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與「文藝的復興」

汪雅玲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藝術史博士

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發重創了全球的經濟。疫情的攀升限縮了我們的活動區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移動、工作模式與互動的方式。隨著疫情的日趨嚴峻,各國陸續採取關閉國境的措施,觀光業幾乎停擺,需要面對面進行交流的藝術文化產業面臨巨大的衝擊。配合防疫政策及避免群聚感染,博物館/美術館及相關藝文室內公共空間陸續關閉,展覽不斷延期甚至取消,疫情對全球的博物館/美術館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然而危機亦是轉變的契機,這兩年來疫情的延燒加速了美術館舍數位化的過程以回應環境的變化,而疫情下的社會擾動帶來的不安與不確定性亦成就了藝術創作者探問存在與生命奧義的心靈養分。

疫情與文藝復興的隱喻

  相較於台灣疫情的穩定,歐美疫情相對嚴峻。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文藝復興(Renaissance)藝術不斷的引起西方傳媒、藝文界以及學術界的關注,相關的探討從藝術、瘟疫和復原力的角度回顧文藝復興的歷史與藝術,藉以對照新冠病毒帶給當今社會及藝文界的衝擊與啟示。《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藝術評論家暨 2020 年普利茲評論獎(Pulitzer Prize for criticism)得主克里斯多夫‧奈特(Christopher Knight)在2020年三月底在該報發表了〈在歐洲黑死病改變了藝術史,新冠病毒也可以〉(Bubonic plague in Europe changed art history. Why coronavirus could do the same)一文,探討黑死病對歐洲社會結構的轉型與藝術革新的影響,並以古鑒今。(註一)

  六百多年前飽受黑死病肆虐的歐洲與 21 世紀受新冠肺炎摧殘的世界儘管時空背景不同,卻有其關聯性。誠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作家及詩人喬凡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的《十日談》(Decameron)中描述了瘟疫的症狀以及瘟疫肆虐的佛羅倫斯民眾的生活,黑死病在 14 世紀重創歐洲,於 1346 年至 1353 年期間達到頂峰,在接下來的 300 年中週期性的反覆出現,在歐亞大陸和北非迅速地蔓延,它奪走了全球至少 7,500 萬至兩億的人口。(註二)儘管黑死病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悲劇,但它也是催生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瘟疫使得歐洲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規模的生命消逝導致勞動力短缺,倖存的農奴得以要求現金工資,而非實物的配給,這提昇了他們的生活水平及經濟活動力,許多農民遷移城市並從事手工業和貿易,新興的中產階級因應而生。黑死病加速了歐洲數百年以來的封建制度的終結,在瘟疫的驅使下歐洲迎來了社會結構的轉型。(註三)

  由於瘟疫造成的巨大死亡帶來的心靈衝擊,大多數人不再將教會的教條和著重來世的神學思維視為解決日常問題的方法,人們轉而關注當下的俗世生活、現世的生活意義與人的價值,以及以人為本的知識和成就。中世紀以來的神學思維壓抑了藝術的創造力以及人的思想,以人為本的思潮激發了思想的自由以及對藝術和科學的欣賞,並隨之擴展至各個領域,包括文學、藝術、科學、教育與哲學等。(註四)這場文化思潮從義大利興起,在 16 世紀時擴展至全歐洲,對近代歐洲的社會文化影響深遠,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創造力躍進的輝煌時代。

  在藝術創作中,隨著社會逐漸揚棄凡事以神為依歸的神學思維,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開始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與金碧輝煌的寶座,化身為凡常婦女及慈母,向祂的子民伸出了祂的手,撫慰了無數受到疫病所苦的受創心靈。(註五)在中世紀時期藝術工作者被視為工匠,文藝復興以後個人意識抬頭,藝術家致力於個人創作的境界並瞭解作品蘊含了自己的理念,所以在作品中落款,藝術家的地位得到了提昇。(註六)在這個創新的時代裡,藝術創作逐漸突破了中世紀繪畫的二維空間,開始邁向透視學觀點的繪畫技法革新。

  回顧過去寓意深遠,追溯這個於 14 世紀源起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隨後擴展至全歐洲的「古老」藝術風格,了解六百多年前的人們如何應對瘟疫和隔離,又如何將絕望的灰燼轉變為充滿活力的文藝復興力量,可以帶給我們希望的活水。在疫情期間,關於文藝復興藝術的相關討論除了以文藝復興在字意上的重生與復甦作為隱喻,將新冠疫情的危機視為是藝術產業蛻變的契機,為當今為新冠疫情所苦的世界提供一劑揮別陰霾、提振心靈的解方,也為當今藝術文化產業的未來把脈,梳理出發展的方向。

