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起渡過,「老」時光——我們與壽豐國中孩子的奇遇記

曲麗安 社會學系學士生

  111 學期,由社會系梁莉芳老師及環境學院的顧瑜君老師共同帶領的「移工與她的老人 VIP 垂直整合課程」(Vertical and Integrated Program,以下簡稱 VIP)已經進入第三年。今年的課程中,大學生們發展出更多元的行動小組,透過不同形式的在地實踐與議題討論形式,持續對移工與老人議題,在花蓮地區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深耕。

  於去年 VIP 課程「志安宮廟埕影展」活動中加入入校宣傳小組的我,與夥伴進入東華大學鄰近場域的壽豐國中及志學老人文康中心進行為期幾週的影展宣傳行動。從過程中與居民的互動反饋中發現,蜻蜓點水式的快閃宣傳,雖然有達到活動宣傳目的,卻沒有增加居民對於此議題的關注程度。此行動使我深刻意識到,移工與老人議題在課堂之外,呈現內容與著重的敘述視框,需考量融入當地群眾觀點後的多元性,而不同群體交織而成的互動,又是不同於課堂內的一片風景。上述經驗使我們產生好奇心,思考如何透過更有組織的規劃與活動設計,增加鄰近東華大學的人群,主動討論此議題的可能。基於前述宣傳合作經驗,我們決定以壽豐國中為實作場域,期待透過一學期的互動式課程回應好奇心。 帶著上述的好奇心,找到其他四位對倡議此議題有共識的夥伴,邀請社會系梁莉芳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嘗試申請 111-2 學期學生自主學習方案,選定先前入校宣傳過的壽豐國中,展開合作計劃。至此,「『移』起渡過,『老』時光」 學生自主學習社群誕生。

與孩子們相遇——課堂中互為主體的學習

  此計畫合作對象為壽豐國中的盧老師,參與的學生是盧老師帶領的八年仁、義兩班。在課程設計與期程安排上,本團隊整合 VIP 課程過往的學習經驗、小組討論型態,以及自身對議題的認識與資料搜索,為學生設計一套為期一學期每周入校一次課程。以照顧關係的想像做為引言,由淺入深的分別從「老人」與「移工」視角切入課程設計,透過高齡生活體驗闖關、生涯講座、移工桌遊等活動,以及各兩堂老人、移工知識型課程,兩堂綜合型老人與移工關係課程,藉由知識型與動態型課程穿插,營造學習趣味性與引起同學對議題的好奇心。此外,課程後期預計帶領同學到長照機構參訪,並在最後一週的課堂中,融合先前的學習,請學生設計出適合「老人與移工互動關係」的小活動做為成果。

  第一堂課是「照顧關係」,我們邀請孩子一同思考何謂照顧關係,並分享自己的照顧或被照顧經驗。孩子們的答案有「隔壁同學作業給我抄」、「照顧家裡的狗狗」及「我不需要被照顧」等等,饒富趣味的回應此起彼落,在主帶者隻隻老師(社會一的李庭宜)的詢問,以及分組引導討論下,我們發現孩子想像中的「自己感到安全的場域、照顧者、被照顧者」,以及「照顧行動」的產生,多數是單純且源於日常生活中,有些則是基於權力關係上的照顧互利。於此,我們也對於孩子如何理解照顧關係的想像,有更貼切的認識。另外,孩子們上台分享經驗時可以看見,有大方侃侃而談的、害羞的,也有因為私人考量欲言又止的,分享效果沒有如預期。正好,孩子們的謹慎回饋敲醒我們不要「先入為主」的警鐘,因為孩子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在聽聞此議題前的生命經驗不同,初次與陌生場域互動的首要之事是——拿下有色眼鏡,仔細聆聽他者的言外之意。

第一堂課「照顧關係」實況

第一堂課結束後團隊的合影

  第二堂課是「老人知識(一)」,由茶杯老師(社會一的陳堉)介紹,由團隊自行整理的「老年學」各類知識,透過分享相關書籍與電影,像是書籍《跨國灰姑娘》、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與《天外奇蹟》等,讓學生對於人年老時會面臨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境有更多認識。這堂課中安排較多的知識量,發現孩子對於有聲的影像有反應,可以更專注地在課堂中學習。對於仁、義兩班的孩子們來說,教學內容能不能有效傳達,在於互動模式能否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因此,知識概念與互動模式的配合同樣地重要,我們該如何在短時間內,創造足夠的團體討論氣氛,是未來與其他知識型課程設計中的重點。

