避債族」仍是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並且,即便是經濟條件不算差的中產階級,甚至是如今被視為「鐵飯碗」的軍公教人員,在無常人生中只要踏錯一步或遭逢難以預料的逆境,都可能成為陷入貧窮化歷程與社會關係斷裂的「避債族」。在此情況下,建構一套健全有效的欠債不還機制難道不是當務之急?

由筆者撰寫的第三章試圖解答何以「佔著毛坑不拉屎」的謎題(註一),這當然是個比喻,意指在透過區段徵收推動發展計畫曾大受台灣農地主擁抱下,為何部份風城科學園區週遭社區居民死守一方之土,抗拒或許可以讓他們一夕致富與宣稱能創造產值與就業機會的發展計畫與區段徵收。有別於社會運動場合高喊的「世代務農」訴求與官方描繪的貪婪農地主形象,筆者另闢蹊徑地從實質土地使用狀態切入,指出抗拒區段徵收的在地人群中固然有農民基於生計所需的抵抗,然而抗爭者的整體圖像遠比農民複雜,至少涉及尋常百姓之家試圖維持尋常或承平時期(對比於區段徵收的非常狀態)與國家管制折衝下的實際土地使用現況、抗爭家戶中當前決策的一代面對其職涯晚期經驗與對下一代的就業狀況及安居之處的擔憂,以及對於土地金融化的抗拒。

有別於過往由公部門規劃與出資的區段徵收,由資本所執行之公私夥伴關係模式的區段徵收機制做為一套去政治化的技術被引進科學園區特定區的發展計畫中以化解政治僵局,然而事實上,朝向BOT模式轉化還涉及原本公部門得以掌握為政策工具的被徵收土地與在空間規劃方面的國家職能被私有化,並將土地轉變成金融資本,宛如把土地開發權利轉為金融衍生工具。面對此一變革的在地抗爭者除了對於由資本進行的空間規劃充滿不信任外,也不願意被迫捲入土地金融化操作,承擔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而展開反制性的集體行動。如此看來,在風城科學園區週遭社區,抵抗區段徵收與發展計畫的集體行動當然涉及某種物質利益,然而實難以混同於以下看法,即抗爭者企圖以集體行動極大化土地的交換價值。

國內少數熟悉當代金融經濟的人類學者鄭瑋寧在第四章中詳述省道台九線從台東到知本路段經歷過的資本性質、類別與規模,指出時至今日,該地區大部分已經是相對開放的金融市場。隨著金融建制的深化,也可在當地Taromak居民中觀察到金融化的經濟主體的浮現,即人是什麼?如何認知、經驗自己、他人,以及人群關係。同時,這樣的金融主體與其他社會關係可能相互一致而連結,或各自在清楚界定的不同領域中獨立運作,或是並存卻同時對立與衝突。就以已成為官方金融管制一環的儲蓄互助社為例,申請貸款的資格與程序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審查時最重視貸款社員過去財務與目前工作所得,這是貸款者還款能力的指標,但這套對人的界定與金融實作卻可能對立於Taromak居民所認知的道德倫理性,即社群互助的原則:擁有存款的社員在需要用錢時,可以在很短時間籌措到資金。另外,金融借貸本身界定出一組債權人與債務人關係,為了確保金融資本,儲蓄互助社幹部不惜訴諸法律的威嚇力量確保債務人主體的生成,衝突於其他社員認為合作社金融應當實現的親屬道德性與社會互助。

鄭瑋寧的論文也涉及不同性質、類別與規模資本之間的相互銜接,精采地呈現以透支消費金融活動為標的物的銀行與車行、民間非正式金融機構、道上兄弟的合作共生。亦指出跨海峽資本投入生技產業產出的「健康食品」可能以盜林產出(例如牛樟芝)為原料,當生技集團的資本家得以「合乎法令」地運作,光明正大地生產高報酬商品,甚至有機會成為上櫃公司時,其資本繁衍基礎卻是承受非法盜採森林資源之名,同時以生命與勞動所得博弈的「跑山的」盜伐林木者。(註二)上述這些對於金融經濟實作的「深挖」,再再顛覆我們對於當代理性金融運作的想像!

本書各章內容繁複,觸及學界目前針對新自由主義的討論,包含新自由主義是一種經濟理論、意識型態、政策典範,以及基於前三者所形成的某種社會想像等諸面向,再加上兩位主編共同撰寫的長篇導論,因此前文的描繪並非、亦不足以為讀者摘要章節內容,而旨在透過簡介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或許最後分享本書寫作與出版過程(其實已出版的各冊「新世紀社會與文化叢書」都經歷此過程),能更增添讀者的閱讀興趣。本書始自由黃應貴教授召集潛在的作者群組成工作坊後,先進行為期十個月的講論會,每次由一位參與者發表,其他人參與討論。之後再召開正式學術研討會,會後給作者將近半年的時間修改,最後進入將近一年的審查與反覆修改過程,如果從進行第一次講論會的2015年4月11日算起,全書出版時已歷時將近兩年半。儘管過程耗時且非常折磨人,然而對於研究者而言,尤其如筆者這樣的新進研究者而言,獲益非凡。以筆者為例,金融經濟並非筆者的研究領域,原先的討論只涉及隨著新自由主義轉型脈絡中的發展計畫而更深化的土地商品化趨勢,然而兩位主編與審查者卻持續提醒筆者,所書寫的材料已觸及土地金融化面向,以及與之相關的當代土地多重性質,因而使研究成果得以深化。以如此嚴謹的程序促使學術工作坊參與者深化論點與確保論文品質的操作在國內人文社會研究領域中恐怕難出其右,身為作者群的一員,就把這個成果分享給大家!


註釋

註一:欠債不還與「佔著毛坑不拉屎」的說法皆由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林開世老師於2017年11月5日本書新書發表會上提出,借此感謝林開世老師的巧思。

註二:2018年春節前夕,各大媒體均報導一位採牛樟菇人士卡在傾倒牛樟樹洞中的「離奇」身亡事故,或許該事故成因與鄭瑋寧文中所描述那充滿「全然的、無盡的恐怖」意象,召喚出「新世紀《黑暗之心》」的故事如出一轍,因而也就沒有那麼「離奇」!

作者介紹

蔡侑霖,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關懷著重於當代臺灣新自由轉型下的發展計畫以及在地社會的回應,另外也關切當代經濟主體與另類經濟的探索,以及晚近大學社會實踐與創新團隊實際執行計畫操作的面貌。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