疫情的衝擊與博物館的數位化趨勢──線上看展覽

  新冠肺炎衝擊了各行各業,在疫情持續延燒的狀況下,博物館、畫廊及藝術博覽會暫時關閉,藝術產業蒙受巨大衝擊,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紓困計畫與補助方案以因應。以美國的博物館/美術館為例,2020 年三月上旬紐約州宣佈 500 人以上的聚會及活動必須取消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隨即宣佈關閉館舍,成為美國第一個因疫情而暫時閉館的大型博物館。在接下來的數周內,各州政府紛紛宣佈室內公共空間停止營運。博物館展覽檔期不斷延期甚至取消,打亂了原本的展覽計畫。

  美國的博物館的財務來源主要為門票及相關藝術商品與紀念品的收入、民間與企業的捐助以及政府的補助。少了人流這部份的收入對博物館的財政造成極大的壓力,加上疫情導致經濟停滯使得民間與企業的捐款大幅縮水,這對博物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博物館舍開始裁員並研議是否可出售館藏以因應財政困境。

  面對疫情對博物館界的重挫,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AAM)在 2020 年三月下旬呼籲政府撥給 40 億美元的紓困經費,協助非營利性的博物館渡過下一季的財務難關。(註七)而美術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 AAMD)亦在隔月發佈了一項為期兩年的暫停令,允許美術館在面臨疫情造成財務困難時在資金用途能稍具彈性,包括資金用途的轉移以及允許出售藝術品以支持財務。(註八)這項暫停令引起諸多爭議,加上在疫情反覆持續的情況下為了替博物館的財務困境尋求解方,2021 年三月中旬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以「2020 年以來博物館的註銷/出售典藏品」(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註九)為題舉辦一系列座談會與講座,邀集了博物館館長、藝術家、藝術經紀人等藝術產業相關人士,以及檢察官、律師與會討論,探討出售館藏的可行性與合法性,及相關的管理與營運的問題。其中位於雪城的艾弗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在 2020 年出售了一幅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畫家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的畫作成為討論的焦點之一。該館宣稱在出售畫作前已徵得該畫作捐贈家族的同意,出售館藏解決了館舍財務問題的燃眉之急,亦可改善美術館人員的薪資並提昇館舍的營運品質,但博物館是否有權出售典藏用於營運開銷引起與會人士的激辯。在討論中同時也將博物館的相關管理營運、博物館人員的薪資結構,以及都會型與地方區域型的博物館因屬性的差異所面臨的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搬上檯面。這些問題其實存在已久,在新冠疫情期間被突顯出來,雖然問題短期難解,但被付諸討論具有其正面意義。

  除了關閉館舍導致的內部財政問題壓力之外,博物館/美術館對外負有著藝術推廣及藝術教育的社會責任,在疫情爆發之初,當時普遍認為疫情不會持續太久,閉館的情況也只是暫時性。當疫情趨緩美術館舍陸續開放,卻因確診病例數目的激增,相關的公共室內空間只能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關閉館舍。受限於實體展覽的不可確定性與不可行,博物館/美術館尋求另闢蹊徑,高清品質的線上展覽便是在疫情下快速發展而成的展覽模式,及時回應了觀眾的觀展需求。

  事實上博物館在新冠疫情之前已陸續推動數位化資源多年,包括數位典藏與線上教育資源,並開發社群媒體建立與觀眾的連結與互動。先前的數位化經驗使得這次面臨新冠衝擊得以快速回應,迅速發展線上觀展模式。除了線上展覽,展覽相關的線上講座、線上導覽以及線上活動因應而生,讓民眾不能出門也能看展覽,參與和展覽相關的活動。雖然實體展覽的臨場感有其不可取代性,但線上展覽讓民眾得以在疫情期間可以 24 小時觀覽藝術作品,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身處疫情中的民眾抒解心中的苦悶。

  自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狀況相對穩定,雖有長時間的「清零」佳績,但因防疫需求,美術館舍防疫措施是採取實名制入館並控管人數。隨著 2021 年五月份疫情三級警戒的發佈,台灣各大美術館舍暫時閉館。三級警戒發佈時,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正舉辦年度大展──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 1972-)的個展「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北美館隨即推出線上展覽、線上導覽以及相關的線上活動來因應突來的疫情升溫而導致的暫時閉館。台灣的各大美術館也紛紛推出線上展覽及線上相關活動因應,思考如何在既有的環境下跨越局勢的限制。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耕耘於國美館線上典藏庫多年,三級警戒後則趁勢推廣國美館的線上藝術資源做為遠距教學資源,包括線上典藏庫、線上觀看藝術家紀錄片及叢書、線上展覽與線上影音等。高雄市立美術館除了推出線上展覽,因暑期將至亦為孩童開發了「線上說故事」等相關藝術資源。