第二堂課「老人知識(一)」實況

  第三堂課與第四堂課分別是「高齡生活體驗闖關」與「職涯講座」。「高齡生活體驗闖關」以分組跑關集點的方式,進行戶外闖關遊戲。闖關進行前,我們絞盡腦地汁思考,如何設計出五個符合高齡生活的體驗闖關,並在每個遊戲中融入觀察者(照顧者),與遊戲執行者(被照顧者)的角色,讓孩子透過闖關中,角色互換產生交流與同理,也一同回應先前課堂的老人知識,看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過程中,可以發現遊戲型的課程比坐在教室的效果好,能在闖關遊戲過程中多與孩子互動,也趁機關心學生對上次課程內容吸收的狀況。「職涯講座」我們邀請到壽豐門諾分院的蔡淑惠個案管理師,來分享職涯經驗與護理工作的心路歷程,希望可以增加課堂與實務層面的連結。

  

第三堂課「高齡生活體驗闖關」實況

第四堂課「職涯講座」分享實況

  第五堂課是「老人知識(二) 」,居妮老師(社會一的王姸寍)以對年老的想像作為開頭,邀請學生想像自己年老時的容貌與生活型態。課程中,討論到年老時穿著,許多孩子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吊嘎」可以作為一種老年穿著的標誌;討論到居住時,孩子們則表示對於老年公寓、荷蘭老年村有所嚮往,希望以後能存到足夠的存款住在裡面。具帶入感的課程設計,再加上這堂課的學習單設計成繪畫的形式,讓孩子以較輕鬆的方式表達自己!

第五堂課「老人知識(二) 」實況

  第六及第七堂課由我主帶。首先,在第六堂課「移工知識(一)」小小記者活動中,透過觀看移工工作狀態影片,再以採訪者視角擴寫關鍵字的形式,讓孩子自主思考移工的工作處境,與真實生命樣貌。接下來,簡單介紹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四個對台灣來說,是主要移工輸入國的文化及風俗民情,藉此與孩子討論「在以工作身分認識移工前,我們口中的他者,也有其他身分與情感」這件事。第七堂課,透過由 1095 文史工作室設計的桌遊「移工人生」,讓玩家以移工角色卡帶入,身歷其境的體驗移工來臺灣工作會遭遇的問題與處境。不論是關於移工的知識課程,或是玩移工人生桌遊時,班上具新二代身分的孩子願意分享自己在母國文化的看見。這兩次課程中的啟示是:放手吧!讓有生活經驗的孩子們交流更為重要,生活經驗與知識體系的對話,就是課程中最好的現成教材。

第六堂課「移工知識(一)」實況

第七堂「1095 移工桌遊體驗」實況

COVID-19 疫情帶來——禮物或是阻礙

  因應 COVID-19 疫情,在三月底到四月初後全臺升溫,第八堂課改成《淪落人》電影放映賞析,此電影在講述移工 Evelyn 與老人梁昌榮的照顧關係,從最初產生的文化衝突、語言不通、互看不順眼,隨著越認識彼此的處境後,互相支持且相知相惜的互動溫情顯得獨特與珍貴。孩子們的回饋是很喜歡這部電影,顯示以電影來討論議題的方式頗受孩子們好評,我們也特別感謝盧老師在這堂課中的即時支援。第九堂課「綜合知識(一)」由隻隻老師主帶,由於疫情影響,改以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線上課程是我們未曾嘗試過的模式,隨著課程進行,我們對於學習效果與課程互動方式,有不同於實體課堂的觀察與體悟。線上課程使學習效果更立即,也降低師生需移動到教室的物理距離問題,卻多了網路設備、資訊落差、外力干擾的困境。然而,看似阻礙的線上授課經驗,更像一份禮物,讓我們有機會反思,身處 Z 世代的孩子在面對議題時,若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及參與模式與之討論,效果其實不見得比實體授課來得差。