圖片截圖自臺北市立美術館官網「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線上導覽、展覽紀錄片及宣傳短片

  目前台灣的公立的美術館舍大多已架設了線上展覽機制,文化部的網站平台彙集了國立藝術文化館舍的線上展覽資源,提供民眾更多便利性。(註十)未來文化部的平台應可朝向資源擴充的方向前進,將各縣市的公立藝術文化館舍的線上展覽納入,成為更完備的資源平台。雖然人身的移動受到限制,但網路及數位科技提供了一座橋樑,縮短了我們與藝術的距離。

圖片截圖自文化部網頁「博物館線上展覽」

  三級警戒後學校採取遠距離教學,孩童的居家生活與遠距學習對父母而言是一大考驗,在家的時間變多,家人之間的摩擦隨之增加。防疫如同作戰,一個創新的網路平台「支援前線──宅家藝起來」(註十一)彙集全台博物館/美術館為兒童所設計的線上資源,支援在前線的家長們在疫情期間與孩童一起渡過居家學習的生活。除了協助家長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確保藝術教育不會因疫情而間斷。然而弱勢家庭及偏鄉孩童因硬體資源缺乏,如何運用網路平台學習是一大難題,這部份亟待教育當局與民間教育組織團體共同集思廣益。

  在這次新冠疫情的危機中,美術館舍的數位資源的便利性及藝術教育的功能被彰顯出來,美術館舍可藉此機會優化館舍的數位資源及使用介面,使之成為疫情後復甦的能量。

藝術創作的趨勢

  這場流行疫病使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變化,隨著隔離與居家的需求,藝術家在工作室的時間變多,孤寂與生活模式的改變帶動了更多藝術創作的新想法。科技突破了我們身體移動的限制,拜網際網路傳輸的便利性之賜,這些創作在疫情期間為居家隔離時期的人們帶來了心靈的慰藉。疫情至今已屆滿兩年,事實證明人類並沒有我們想像的脆弱。歷史告訴我們疫病從來不僅是醫學問題,它涵蓋了試煉人性的諸多課題與隱喻。疫情持續的氣氛令人窒息,但我們透過有效的方式生存下來,包括:戴口罩、隔離、防疫消毒、施打疫苗與維持社交距離。防疫期間存在著因恐懼而產生的相互指責、偏見與敵視,當然也包括了相互幫助。這兩年多來世界所面臨的新冠病毒的衝擊證明人類具有強大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能夠絕處逢生,即便身處黑暗之境仍具有良善的一面。

  疫情的肆虐及全球大規模的生命消停,以及一波又一波的變種病毒的來襲帶給世人身心無比的震撼,這些都將成為鍛造我們生命韌性的能量。在充滿恐懼與不安的社會氛圍中,藝術撫慰了人心,強化了我們內心的抵抗力。除了開設線上展覽,為民眾帶來居家生活的活力,美術館舍亦在疫情期間以展覽回應了疫情下衍生的有關人與人性的內外在課題的相關現象。

  由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的藝術銀行舉辦的展覽「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以疫病的苦難為題旨,從全球化、移動性/傳染、人的偏見/他者的孤獨、監視/隔離,以及共生等多個角度,提問疫病所帶來關於死亡的恐懼、孤獨與無助、人與環境/其他生命物種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議題。(註十二)當移動的自由被限制,我們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該怎麼面對孤寂以及染疫與是否染疫的恐懼?又如何克服疫病肆虐下內心對「他者」的自我防衛?在防疫的前提下,個人自由與權力體制之間的關係要如何調控?我們可曾反省過人類的本位主義?這些疫病衍生的內外在課題──恐懼、死亡、醫療、動亂、人權以及歧視等,在新冠期間我們都曾親身經歷與感受過,在後疫情時代亦將持續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

「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展場一景,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藝術銀行)圖片提供
「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展場一景,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藝術銀行)圖片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塩田千春個展,展覽的主軸交織著藝術家對生與死的探問。此展於疫情爆發之前就已開始策劃,當時正逢塩田癌症復發,對於生死有其深刻的領悟。展覽集結了藝術家二十多年來創作生涯的作品,包括裝置、錄像、攝影、雕塑、素描以及舞台設計圖稿。(註十三)塩田擅長運用線條來創作貫穿空間的大型裝置作品,無以數計的交錯細線彷彿是世間的人事物錯綜複雜的千絲萬縷,牽繫著觀者思索生命的堂奧。對藝術家而言,生命走到盡頭就如同消融在宇宙中,死亡並非滅絕或化為虛無而是消融。「顫動的靈魂」呈現的是藝術家遭逢病痛苦難與生死掙扎後內在靈魂昇華的過程,是塩田對自我生命歷程的觀照。在晦暗莫測的疫情期間,塩田的展覽更能發人深省。

  疫情帶來的身心衝擊驅使了藝術家投入更多的關注在生命、科技與醫學之間的議題,以及思索存在與生命的奧義。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探索醫學、身體與社會文化的複雜關係,以真實的科學推想未來社會的虛擬情境。(註十四)在 21 世紀的今日,醫學的進步延長了人類的生命時程,代表著人類有能力面對疾病帶來的各種挑戰。然而醫學技術的變革也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宮保睿與顧廣毅的作品將嚴肅的醫學科技與人類身體之間的關係轉化為有趣的情境,開啟藝術與科學的對話,點出了環繞在生命科學中所牽涉的醫學倫理的爭議及社會文化議題,帶領觀者探索在醫學科技演進下關於未來人類社會的推測。

  除了「啟發性的未來」,國美館舉辦的科技藝術展「世界不隨人類生滅」以大自然為隱喻探索生命的議題。(註十五)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從不同地區的自然與環境中取得靈感,透過生物藝術、錄像、電子媒材裝置與攝影等不同類別與風格的作品,探討自然與人類行為之間交互形成的變化、人類之間的關係、人類與科技文明的關係、醫學與倫理以及我們與環境及其他生物種的關係,檢視其中所涉及的人類加諸於自然的權力呈現與人類中心主義的偏執,並叩問人類與自然平衡共生的可能性。與自然的浩瀚相較,人類相形之下顯得渺小,展覽以自然為發想提出共融的核心概念,召喚了我們對未來的想望,特別在新冠疫情仍看不到盡頭的此時,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將成為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圖片截圖自國立臺灣美術館「世界不隨人類生滅」線上展覽

  疫情隔離了我們,但科技卻縮短我們彼此的距離。新冠疫情加速了各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促使我們重新看待生命的堅強與脆弱、生命的循環以及各種生命體的形式。此刻正在忠泰美術館展出的「生生 LIVES:生命、生存、生活」,來自歐美及台灣的參展藝術家,從生命、生存與生活三個面向探勘「生」的意義及其多元的面貌。以藝術結合數位科技、基因工程、遺傳學及生物科技,探討未來人類的生命與各種生命的形貌、生存的競爭法則,以及在科技的演進下未來可能的生活型態。這波全球性疫病帶給世人的衝擊太過深刻,相關的議題應會持續發酵帶給藝術家更多元的創作能量,也將激發更多藝術家投入生物藝術的創作,後疫情時代將迎來藝術的創新與復甦。

結論

  新冠疫情觸發了藝術創作多元的思考與跨領域對話的更多可能性,未來藝術跨域的實踐以及運用創新科技媒材介入藝術創作的趨勢會更加蓬勃。防疫的隔離影響了我們生活的移動,開啟了宅經濟的模式,加速了各領域數位化的過程。博物館/美術館已從疫情中瞭解數位化趨勢的必要性,實體藝術展有其不可取代性,然而線上展覽的模式在疫情平息後應會成為常態性的發展,成為引導觀眾前往實際觀展的催化劑,與實體展覽相輔相成。

  目前台灣各大博物館舍大多已建立了線上展覽的機制,未來線上展覽可朝向更系統性的分類與彙整,成為藝術教育與學術研究的數位資料庫。疫情下發展出的模式,日後有可能為藝術文化產業掀起另一波的革新。困境與挑戰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韌性以及我們內在的生存潛力,而這正是文藝復興帶給我們的啟示。


註解:

  • 註三:Byrne, J. P. (2012). Encyclopedia of the Black Death (pp. 140-142).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 註四:Wilkins, D. G., Schultz, B., & Linduff, K. M. (1997). Fifteenth-Century Art: Introduction. Art Past, Art Present (pp. 216-223).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 註六:Wilkins, D. G., Schultz, B., & Linduff, K. M. (1997). Fifteenth-Century Art: Introduction. Art Past, Art Present (pp. 223)。亦參見王曾才(2003)。文藝復興的輝煌。西方文化要義(頁147)。臺北:五南圖書。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