線上課程進行實況

跨出同溫層討論議題——非預期的互動經驗

  今年的實作小組「『移』起渡過,『老』時光」,打破以往在 VIP 課堂內跟同溫層討論議題的形式,對我來說別具意義。面對不同人群,能碰觸到的議題層面與討論方式都要做調整,這對非教育背景的我來說著實不易。

  記得,在移工知識(一)的課程中討論到各國移工的文化層面時,仁、義兩班某幾位新二代的孩子,很願意分享自己對於「新二代身分」上的見聞,像是不同顏色越南奧黛(Áo dài)的分類意義、美食鴨仔蛋的美味程度與吃法、小時候生活在母國的文化看見,以及來臺後對比自身成長經驗,整體社會氛圍的落差。有些非新二代的孩子,則以「揶揄」的互動方式,展露出其對課堂中具「新二代」身分同學的抗拒,上述情況在第六堂移工課程(一),因課程設計,討論到外籍配偶的「越南新娘」議題時尤為明顯。同學們對於投影片中負面敘述的字眼感到好奇與有趣,在課堂上大聲詢問主帶課程的我,並要求要放大觀看,引起班上部分新二代孩子面有難色,最後因為課程時間安排,沒有好好接應後續引發的討論效應。盧老師下課後也提醒我們,以此種方式討論議題不妥,只能趕緊在第二堂課前,把外籍配偶的議題刪除。

  上述因為沒注意到班上新二代孩子的人數比,以及用什麼方式和學生討論移工議題比較合適所造成的插曲,可以分成下列三點來反思:(一)課程設計(二)孩子的家庭背景(三)不同地區的文化脈絡。

(一)課程設計:若以彈性互動為課程目標的安排,課前透過與班級老師的討論,來了解授課群體的身分、文化價值觀與習慣的互動方式,這樣才能在互動方式有所彈性,並且在授課時間短暫的課堂中,使討論達到最適切的效果。

(二)孩子的家庭背景:相同年齡層的孩子,在不同教養方式與文化洗禮下成長,因為接收的家庭教養不同,對於自身表達話語的掌握度不一樣,與相異文化群體的同儕相處,會產生不同應對機制,以及理解議題時,所選擇切入的角度也會有所差異。在「文化」課程包裝下,會不會窄化孩子理解不同群體的管道,以及產生刻板化的「人與人互動模式」,也是需要思考的面向。

(三)不同地區的文化脈絡:對於不同地區的歷史發展與人口群,「文化」知識要用誰的觀點闡述,才不會造成知識不平等與壓迫。而課程設計中,議題需要彈性調整的幅度,以及待議題發酵後的收尾如何進行,亦必須先預想及規劃。

  總之,因為課堂中有新二代、原住民族、漢人等不同群體生命經驗的學生,花蓮縣壽豐鄉不同群體的生態網絡與互動關係,也會形塑孩子如何看待議題的方式。所以在討論與分組時,如何保有在地多元群體的聲音,與用合乎在地觀點的敘述內容做為更貼切的訊息來源,以避免「文化挪用」,又錯失了和真實「人群」互動的可能很重要。反之,若沒有先了解議題討論對象的生活背景與生命歷程,進入課程及活動安排時,容易造成課堂卡關,也可能忽略討論移工與老人議題時,花蓮縣壽豐鄉的特殊性。

  關於好奇心的解答,在這次的行動中尚未尋獲。不過,這場旅程讓我對於「討論議題」這件事有新的看見,它是透過長時間擾動在地人口群,並與之建立足夠信任關係後,才有可能真實被聽見的聲音。另外,在名為「教學」的行動中,我們雖然是以「老師」自稱,但在面對孩子的理解與認同時,應該暫且放下手邊的主要任務——授課,先聆聽孩子對於這些議題的想法與所看見的現象。以此推之,未來在面對跨出同溫層的議題輸出與討論時,先傾聽對方的觀點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才是助於有效推進對話的互動模式。

  最後,很謝謝這次教學卓越中心對學生自主學習計畫的經費支持,指導老師莉芳的隨時支援,與壽豐國中盧老師,在課後給我們的討論與帶班建議。這次經驗,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在討論或倡議不同議題時,可以多加注意的面向。還有親愛的夥伴們,嫚君(阿嫚)、庭宜(隻隻)、妍寍(居妮)、陳堉(茶杯),與你們共事受益良多。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